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绪论

传播与本土书写:比较视域下的中国当代小说生态叙事研究 作者:纪秀明 著


绪论

一 概念的提出:从生态小说到小说生态叙事

人与生态关系的书写源远流长。以文学的方式呈现生态思想并不是近几个世纪的新潮流。生态书写在古代已经被赋予了多重意蕴。因此,文学对生态的关注不是当代的一个“突发事件”,而是如夏光武所言的,“早在生态文学形成之前,生态思想就已经隐藏在各种神话、传说、宗教教义等原始思维的背后”。早期的生态思想蕴含在文化之中发挥隐性效应。这种生态意识或多或少地萌生于有敏锐观察力、感受力的人们心中,同时默默地影响着他们对自然环境的看法和态度。换句话说,生态思想早就蕴藏于前人的文学作品中,只是当时学界还很少将它从文学作品对自然与人关系的诸多表述中剥离出来加以分析,再赋予新的学术内涵。

进入20世纪,现代化的进程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提到议程。后现代生态思潮的批判与否定性突破了现代人对自然的无上“中心主义”的刚性规约,颠覆了危机重重、恶果累累的现代“自然-人类”伦理观,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了重新审视与定位,将潜藏于历史叙述中的“隐性”生态意识空前剥离、彰显出来。

事实上,由于适应了对现实危机的关注与诉求,以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和寻求、探索崭新的“人与自然关系”“开掘关系后的深层文化、哲学、伦理原因”为要义的当代生态思潮,在世界范围内很快成“燎原之势”。在当代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中,小说扮演了重要角色,占据了多数的份额。因此,“小说与生态”成为我们的研究焦点。

按照一般逻辑,从“小说”到“生态”,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当下流行的所谓“生态小说”的概念。当我们将研究视域锁定在“生态小说”时,却遭遇理论概念与当下创作现实的阐释困境。我们发现仅仅用“生态小说”这一概念,很难清晰涵盖与厘清目前的创作现实,很难涵盖目前复杂的生态与“小说”的表述关系。

目前对生态小说的概念理解是从“生态文学”一级概念范畴引申出的二级概念。生态小说作为生态文学的重要分支,其定义无疑是与生态文学的概念息息相关的。关于生态文学的概念,至今莫衷一是。目前比较公认的是王诺在《欧美生态文学》中对“生态文学”的界定:“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之关系和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的文学。生态责任、文明批判、生态理想和生态预警是其突出特点”。生态小说是体现这样一些特点和定义标准的特定体裁。

但是当逐渐深入思考中国生态小说,当面临生态小说概念界定并正式展开对批评对象的阐释时,我们常常遭遇生态小说判别标准的泛化问题,评论往往陷入旁支错节、“表”“里”难蔽的尴尬和捉襟见肘的阐释困境中。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就概念定义而言,“生态小说”概念本身作为新的“舶来品”,在西方学界就没有一个确切稳定的定义。传到中国之后,学界对此则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造成人们对“生态小说”这一新兴概念理解的混乱。其二,当代评论界概念运用混乱、不统一,没有区分题材与主题的不同和复杂关系。或者只关注作为鲜明“主题”存在的生态文学的论述,忽略了作为题材存在的生态文学叙事;或者是模糊、混淆二者的区别,常常把所有相关生态的书写都归纳于“生态文学”范畴。这都是值得商榷的。

“生态小说”到底是什么?什么样的作品属于“生态小说”?现存的浸染西方生态话语权的生态小说的界定范畴能否真正全面关照中国本土化的创作现实?目前国内作为权威界定的“纯生态小说”究竟占多大份额?那些被公认的有鲜明生态意识和诉求、以生态为主题的“纯生态小说”能否完全代表中国当代文学的生态观念,承载中国复杂的生态思考维度?如何看待和合理“归档”《空山》、《额尔古纳河右岸》、《平原》、《日光流年》、寻根文学、知青作品这些带有强烈生态意识或表现生态命题的当代重要作品?

