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乔布斯的“丽莎”梦想

苹果之父:史蒂夫·乔布斯 作者:王静 著


第3章 乔布斯的“丽莎”梦想

苹果公司的快速扩张并没有给史蒂夫·乔布斯带来应有的喜悦。在巨额财富的光环下,乔布斯显得失落和落寞。因为苹果公司获得的成功,完全是由于沃兹,而这与他乔布斯无关。就像DOS发明人加里·基尔代尔所说的:“苹果公司真正的灵魂人物是发明Apple I型和Apple II型个人计算机的史蒂夫·沃兹尼亚克,他是创造这一切的技术天才。”

在骨子里,想掌控一切的乔布斯不会让这样的状态持续下去。在内心深处,他渴望成为英雄,成为像沃兹一样受人尊重的技术天才。他要向世人表明,在苹果公司,除了沃兹外,他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技术天才。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乔布斯再次发挥了他死缠烂打的功夫,说服了施乐公司同意他考察高度保密的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而这次经历让他有了充分地信心开始他的“丽莎计划”。可是,在马库拉和斯科特看来,乔布斯的丽莎计划是疯狂的,他们想竭力阻止乔布斯……

第1节 乔布斯是沃兹式的技术天才?

凭借Apple II的成功,苹果计算机公司成为了市场上无可匹敌的计算机公司,二十出头的乔布斯也成为了百万富翁。可是,在巨额财富的光环下,乔布斯显得落寞而失意。因为苹果公司所取得的辉煌,是因为沃兹,而与他乔布斯无关。乔布斯想掌控一切的野心让他内心深处产生了巨大的挫败感,而这种挫败感迫使他想努力研发出自己的产品,以证明他同样是一个技术天才。

Apple II取得了重大成功。从更深层次上讲,这种成功并不是来自于乔布斯对机箱和电源的改进,而是来自沃兹对计算机软件的准确把握,沃兹比谁都清楚计算机程序对于计算机开发和计算机用户的重要性。Apple II推出的系列产品所有程序都是采用Applesoft编写的。采用固化Applesoft使用户不再需要通过磁带或软件输入程序,用户只要一打开计算机,就可以自动运行相关的应用程序。这种简单、人性的软件程序迅速吸引了大量不懂计算机知识的普通用户。

随后,苹果计算机公司推出的Apple II升级产品Apple II Plus,将Applesoft与VisiCalc结合起来,VisiCalc是由Personal Software公司推出的商用程序软件,是一种电子制表软件。当Apple II装上VisiCalc程序后,苹果计算机已经超出了家庭计算机市场的需要,成为了商业圈中的必备工具。

两年之内,Personal Software公司推出的VisiCalc软件就已经销售了20多万件,成为了全球市场上首款最畅销的软件程序。因为VisiCalc软件只能在Apple II上运行,所以搭载着VisiCalc的成功,Apple II的销售飞速上升。

Apple II的成功,正是由于沃兹对软件产品的准确把握和研发。如果没有这些人性化、操作简单的软件程序,即便是拥有再优秀、赏心悦目的外壳,Apple II也不会归于成功。

Apple II在沃兹的带领下,仍然继续着属于它的辉煌。到1980年,苹果计算机已经占据市场1/3的市场份额,Apple II成为了个人计算机市场的“龙头老大”,苹果计算机公司也成了市场上无可匹敌的计算机公司。

凭借沃兹设计的Apple II计算机,苹果计算机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也成为了百万富翁。可是,在获得巨大财富的背后,乔布斯是落寞而失意的。因为苹果公司获得的成功,完全是因为沃兹,是沃兹负责研发了Apple II,而这与乔布斯无关。沃兹曾经说过:“史蒂夫没有设计一个电路、设计一个方案或编写一段代码。”DOS发明人加里·基尔代尔也曾说:“苹果公司真正的灵魂人物是发明Apple I型和Apple II型个人计算机的史蒂夫·沃兹尼亚克,他是创造这一切的技术天才。”

的确,相较于沃兹在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出色表现,乔布斯显得有些黯淡。总想掌控一切的乔布斯在内心有着深深的挫败感。同样,在技术领域没有任何贡献的乔布斯,在苹果计算机公司的地位多少有些尴尬,这引起了乔布斯的不满。

