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境于一字中

人间词话精编 作者:(清)王国维


境于一字中

“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提起宋祁的《玉楼春》,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是一提到这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便是大街小巷之人都耳熟能详的。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春天悄然而来,东城的景色也越来越美丽,清风拂过湖面,湖面起了一片波纹,好像女子以笑颜在迎接踏春而来的客人。这便是“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的意境了。从整首词来看,头两句只是全词的铺垫。

“绿杨烟外晓寒轻”这一句紧接而来,“绿杨烟外”指的是刚刚发出新芽的杨柳,只有初春的杨柳才能给人如烟之感,浅浅地展在枝条上是淡淡的青黄,如云消、如雾散,其实此句中的“晓寒轻”读起来也是分外美丽的,“晓寒轻”指的是虽是初春了还有轻微的寒意,可一用白话将它解释清楚便失去了它原有的美感,“晓寒轻”音韵上就给人轻柔温爽之感,好像深闺的少女,给你偶然一瞥的惊喜,这惊喜又是只可在心里暗自欢欣的、不可告人的快乐。

“红杏枝头春意闹”,刚才是杨柳青黄,紧接着就是红杏枝头,如烟杨柳给人的感觉是静的,红杏枝头给人的感觉就是动的;如果杨柳青黄给人的感觉是清淡素静的,而红杏枝头给人的感觉就是浓烈欢快的。这浓浓的春意虽然并没有完全地打破冬天的寒意,但是有些地方毕竟是春意浓起来了,看着一片红杏灿烂,正是热烈的春天在此显现。“闹”字写出了花开得热烈,阳光下的灼灼其华。所谓只是一字,便尽显风流。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我们的这一生常常为自己在生命中得到的快乐太少感到遗憾,其实哪里是这样,不过太过于看重利益得失,自己的心也就失去了微笑的能力。我端着酒杯在夕阳中规劝你,让我们在这繁花吐艳的春意中尽情享受这美丽的夕阳吧!

天仙子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a8

这首词是张先在年迈之时所作。临老伤春,借酒浇愁,宿醉之后,酒已醒,愁又添。“送春春去几时回?”每一年的春天都会如约到来,可是自己已是白发之年,自己的青春如时光的流逝,消逝在每一个春天里。“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两句反用杜牧诗句:“自悲临晓镜,谁与惜流年?”缱绻寂寞惆怅之情难以排遣,看到镜中自己憔悴苍老,更添伤感。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下阕的景实质是作者外出排遣愁情的过程。淡淡哀愁却在“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中得到一点欣悦。天即将暗下来,水禽在池边沙岸上并眠。作者在留意到水禽并眠的同时也暗示了此刻心灵的孤寂,正是留意水禽并眠,才更加体会到自己的形单影只。夜晚降临,并没有提到月亮。忽如而至的月亮出来得有惊喜之感,好像是云层破裂,月亮才得以显现,花在微风中微微颤动,这月光下颤动的花影,就像是花朵自己抚弄影子一样。这哀愁之中出现这样的美感,是非常自然的。

不过这样的喜悦是转瞬即逝的。“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作者进了屋子,因为风的关系,急忙遮住灯焰,这样的春风,教作者担心的不只是灯,而是这风起后,那么今天在花园看到刚刚盛放的花恐怕明早就将是片片落红了。

整首词中,不知不觉就叫人记挂的还是那句:“云破月来花弄影。”此句中的“破”是用得极其妙的,云层破裂,月亮显现,不知道是云层自己薄了淡了,还是月亮的光亮扯破了它。而后面的一个“弄”字更妙。弄这个动作是花发出的,好似柔情倾泻,浑然天成,这样的美极其自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