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域外作家小记

从热烈到温煦 作者:张炜 著


域外作家小记

我们这一代作者有机会接触这么多外国作家作品,当然是很大的福份。读得多了,会不断地鉴别和比较,对其中的一部分,就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这些印象大多是很早以前的,再说它有多大价值?它会准确吗?我深知把这些写给你是十分冒险的,不过我也知道,一个写作者如果过分怀疑自己的悟力,也只得放弃写作了。

索尔·贝娄

他的书在中国出版较多。我最喜欢的有《洪堡的礼物》和《赫索格》。我一直感到奇怪的是,当代作者很少议论这位了不起的作家。我几乎没有读过比他更幽默更机智的作家了——他用这一切稍稍遮掩着心底深切的悲凉和怜悯。

他的这方面的巨大才能,使得其他专事调侃、用嘲弄的笔风描叙当代生活的作家顿失光彩。他让人想到这方面的其他作家都是轻量级的。

人性中最曲折最隐秘的部分也难以逃脱他的眼睛。这是一双万里挑一的眼睛——穿透力、视角、目光的性质……一切方面都是那样卓越。

他的著作给人丰富华丽的感觉。这绝不仅仅是形式问题,而是它所包含的内容给人的感想和联想。

他的思维常常到达最为偏僻的一些角落,令人叹为观止。他最好的几本书都让人觉得细致坚密,容量极大,几乎可以无数次地重读而不致烦腻。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是他最近的一本书,幽默和机智似乎一如既往。不过细读下来,还是可以隐隐地感到活力降低了,它没有了鼎盛期的那种巨大的蓬勃的生力。

贝娄的作品由于仅仅止于悲凉的心情、无望的冷嘲,缺少某种坚定性,所以也稍稍缺少了一种“伟大感”。

————————

索尔·贝娄(1915~2005)美国作家。生于加拿大,父母是俄国的犹太人。代表作为长篇小说《赫索格》、《洪堡的礼物》。197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米兰·昆德拉

他的书短时间内在中国几乎全印出来了,而且在西方也红得又透又快,是个奇迹。他不是一个通俗作家,可是书的印数有时像通俗作家一样大。

我认为他的几本书中,最好的是《玩笑》。其次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后一本书把他的拿手好戏推到了一个高峰。其余的只是在重复和演变,像后来的《不朽》,已经写得相当吃力。尽管作者依旧做出一副悠闲的、从容不迫的解说和镂刻的姿态,但捉襟见肘和敷衍的感觉仍较明显。它使人想到一个人在用力挤下几滴水。

最令人称道的当是《玩笑》——几大块结结实实,真实有力,弥散出无法言喻的美。它是作者情感世界中最成熟最稳定的一次倾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虽不如它那么有力、内向和扎实,但仍然写得才华横溢。这是典型的欧洲作家的杰作,它不会出现在东方作家手中。它是逻辑的、分析的。而东方作家绝不会以分析见长。

米兰·昆德拉是一个信得过的、极为特色的作家。这又一次证明了:无论一个作家有多么深刻的思想、多么曲折的表达,只要总体上看属于特色感很强的作家,就仍然具有和接近某种通俗性;社会读书界在接受一个特色作家时,远比接受一个苍然浑厚的作家容易。

————————

米兰·昆德拉(1929~),捷克作家。当过工人、爵士乐手,后致力于文学和电影。1975年移居法国。代表作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80年代以来在国际文坛上有重要影响。

略萨

他在中国当代的命运有点像米兰·昆德拉,属于最幸运的几位外国作家之一。同样幸运的还有马尔克斯。

略萨最好的书是《绿房子》和《胡莉娅姨妈和作家》。他自己最喜欢《世界末日之战》,可能因为它写得最用力。作家写这本书的心情不一般,稍稍严整一些、庄重一些,像一切创作大作品的作家一样。不过《世界末日之战》还不算典型的大作品,尽管它也有那样的色调、规模和主题。略萨是不正经的,一正经就影响了才华的发挥。

前两部书就是他的人格和才华、艺术趣味诸因素结合得最好的作品了,综合看效果好得多。一个作家在漫长的写作生涯中难得表现出略萨那样的放松感和随意性,而且始终保持一种技术上的实验兴趣。虽然有些实验并非是高难度的,但探索的热情一直鼓涨着。这种热情同时也在激发他巨大的创造力。

《绿房子》像作者的其它作品一样,结构上颇费心思。但它们给人和谐一致的感觉,并不芜杂。《胡莉娅姨妈和作家》也是这样。如果作者在写作、在全篇的实现过程中心弦稍一松懈,再机巧的结构也不会带来好的效果。真正的艺术品总是生命激情的一次释放,当然会排斥一切技巧性的东西——除非是激情的火焰将其它阻碍全部熔化。

我印象中的其它几部书就没有这两部书好。有时候略萨给人太随意太松弛的感觉,还多少有些草率——我是指作为一个作家在写作时并没有特别的、深深的感动。

———————————

略萨(1936~),秘鲁作家。曾先后在巴黎、伦敦、巴塞罗纳等地侨居。16岁开始文学创作,26岁发表《城市与狗》,一举成名。代表作为《绿房子》、《胡莉娅姨妈和作家》等。他被视为拉美现代文学代表之一。201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厄普代克

他的作品译过来的主要有《兔子》系列,有《成双成对》等。与这些作品相类似的主题在欧美作家中并不罕见。他的凸出当然只能靠自己对美国一个局部的独特把握,靠一己的才华。他写出了具体,因而也绝不重复。

将他与索尔·贝娄做一比较最合适不过。他们所表现的历史时期不尽相同,但也相差不远。主人公的属性也差不太多。而且他与贝娄的艺术趣味相去并不遥远,比如说不如海明威和福克纳、伍尔夫与曼斯菲尔德离那么远。比较中我们会发现,厄普代克写得太松了,阅读中给人的艺术刺激没有贝娄频繁和深刻。包含的东西少了一些,似乎不够紧密。

还有,它们经不住重复阅读,这也是他与贝娄的区别。

———————————

厄普代克(1932~2009),美国作家。1954年毕业于哈佛大学。代表作为《兔子,跑吧》、《兔子回来了》、《半人半马》等长篇小说。他的短篇小说也独具一格。

海明威

他最让我羡慕的作品有一部长篇《丧钟为谁而鸣》、一部中篇《老人与海》,再就是十几个短篇。西方有不少评论者将《永别了,武器》作为他的长篇代表作。

在那部写西班牙战争中一次炸桥行动的长篇中,他一切过人的技能都得到了尽情发挥,给人炉火纯青的感觉。整部书写得一点也不吃力,作者始终掌握着艺术上的主动权,自信而又坚定。这部书有强大的张力,像作家其它的成功作品一样,很收敛,却有着巨大的内力从中生出。

《老人与海》何等单纯。这是一个壮心不已的艺术家在创作生命接近终点时的最后一次突围。它大概凝聚了作家一生中的全部经验——艺术和人生方面的经验。它像一首长诗,一曲长歌,在读者心头引起了深深的共鸣。

他的短篇不像其他作家写得那么即兴和轻松,所以每一篇都很沉,包含了无尽的内容。

所有人都说他的语言是简约的,是电报式;他经营出很多的“艺术空白”,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我同时又觉得他写了很多自己过分感兴趣、一般读者却不一定感兴趣的场景和意思——这时的海明威很饶舌。我们之所以可以忍受,是因为他的强烈的“海明威式的热情”感染了我们。他常常是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的——在生活中、在写作中。这也显得单纯可爱。

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古典主义的影响还是颇大的,所以他仍然借用了一种强大的余韵。这也是海明威在现代主义实验中多得一分的缘故。他远比后来的某些现代派作家庄重和大气。他富于冒险,可是也非常精明,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艺术创作中。

他身上有很多油彩,这也帮助了他声名远扬。比起他的实际成就,他的名声也许显得太大了些。

———————————————

海明威(1899~1961),美国作家。早期以“迷惘的一代”的代表著称。风格独特,文体简洁,在世界文坛很有影响。代表作为《丧钟为谁而鸣》、《永别了,武器》、《老人与海》等。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7月2日开枪自杀。

福克纳

福克纳的作品数量比海明威多,质量大约也均衡稳定——除了明显的、故意的敷衍之外,作为一个作家,他看起来并不特别凸显某一篇某一部,虽然也有特别好的,像《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和《熊》等。

写作对于他而言,更像是不可缺少的日常劳作,可以长时间地坚持下来。他的作品很内在,因而也更能经受时间的挥发。他很孤独,所以他从写作中汲取的快乐是至为重要的。这也是一切真正的艺术家的共同特征。为了抵挡人生的永恒的烦恼,他在一个角落里咀嚼、倾诉,喃喃之声后来惊动了世界。

作为一个人,他没有像海明威一样留下那么多耸人听闻的故事,但却创造了一个更为复杂的世界。他有趣,沉默,含蓄,比海明威在世时打扰的人少。

———————————

福克纳(1897~1962),美国作家,是一位庄园主的儿子。初期写作得到作家舍伍德·安德森的帮助。代表作为《喧哗与骚动》。他擅用意识流和时序颠倒、象征隐喻等手法,对世界文坛有较大影响。194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尤瑟纳尔

她有点像男性作家,作品中洋溢着另一种气息。她的作品可不仅仅具有细腻柔婉等女性作家的特征,而是充满了洒脱爽快感。几乎不存在什么心理方面的障碍,笔锋锐利畅达。正像她对话集的名字(《开阔的眼界》)一样,她的视野太辽阔了,关心的事物繁杂而丰富。