在早期的苹果计算机公司,没有人知道史蒂夫整天在做什么,员工普遍认为他们在为马库拉或者斯科特工作。就像苹果公司早期的软件开发专家布鲁斯所描述的:“马库拉从来不让乔布斯拥有任何权力,没有人知道乔布斯整天在做什么。他只是偶然出现在公司,他所做的惟一事情就是向员工发表长篇激烈的不满演讲。”同时,布鲁斯也表示,在苹果公司,他和他的同事一直觉得他们是在为马库拉或者斯科特工作,而不是为乔布斯。如果真是为乔布斯工作,“恐怕我们大多数人都要离开苹果公司”。

乔布斯内心深处的挫败感迫和他在苹果公司的尴尬地位迫使他想努力证明自己,他要确立自己在公司的威信,向所有员工证明自己的能力。而研发出一款比Apple II更为先进的计算机,被乔布斯看成是他打败沃兹最有效的途径。他想如果自己能够研发出一款更为先进的计算机产品,他在公司就会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同时,他还想向所有人证明,他乔布斯也能研发计算机,在苹果计算机公司不仅仅沃兹是计算机技术天才,他乔布斯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技术天才。

乔布斯想要设计出一款性能要超过以前所有的计算机的产品,他心目中的新型计算机形象应该是人们没有见过,甚至是连想象都想象不到的。他已经为这台“伟大”的用来证明自己的计算机起好了名字,乔布斯亲切地称这台计算机叫丽莎(lisa)。lisa计算机的名字与乔布斯不肯认养的亲生女儿lisa的名字一模一样。所以,这个名字让所有人感到莫名其妙。

有了研发新型计算机的念头后,乔布斯内心的研发欲望日渐强烈。为了了解当时个人计算机最新的发展情况,他甚至不惜花费100万美元的代价,来换取两次到施乐公司的帕洛阿尔托中心考察的机会。帕洛阿尔托中心曾被称为计算机研发圣地,是一个“乌托邦般的计算机技术王国”。

第2节 神秘的“丽莎计划”

1979年11月,乔布斯怀着研发新型计算机的强烈愿望来到了施乐公司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当看到施乐公司的工程师向他展示的Alto技术时,他简直惊呆了,他知道图形用户界面、鼠标、局域网络、文件服务器和创新的软件应用程序这些都是他想要的东西。就像施乐公司的研究员在分析乔布斯与其他所有造访者的不同时所说的:“造访者中身份数亿美元的富豪寥寥无几,因此多数造访的人都不能回去宣布说这就是他想要的。”

乔布斯为了实现他的“丽莎”梦想,甚至想到了要窥探一下计算机研发圣地、对外界高度保密的施乐公司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硅谷的技术天才们每当提到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时,都充满了敬畏。因为这里有世界上最新的计算机技术、拥有最顶级的计算机技术天才、掌控着最新的个人计算机研发水平。而这也是乔布斯要到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考察一番的原因。

为了到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考察,乔布斯找到了施乐公司的风险资金管理部门,并对那里的负责人说:“假如你们让我们考察一下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你们就可以在苹果公司投资100万美元。”可以说,乔布斯开出的条件是诱人的,因为那时苹果计算机公司的发展正在凭借Apple II的成功如日中天,如果能够购买苹果公司上市前的股票,一旦苹果上市成功,施乐公司就会获得丰厚的收益。当苹果计算机公司的股票上市时,施乐公司所掌握的股票价值达到17600万美元。

毕竟,施乐如果在苹果公司投资,公司最终上市很可能转化为相当可观的利润,而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那些实验产品在施乐公司很可能永远也不会投放市场,因为它们已经在那里6年了。于是,他们同意了乔布斯的建议。乔布斯通过让施乐公司购买每股10美元、一共10万股的股票,获得了两次到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考察的机会。

