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

那么远,这么近 作者:黄国伟


序言

刘国芳

今年四月份的一天,黄国伟打电话给我,说他打算出一本诗集,想让我帮他写一个序言。说实话,接到电话我感觉有点意外,也让我多少有些为难。不是我不想帮他写,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他出的是诗集,而我是写小小说的,对诗歌领域了解不深,怕写出来的东西不够说服力,影响了读者对该书的阅读;二是因为近期手头事情太多,抽不出更多的时间;三来是因为我这人向来不太喜欢帮人写序。之所以现在又答应写了这个序,是因为我想给黄国伟这样一个对文学热爱、有虔诚之心的文学青年以鼓励。

认识黄国伟是从认识他的作品开始的。我和黄国伟是微信好友,他平日里发在微信朋友圈的那些诗歌作品,有时间我都会看一看。他的几首描写花的诗歌作品《花语》还是经由我推荐,后来发表在《抚河》杂志上的。黄国伟是从2002年开始喜欢上文学并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那时候,他正在南昌航空工业学院脱产进修学习,当时学习的是计算机专业,但他却对文学写作有更多的热爱,课余更多的时间都花在阅读文学书籍和写作上,为此他还在大学里获得过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文学之星”称号。

通过对诗集完整的阅读,我对黄国伟诗歌作品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包括诗歌的风格、语言、节奏。黄国伟的诗歌多是描写大自然,描写生活中一些细小的幸福。花草虫鱼、风雨阳光、山川河流,都是他诗歌创作的题材和元素。当然,他的诗歌作品并不只有这些,生活中的人和事,生命中的反思和感悟,以及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那种互相碰撞所产生出来的情感,也是他诗歌创作的对象。读黄国伟的诗歌作品,你能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和舒适,能感受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种自然的恬静与美好。他的诗歌给人的感觉是唯美的。读他的诗如同和大自然对话,阅读完之后,能让人即刻安静下来。有些诗单从诗的名字就能给人一种安静和美好。比如《小木屋》:我渴望有座小木屋/在白云飘落的地方/那里有山、有水/有谷底静静开着的野百合;比如《我跌落在莲的安静里》:莲总是那样静静地直立在水中/淡然而安详/月光如水/静静地泻在叶子和花上/我梦见自己变成一位采莲人/划着小船/哼着儿时的小调/自由得像一尾前世的鱼。黄国伟的诗歌不但是意境很美,他的诗歌语言、节奏以及意象都很好。比如《静下来》:我想约上三五好友/去野外,席地而坐/阳光从云朵上漫下来/风在草尖上行走/牧声如歌;比如《春分》:雨一直下/从燕子回巢的那一刻/一同落下的还有:落叶和离乡的魂/多么快,燕子飞时/春就过了一半/多么快,风还在路上/南方已是春暖花开。这些诗句,语言优美,节奏感强,意象选取也非常好,而且有很强的画面感。这些美丽清新诗作的产生,我想,这可能与作者的性格有关。黄国伟是一个内敛不喜张扬的人。他心性淡泊、性格安静,对物质利益和地位功名看得很轻;他喜欢阅读书籍,喜欢大自然,喜欢那种简单而又安静的生活。古话说:言为心声。这或许就是作者心性在作品中的一种映照吧。

2015年,在黎川县举办的谷雨诗会上,我和黄国伟有了第一次见面。他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性格平和的人,这次诗会之后,他加入了抚州作家协会,我们接触的机会也就多了起来,对他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在文学这条道路上,黄国伟从在学校读书时,就开始文学创作,参加工作之后仍然坚持没有放弃,至今坚持了十多年。在现今追求物质享受,人心都很浮躁的年代,能有这样一份对文学的热爱和坚持,确实不容易。

“不经一番寒彻苦,哪来梅花扑鼻香”,黄国伟今天在文学这座大果园里,能摘得一枚小小的果实,这是他十多年坚持努力和辛勤耕耘得到的结果。虽然有了小小成果,不过作品还显稚嫩和青涩,还需要作者本人在以后文学创作的道路上,继续努力,不断磨炼,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更上一层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