有一些女性作家是重要的,她们常常以自己纯洁的或极为特殊的创作而使人赞叹,让人难以忘记。有的甚至非常勇敢,比如勇闯禁区——人性的政治的宗教的历史的。但其中的多数大致上仍然可爱而单薄。尤瑟纳尔却不仅仅如此。给人这种感觉的大概不是创作的数量问题,也不是创作的风格问题,而更多的是视野,是文笔的力度。

她销量最大的是长篇小说《阿德里安回忆录》。但我们从中并未看出有多少讨好读者的地方。同样是取得了巨大成功的《苦炼》,也显示了作家非同一般的严谨态度、丰富的知识和分析的能力。

她的境界、关怀的事物,都超出了我们经验中的女性作家。

————————————

尤瑟纳尔(1903~1987),法国作家。16岁即以长诗《幻想国》获得泰戈尔好评。二次大战后移居美国。1980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建院340年间第一位女院士。代表作为《阿德里安回忆录》、《苦炼》等。

屠格涅夫

他在中国的影响一度超过了陀斯妥耶夫斯基。他作品的气质符合大多数中国人——特别是上一茬中国人——的欣赏口味。难以掩饰的俄罗斯贵族气、典雅绚丽的文笔,这一切都让有教养和渴望有教养的读者感到受用。要读好书就得找屠格涅夫那一类的书,人们似乎达成了这种共识。他不如托尔斯泰厚重和伟大,可是也因为没有那么强烈的哲学意味和宗教气息而更易接受。

他多情而善良,但只会被人民喜爱而不可能化为人民的一员。他的艺术是有良心的贵族的艺术。他的巨大才华会令一代又一代人钦羡不已,无论有多少人随着风气的转移而轻率褒贬,他的艺术价值是不会改变的。他所表现的美是真实的、不变的。

对他的误解、某种偏激的损伤是会经常发生的,这也是贵族气的艺术家最容易遇到的。连曼斯菲尔德这样杰出的人物都忍不住叹息,说屠格涅夫“多么虚伪!多么造作”!——没有一点吗?有那么一点,但只是一点点而已。

真正的人民作家、被苦难浸过并专注于表现苦难、深深地理解苦难的作家,才会彻底抛弃和消除那“一点点造作”。对于屠格涅夫而言,他一辈子也洗不尽“铅华”。不过这也好。

他的《白净草原》、《歌手》等短篇写得棒极了,真是浑然天成。它们有不灭的美,在这种美面前,一个诚实的人总会感动的,会发出无条件的赞美,无论他信仰什么、有什么不同的审美倾向。

他的长篇不如短篇,而他的后期作品又不如前期。《猎人笔记》也许是最真实有力、最能代表作家艺术成就的作品?

——————————

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作家。生于贵族家庭,目睹母亲虐待农奴,深恨农奴制。早期作品《猎人笔记》获得广泛影响,后写有多部中长篇小说,如《木木》、《前夜》、《父与子》等,均产生广泛影响,在世界文坛享有很高声望。

陀思妥耶夫斯基

像托尔斯泰一样,他是文学世界中难以超越的高峰。一个真正的巨人最好能像他一样,那么真挚、纯洁、深邃,又是那么充满了矛盾、犹疑和晦涩。他太不幸了,一生中度过了不少拮据期和病疼期。可是这些都没能阻止他成为一位大师,而且还援助了他。这真是奇迹。与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普希金一起,他成为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四位俄罗斯作家之一。这个备受煎熬的灵魂影响了那么多的心灵,他的博大和慈爱与偏执和冷酷一样显著触目。

小市民不会喜欢他。他的作品不是为一些肤浅而无聊的人写的。他有时也并非不想写消遣的作品,只是他的一颗心太沉了,从这颗心中产生出的一切终于无法消遣。

与托尔斯泰一样,他在《卡拉玛卓夫兄弟》等作品中有那么多直接的诉说和辩解,直接面对着灵魂问题,剖示使人战栗。在这种真正的人的激动面前,我们不由得要一再地感到自己的渺小、平庸和微不足道。

———————————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国作家。生于医生之家。父亲因虐待农奴,被农奴打死。初期翻译巴尔扎克的小说,后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如《被欺凌与被侮辱的》、《死屋手记》、《罪与罚》、《卡拉玛卓夫兄弟》等,对世界文坛有重大影响,被视为“现代派”的鼻祖。

列夫·托尔斯泰

我始终相信,他是赢得作家的尊敬最多的一个作家。没有一个人敢于用轻薄的口吻谈论他,没有一个当代艺术家不去仰视他。他的天才、难以企及的技巧,比较起他的伟大人格,似乎都是可以略而不谈的因素了。没有人敢于断言自己比他更爱人、爱劳动者,比他更为仇恨贫困和苦痛、蒙昧。

他的作品多得不可胜数,又由于都是从那颗扑扑跳动的伟大心灵中滋生出来的,所以一旦让我们从中加以比较和鉴别时,就不由得使人分外胆怯,涌起阵阵袭来的羞愧。它们都由生命之丝紧紧相联,不可分割,不可剥离,真正成为一个博大的整体。于是他的一部长篇巨制和一篇短文同样伟大。

我们在现代作家的机智和领悟面前发出惊叹时,最好忘掉托尔斯泰。因为一想到他,现代作家的那些光华就要受到不可思议的损失。在他面前,聪明和睿智都显得不太必要,也似乎有些多余了。

他是“伟大”的代名词。

他多么偏激,可是他多么真诚。在这种大写的人的真实面前,我们第一次想到了伟大的作家原来都是超越了自己的艺术的。而那些创造了现代艺术的辉煌的作家们,总是被自己的艺术所淹没,这同样是一种不幸。

——————————————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社会活动家。他先以文学扬名天下,其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被视为不朽之作,对世界文坛影响巨大。后热心于平民教育和社会进步事业,强调道德的完善,提出“不以恶抗恶”的托尔斯泰主义,被奉为道德的楷模,民族精神的领袖。晚年作品《复活》是一部反映其精神轨迹的杰作。

兰波

他让人想到一种奇迹。天才和艺术的成熟,它的展现,总需要起码的时间和过程。而兰波似乎把这一切都省略掉了。读他十几岁的诗作,人人都会对天才产生一种深刻的神秘感。遥遥感知着那个奇特的、也许几百年才会出现一个的灵魂,想象着人生的全部奥秘和美好——人的无穷无尽的创造能力——无法不陷于深深的感动。

他的作品很少,译过来的又是一部分。我们怎样领略这个早熟的诗人?魏尔伦曾经这样描绘这个了不起的少年:“这个人是高大魁梧的,几乎是运动员般的敏捷矫健,脸像被放逐的天使那样,完全是椭圆形的,一头乱蓬蓬的栗色头发,眼睛则属于那种令人不安的浅蓝色。”

像很多真正的天才人物一样,难以言喻的强大生命力使其狂躁不安,在大地上来复奔走,毫不怜惜地折腾着自己。他做过好多种职业,经商、当兵,最后又早早夭折。我特别搞不明白一个诗人是怎样经商的,因为我恐惧今天的商人。

———————————

兰波(1854~1891),法国诗人。由于父母不知,自幼悒郁寡欢。16岁起常外出流浪,与著名诗人魏尔伦绞往亲密,后发生冲突,被魏尔伦打伤。1876年参加荷兰殖民武装到爪哇服役,后曾参加贩卖军火。其诗作现存140首左右,主要为16至19岁所作。

普鲁斯特

在现代艺术的代表性作家中,难得使用“伟大”这个词汇。是说不清的禁忌阻止了我们,使我们从不轻易地说他们当中谁是“伟大的”。但我们可以经常地说他们是绝妙的、天才的,等等。可是面对着普鲁斯特,我们却常常要表现出某种慷慨。

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大概可以说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书。几乎看不到借鉴,也看不到模仿——所有的模仿都不会成功。再也找不到比他更为自信从容、旁若无人的精神巨人了。他只在自己的世界中遨游,这差不多就是一个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中外古今的作家中,谁具有如此的极端色彩?

这不仅是一种实验,不,这完全不是实验——他将自己仅有一次的生命如数地押在了一部长长的著作上、一场无声无响的劳作上。他没有渴望与这种劳作精神相去甚远的酬谢和犒赏,无论它来自哪个方向,他都全无兴趣。

就是这种罕见之至的纯粹性,才使一部长卷具有某种无从想象的洁净和丰富华丽感。

作为一个生命,他那种独特的、细致入微的感知是任何人都无法重复、都要叹为观止的。我们常常在普鲁斯特惊人的发现和描叙面前感叹:人哪,像他这样敏感多情,才不枉为一个人!