这两次考察是在1979年的最后两个月进行的。这两次的考察,对乔布斯和苹果的工程师们来讲,简直是天启之旅!施乐公司的计算机专家们向他们展示了一台惊人的计算机——Alto。这台计算机上的很多特征后来成为了个人计算机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例如图形用户界面,简称GUI,利用它可以让个人计算机用户以非文字指令输入的方式与计算机互动。点阵影像图,可以把文字和影像合并起来。还有一个一点即成的名为“鼠标”的神奇设备,这台计算机还具有网络连接器、简单便捷的弹出菜单、移动窗口等。

可以说,Alto已经为现代PC构造了基本雏形。这无疑是一项革命性的伟大发明。就像1996年在一文件谈论PC历史的电视节目中乔布斯所言:“施乐完全可以在今天拥有整个计算机产业,完全可以比现在的规模大上10倍,完全可以成为90年代的IBM,完全可以成为90年代的微软。”实际上,这台人们闻所未闻的“伟大”设备在施乐公司的实验室中已经做了很长时间的冷板凳。Alto已经问世6年,可是施乐公司所有人并没有看到它潜在的巨大商业价值。很可惜,施乐公司并没有成为这些伟大技术的最大受益者,也没能成为90年代的微软。因为当时施乐为防止复印机、打印机等核心业务受到冲击,并没有将更多精力投放在计算机新技术的生产上。

毫无疑问,乔布斯是“识货”的人。1979年11月,乔布斯怀着研发新型计算机的强烈愿望来到了施乐公司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陪同乔布斯共同到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考察的还有斯科特、计算机专家比尔·阿特金森等。施乐公司的拉里·泰斯勒负责为他们演示施乐公司的研究成果。“我以为他们也就是一批黑客,对计算机科学一窍不通,可是稍后,从他们的专注的眼神和关心产品细微之处的所有提问中,我知道我错了。”泰斯勒后来说。

泰斯勒为他们演示了Alto的工作流程,为他们展示了用户选择操作指令,用户选择时不用再键入复杂的指令,而是通过一根移动的指标就能完成所需要的指令。在计算机屏幕上可以自由选择菜单,自由切换接口,用户可以看到可移动的重迭窗口。除此之外,计算机内还装有文字处理系统,打印时可以显示页面内容。这部计算机最具特色的是有一个网络系统——以太网(Ethernet),这个网可以使办公室内多台计算机共享文件和信息。还有让人惊奇的,在计算机桌面上用手移动一个小东西,就能控制屏幕上的插入点,这就是后来所说的鼠标。

苹果公司的工程师们很快就看懂了Alto的工作原理,而乔布斯却看到了Alto的价值,这正是他想要的东西。他在施乐公司兴奋地喊道:“你们为什么不拿这个做点儿什么?这些东西太棒了,它将是革命性的。”施乐公司的研究员在谈到乔布斯与其他造访者的不同时说道:“造访者中身份数亿美元的富豪寥寥无几,因此多数造访的人都不能回去宣布说这就是他想要的。”

的确如这名研究员所言,Alto的技术正是乔布斯想要的,而他作为苹果计算机公司的创始人,有能力也很愿意将Alto的技术为丽莎计算机所用。于是,他新构想的丽莎计算机应该具有图形用户界面、鼠标、局域网络、文件服务器和创新的软件应用程序。

和乔布斯对Alto技术感到惊奇一样,泰斯勒对苹果计算机公司这一群人也感到非常吃惊:“以前也有很多人参观过PARC的展品区,包括施乐公司的计算机专家、大学教授、学生,而他们提出的问题是我来施乐公司7年来听过的最有水平的问题。他们提出的问题,不仅表明他们关心PARC展品的细枝末节,也表明了他们在计算机研究领域的专业素养。”

这次演示完成后,泰斯勒确信他要离开施乐公司去苹果计算机公司工作了。后来,泰斯勒真的这样做了,他成为了苹果计算机公司一名技术专家。最终,有超过15位施乐公司的计算机专家跳槽到苹果计算机公司。

后来,当丽莎推向市场,很多人都谴责乔布斯,认为丽莎计算机窃取了施乐Alto的研究成功,它只是在复制Alto。可是乔布斯却不这样认为,他坚持认为他们造访施乐公司只是获得了灵感,丽莎的成功仍是得益于丽莎团队出色的工作。对于这一点,施乐公司的主任乔治·帕克曾经调侃道:“正如俄国人和原子弹,一旦他们知道可行就迅速地开发了出来。”

