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节 年少起河朔

岳飞十讲 作者:王曾瑜,符海朝 著


第二讲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家军是怎样炼成的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岳飞有了一支自己独立领导的武装,当时的兵力有一万两千人;到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总兵力达到十万人,以后大致一直维持着这个数字。经过岳飞长期的锻造,岳家军成为几支抗金主力军中实力最强的部队,也是最具进攻性的部队,更是一支让金军闻风丧胆的军队。

第一节 年少起河朔

“岳家军”是南宋初期的民间称呼。陆游曾有“剧盗曾从宗父命,遗民犹望岳家军”诗句。其正式番号则前后有神武右副军、神武副军、神武后军、行营后护军等名称。

岳飞独立领军之前,曾经先后当过七个人的属下,分别是刘浩、张俊、宗泽、张所、王彦、闾勍和杜充。这七人中,有文臣,也有武将。

杜充,字公美,相州人,哲宗绍圣年间(公元1094年—公元1097年)进士,与岳飞有乡党之谊。喜欢功名利禄,虽然是文人,但残忍好杀,短于谋略。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宗泽去世后,杜充代为东京留守兼开封尹,后投降金国。元人所修《宋史》,将其列入《叛臣传》。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杜充决意率军南逃。岳飞知道后,求见杜充。毕竟有乡党之谊,杜充还是答应了岳飞的求见。杜充坐在椅子上,愁眉不展,一个劲地叹气,然后问岳飞有什么事。岳飞恳切地说道:“中原大地,尺寸不可弃,一旦放弃,则非我所有;异日想收回来,没有几十万的兵力不行!”

杜充不待岳飞说完,就打断了岳飞的话,不屑一顾地说道:“就凭咱这点兵力,想守住东京,你就做梦吧!赶快回去,做一下撤退的准备。再晚一点,撤退都来不及了!”

岳飞见状,只好退出,不得不跟随杜充的军队退守到了建康府(今江苏省南京市)附近。

没想到杜充这样的人逃到江南之后,竟不断得到高宗的提拔,升右相、江淮宣抚使。后来的名将张俊、刘光世、韩世忠的部队都归他统辖,总共有近十万大军。

建康府更有虎踞龙盘之势。如果能够妥善布置,将士用命的话,还是可以收复此战略要地的。

无奈杜充到了江南之后,整日独自坐在营帐里,将士一概不见,也不做防御的准备。刘光世和韩世忠见状,都不愿意归他管辖。岳飞又一次面见杜充,大着胆子说道:“金国大军,已经过了淮河,他们下一步就是渡过长江,进一步攻打宋军。危急之势,莫甚于此。相公您终日宴饮取乐,不理兵事。万一敌人趁机来攻,将领们会拼命作战吗?建康一旦失守,您还能高枕无忧吗?”

说到此,年轻的岳飞干脆失声痛哭,请求杜充赶快与将领们见面,商讨作战计划。杜充见状,漫不经心地说道:

“好,明天江边见。”

第二天,岳飞在江边等了半天,还是不见杜充的影子。

该年十一月,马家渡一战,尽管岳飞等将官率军拼死作战,但由于御前前军统制王燮卖阵,最终失败。

第二天,杜充竟然率领三千将士,渡过长江,向金军投降。

岳飞当时为江淮宣抚司右军统制,战败后率军退守钟山。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岳飞决定不再跟随杜充,而独自成军,于是率军移师宜兴(今江苏省宜兴市)。宜兴也成为岳家军最早的大本营。

岳家军的最初成军基础,是原先东京留守司的部分军队。建炎三年,也是岳家军独立成军之年,当时岳家军的兵力有一万两千人。经过不断的发展,岳家军逐渐壮大,到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岳家军兵力达到十万人,一直到岳飞被剥夺岳家军的领导权为止,兵力基本上维持在这个数目。大本营后移到华中的重镇鄂州(今湖北省武汉市)。与当时其他几支大军相比,岳家军不但兵力最多,而且综合素质最好,成为南宋抗金的主力军。

虽然独立成军了,但是,极端恶劣的环境中,能否作为一支独立的军队存活下去,然后发展壮大,收复失地,忠君报国,岳飞心里面确实没底。但是他从古代许多名将成功的事例中知道,要打造一支雄师,必须有铁的纪律。