我们不知何时失去了这些——一个人至为宝贵的东西,它们永远地失去了……

——————————————

普鲁斯特(1871~1922),法国作家。自幼患哮喘病,终生为病魔所苦,并因此而死。36岁起因病不再外出,闭门写作。代表作为《追忆逝水年华》,构思写作长达16年,其中后3部是作者去世后出版的。该书被奉为现代派的经典,改变了对小说的传统观念,革新了小说的题材和写作技巧,超越时空概念的潜意识成为小说的中心。

叶芝

我想象着他的内心世界、特别是他的情感生活,还有他作为一个艺术家的日常状态。文字的栅栏不断地阻碍我走近,我只能透过那些缝隙去注视他衰老的身影。我看到的是一个永远不会忘记的生动面庞,他的开阔的微凸的额头。

他反对抽象的说教,而主张从感性生活的深处汲取艺术形象。他超人的想象力、真挚动人的渴求,都一再地打动我。他做为一个诗人的全部生活,那么真实而内在。他曾在长达15年的时间里追求爱慕着一个女人,她就是毕生献身于民族自治运动的爱尔兰女活动家毛特·岗。叶芝的这些诗句令人热泪潸潸:“为那无望的热爱宽恕我吧/我虽已年过四十九岁/却无儿无女,两手空空,仅有书一本……”

仅仅是这几句简单的吟唱,就可以打开我们全部的想象,让我们去翘首遥望。

———————

叶芝(1865~1939),爱尔兰诗人、剧作家。生于一个画师家庭。代表作有抒情诗《白鸟》、《世界的玫瑰》、《盘旋的楼梯》、《拜占庭》、诗剧《心愿之乡》、《胡里痕的凯瑟琳》等。192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哈代

今天看,他那些长篇小说所描叙的故事都不太新鲜了。可以想象在当时也不见得会是什么传奇。可是它们却有一股神秘的力量不能消失,即便经过了遥远的传递也还是存在。的确,极少有一个作家会像哈代一样常读常新,经得起一代又一代人的咀嚼。那些看似陈旧的、被多次讲述过的故事,竟能在刚刚成长起来的一荐读者中找到知音;它可以不断变幻,闪耀出新的光彩。

有一种作品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生长,这一类作品总是极少的。一般而言,时过境迁,作家当年的感动会变得老旧,至多是有一些古董气让人留恋。它们不可能继续向外生长,长出新的东西。它甚至不具有弹性,在外力的作用下也不会增加长度和宽度。

而哈代以《苔丝》为代表的长篇小说既有迷人的古典气,又会随着时光而新生。我想象它的奥秘——可能仅仅因为他是一个感悟力特别、并且又十分强大的人。他能让笔下的一丝一绺都根植于土地,从中一点一点长出,而且让其永远都不离开那块不大的原土。这样风雨飘摇之后,一个个季节度过,新的一茬收获还会重新来临。我想他在当时绝不追求时新,而是自主性特别强的一个作家,坚持从脚踏的土地上发现永恒的诗意。大地的斑斓被他重现了,这种色彩浓烈充盈,永远不会被岁月冲淡。面对这样的巨幅画卷,我不由得想起密茨凯维支的诗句:“好一片田野,/五谷为之着色!……”

——————————————

哈代(1840~1928),英国诗人、小说家。其父是石匠,一生住在农村,爱好音乐,对哈代有重要影响。哈代26岁开始文学创作,代表作为《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他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毛姆

他的作品很好读——但好读的却不是他最好的作品。他很理解大众读者,尽可能写得机巧,这自然损伤了自己的艺术。他如果不这样做呢?以他的才力会成为第一流的艺术家吗?

《月亮和六便士》是雅俗共赏的书,却并不让艺术家过份地挑剔。在这本书中,他对艺术家和他们的劳作有透彻的理解,这种理解本身就让人感动。

但是真正令人刮目相看的,大概还是他更长的一部书:《人性的枷锁》。他写这部书时不太渴望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是想好好地写写自己。他很少在过去的写作中表现过如此的淳朴,如此的沉着。当然也显得琐细、冗长,特别是用今天的眼光看。但只要耐住性子读完就会发现,它是庄重沉稳的、有深度的。这部书越往后越好。它写得太长了,艺术上多少有些平庸气。好像老牛拉车,尽管缓慢,但毕竟负载的东西很多。

比起以前那些机灵的短篇,他的一二部好长篇使其稍稍超越了自己。

——————————

毛姆(1874~1965),英国小说家、戏剧家。自幼父母相继去世。曾学医,后创作剧本,获得较大反响。代表作为长篇小说《人性的枷锁》和《月亮和六便士》,短篇小说也颇具特色。

萨特

他一直主张介入和干预,贴近现实,所以一度很对中国作家的口味。不过比起一般作家来,他还是一个哲学家,活得更真实,有一副称得上天才的不凡的头脑。大概一个作家有了这样的本钱,然后再力主干预生活,就显得更可信更有价值,会焕发出新的光彩。

他的戏剧比小说更为成功,我想这是因为他作为一个外向的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戏剧这种形式更合适一些,更容易直接面对广大民众。他们是他特殊需要的。

他有极高的艺术才能吗?这往往令人怀疑。他是一个综合体:艺术的,哲学的,社会学的,诸方面的综合。他最突出的方面或许不是才华,而是敏感与聪慧,是介入社会生活的巨大勇气和激情,是一份真实有力的人生。

这就构成了他的艺术品格,使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上。

萨特比任何作家哲学家都更具有“当代性”。理解他离不开那个时代,他是与时代紧紧结合和互助的思想艺术巨人。我们也许难以独立考察他的学术和艺术成就,因为这种独立剖析会弄伤了他的思想和艺术肌体。他是那个季节里茂长的一棵枝叶浓密的大树,旁边还长有差不多的另一株树:波伏瓦,即被他称为“河狸”的非凡女人。

——————————

萨特(1905~1980),法国作家、哲学家。幼年丧父。二战中他应征入伍,曾被德军俘虏,获释后参加地下抵抗运动。他是法国战后重要文学流派存在主义的倡导者。代表作为小说《恶心》、剧本《群蝇》等。1964年瑞典文学院决定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被他谢绝。

加西亚·马尔克斯

在短时间内风靡了中国,他的确是迷人的,新时期十年中的影响超过了所有外国作家。他经营那个世界的独特性令人梦牵魂绕。他最让人着迷的作品除了一些中短篇,就是《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后一部书是获得诺贝尔奖之后的创作,这就让人感到奇怪:他在那个大奖之后仍然能够沉下心来写出一部真正的杰作。这种现象几乎是罕见的。

一个作家的所有好作品、真正有魔力的作品往往都是在刻苦奋斗中、在压抑的气氛中写出来的。一旦缺少了这种环境,一个人就失去了力量。而在马尔克斯那儿,这个神话被打破了。这是他特别令人钦佩的方面之一。

他的作品太迷人,太有趣。他感动人的,并非是某种人格的力量,不是他的心灵。他是伟大的匠人,但不是伟大的诗人。始终站在他前方那座山巅上的,大概是托尔斯泰一族。

他是一个非常非常奇怪的生命。这种人在一个民族里是绝不会出现太多的。他古怪的程度完全比得上美国的贝娄,虽然他们之间差异甚大。

————————————

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哥伦比亚作家。生于医生家庭。代表作为《百年孤独》、《家长的没落》、《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以魔幻现实主义手法著称,80年代来在世界文坛有重大影响。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阿斯图里亚斯

我读过的《总统先生》和其它一些中短篇,都没有特别惊讶的感觉。但《玉米人》一书却能彻底征服读者。书的前1/3写得特别好,从《查洛·戈多伊上校》一章完成之后,就松驰了。前1/3有难以抵御的磁力,牢牢地将人吸住。

我们一般这样认为:一部书有一半写松了,失了心力,那么整部书都不会是优秀的。可是到了《玉米人》这儿就不适用了。因为这是一部奇书,因为它的前1/3写得太好了,简直如有神助。

我们可以想象那片怪异的土地以及它孕育出的一种文化。尽管这一切都是陌生的,可是由于作家把这些传递得准确逼真,我们把握起来有时真是得心应手。在我所读过的众多的拉美小说中,《玉米人》前1/3的篇幅给予的,已经超过了其它拉美作品的总和。

我觉得阿斯图里亚斯是正宗的拉美作家。

他有点像东方作家,只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伸手一抓全是事物的精髓,完全靠土地气脉的推动来行文走笔。当他稍稍偏离了这种感觉时,就只有依靠一开始形成的那种推力的惯性了——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松驰的、维持下来的2/3。这当然是可惜的。

———————————

阿斯图里亚斯(1899~1974),危地马拉作家。父亲是一位法官,母亲是小学教员。两次被迫侨居、流亡国外,多次担任外交官。代表作为《总统先生》、《玉米人》。196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博尔赫斯

这是教导小说家的人,而不能用来指导诗人。他是一本大书,但不是一个足踏大地的行吟者。他热衷于迷宫,在穿行中获得了极大的乐趣。他是依靠读书、修养和知识获得成功的一个范例。他总是出色地操作,并在其间掩藏了小小的激动。

他常常使一些匠人望而生畏。他关心人的状况,也关心人的灵魂,但比起他的操作和实验来说,那种兴趣毕竟小多了。

他的作品让人想起庄重的深棕色,甚至是稍有恐怖感的黑色。一种檀香木的气味从中散发出来,使人在迷茫中滋生奇特的尊重,小心翼翼地走入其间。

读他的作品很磨性子,很累。娱悦只在长长的苦涩之后,像饮一种老茶。

———————————

博尔赫斯(1899~1986),阿根廷诗人、小说家。生于一个有英国血统的医生家庭。童年受英国家庭教师教育,读了大量欧美文学名著。一战后随家移居欧洲,就读于剑桥大学。1921年回阿根廷,在图书馆工作,同时进行文学创作。1941年出版短篇小说集《交叉小径的花园》,以其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赢得世界声誉。曾任国立图书馆馆长。