第3节 乔布斯受伤了

斯科特和马库拉都认为,乔布斯是一个争强好胜而又缺乏计算机技术研发能力的管理者。在他们看来,乔布斯的丽莎计划是疯狂的,如果丽莎计算机继续在乔布斯的领导下,结果必然是失败,所以他们竭力阻止乔布斯。最终,乔布斯离开了丽莎计算机研发部门。乔布斯觉得自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羞辱。不仅仅是因为他没有办法再掌控丽莎计算机研发组,而是因为他在苹果公司的丽莎梦想破灭了,他想借丽莎计算机证明自己能力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失去了。

毫无疑问,乔布斯拥有一种对未来洞察的能力,可以让他一往直前。当乔布斯相信某件事情会成功时,他这种洞察力可以让他冲破一切障碍,甚至不择手段地获取成功。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止他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乔布斯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所有的表现都是疯狂的。

当乔布斯确定丽莎在技术上学习Alto一定会成功时,开始了他疯狂的“丽莎”计划。每天,研发丽莎计算机的工作人员都在拼命地工作着,就像苹果计算机公司的市场开发人员霍金斯所描述的:“我们简直快发疯了,在这里,包括乔布斯在内的每个人都在为丽莎拚命工作着,我们所做的每件事都与计算机有关。”为了鼓动员工,乔布斯总是说:“我们做出来的东西意义将会非常巨大,肯定会在大学校园里掀起狂潮。”

乔布斯个性鲜明,他既可以像传教士那样,鼓动员工为他死心塌地的工作。同时,他也会让每天和他一起工作的员工恼怒不已,他也可以转瞬间就改变了自己的研发决定,从而让与他一起工作的员工苦不堪言。乔布斯叛逆、崇尚自由、疯狂的个性注定了他不会是一名优秀的管理者。

同时,乔布斯又是一个疯狂的完美主义者,他要求他所研发的计算机必须是独特的。所以为了追求这种近乎病态的完美,乔布斯不会考虑成本的问题,就像霍金斯所说的:“最要命的是成本问题,以前的设计方案规定机器的销售价是2000美元,而现在这个数字已经没有参考意义了。产品最后投放市场的价格将是10000美元。”

霍金斯最担心丽莎计算机在研发中的两个难题:一是丽莎计算机的成本是多少。如果丽莎要同时拥有图形用户系统、鼠标、局域网络等功能,生产丽莎产品的成本会很高,开始的设计方案规定机器的销售价格是2000美元,这个数字已经失去实际意义。二、丽莎计算机最终完成研发项目需要多长时间,如果要设计如此功能齐全的计算机,所需要的研发时间会很长,他担心苹果计算机公司会耗费太多时间和太多精力在丽莎计算机上。

到1980年,苹果公司的员工已经达到200人,后来到了600人,再后来是1000多人。而员工人数的增加使苹果公司变得臃肿而不灵活。为此,斯科特决定改组苹果公司。同时,斯科特和马库拉都意识到,乔布斯是一个好面子、争强好胜而又缺乏计算机技术研发能力的管理者。这一点在乔布斯负责研发Apple III时已经显现出来,公司的管理层很多人认为正是因为乔布斯参与研发,才使Apple III进展缓慢。苹果计算机公司的管理层并不希望历史重演。而此次苹果计算机公司的内部改组,正是让乔布斯离开丽莎计算机研发部门的最佳时机。

经过一番运作,马库拉和斯科特将苹果公司改组成为了四个部门,一个部门是配件部;一个部门是磁盘驱动部;另一个部门叫做个人计算机系统部,这是由苹果II和苹果III两条生产线合并起来的部门。除了这三个部门外,苹果公司还成立了一个专业系统管理部,该部门负责开发史蒂夫·乔布斯领导的丽莎计算机。可是,经过斯科特的调整后,很多人都反对乔布斯的研发方向,认为丽莎计算机不应该是Alto的翻版,他们竭力阻止乔布斯。最后,斯科特任命苹果公司负责软件开发的副总裁约翰·库奇领导整个专家系统管理部。并宣布乔布斯暂时不会担任这个部门的任何行政职务。