事实上,面对对象与概念无法明确的逻辑归属,很多学者做了折中与策略性规避,比如,谈现代文学中的生态叙事问题,王喜绒、李晓明用了“生态批评视域”,汪树东用了“生态意识”等概念。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龙其林提出“泛生态小说”概念。他参考王诺的定义,同时又适当地结合创作实践,定义“泛生态小说”是“站在生态系统整体利益基础上,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写反映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表现人类所面临的自然生态危机和社会精神危机,以生态整体主义的眼光、生态学科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生态问题做出科学或文化剖析以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寻求解决之道的小说。……这是一种广义的生态小说,即只要体现了上述特质的作品都被纳入此范畴之内,也可称之为泛生态小说。”这个提法在论述上具有可操作性和范围可控性。

但是,这种折中的策略在解释清楚了研究对象的同时,也规避了对现有生态书写的厘清,模糊了当代生态书写在当代小说中的确切位置与坐标问题。用规避和转换概念模糊当代纯粹的“生态小说”创作的格局和规模,是对当代生态意识与思潮的偏袒,但是在貌似繁荣的表面,这种忽略也影响了对当代生态创作与本质走向的清晰把握,更影响对最少作为“现象”而备受争议的生态书写的可行性与可发展性的当代审视。

当代能够被公认的所谓的“纯生态小说”“显性生态文学”就其文本分量来说,只能偏居一隅,甚至处在大众阅读视野之外。那么,大谈所谓生态小说,是否具有理论的偏颇与人为的“虚构的喧哗”呢?同时,如何看待“非生态小说”中对生态问题的讲述、表达、展现?假如我们承认“文学”与“生态”关系的解读与创作具有合法性和当下必然性的话,目前这种界定无法解决当前这一紧张的叙事关系。那么,是否到了应该拓展和丰富发展此概念的时候?“生态”与“文学”批评的对象都应该卯定在哪些范围才可以既解决目前批评对象混乱的局面,又能将批评的问题推向深广领域?带着这些现实问题,本书从当前中国生态书写的现实情况出发,而不是从概念出发,大胆地提出一个基于先前概念之上的、丰富化和扩展化的文学概念——生态叙事。

我们定义其为:“当代小说生态叙事是指当代中国小说中相关生态意识的讲述、表达、展现的叙事。”它在外延上拓展了现有生态批评的对象范围,包括两种形态。一种是从主题层面而言,指已经具有自觉的“自然生态”主体价值表述、以生态意识作为主题的文学,基本包括王诺定义、刘文良修正的“显性生态文学”以及“纯生态文学”;另一种形态是从题材层面而言的,囊括当代小说中所有的作为情节部分的当代相关生态意识叙述。同时,在内涵上,“叙事”是动宾组合,既指涉讲述行为(叙)又指涉所述对象(事),涵括故事结构和话语表达两个层面。故而分为故事叙事与话语叙事两个层面。在具体的生态叙事考察上,我们着眼于探讨生态叙事主题层面的开掘与叙事艺术策略使用问题。

“小说生态叙事”概念的引入,将研究的对象从内涵与外延上进行了创新性拓展与归纳,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所有的生态小说,或者小说中关联自觉“生态意识”的叙述都在我们的研究范围内,为解决生态文学论述中的尴尬和合法性质疑提供可能,将研究对象从“生态小说”扩大到“生态叙事”,可以为重新审视与厘清中国当代小说在“生态思潮”影响下的创作格局与态势提供较为完整的谱系性关照,更为我们针对目前的“生态文学”复杂性,编织一个可以容纳现象的筐,有利于我们对问题的深入研究。

二 生态叙事研究的现状

以上,将研究的对象从内涵和外延上进行了创新性拓展与归纳,根据这个内涵和外延,目前所有的生态小说或者小说中自觉的生态意识叙述都在我们的研究范围内。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5月,依据中国知网数据库的统计,30年来国内有关生态小说和小说中的生态问题研究的论文达4500余篇,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不下400余篇。仅就学术论文而言,1979~2008年上半年近30年生态叙事研究论文共1200余条,2008~2009年约为1100余条,2009~2010年约为1300余条,2011~2012年5月约为1200余条。可查证的各类小说生态叙事研究的专著有数十部或更多。国内大批当代一线批评家(王岳川、丁帆、王宁、雷达、吴秀明、吴义勤、吴景明、曾繁仁、聂珍钊等)都介入了对生态问题的研究和关注。很多学术期刊纷纷为小说生态叙事的研究搭建了学术平台。相关生态叙事研究的课题多次问鼎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

如此一个有特色、有意义的文化与文学现象,绝对值得关注与纵深开掘。那么,目前国内生态叙事的研究状况如何?具体方向和目标在哪里?