阿克萨科夫

这位俄罗斯的老作家开始写作时很老了,又写一些老式地主生活,所以是十分老旧的。但是读他的《家庭纪事》却会兴味盎然。他根据目击和记忆,准确地写出往昔,极少夸张和虚构。他运用的艺术手法,在今天看几乎没动什么脑筋。也就是这些老方法使他在当时和今后都获得了成功。这又一次证明了形式本身的确是第二位的。他丝毫也不具备实验意义,但却让人着迷。

俄罗斯大地的辽阔,与土地相依为命的农民、乡村风情、激烈的不可调和的冲突,都被异常有力地勾画出来。我们甚至想象不出一个作家舍弃了这副笔墨会获得成功。

由此我们会联想,一个作家如果不是特别有内容,那么他哪怕稍稍疏远了形式本身的探索,也就失去了很多的价值;但如果他是一个经历和经验丰富到了极点的人,“怎么写”的问题就不那么紧迫了。

——————————

阿克萨科夫(1791~1859),俄国作家。生于贵族家庭,曾任书刊检查官。代表作为《家庭纪事》、《巴格罗夫孙子的童年》,均具有自传和回忆录性质。

紫式部

《源氏物语》的中国读者有多少?谁也不知道。它好像呆在一个文学的壁龛中,只让人礼拜而不必研读。它属于早已退出了时新的老年人,属于注重体面的上一茬读书人。其实它一旦回到青年读者手中,他们就会大受裨益。

它的奇异的质地、叙说的节奏、非凡的才情、华丽的色彩,一切都让人惊诧。这是日本很久以前的一块紫玉,闪着古典的光泽。它其中写到的一些出身高贵的男女,接触之后就要交换一二首诗——中国古诗或日本俳句。这种令人入迷的生活,与现代社会的生存状态反差何其巨大,因而也相映成趣。

它很容易使我们想到《红楼梦》和《三国演义》,但绝想不到《水浒》、《西游》。像贾宝玉林妹妹那样缠绵,却更像三国争斗那样的氛围。宫廷生活总是特别吸引人,如果一个记录者对那一切烂熟于心,同时又不厌其烦地讲叙,局外人就会看重这些故事。这样自然而然产生的韵致和情趣色调,就必定不同凡响。局外人无论有多么高深的修养、多么大的才能,也难以写出那一类作品。

这是一部很益于养生的书。读着这样的文字,可以使心情很快平和下来,不再浮躁。我们得以面对一个拉近了的古代,对比人类千年不变的一些因素,比如亲情暖意、爱与被爱等,来理解人类生活中的真实和美好、它的永久的意义。

这样的书永远值得读。它的意趣连绵无尽,会永世长存。它的柔情爱意、安稳如一的风度,会轻而易举地战胜令人眼花缭乱的现代艺术。也许我过分偏爱古老的东方艺术了。

———————————

紫式部(约978~1015),日本古代女作家。出身书香门第,自幼随父学汉诗,尤爱白居易的诗。曾在宫廷中任职。代表作长篇小说《源氏物语》是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内容庞杂,行文典雅,笔意缠绵,表现出鲜明的日本民族气质。

亚玛多

他是一位能干的职业写作者,把一切感兴趣的东西都化为了文字,构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阵容。他的《加布里埃拉》说明他有职业写作者那样的热情和精力、非同常人的巨大制作能力,却并不安于一般的制作。他的这部代表性作品写得诗情荡漾,散发着“丁香花”的气息。有他这样随意的心态,再加上过人的才华,才会写出一部声情并茂、内在结构非常严谨的长篇小说。

整个故事像流动的活水,时而汪成水潭,时而冲涮而下,发出清脆的回响。作家并不珍惜笔墨,舍得使用文字,浪费中又有节简。他很不同于惜墨如金的另一个拉美作家马尔克斯,倒有点像洒脱的略萨。他们的长处很相似,弱点也相似。我仿佛看到他在使用一支粗长大笔,而不是那种纤巧的绣花针。他写作是很痛快的,大概很少有迟滞不前的状态。

他的思路和文字都十分流畅,读者接受起来也很方便。可是这样畅达的水流始终没有淹掉精细的思维、巧妙的运筹。这就使他能从根本上区别于那些过分通俗的作家,也区别于那些比较平庸的作家。

如果全部地、仔仔细细地阅读亚玛多的作品,大概也有点划不来。

——————————

亚玛多(1912~2001),巴西作家。19岁发表处女作。因参加巴西共产党活动数度入狱、流亡国外。代表作为《加布里埃拉》。

乔伊斯

他是作家当中走得最远、不允许重复的艺术家。他像普鲁斯特一样写得魅心魅意、特别专注,也一样孤注一掷。一个东方作家好好研修乔伊斯,就会发现西方作家在从另一个角度、以另一种方式走进了深刻的分析。他的那些所谓意识流动、潜意识的连缀,与东方人运用感觉含混而传神地抓住本质的方式仍然区别甚大。

乔伊斯是一个很讲理性和科学的作家,所以东方作家从相反的角度理解他并学习他,就难得要领。乔伊斯繁琐而不神秘,而东方作家的艺术,比如中国、印度和日本的艺术,有时神秘到超出了分析的范畴。我理解中的乔伊斯,不认为他是不可分析的。所以那些愈来愈多的西方研究者才可以兴味盎然——失去了分析的基础,他们就无从下手。

中国作家或研究者如果运用西方习惯了的武器来对待中国艺术,比如说对待《红楼梦》,一定会走入肤浅。“红学”是品的学问,而不是什么供人考据和解剖的实验。考与剖不是主要的。而对待《尤利西斯》就可以。

他这样的作家不会多也不必多。这点有些像劳伦斯和博尔赫斯。

———————————

乔伊斯(1882~1941),爱尔兰作家。曾多年在意大利等国旅居,以教授英语为主。1920年定居巴黎,专事写作。代表作为《青年艺术家的肖像》、《尤利西斯》,广泛运用意识流手法,被称为现代派小说的先驱。晚年失明后,创作又一部力作《为芬根守灵》。

卡夫卡

他的作品不多。但我们从文学史上却难以找到像他这样完整的、简洁的作家。他对现代主义的不可替代的贡献,使不少人把他归于了大师级——这肯定会让固执的东方作家感到茫然。因为我们这儿,“大师”是一个高耸伟岸的概念,有着相当固定的标准和色彩。

其实在卡夫卡这儿,是否“大师”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因为他从一开始就完全无视“大师”们的传统。这真是少见的一类生命的感悟,那么新奇又那么淳朴——我们常常发现新奇的东西往往是不那么淳朴的,所以有时那些独特性是要大打折扣的。而卡夫卡能够真实地生活在他的想象中,想象激动了他也指导了他。他在想象中获得和汲取了现实世界中绝无仅有的一份健康。

他的想象从那只有名的大甲虫(《变形记》)开始,被千万人议论开去。那一次想象的结果是显豁凸露的,所以不求甚解的大众读者也可以津津有词谈个不休。在我看来,最能代表他的特异思维的,倒不一定是那一篇和那一类。比如他的另外的文字,长篇,或者是那封写给爸爸的著名的长信,就重要得多。

卡夫卡的一切,主要是内容而非形式。一些从形式上入手借鉴的,必然得个皮毛。他是一个不灭的、特别的灵魂。这个灵魂永远训戒和启示着人类。

————————————

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作家。生于犹太家庭,父亲是百货商人。一生写了3部长篇,均未完成,还有多部中短篇小说,均极精彩。生前发表作品极少,遗嘱朋友焚毁所有作品,但朋友反而整理出版了他的所有著作,其中《城堡》、《变形记》、《地洞》等对后世文学有重大影响。他被视为现代派小说的先驱。

艾特玛托夫

他是这些年在中国影响最大的苏联作家。他的那些好作品会长久地让中国读者记住,而在其他作家那儿,要做到这一点却很难。我特别重视的是他的《白轮船》之前的作品。那些中短篇使作者耗去了心力,使用了更真实的情感。它们看不出得意的作家惯有的一丝飘忽感和聪明机智,而是沉下来的心跳之声。这些作品中显现的人的自尊会让人记住。

哪怕是写红苹果的一篇恋爱故事,短短的,读过也难以忘怀。故事与主题之类看来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字里行间留下的痕迹。它如果是质朴的、援助弱者的,那么它起码会是好的。如果除此之外还有同样多的挚爱、不屈的声音,就会令人备加珍视。

他后来的作品写得并不草率,像《断头台》等。他忙着加入世界性的、很重大的一些讨论,比如环境、专制与人性、宗教……这些都让人看重——但可惜的是字里行间的某些痕迹在消失。那是一份压抑的人生刻划下来的,只有它散发出的能量才不可思议。这是神秘之所在,一旦失去了,再高的技巧和开阔的视野之类都无法弥补。

在这方面,任何作家都没有例外。有些中国当代作家曾写出了简洁而真挚感人的、生气勃勃的作品;可是后来当他(她)影响更大了,生存状况得到根本改善之后,那些沉沉的真挚的东西就像热汽下的冰一样化掉了。他们无论写怎样的悲剧、怎样低沉的调子,也都无济于事。不感人了——不深深地打动人了。

——————————

艾特玛托夫(1928~2008),原苏联吉尔吉斯作家。1937年父亲被突然镇压,他随母返回故乡,从一名干部子弟变为山乡少年。他的中篇小说《查密莉亚》、《白轮船》等获得广泛声誉,长篇小说《一日长于百年》开创了新的写作方式。

阿斯塔菲耶夫

他主要引人注目的是《鱼王》。这其实是一部中短篇集——作者以长篇的形式出版,就显得冗长芜杂了一些。这是一部极少见的好作品之一,曾是新时期里对中国作家构成了较大影响力的一本书。