当斯科特公布这个决策时,乔布斯就像是当众被人打了一巴掌。他一直认为,他会成为这个新部门的负责人,因为丽莎计算机是在他的手下研发的,这是毫无疑问的。而现在,乔布斯却什么职务都没有了,他变得一无所有,他甚至失去了待在丽莎计算机研发部门的权力。这对乔布斯的打击是致命的,并不仅仅因为他失去了管理丽莎研发的权利,而是因为他在苹果公司的丽莎梦想破灭了,他想借丽莎计算机证明自己能力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失去了。

这是乔布斯在苹果遭受的第一次打击,他觉得自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羞辱。乔布斯十分沮丧,就像霍金斯所说的:“乔布斯的感情真的受伤了。他对斯科特在没有通知他、也没有和他商量的情况下,把他从领导岗位上拉下来的做法非常不满。毕竟这是他乔布斯的公司。而乔布斯很害怕自己不能从事丽莎计算机的研发工作,他真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为了安抚乔布斯,董事会决定让乔布斯担任董事会的主席,马库拉和斯科特竭尽全力说服乔布斯接受这个新岗位。他们对乔布斯说,他是担任苹果计算机公司董事会主席的最佳人选,因为苹果公司即将上市,25岁的他不仅会成为亿万富翁,而且是一家具有上亿元资产的公司的董事会主席,他因此会成为媒体追逐的“宠儿”。

其实,马库拉和斯科特这样说的真正目的只是为了满足乔布斯的虚荣心,他出任苹果计算机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就意味着他已经失去了掌控丽莎计算机的权利,就此乔布斯曾经沮丧地说:“拟定好各种概念的大纲,找到了关键人员并确定好技术方向后,斯科特却决定不让我做那件事了。我很伤心,我也抽不出时间做那事。”

在此之前,乔布斯的创业是顺利的,而现在却有人接替了属于他的职位,这种巨大的反差使乔布斯尝到了多少有些悲苦的滋味。可是,从另外的意义上讲,斯科特让乔布斯担任苹果计算机公司董事会的主席,则意味着他人生中极其重要的一次转折已经拉开大幕……

第4节 一夜成为亿万富翁

1982年12月12日,苹果计算机公司的股票顺利上市。一夜之间乔布斯成为了身价超过两亿美元的亿万富翁。在拥有巨额财富的同时,乔布斯的虚荣心也得到了最大满足。他真的像马库拉所说的,成为了媒体追逐的“宠儿”。在公众眼里,他甚至已经成为美国的英雄式人物。此时,财富和荣誉对乔布斯来讲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抓住了“权力”,他可以任意使用了……

迫于无奈,乔布斯离开了他寄予自己希望与梦想的“丽莎”研发组,接受了董事会主席的任命。对于这个新职位,乔布斯并没有过多的兴奋与激动,因为在他看来,这并不是他所要追寻的,他接受这个职位就像受到了巨大的耻辱。可是,仅仅过去了不到一周的时间,乔布斯就从一个垂头丧气、感到绝望的失落年轻人变成了一个万众瞩目、名利双收的有为青年。而这一切似乎都来得那么突然,乔布斯此时已经无力掌控他和苹果的命运。

1982年12月12日,苹果计算机公司的股票在马库拉和斯科特的运作下得以顺利上市。此时,正在处于失落、低迷期的乔布斯怎么也不会想到,一夜之间自己的人生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

苹果计算机公司股票上市的那天,每股以22美元的价格开盘,几分钟之内460万的公开股就被抢购一空。当天以29美元收盘。股票价格上涨了将近32%,公司市值为17.78亿美元。乔布斯作为苹果最大的股东,一夜间拥有的净资产超过2亿美元,达到2.17亿美元。资产排名第二的是马库拉,他的700万股价值2.03亿美元,这使得马库拉投资的资产回报率达到了让人不可思议的55943%。沃兹的400万股价值1.16亿美元。