岳飞同样知道,一支军队的领头人,必须有雄心壮志,要像张所和宗泽那样,万不可做杜充那样的懦夫和败类。曾经做过黄州知州的张大年,驻防宜兴期间,因岳飞曾经在其家住宿过一段时间,他也经常就当时的局势和岳飞交换意见,自然很佩服岳飞。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六月十五日,二人于院内的葡萄架下,边喝茶边畅谈国事。张大年问起岳飞以后的打算,岳飞考虑一番之后,看了看堂屋正面的小墙,笑问张大年可否在上边抒发自己的感慨。张大年爽快地答应了,并让人拿来笔和墨。岳飞又看了看墙,然后挽起袖子,一气写下如下文字:

近中原〔板〕荡,金贼长驱,如入无人之境;将帅无能,不及长城之壮。余发愤河朔,起自相台,总发从军,小大历二百余战。虽未及远涉夷荒,讨荡巢穴,亦且快国仇之万一。今又提一垒孤军,振起宜〔兴〕、建康之城,一举而复,贼拥入江,仓皇宵遁,所恨不能匹马不回耳!

今且休兵养卒,蓄锐待敌。如或朝廷见念,赐予器甲,使之完备,颁降功赏,使人蒙恩;即当深入虏庭,缚贼主喋血马前,尽屠夷种,迎二圣复还京师,取故地再上版籍。他时过此,勒功金石,岂不快哉!此心一发,天地知之,知我者知之。

建炎四年六月望日,河朔岳飞书。

翻译过来就是:

中原板荡,金贼长驱,如入无人之境,大宋将帅无能,导致国亡家败,生灵涂炭;余发愤于河朔(黄河以北地区),起自相台(宋代相州的别称),刚成年就投身军旅,经历了二百多场大大小小的战斗,虽未能率军远涉夷荒之地,踏平贼穴,但也算快意恩仇。今又率领一支孤军,先是收复宜兴,然后又夺回建康府,金贼仓皇连夜逃跑,消息传出,人心振奋,所恨的是不能让敌人匹马不回。

现在暂时驻扎宜兴,休兵养卒,蓄锐待敌;余如果能够得到朝廷重用,多多给予士兵和粮草,及时颁布立功后的奖赏,使将士们都能够感受到皇恩浩荡;余将率军深入金军的老巢,捉拿金主,迎二圣复还京师,雪靖康国耻,拯万民于水火;到那时,再勒功于金石之上,岂不快哉!岳飞此心,天知地知,知我者知之。

此即为流传后世的《五岳祠盟记》。岳飞写的时候,聚集来的将士、幕僚和民众越来越多,整个院子都挤满了人。有的人只好在院子外边听前边人的议论,等岳飞写完,前边的人走了之后再看。此段题文传出后,岳飞的大名,越传越远。

岳飞很快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雄心壮志不是大言不惭的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岳家军独立成军后打的第一场大胜仗就是收复建康府。

建康府是金军当时在江南仅存的战略立足点,对于金军继续南下,彻底消灭南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驻守建康府的金军,一边在城周围修筑大的营寨,一边在原有的基础上,又修筑了两道护城河。鉴于女真人怕热的特点,又在山上挖了好多山洞,以作避暑之用。很明显,金军准备长期驻扎建康府,让建康府成为金军南下的桥头堡。

宋高宗君臣自然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金军驻扎建康府,等于在自己头上悬了一把利剑。于是高宗任命张俊统率当地能够调遣的所有部队,负责收复建康。但是,畏敌如虎的张俊,宁愿被人骂作胆小鬼,也不敢向前进军,只是领兵观望。

收复建康府的重任最终落在了岳飞肩上。岳家军先是在位于建康城南三十宋里的清水亭首战告捷,杀敌一百七十五人,俘虏四十五人,缴获马、甲、弓、箭、刀、旗、金、鼓等三千七百多件。

在敌众我寡的情势下,要全部消灭实力强大的完颜宗弼(兀术)的大军,完全不可能。岳飞采用务实的策略,自南而北,驱逐敌人过江。五月初,岳飞率军前往清水亭之西十二里的牛头山扎营。他派遣一百名将士,身穿此前缴获的金军的黑衣,夜里混入金营,偷袭敌军。金兵分辨不清敌我,自相攻击,乱杀一通。