整部书像一曲长长的吟唱。长久的、在夜色中不能消失的叹息、对悲剧结局深深的恐惧和探究,都使人感到这是一部杰作。它的主题指向绝不新奇新鲜,中外作家都写过不少类似的东西。但问题是它的色调、它难以淹没的音韵。俄罗斯文学的伟大传统强有力地援助了它,它继续了它的余音,让其在冻土带上久久环绕。

这是社会主义国家所能产生的最好的诗篇了,他的诗章留有当代深刻明晰的印记,磨擦也是枉然。这样的诗意底气充盈,不像某些好看的泡沫,只浮在水流之上。

———————————

阿斯塔菲耶夫(1924~2001),原苏联作家。生于农民之家,童年曾四处流浪,卫国战争中受重伤。27岁开始写作,代表作为《牧童与牧女》、《鱼王》等。

聂鲁达

他始终是热情灼人的一位歌手,越到后来,他越是懂得把热情倾泄到民众中。民众和政治都支持了他,但民众并不等于政治。这期间或多或少的虚荣在损害他,因为他过分地相信了诗与民众的关系。那种关系可以写成诗,但它并不结实。他着重地谈到西班牙战士为印他的诗集,在战地上自制纸浆,原料包括带血的戎装和敌人的旗帜……虽然这是一种“真实”,但也太具体了。

马尔克斯把他比喻成一个点石成金的神,我当然同意。尽管这样,点石而成的金,与直接开采出来的金还是有所不同。我更喜欢后者。比如《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是他名声大振的第一首长诗,也是一生的杰作。它是开采的金子,是不朽的。多少人反复诵读而热泪盈眶,它激动了不同肤色不同时代的人。它的魔力甚至经过了东方人的翻译也不会失掉。后来的聂鲁达有了魔法,他常常把石块点成金子,所以有时不免疲惫,落下一些半金半石的东西。

我相信他投入政治和民众的热情同样是巨大的生命力化成的。但是这种热情有时化为诗,有时没有。

他那么豪放——诗人式的豪放。多少人只学到了他的豪放,而没有学到他的天才。这有点像海明威,多少人学到了他的狂放粗鲁豪饮爱欲,却没有学到他的诚恳和献身精神。

——————————

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人。早年丧母,父亲是铁路工人。曾任大使,并当选为国会议员,加入智利共产党,后因政局之变,流亡国外6年。成名作为《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代表作为《诗歌总集》。197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劳伦斯

他写性的奥秘的小说,首先给人一种洁净和纯粹感。他书生气很重,像个科学工作者一样严肃地实验。他沉入其中,专注到一般人望而生畏的地步。他是因为相信自己的劳动而获得成功的一个范例,当然还有他的天才。他在一条荒芜的小径上倾注了极大的兴趣。

这就影响了世界上的很多作家,特别是可以写性的新时期后的中国作家。不过他做的事情,与他的纯粹和他的才能都非常匹配,这一点别人要重复也很难。他专注的方面,与小市民的兴趣是背道而驰的。

———————————

劳伦斯(1885~1930),英国作家。生于矿工家庭,当过屠户会计、厂商雇员、小学教师,曾在国外漂泊十多年。代表作为《虹》、《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等。后一部作品他在去世前重病中三易其稿写成,其中写性爱的章节引起争议。

普希金

他有点像中国唐朝的李白,更像个仙人,而不像我们所熟悉的现实中的一代又一代人。这种神奇感,来自他的无数超乎常规和经验的天才创造。可李白是古人,很久很遥远,而普希金只是沙皇时期的一位诗人。

他这样的诗人有谁能够稍稍接近呢?拜伦吗?拜伦也风流倜傥,才华横溢。普希金的诗总有最奇妙的发现——当我们被这种发现的辐射所击中时,总是浑身一战,久久凝视篇章。

他下笔如有神授,一泄千里也毫无疏失。这样的诗人仿佛不是“天才加刻苦”这样惯常的公式所能概括的,而像是苍穹中一块闪亮的金石落在了人间。

——————————

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俄国近代文学的奠基者和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生于贵族家庭。学生时代就诗名远扬,其抒情诗风靡一时。其代表作叙事诗《茨冈》、《叶甫盖尼·奥涅金》被视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他的小说,戏剧、文论、散文作品也具有很高水平。死于决斗。

高尔基

没有一个苏俄作家像他那样荣耀,在中国落地生根。他一度成为天才和革命的代名词。后来中国作家、特别是当代作家才敢于正面凝视他。他不久以前是不可能被挑剔了,但后来又被急躁的年轻人过分地挑剔了。

其实无论如何他还是一位大师。他让人熟悉了俄国的流浪汉小说,正像以前熟悉美国的马克·吐温一样。高尔基的流浪汉小说写得无与伦比。他很早的那些短篇多么坚实有力,差不多篇篇掷地有声。

到后来,他忙于记下心中的一切,事无巨细地记,篇幅也越来越长。那些纯粹的诗开始离开了笔端。像一切作家一样,他有时对新生事物也表现出过分的、并不成熟的热情。这既使他变得更为重要和更为勇敢,也使他的精神、他的创造力受到了考验和损害。

我读他那些文论和小说戏剧,常常涌起深深的崇敬之情。他是跨越两个时代的大师——做这样的大师可真难,不仅更需要才华,而且更需要人格的力度。

———————————

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俄罗斯作家。早年丧父,11岁即离家谋生,做过各种苦工,参加政治活动。完全靠自学写作,24岁发表作品,30岁即成为欧洲驰名作家。后参与俄国共产党的活动,成为苏联文学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为《童年》等三部回忆录、《母亲》、《克里木·萨姆金的一生》等,中短篇小说,戏剧创作也十分杰出,享有世界声誉。

泰戈尔

像中国一位画家为他作那幅肖像给人的感觉一样,他的作品也是仙风道骨。精灵一般的老人,天生多情也天生富贵。他的神奇联想让西方人惊诧,而且有人模仿也成功了。

他真是印度一位老智者、老歌手。他心中的一切都化为了歌;他眼前的一切都供他吟诵。时光之水流过他的心头,再一次流出就成了芬芳的液体。

时代风云变幻不停,艺术的偶像也挪来动去。可是没有谁想更动泰戈尔的位置——他身上有一种难以测知的神力在护佑他,就像印度的瑜伽功法一样。那种古老文明国度的精华雨露滋养了一位身穿红袍的白须老人,老人永远神采奕奕。

———————————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父亲是哲学家和宗教改革者,大哥是诗人、哲学者,五哥是音乐家、剧作家,姐姐是小说家。泰戈尔以诗闻名,一生发表大量诗作,因诗集《吉檀迦利》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但他的短篇小说及长篇小说也十分著名,他还热心于办教育,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谱写了大量歌曲。

契诃夫

托尔斯泰赞叹他为“完美的人”。他的艺术也少见地完美。短篇小说的规范杰作,在他这儿得到了确立。他的艺术像他这个人一样洁净、纯粹。即便是创作历史更漫长、成就更大的人,在他的严谨和忠诚面前都会感到羞愧。一个几乎不受时风影响、永远被人喜爱的作家,也许就需要像他一样,从里往外地真实和完美。任何时候都不要失去优雅的风度,永远保持和流露着最良好的教养。

除了文学创作之外,他还有一份同样具有强烈道德感的职业,那就是治病救人的医生。

我相信在艺术手法不断翻新的今天或以后,在越来越浮躁的现代人之中,那些读者仍然会找到他,并发出由衷的赞叹。比起他同时代的某些现代主义作家,他似乎没有什么繁琐冗长。于是一个既不喜欢现代艺术又对老式创作手法有些厌烦的读者,就会去读契诃夫。

——————————————

契诃夫(1860~1904),俄国小说家、戏剧家。祖父是赎身农奴,父亲曾开杂货铺,后破产。契诃夫很早就独立谋生,一边当家庭教师一边求学,毕业于医学系,行医。以短篇小说著称于世,追求崇高理想,关于社会进步,其作品影响世界文坛。剧作亦影响深远。

歌德

他是西方引以为荣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一度人们还把他看成了重要的科学家。有人把他与荷马相提并论,将他比作莎士比亚。他离我们要近得多,因而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争议。人们习惯上总是愿意承认更遥远更陌生的事物,比如东方人承认西方人,中国人承认外国人,今天的人承认古代的人。

他有着许多伟大人物才有的耐心和自制力,并不轻易转移自己认为重要的那些兴趣。比如说他能长时期坚持自然科学方面的观察实验,花费60年的时光写作《浮士德》。在文学的灿烂星空中,他是一颗恒星。

任何时世里都有一些老派的保守人物,他们一般都是些年长的人。他们的看法有时足以对年轻一代构成刺激,引起一片急躁的否定。可是他们的声音中往往掺有非常重要的提醒,含有真理性。这些人物也大致是经历了狂热和激进的青年时代,那时他们的热情曾像火焰一样烧灼。像歌德就是恰当的一例。

他的生命力何等旺盛,这不仅表现在他的长寿上,而且还表现在他不倦的创作中。从《少年维特的烦恼》到《浮士德》的最后完成,经历了多少时代风云,他却依然在为心中的激动而吟唱。那个因爱而死去活来的少年,到了七十多岁的高龄,也仍然为爱浑身滚烫,两手抖动——这才是令人羡慕的生命。