苹果计算机公司的公开上市还打破了公开发行股票公司的很多记录,苹果股票的上市是历史上公司新股上市最成功的一次。他所融到的资金比1956年福特上市以后任何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IPO)都要多,他比历史上任何上市公司创造的百万富翁都要多。这是苹果计算机公司股票上市同其它公司的股票上市大不相同的地方。其它公司通过股票的上市,往往只能造就一个或者几个富翁,这些人大都是公司的创始人。而苹果计算机公司的上市却不是这样。除乔布斯、马库拉、沃兹三个亿万富翁外,苹果股票的上市还造就了40多位百万富翁,他们是苹果计算机公司的员工。任何拥有超过1000股苹果股票的人都可以在1980年12月12日那天成为百万富翁。

苹果公司的股票上市造就了如此之多的百万富翁,应该感谢苹果计算机公司的创始人沃兹尼亚克,而不是乔布斯。在沃兹看来,每个为苹果公司工作的员工都应该获得苹果的股票。就像他所说的:“我已得到比我梦想要得到的还要多得多。我认为曾参与设计和营销工作的所有人都是公司的所有者。我们中有几个人将获得巨额财富,但是其他人却不能。马库拉认为这些人不应该得到,并且没有资格获得股票。只有具有正牌大学背景的管理者能得到股票期权,他们将赚很多钱。我只是想帮助其他人,因为他们同样重要。”

为此,沃兹制定了一个名为Woz Plan的计划,就是允许某些员工可以从他这里购买股票,最多可以购买2000股。而价格却很低,到公司上市的时候,他们的股票就会增值很多。通过Woz Plan计划,苹果计算机公司大约有80名员工以非常优惠的价格购买了大约8000股公司的股票,有几位员工甚至接到了纯粹的赠予。这些股票约相当于他个人股票的1/3。

正是因为沃兹,苹果公司才造就了如此多的百万富翁。可是,乔布斯对于财富的态度却和沃兹有着天壤之别。在他看来,沃兹将股票赠予其他人是不应该的,乔布斯曾公开称:“沃兹尼亚克将股票给了所有不该得股票的人。沃兹无法拒绝他们,很多人都在利用他。”

乔布斯没有把他的股票分给任何人,在财富方面,他显得相当吝啬。就连他儿时的好朋友、苹果计算机公司第一名员工比尔·费尔南德斯也没能得到乔布斯的股票,因此他成为了苹果公司第一名辞职的员工,因为他发现,公司很多后来的人都得到了股票,而他却一无所有,就像他所抱怨的:“我感觉自己整天像蠢驴一样地工作着,不论做多久,最终只是还是一个技术人员。”还有很多和乔布斯一起创业的技术人员都没有得到乔布斯的股票。

在很多人看来,乔布斯这样做是故意的。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让所有忽视他的人知道他才是苹果计算机公司的真正老板。也只有这样,他才能显示他在苹果公司所拥有的权力。而这种当众拒绝别人的“快感”甚至在他领军丽莎计算机的时候都不曾体会到。

就物质层面而言,乔布斯得到了他所追求的东西。他成为资产超过2亿美元的年轻富豪,他因此成为了在美国依靠自己创业获得财富最多的人之一。苹果计算机公司从1000美元到资产十几亿美元,用了不到五年的时间。乔布斯曾不无自豪地说:“当我23岁的时候,我的财富达到了100万美元;在我24岁的时候达到了1000万美元;而在25岁的时候达到了1亿多美元。”

乔布斯在获得巨额财富的同时,虚荣心也得到了最大的满足。因为年仅25岁的他已经成为资产上十亿美元的大公司的董事会主席,他真的像马库拉所说的,成为了媒体追逐的“宠儿”。1983年,爱出风头的乔布斯公开宣布:“苹果已经创造了300位百万富翁。”根据《福布斯》杂志的一项分析,在美国最富有的前400人中,28岁的乔布斯由于拥有2.84亿美元财富,成为美国最富有400人中最年轻的一位。乔布斯甚至成为了白宫的座上宾,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对乔布斯非常赏识,他称史蒂夫是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在公众眼里,乔布斯已经成为一个财富偶像——一个年纪轻轻、相貌堂堂、彬彬有礼、精力充沛、脸上总带着自信微笑的有为青年。

