正文

萦绕心头的读书梦

在天边——风中岁月 作者:经典文库编委会 编


萦绕心头的读书梦

李泽锋

出身农家的我,父母皆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户人,因此栖居尘世就没有什么背景,只有孤单的背影伴我前行。当然,和每个人一样,我们内心深处都能够拥有很多美丽的梦想,那是生存的诗意。有时候梦想过于绚烂,如同肥皂泡,很快破裂,消失了影踪;有时候梦想微小,慢慢消散在时光的尘埃之中;有时候梦想如同种子,慢慢萌芽,茁壮成长而成为枝叶茂密的树。

梦,代表着志向,召唤着我朝着远方奔跑。

幼时,心中就被埋下一个梦想,破土而出,逐渐萌芽,经历风雨,经过岁月,不断成长。

最早的梦是由我父亲帮我埋进心底的,不是自发形成的,应该算作我父亲的梦想。

父亲和共和国同龄,他们那代人命运曲折,伴随着时代节拍,在艰难困顿中,理想主义高涨,付出了很多。即便蛛网查封炉台,也坚信未来美好。当我父亲处于求学上进的时候,正处于特殊时期,当时没有条件放安静的书桌。怀揣破碎的梦想,父亲带着遗憾告别了校园,回家务农,于心不甘。无奈,他把梦想寄托在子女身上。从我求学开始,他对我的要求就比较严格,希望我将来能考上大学,超越父辈。圆梦,既是为我,也是为了他自己。

在学习上我也让父亲比较省心,一次次捧回奖状,让他甚为欣慰。

1994年,通过高考,我顺利进入某高校开始更高层次的学习。父亲攥着录取通知书的场景我铭记在心,他很激动,喃喃自语道出他的梦想终于实现。

我很平静,由于考上的大学非我所愿,也郁闷很久。枯燥乏味的大学生活,我有点倦怠。内心一度存在很大落差,对未来也是充满迷茫,竟然不知梦想到底在何方?

毕业之后,我对人生仍然缺乏明确的规划,对前途把握也是消极被动。不敢挑战自我,终日在无所事事中漂泊。入职之初,我作为乡村教师,每天伴随着日出日落,生活普通得像片片树叶、相像得似颗颗果实。我有过梦想,只是一闪念。有时候梦想一下子涌上来太多,根本无法实现。

有一天,我看到电视里一档节目讲述一个日本人的故事。他叫乙武洋匡,四肢全无,通过自己的努力,顺利从名牌大学毕业,成为电视台的主持明星,四处演讲,著书立说。看到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我认为自己也应该有所改变,要植下梦想,设法超越庸碌的生活。

内心一旦有了真正的寄托,心中的梦想慢慢会被激活。

综合分析个人性格,我比较内向,不擅交际。读书需要静心以对,应该逐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试着改变心态,制订计划,努力通过阅读完善自我。

余暇时分,我不再参与无聊的活动,告别电视和游戏,端坐书桌前,静静让思绪在书中徜徉。开始读书,不过是为了改变行为方式,别的没有思考太多,动机也很简单,就是告别无聊和苦闷。后来,为了迈得更高,走得更远,我有选择地读一些书,读有用的书,以进德修业。而那些没用的书,有时候也牵引着我,让我心驰荡漾。在读别人书中流淌的文字的同时,我也开始尝试写作,一任自己的心灵开始歌唱。我的梦仍不清晰,在朦胧中激励自己,不断阅读和写作,坚持下去,希望会出现一些好的效果。

后来我有机会深造,获得更高的平台挥洒自我,这些都源于之前的梦。至今我仍在梦中,读书上进仍是我不变的梦想。开始迈步,那么就不要随意停止脚步,不断奔跑,相信梦想的实现就在前面的路上。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梦,有时只是一个念头。但梦想如果仅仅藏在心中,而不开始行动,那么就只能是空谈。有了积极主动的姿态,梦想的实现也许就在不远处。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在经历了积贫积弱的惨痛记忆之后,我们开始有了梦,开始为圆梦而努力,只要中华儿女齐心协力、奋勇拼搏,那么中国梦早晚有一天也会梦想成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