————————

歌德(1749~1832),德国诗人,同时研究自然科学,参与政治活动,在世界文坛占有重要地位。代表作为诗剧《浮士德》,被视为欧洲四大文学名著之一。另外,他还以各种体裁写了大量文学作品,比如《歌德自传》、著名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等。

马雅可夫斯基

他很像后来的聂鲁达,似乎能随意地把什么都变成诗。他善于把句子排成美丽的图案,既可看又可读。他在特定时刻里的一些冲动,处于其它时空中的人是难以理解的。他的那些冲动是真实的、美的、深刻的,所以仍然能够传得遥远而不失其音色。一提到阶梯时,中国读者立刻会想到他,同时也想到苏联,想起“老大哥”时代。

他太偏激了,去世时只有三四十岁,作为一个永远年轻的诗人形象保留下来——这样的诗人在过去和现在都有。他们的偏激像旋风一样强劲,没有多少人都够适应。每个时代都会娇惯这种偏激,特别是开始——只是到了后来人们才往往对这种偏激表现出过分的严厉。他们渐渐忽略了它的纯洁和可爱——孩子般的可爱。这样一直要等到更远的将来,有人才开始怀念那些可爱的人,怀念他们存在时的光景。

他最好的诗是前期的,而不是新作迭出的后期。随着令人惊讶的巨大热情的涌动,他不停地歌颂和鞭笞新的事物和新的时代,当然主要是高声礼赞——人们从中渐渐听出了一种尖利利的声音。

———————————

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前苏联俄罗斯诗人。父亲是林务官。15岁加入共产党。曾学绘画。19岁开始写诗,追求新奇的语言。25岁后改变诗风,写了大量革命诗篇,传颂一时。代表作为《穿裤子的云》、《列宁》等,并创作了剧本《臭虫》、《澡堂》。1930年4月14日自杀。

雨果

关于这位伟大的作家谈论得足够多了,可是在新时期中却越来越少地提到他。他是一位飞翔的天才,当大多数人还在地上行走的时候,他已在高空翱翔。只要谈起他,很少有人会使用不恭的口气。他在一个时代里,因为身影过于巨大,几乎挡住了所有的视线。

他的那些不朽的篇章映照出一条波澜壮阔的生命河流。在逝去的上一个世纪中,没有几个诗人能够伴他行走。

他独自登上了阿尔卑斯山巅,于是只能让人遥遥地仰望,而难以亲近了。越是经历了漫长的时光,后辈作家们越是有着这样的感觉。在他的轰然不绝的回响中,我们有点无可奈何和不知所措。他的艺术是强者的艺术,虽然他的作品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他遵循的是老式的浪漫主义传统,现代艺术的后来者极少从中得到他们所需要的灵感。当我们站在20世纪末的土地上,试图屏息静气地倾听那位大师内心深处的其种隐秘之声时,突然发觉那个比宇宙还要开阔的胸襟有些空旷,太辽远也太博大——除非我们有着超人的听力,不然就是一片模糊。

————————————

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父亲是拿破仑部下的将军。雨果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剧本、小说,被公认为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他热情投身革命运动,关心社会进步,曾流亡国外19年。其代表作为《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死后法国为其举行国葬。

巴尔扎克

他写了很多精力充沛的书,使用了锋利的解剖刀。关于那个时代的人心与金钱的奥秘,他烂熟于心。至今没有人在这些方面能够超越他。但在今天的很多艺术家眼里,也许他有点过分地关心钱了。

就因为这种关心,使他的作品失去了很多色彩,显得有些单调。没有一个相同量级的现实主义作家会像他那样一再地重复自己,会像他那样老旧得如此之快。

也许关心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人会兴味盎然地阅读他的书,但20世纪以来的作家们大约不会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上面。

我们面对他的全部著作,常常渴望找到更多的诗意。可惜他对这些并不在意。像写人与狮子的奇特关系的《沙漠里的爱情》一类,在他的创作中占得比重太小了。

———————————————

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作家。很小就被送到乡村寄养,童年生活十分痛苦。20岁决定专职写作,发表多部作品,但毫无反响,后改行从事出版、印刷工作,均以亏损告终。29岁时重新投身写作,此后不到20年间,创作了91部小说,其代表作《高老头》仅写了三天三夜。后来他把自己的作品统一于《人间喜剧》名下,勾画出整个法国场景。他在世界文坛占有重要地位。

阿勃拉莫夫

他的四卷本《普里亚斯林一家》大获成功,其中最让我感动的只是第一部。后面几部可能作者没有守住心力,只有情节在发展,已经没有崭新的情绪生成。

一个作家能够写出那样的一本书,也就应当无有愧疚了。对于土地的真切感悟、对于母亲的一片忠诚,让我久久难忘。人的顽强、人性的美好与残酷、大自然的绚丽与酷烈,都表达得淋漓尽致。我因为这部书而记住了一位前苏联作家的名字,认为他是能够举起一部巨著的人。

令人奇怪的是,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那些仿佛早已写出了什么了不起的著作的人,却从来也没有真正重要的作品问世。他们的名声是非常可疑的。

———————————————

阿勃拉莫夫(1920~1983),苏联作家,评论家。主要作品有长篇三部曲《普里亚斯林一家》,该作曾获1975年度苏联国家奖金。另有短篇小说集《木马》,中篇小说《阿里卡》等。

茨威格

他的作品太吸引人,太漂亮也太巧妙,好得让人嫉妒。他的小说都可以被读者牢牢记住,都有极为用心的设计,但绝不是市面上的读物。“雅俗共赏”的评价对于他是真正适用的。

他描写一个恋爱中的女人、一个赌徒的手,都是绝妙的。那种独到的观察和天才的表达,达到了使人怦然心动的地步。

我们觉得他有大师的力量,但没有那样的色调和特质。比如说他还不够苍浑和博大,比如说他没有一生专注地表达某种思想,没有形成自己的哲学。但我们可以走近他、喜欢他、学习他,在很多方面奉他为楷模。

他能把引人入胜的故事写得很典雅。他并不想让自己的作品在气质上接近平民,但大众读者却非常喜欢它们。

——————————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生于犹太工厂主家庭。23岁任报社编辑,曾游历世界。早年从事文学翻译,1919年后埋头于创作。二战中流亡英国,后到达巴西。其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方面。代表作为《焦躁的心》、《象棋的故事》、《一个女子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等。1942年2月23日与妻子一起自杀。

莱蒙托夫

他的诗和小说都达到了一个高峰,虽然写作生涯比较短暂。他与普希金、拜伦、裴多菲、叶赛宁和雪莱有些相似,即同样具有超人的才情又同样地不幸。他逝去得太早了。他留下的光彩四射的篇章永远照耀着世人,将有一代又一代人享用它的甘美。

我反复咀嚼他的作品。像《当代英雄》中那个盲童和走私女人的故事,谁读了都会留在心中一辈子。

像他一类奇怪的生命常引人作各种想象:他是怎么吸取各种知识以形成自己的技巧?生活究意用什么方式恩惠了他?还有,在任何一个时代里,难道都隐隐藏下了类似的非凡人物吗?为什么他的杰出诗章可以永葆青翠欲滴的新鲜感?

———————————

莱蒙托夫(1814~1841),俄国诗人。父亲是退役军官。14岁开始写诗,19岁已写出了大部分代表诗作,如《一八三一年六月十一日》等。普希金决斗而死后,他写了《诗人之死》,因此被流放。他的代表作为长篇小说《当代英雄》、长诗《童僧》、《恶魔》。1841年7月27日在决斗中被害。他被公认为普希金的继承者,对俄国文学有重大影响。

马克·吐温

海明威把他誉为“美国文学之父”,这不仅说明美国的历史短暂,还标明了他的伟大的难以超越的地位。在阅读中我们一再地感到他那些著作流露着一种特别的芬芳。它们的美是更自然也是更永久的。

民间文学给一位作家的滋养起到了某种至为关键的作用。并非随便一个作家就能得到这种滋养——哪怕他来自民间。有的作家有一种奇怪的排斥力,使其难以吸收他很容易接触的一些民间营养。

马克·吐温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倚仗了民间文学的力量。这种不可战胜的力量使一个作家永不褪色,同时又构成了众多作家的源头。他讲的关于密西西比的故事,哈克·贝利芬的故事,并没有什么现代作家感兴趣的色彩,可是由于葆有一种原生的美,也就没有任何人能够小视。

他的书即便流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也不会因为陌生而拒绝它。一片土地与另一片土地沟通起来是非常方便的。而仅仅依靠书本推导复制的东西,有时干燥晦涩得丝毫不可亲近。

————————————

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作家。父亲是乡村律师和店主。吐温曾做过排字工人、舵手。以写幽默作品著称。代表作为《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索恩历险记》,后者被誉为“美国文学的起源”。

西蒙

这位法国新小说派的代表性作家,对于正在热衷于试验的中国作家当然是重要的。我承认阅读他非常吃力,但仍能够捕捉到他的弦内弦外之音。如果我没有误解的话,他当具有很高的技巧和修养,而且是一个耐得住性子的人。他有极大的勇气。

另一位作家,也是新小说派的重要人物——萨洛特——从形式上看就好读得多。西蒙的形式太重要了,他是艺术把艺术家逼到绝路之后,奋力挣扎的一位好汉。我们未来的文学史家也许将用充满同情和怜悯的眼光看着他。

他因为自己的求索而损失的东西很多,有些损失又是致命的。他有时不得不损失掉内容。

———————————

西蒙(1913~2005),法国作家。曾从名师学画。二战参加骑兵团作战,被俘后逃脱。战后他回故乡,一边经营葡萄种植园,一边从事写作。作品多以战争为题材,写作中受福克纳、加缪影响很深。代表作为《佛兰德公路》。