而财富和荣誉此时对乔布斯来讲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通过苹果计算机公司董事会主席的职务,获得了巨大的权力。以前,因为他没有权力而失去了领导丽莎计算机研发组的机会,同时也打破了自己精心编织的丽莎梦想。而此时,他抓住了“权力”,他可以任意使用了……

第5节 苹果历史上最失败产品“粉墨登场”

乔布斯说,本来丽莎计算机可以早一年推出,可是想让它更完美所以推迟了。他准备让丽莎销售10年。结果,丽莎的生命不到两年。1985年5月15日丽莎计算机终止生产。尽管作为市场产品出现的丽莎计算机失败了,但是丽莎在苹果发展史上却有着重要意义,就像乔布斯所说的:“我们积累了丽莎方面的一切技术。如果丽莎失败,我们还是价值5亿或者10亿美元的计算机公司。”

尽管乔布斯退出了丽莎计算机的研发工作,可是丽莎的进展速度仍然缓慢。因为乔布斯已经在丽莎身上打下了自己的“烙印”,他制定的丽莎计算机的研发方向不仅要具有Alto的所有功能,同时,要在此基础上创新。丽莎计算机的研发人员还设计了菜单栏的概念、下拉菜单、一个按钮的鼠标、用剪切板剪切和粘贴,以及回收站。这些功能在此时看来都是计算机上所必备的,而在上世纪80年代初,市面上没有一台计算机具有以上任意一项功能。所以,对于丽莎计算机的研发人员来说,他们每设计的一项新功能都是革命性的。

最终,丽莎计算机经过200人的努力工作和5000万美元的开发费用后,于1983年1月19日在戴安扎学院的Flint Center举行苹果公司股东年度大会期间,Lisa正式投放市场。苹果公司用了三年时间研发丽莎计算机,在很多人看来,丽莎进入市场为时已晚。就此,乔布斯曾分析说:“我们想推动这个行业向前发展。我们本来可以在一年前推出丽莎,不过想让他更完美所以推迟了。我们准备让丽莎能销售10年。”

而丽莎计算机的销售情况并不让人乐观。的确,丽莎计算机存在很多突破性的功能,比如它是第一款提供图形用户界面的商用计算机,用户不用再输入文字指令,只需以点选、拉动鼠标的方式就可以传送指令。同时,丽莎还拥有下拉菜单、滚动条、垃圾箱、剪贴板、电子表格应用程序、绘图功能等。如此来看,丽莎计算机应该是一台独特、完美的计算机,可是,丽莎计算机闭关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

丽莎计算机与市场上的任何计算机都不兼容,所以丽莎捆绑有七款应用程序:电子数据表格、绘图程序、图表程序、文件管理器、项目管理器、终端仿真程序和字处理器。价格是9995美元。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几乎没有人能接受这样昂贵的价格。过于昂贵的价格和缺少软件开发商的支持,使丽莎失去了市场。

另外,丽莎的一大缺陷是运行速度缓慢,丽莎计算机内部采用的摩托罗拉68000处理器,根本无法胜任处理GUI导向信息的所有工作。这使得丽莎计算机运行速度出奇地缓慢,以至于市场上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则笑话:敲门,咚咚咚咚,谁呀,结果十五秒后回应“Lisa”。

结果,丽莎的生命不到两年。1985年5月15日丽莎计算机终止生产,犹他州Logan的Sun Remarketing公司购买了库存中没有销售的5000台Lisa,另外还买了数千台旧的或交货时损坏的计算机。1989年9月中旬,苹果公司决定一次性将所有Lisa都处理掉。他们在武装保护下,把没有交货给Sun Remarketing公司的2700台Lisa全埋在犹他州的垃圾堆填区。至此,丽莎计算机彻底退出人们的视线。

尽管作为市场产品出现的丽莎计算机失败了,但是丽莎在苹果发展史上却有着重要意义,因为苹果推出的丽莎是一款超越它所处时代的产品。可以说没有丽莎就没有后来风靡全球的Macintosh。就像乔布斯所说的:“我们积累了丽莎方面的一切技术。如果丽莎失败,我们还是价值5亿或者10亿美元的计算机公司。尽管丽莎计算机失败了,但是在1995财年苹果公司的销售还是达到了110亿美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