从四月到五月,岳家军同金军战斗几十次,都取得胜利。战事的失利,使完颜宗弼不得不忍痛放弃建康。岳飞发现金兵有撤退的迹象后,率三百骑士和二千步兵冲下牛头山,再次击败敌人。五月十一日,完颜宗弼率军从靖安镇撤退到长江对岸的真州六合县宣化镇。岳家军追至靖安镇,消灭最后一批未能逃跑的金军,将士们跳上还在摇晃的敌船,痛击残敌。仓皇撤退的金军丢弃在岸上的数以万计的铠甲、兵器、旗鼓、辎重、牛驴等,自然都成了岳家军的战利品。

建康战役历时半月,也是岳家军的首次辉煌胜利。

第二节 岳飞的将官与幕僚们

一、岳家军的主要将官

岳家军能够成为一支能征善战的部队,除了岳飞的主帅作用外,还和它拥有一大批素质较高的将官和幕僚有关。

岳飞对普通的士兵都非常尊敬,更别提对高级的将官了。每次作战之前,都召集统制们一边吃饭一边讨论作战方案。首先讨论敌人能够战胜岳家军的条件,最少列出六七条,然后才周密地谋划,仔细地考虑,一直讨论到竭尽各种可能的时候,才停止讨论。这也是岳家军成为常胜之师的重要原因。

据王曾瑜先生所做的统计,现有史料中能够确定为岳飞部将的近一百二十人,实际数字肯定要大得多。本书参考王先生的有关研究,只将部分有突出事例的部将和幕僚列出。

1.王贵(?—公元1153年),相州汤阴县人。

王贵可能是岳飞的发小,很早就跟着岳飞投身军旅,屡立战功,和张宪同为岳飞最重要的助手。第四次北伐的颍昌之战中,面对血腥的战争和双方难解难分的战争局面,王贵一度产生怯战情绪,被岳雲严厉制止。战后岳飞按照军纪对王贵予以责罚。

在岳飞冤案中,王贵遭到秦桧的胁迫,被迫接受前军副统制王俊的诬告状,并将状纸送到镇江枢密行府。宋廷据此设置冤狱,杀害岳飞等人。在此冤案中,王贵本人也受牵连,说他与张宪共同接受了岳飞策动谋反的书信,已于当时焚烧。

岳飞遇害后,王贵自知处境危险,心理上也觉得有愧,于是借口身体不适而辞职。后虽有官职,但都是闲官。

绍兴二十三年八月,王贵因病去世。后宋廷追赠他为宁国军节度使。

2.张宪(?—1142年),估计应该是相州一带人,自建炎末至绍兴初,已是岳飞的主要助手。

在岳飞守孝、眼睛患病及愤而辞职期间,张宪一度负责岳家军的所有事情。

岳家军的统制傅庆一度对岳飞严格的军纪不满。他原先是刘光世的部将,于是便向刘光世的部将王德表示,想重回“刘家军”。张宪将此事报告岳飞后,岳飞及时处理此事。在处理的过程中,傅庆不但没有意识到错误,反而破口大骂岳飞。岳飞一怒之下,将傅庆斩首。

岳飞冤案平反后,宋孝宗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张宪追复原官。宋宁宗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宋廷追赠张宪为宁远军承宣使。

3.徐庆,相州汤阴县人。

徐庆在岳家军众将官中的地位应该仅次于王贵和张宪。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四月,岳家军第一次北伐前夕,宋高宗在给岳飞的手诏中写道:“朕尝闻卿奏,称王贵、张宪、徐庆数立战功。”他认为应该先在大战之前奖赏他们,以鼓舞士气。于是,特赐徐庆等捻金线战袍和金束带各一。

徐庆最终官至防御使。

4.董先(公元1006年—1156年),字觉民,河南府渑池县人。

金军占领河南府后,董先组织当地民众进行反抗并成为抗金义军的重要将领;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十二月,董先的部队隶属岳飞。

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董先与牛皋到“行在”临安府,朝见宋高宗。朝廷赏赐他俩白银各一千两。董先爱钱,连高宗都知道他的这点短处,因此不同意让董先担任地方官。

在岳飞冤案中,秦桧胁迫董先至大理寺做伪证,董先不愿意昧着良心诬陷岳飞。岳飞遇害后,董先先被贬官,后一度离军赋闲。

2016年在武汉市武昌区发现了董先的墓志铭,墓志铭中丝毫未提及董先在岳家军中的事宜。可见一直到董先去世的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岳飞遇害一事仍然是南宋政治的高压线。

5.赵宏,相州汤阴县人,人称赵胡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