波特

她写得很少,可是从事文学的时间又很长。她一生只写了一部长篇、二十个短篇和不足十部中篇。可是她写下的每一部每一篇都不容忽视。她忠于自己的艺术,非常看重自己的感悟。我们总是为她的严谨,为她对艺术深深的投入和巨大的、非凡的艺术成就而充满敬意。

从过去到现在,我们觉得像她一样让人敬重的艺术家并不是特别多。她专注于每一篇每一部,尽力把它写得完美,写得合乎自己苛刻的要求。为此她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幸福。《灰色马,灰色的骑手》、《老人》、《绳》等小说,都让人对其超绝的技巧感到钦佩。

她是海明威那个时代里又一位不朽的小说家,这个时期给人留下了最深刻印象的还有福克纳等。

——————————

波特(1890~1980),美国女作家。16岁从修女学校出走,当过记者、演员、歌手、编辑、教员,后专门从事写作。30岁始发表作品。以中短篇小说著称,唯一的长篇小说是《愚人船》,创作跨度20多年。

川端康成

他是我们东方的一位旁若无人的探索者,十分懂得用什么办法去征服西方人。他的《古都》、《雪国》、《千只鹤》及《伊豆的舞女》一批作品,都引人入迷。它们像岛国上的真丝织品,细细的,人们唯恐用力接触时会损伤了它。他强烈地显示着维护着自己很得意的那一切,缓慢地咀嚼享用,并不怕别人议论。他知道生命的奥秘——自己的和别人的。

比起那些强悍的男人,他显得有点手无缚鸡之力。可是由于他敏感而细腻地猜悟着、把玩着,直逼人性的深处,尽情地在日本文化的海洋中遨游,所以没人觉得他是一个弱者。他另有一种强大,这就是他借助的文化的力量、他瘦小的身躯中包含的自信力。

不过他毕竟只局限在那样的一种境界中,先是清美——正是这种清美使他不朽——接上就有点腻了。

————————————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作家。自幼失去父母。22岁发表小说即引起文坛重视。以短篇小说《伊豆的舞女》成名。在艺术上,他受现代派影响,在思想上,又深受佛教禅宗和虚无主义影响。代表作为《雪国》、《千只鹤》、《古都》。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72年自杀。

伍尔夫

她有点像离自己很近的女作家曼斯菲尔德,诞生在一个折磨人的时代里,心比天高。她目睹了经济萧条、战乱,特别是被现实主义大师们搞到了尽头的艺术。

只有她那么争强好胜、同时又有一副奇特头脑的人才会搞出那样一批实验品。它们是《达罗卫夫人》和《到灯塔去》等小说。这是给力求上进的艺术学徒和有闲的成功者看的,并不奢望送给整个社会。但它们却成了那个世纪艺术家交出的一份值得珍惜的礼物。

她探索着这个世界,同时也入迷地探索着自己头脑中的秘密。这种交织一起的艰难而寂寞的工作耗损了她的神经。她不断地追寻一种绝对的真实和完美,并且在一条至为偏僻的小路上开拓。她把自己的全部都祭了艺术。

————————————

伍尔夫(1880~1941),英国女作家。生于文学世家。早年写书评,与许多作家如亨利·詹姆斯、艾略特交往密切。她的主要成就是小说创作,擅用意识流手法,代表作为《到灯塔去》、《海浪》、《达罗卫夫人》等。1941年3月28日自杀。

杰克·伦敦

除了一段短暂而又巨大的成功之外,他一直都在挣扎,从未屈服。贫困使他成为一个独特的人,他懂得一个生存在下层的人要用什么去获得自尊,要付出怎样的力气。也许从来没有一个作家能把人的拚搏写得那么生动逼真。他的作品是关于弱者的说明和强者的炫示,是傲立于世的宣言。

他最杰出的作品是一些短篇,再加上《荒野的呼唤》。《雪虎》在前一个写狗的中篇的高度上稍稍跌落了一下,多少失去了一点神秘莫测的力量。

他特别令人敬佩之处还在于,所有作品——无论是成名前或成名后——都看不出作者曾为自己的出身而羞愧。他坚定地代表着自己的出身,有着从不打算遮掩的自豪与傲慢、仇视与抵触。这些特质,既不是出身于中产阶级的海明威和福克纳所具备的,也不是那些以贫困为耻辱的另一些倒霉汉敢表达的。

————————————

杰克·伦敦(1876~1916),美国作家。父亲是破产农民。从幼年起就卖报、卸货,14岁进工厂当童工,15岁干非法捕捞买卖,后当水手,还曾冒险淘金。他完全靠自学写作,获得世界声誉。代表作为《荒野的呼唤》、《马丁·伊登》、《热爱生命》等。1916年11月22日自杀。

欧·亨利

他对不少短篇小说作家产生了长久的影响,也的确写出了为数不少的好作品,当然是短篇。他有匠人的耐性,同时又具有诗人的情怀。他的作品是技巧十足的,却又因为自己真切的激动而避免了另一种浮浅。他与大多数技巧型的作家不同,他能深深地感动。

无论如何,他只是一个机智的、非常聪慧的大文人。

———————————

欧·亨利(1862~1910),美国短篇小说家。父亲是医生。亨利曾做过多种工作,后涉嫌被捕,在狱中开始写作,出狱后专职写作。共创作短篇300多篇,轰动一时,如《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被公认为短篇名手。

汉姆生

他像哈代一样执着一样厚重,凭着对那片土地的感激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他的魅力同样不会随着风气的变换而失掉。《大地的成长》是按照古老秩序排列构筑的,也是展示一种古老的情感。人们会在一些最基本的发现上长久地驻留,从中找到一些未曾变更过的感念。这就是永恒的诗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作品像他着力描叙的土地一样,不断有新的东西滋长出来。他确立的一切:情感、故事、人物,比其他那些机智灵巧的作家要持久得多。

任何时候,那些擅长于讲叙老故事和“平淡”故事的人,都往往蕴藏着强大的力量。

————————

汉姆生(1859~1952),挪威作家。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5岁起独立谋生。曾两度流落美国。他提倡心理文学,代表作为《牧羊神》、《大地的成长》等。192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因拥护纳粹1945年被捕,后因病获释。

艾略特

他在众多的诗人中总是独占一份光荣。他的超人的气魄、瑰丽斑驳的想象、芜杂而和谐的意绪,都让一代代人视为神奇并诠释不尽。他像一个独行大侠一样,风卷残云般地从大地上掠过,让后来人望而生畏。

重复他是非常危险的,也是不可能的。他写出了大气磅礴的《荒原》,又写出了《四个四重奏》。他的劳作和实现的结果向我们昭示了一个人到底能够作些什么,并让我们更加忠于理想。

————————

艾略特(1888~1965),英国诗人、批评家。出生于美国。先祖是英国人,祖父创办华盛顿大学,后任校长。母亲是诗人。1914年起定居英国。代表作为《荒原》,是他的成名作,被誉为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还有《四个四重奏》,被认为是他创作的顶峰。194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怀特

他是澳洲的多产作家。他之前我们极少注意那块土地上的诗人。他那些大部头的书里,故事应有尽有,而且写得极为放肆。比如《风暴眼》等书,作者并不顾虑什么,甚至也不担心篇幅太长。结果它们真的有了这些倾向。

怀特很倔强,越是后来越显示了这样的性格。那些好的艺术家,在经历了一切之后,剩下的最后一件珍宝就是倔强。而那些没出息的所谓艺术家,只能越来越乖巧、越来越懂事。

——————————

怀特(1912~1990),澳大利亚小说家、剧作家。生于英国,二战中曾就职于情报部门。1948年回澳大利亚定居。其成名作是小说《人类之树》,代表作为《风暴眼》。197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索因卡

使我难忘的是他的剧本《森林舞蹈》。他的戏剧比他的小说《痴心与浊水》等更好。它以令人惊奇的丰富多彩、深深植根于民族沃土的非凡气质征服了我们。我因此感到,艺术家要倾听土地的声音必须屏息静气——当然对于读者也是这样。

许多单薄的作品主要就是没有传递出土地的声音。土地没有卑贱的,而感受土地的心灵却有卑劣和高贵之分。索因卡在那个戏剧中充分表达了他对一片陆地的敬重、和面对生母般的情感。

他的作品如此频繁地出现鬼魂之类而不使人厌烦。这很奇怪。鬼魂的参与其实是一种假设和言喻,这在古今中外的作品中、特别是在拉美作家手中反复磨擦过,已经提不起人的胃口。索因卡却成功地找到了一条鬼魂来往的通道,所以它们出现得再多、再疯狂,都显得自然贴切。

——————————

索因卡(1934~),尼日利亚剧作家、诗人、小说家。在英国攻读文学,毕业后在伦敦皇家剧院从事戏剧工作,1960年回国。他把西方戏剧艺术与非洲传统音乐、舞蹈等结合在一起。后期作品表现手法荒诞。代表作为剧本《路》和长篇小说《痴心与浊水》。198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托马斯·曼

这是一个使很多天才黯然失色的伟大作家。他在令人难以想象的青年时代就写出了皇皇巨著:《布登勃洛克一家》。后来这部书成了一些家族小说的楷模,是那个时候传下来的真正的经典。比起它来,那些现代主义的经典就显得太牵强、太寒酸了。它具有经典作品才有的庄重感和相应的规模、超人一等的气质。

