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 在印度班加罗尔的战斗经历

二战风云人物-铁血首相:丘吉尔 作者:鸿儒文轩 编


四 在印度班加罗尔的战斗经历

为了在写作上获得更高的声誉,丘吉尔又向《每日纪事报》建议,由他作为该报特派记者前往克里特岛进行战地报道。当时,克里特人民反抗土耳其统治的起义战争进行得非常激烈。不过,《每日纪事报》不愿为此支付丘吉尔的旅行费用,他的打算落了空。

后来,丘吉尔又打算到南非去体验战场生活,因为那里的布尔人与大英帝国军队的矛盾日益激化,随时有爆发战争的可能。丘吉尔给母亲写了一封信,希望她能帮助自己促成此事。他在信中说:“在南非的几个月会使我赢得南非勋章,并且很有可能使我获得不列颠南非公司的明星勋章。然后,我将马不停蹄赶往埃及,一年或两年后我将再带回二枚勋章。到那时,我将弃武从文。”

然而,丘吉尔的如意算盘再一次落空了。因为丘吉尔性格严肃、孤僻,第四骠骑兵团军官伙食班的一个老兵十分讨厌他。因此,他便无中生有地控告丘吉尔有同性恋行为。丘吉尔十分气愤,立即提起了诉讼,控告此人诽谤。

经过审理,法庭判丘吉尔胜诉并获400英镑的名誉损失费。为了接受陆军部拟议进行的进一步调查,丘吉尔被告知短期内不能外出,必须尽量配合陆军部的调查。丘吉尔坚信,陆军部一定会调查清楚一切,还他一个清白的。果然,没过多久,他在第四骠骑兵团的声誉便恢复了。

正所谓“皇天不负苦心人”,丘吉尔扬名的机会终于在1896年9月来临了。第四骠骑兵团奉命调往印度,驻扎在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班加罗尔的纬度很低,但海拔却近千米,白天骄阳似火,晚上则十分凉爽。营地的周围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白天会有蝴蝶在花丛中飞舞,晚上则会有美丽的印度姑娘在花丛旁翩翩起舞,一切都充满了异国的浪漫情调!

不过,丘吉尔对这些并不感兴趣,他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读书和学习之中。他请母亲给他寄了一些历史、哲学、宗教和经济方面的书。从当年11月到第二年的5月,他每天都要读四五个小时的历史和哲学著作。丰富的阅读使得丘吉尔的思想变得深刻起来,也使他逐渐形成了坚定的人生信念。他曾经简练地将其概括为“一个人的生命毕竟总得钉在行动的或思想的十字架上”。

1896年丘吉尔任骑兵中尉

1897年春天,丘吉尔回到伦敦度假。在假期将满时,他获悉印度西北边境山区帕坦部族爆发了反抗英军统治的起义。丘吉尔意识到,自己渴望已久的机会来到了。他马上给英军战地指挥官布勒德将军发报,要求将自己调到战斗部队。布勒德将军回复说:“作战部队的编制已满,但非常欢迎阁下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前来战场。”

丘吉尔大喜过望,立即向团部递交了请假条,并在布勒德将军的帮助下领到了《加尔各答先驱报》和伦敦《每日纪事报》的记者证,赶到了战场。帕坦人的反抗战斗十分激烈,他们不仅娴熟地使用大刀、长矛跟英军厮杀,还学会了使用从英军手中缴获的现代化武器。

丘吉尔赶到战场的第一天晚上,布勒德将军在军营中为他举办了欢迎晚宴。正当大家兴致盎然之时,外面出现了短暂的骚动。布勒德将军立即熄灯,要求大家保持安静。恢复平静之后,布勒德在黑暗中举起酒杯,向丘吉尔说:“看来我们只有在黑暗中为你接风洗尘了。”

丘吉尔知道,亮灯的军营很可能会成为帕坦人袭击的目标。他干笑了两声,回答说:“为了将军和大家的安全,我看只能这样了。”

残酷的战斗使得英军野战部队战斗减员数量很大,其中尤以军官的伤亡最大。作为战地记者的丘吉尔也被编入了战斗部队,直接参加战斗。最初,他被任命为布勒德将军参谋部的联络官,骑马奔驰于英军各分遣队之间。这是一项十分危险的任务,因为帕坦人经常埋伏在山间的小道上,射杀或活捉落单的英军士兵。有一次,丘吉尔差一点就被帕坦人活捉了。为了保障丘吉尔的安全,布勒德将军命令两名印度骑兵随同保护他。

1897年9月16日,丘吉尔完成联络任务后跟随一支分遣队返回驻地。当他们来到一个狭窄的山谷之时,四面突然爆发出密集的枪声和纷乱的喊杀声,帕坦人纷纷从岩石后面跳出来,向英军冲来。英军立即举枪还击。一时间,战场上血流成河,肢体横飞,场面异常惨烈。

丘吉尔在《我的早年生活》中回忆道:“只见后边的五个人已经倒下了,两人已死,另外三人受伤。一人胸部被射穿,鲜血如泉涌;另一个腹部受伤,手抓脚踢;还有一位军官右眼被射出,满脸是鲜血。惨呀,这是多么惊险的一幕啊!”

战斗刚开始之时,丘吉尔只是帮助运送伤员,但随着伤亡不断增多,他也不得不举起手枪,向帕坦人射击。手枪里的子弹打光了,他又捡起伤员丢下的步枪,继续战斗。他回忆说:“我虽不能确切地知道,但我觉得射中了4个敌人。”

不久,英国援军赶来了,丘吉尔和这支分遣队终于脱离了危险。经过六十多个小时的跋涉,他们终于来到了离战场最近的火车站,乘车赶回了兵营。英军在战斗中损失惨重,伤亡达一百五十余人。不过,丘吉尔十分幸运,他毫发无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