更令人惊讶的是他后来一连串的杰作。一个强大的生命有着怎样的创造力、不倦的热情,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

他甚至写出了《死于威尼斯》这样的作品,这进一步说明了他是一个超越时代的作家。作品中特异的品质与思维、无比纯粹的艺术格调,都能引发别人无穷的想象。

所有的现代主义作家几乎都有隔膜的痛苦、寂寞的孤单,以及由于历史的短浅和某种缺乏根柢造成的担心,总之都有着程度不同的苦恼——如果能够更多地听到上一个时代大师们的回声,那将会使他们感到特别的幸福。而《死于威尼斯》一篇正好满足了他们的期望。

———————————

托马斯·曼(1875~1955),德国作家。父亲为巨商,母亲有葡萄牙血统。26岁发表《布登勃洛克一家》,一举成名,被视为世界文学中的经典之作。二战前因反对纳粹,被迫流亡国外,1938年迁居美国。晚年移居瑞士。其代表作还有《魔山》。192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米斯特拉尔

那些专注于某一种题材和主题的作家,极少获得她这样的地位和荣誉。她差不多一生只歌颂爱、爱情。人人都触摸得到的那个大主题在她这儿变得很实在又很新鲜。它甚至在一开始是非常具体的,这种具体性带来了单纯的美,并使她一直坚持到底,她于是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一个作家在捕捉那些真实而具体的诗意时,并非是十分容易的。因为他们很快就会变质,成为很抽象很色彩化的东西。于是作家有可能因此而变得庸常。

米斯特拉尔难能可贵的,是她一直执着于看到感到哀过痛过也痴过的这种情感,一生不再忘怀。这种执着本身就是最好的诗。这种情感的性质属于人类亘古不变的那一部分,最受人尊重和厚待。

20世纪末最缺乏的就是这种情感。反映到艺术上,就是这种艺术家的绝迹。现在开始的是一场更复杂更含混、更无所适从的痛苦。

————————

米斯特拉尔(1889~1957),智利女诗人。早年独立谋生。14岁开始发表诗作。后从事教育工作,曾任中学校长。还曾任智利驻国外领事。代表作为诗集《有刺的树》。194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斯坦培克

现实主义创作在他那里接近了尾声。我们可以在他身边发现一大批杰出的现代艺术实践者,如帕索斯、海明威和斯泰因等。他们及所处的时代不可能不影响斯坦培克这样的实力派作家。我最喜欢的作品是他的《托蒂亚盆地》(一译《煎饼坪》)和《罐头厂街》。他的产生了极大反响的长篇《愤怒的葡萄》写得结实有力,沉郁凝重,囊括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有扎扎实实和极其有趣的人物,有无可取代和没法忽视的当代性。这一切都使人不得不极大地重视。它特别像一曲正剧,这也是让人看重的原因。

但前两个中篇深刻的幽默感、自然天成的流畅、对人性宛若无意的有力揭示,都最好地表现了他的才能和艺术倾向。他的其它作品很难达到这样的高度。这也使他稍稍脱离了现实主义,有了别一种色彩。

他是始终可信的、严谨的作家。即便到了《伊甸之东》和《烦恼的冬天》这样的阶段,也仍然保持着那种严肃工整;即便是写《战地随笔》这样的短章,也仍然充满了绝妙的思维。

————————————

斯坦贝克(1902~1968),美国作家。生于工厂主家庭。成年后修过路,丈量过田亩,捕过鱼。代表作为长篇小说《愤怒的葡萄》及中篇小说《托蒂亚盆地》、《罐头厂街》、《珍珠》等。196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舍伍德·安德森

他在中国读者中最有影响的是《小城畸人》。这是一部互有连接的短篇小说集。它可以反复阅读,意味深长。这样精致而博远的作品,在文坛上从来少见。它甚至使人想到,一个作家一生只要写出一部这样的书,也就足以流传、足以无悔了。

时间的浪头大概难以淹没这本薄薄的书。

作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他从不放纵自己的情感。他似乎只对充分把握了的事物感兴趣,并对其再三品咂。他对人的探索达到了入迷的程度,始终专注于某种悟想。这些作品所表现出的洞察力,表达上的准确性,都让人吃惊。比起他的两个学生兼朋友——海明威和福克纳来,他显得节俭多了,谨慎多了,城府更深。《小城畸人》可以做为文学的教科书。而某些巨著却难以担当这样的重任。

———————

舍伍德·安德森(1876~1941),美国作家。最著名的是他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品为《小城畸人》(另译《俄亥俄州瓦恩思堡镇》)。其它作品还有《兄弟之死》、《讲故事者的故事》等。海明威和福克纳都受过他的影响。

后记

将这本小书名之为“心仪”是大致准确的。读者从书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所谈到的艺术家虽然并非一概“心仪已久”,但也大多心向往之。

我在《域外作家小记》的引言中说过,作为一个写作者,我们这一代人至少在阅读方面是非常有福的,今天可以饱览如此之多的名篇佳作,得以窥见长达几个世纪中的伟大艺术家的资容。的确,这是时代给予人的特殊恩惠。但我想,如果不仅从一个写作者的角度去对待这一机遇。那么其幸福感可能更大也更为强烈。

人生失去阅读伟大艺术、理解伟大人物的机缘是十分可惜的。人生失去了这种能力就更可悲。显然,具有这种能力的人将获得巨大的、特异的幸福。我们总是为了使自己能够始终拥有、并不断获得和保持这一能力而努力不息。

我在引言中还谈到写出自己这些阅读悟想所具有的危险性。其“危险”当然远非世俗意义上的,而是指面对一些微妙难言的情愫、面对一些特异心灵的时刻,这种“感悟”的轻率、失真,这种由于无知而导致的褊狭和尴尬,等等。

法国诗人里尔克在当年曾被另一个比他更年轻的诗人、同时也是他的一个忠诚读者誉为“旷百世而一遇”的非凡人物:“一个伟大的人、旷百世而一遇的人说话的地方,小人物必须沉默”。

本书中为数不少的艺术家,也正可以称为“旷百世而一遇”的人物。这是显而易见的。在他们“说话的地方”,我们当然最好还是“沉默”。

是的,沉默;不过有时我觉得仅仅是“沉默”还不够,还需要进而表达出心头的一点什么——这纯粹是为了自己的心灵,因为只有这样它才能够安宁。只是后来,只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些表达又变不朋友间兴奋与欣悦的交流。

我有时真无法表述自己对艺术和艺术家那种特异的、深长的挚爱。我只能一遍遍地抚摸他们的著作;在午夜,在一个人的时刻,我特别满足于倾听这抚摸的声音。这本书的名字如改为“抚摸”,也是同样的贴切啊。

当然,书中所写到的作家也不全是我“最喜欢”的。但他们却无一例外地曾使我产生垸深切的感触。有许多时候,我还想写出更多这一类文字,只是觉得自己尚无时间和能力。我于是想在将来,在某一天,我一定会全部写出沉浸其中时的那些难以言喻的感受。那些诗人的名单可以开列很长很长,他们早就应该归在“心仪”的行列之中。于是在这篇后记结束时,我即把涌入脑际的诗人的名字附录于后。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独自构成了旷远博大、绚丽迷人的世界。我长久地感念着他们。

他们是——

〔西班牙〕塞万提斯〔英国〕吉卜林〔美国〕梅尔维尔〔墨西哥〕胡安·鲁尔福〔俄罗斯〕玛·茨维塔耶娃〔俄罗斯〕阿赫马托娃〔美国〕霍桑〔美国〕雷蒙·卡弗〔黎巴嫩〕纪伯伦〔美国〕亨利·詹姆斯〔法国〕福楼拜〔法国〕波德莱尔〔法国〕马拉美〔法国〕莫泊桑〔法国〕梅里美〔英国〕康拉德〔英国〕爱·摩·福斯特〔法国〕卢梭〔阿根廷〕胡·科塔萨尔〔德国〕格拉斯〔法国〕马丁·杜加尔〔美国〕庞德〔英国〕戈尔丁〔俄罗斯〕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美国〕海勒〔美国〕塞林格〔英国〕格雷厄姆·格林〔美国〕梅勒〔德国〕海因里希·伯尔〔英国〕奥尔德斯·赫胥黎〔法国〕保尔·瓦雷里〔新西兰〕曼斯菲尔德〔英国〕伊迪丝·西特韦尔〔英国〕奥登〔法国〕安德烈·马尔罗〔英国〕乔治·奥威尔〔法国〕莫里亚克〔美国〕辛格〔法国〕加缪〔英国〕拜伦〔英国〕彭斯〔法国〕左拉〔英国〕司各特〔美国〕惠特曼〔英国〕奥斯丁〔美国〕欧文·斯通〔英国〕莎士比亚〔英国〕狄更斯〔意大利〕但丁〔俄罗斯〕肖洛霍夫〔德国〕亨利希·曼〔俄罗斯〕蒲宁〔墨西哥〕帕斯〔乌克兰〕谢甫琴科〔爱尔兰〕萨缪尔·贝克特〔瑞典〕斯特林堡〔英国〕金斯利·艾米斯〔法国〕纪德〔法国〕玛格丽特·杜拉〔墨西哥〕富恩特斯〔丹麦〕克尔恺郭尔〔古巴〕卡彭铁尔〔英国〕斯威夫特〔法国〕罗伯一格里耶〔法国〕尤内斯库〔英国〕济慈〔法国〕斯汤达〔波兰〕显克微支〔西班牙〕希梅内斯……

1994年2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