目前国内生态叙事研究的视角多元,重心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综述性研究。以生态意识、生态观为思想线索,勾勒中国当代生态叙事图谱。如王喜绒《生态批评视域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汪树东《生态意识与中国当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张晓琴《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研究》(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钟敬《启示在荒野——生态批评下的中国当代生态小说》(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②生态作家作品的个案解读。个案文本分析占生态文学研究的主体地位,其多以作家作品论形式出现。如汪树东《对大自然的诗意怀想——生态意识与迟子建小说》(《石河子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谢建文《张炜小说中的生态美学追求——〈九月寓言〉浅析》(《平原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李占伟《生态意识自觉的一面大旗——张承志〈北方的河〉再解读》(《语文学刊》2007年第1期)。③生态作家群体评论。如王静《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生态文学创作研究:人与自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④主题/母题分析。如雷鸣《危机寻根:现代性反思的潜性主调——中国当代生态小说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唐克龙《中国现当代文学动物叙事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⑤生态文本美学与哲学思想分析。如余晓明《文学研究的生态学隐喻:文学与宗教、政治、意识形态及其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王立、沈传河、岳庆云《生态美学视野中的中外文学作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⑥比较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多元文化视野中民众生态与心态的书写方式——〈美国梦寻〉与〈北京人〉回眸》《生态视野中的沈从文与福克纳》《〈断头台〉与〈狼图腾〉的叙事比较——从〈断头台〉与〈狼图腾〉看中国生态文学写作之一》)等。⑦叙事策略研究。如张舒、邵维加《迟子建小说的生态叙事策略》(《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张晓光《喑哑的牧歌:〈边城〉的原生态叙事策略》(《理论学刊》2008年第7期)。

总体上看,目前国内生态叙事研究已经涉及多角度、多方面,从最初的浅层生态学研究逐步走向深层生态学研究,从最初的单一文本、单一作家、单一生态现象研究,逐步拓展到整体现象、整体价值观以及跨学科、综合性、关系性思考。现有研究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生态叙事研究的思维、手段和视野,对建构当代研究框架,梳理文学谱系,发掘文学独特的审美精神,深层开掘文学的文化、政治、哲学内涵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三 存在的问题

当代生态叙事研究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目前针对生态主题/故事层面的综合性研究较多,对于叙事话语层面的独立研究较少,将文本的叙事话语、策略层面作为独立章节进行综合性研究尤其欠缺。

如上文所总结,综合性研究多以生态意识、生态观、年代谱系为思想线索和结构划分标准,勾勒中国当代生态小说图谱。这些论著没有将文本的叙事话语、策略层面作为独立章节进行研究。作为文本与文学的重要研究元素,叙事话语、策略层面研究是综合性研究的重要部分,应该被关注与重视。自2009年之后,以“生态”与“叙事”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国内的相关研究论文并不多(根据中国知网统计),如曾道荣的《城市向往与精神还乡:以知青小说的生态叙事为例》(《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年第2期)、潘素芳的《原始的自然景致古朴的民风民情:论〈边城〉的原生态叙事》(《名作欣赏》2009年第2期)、张舒和邵维的《迟子建小说的生态叙事策略》(《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汪树东的《生态意识与中国当代小说的动物叙事》(《北方论丛》2010年第3期)、纪秀明的《阿特伍德小说生态叙事策略分析》(《湖南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和《我国当代生态小说叙事特征研究及本土化思考》(《内蒙古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但是,这些研究多是主题叙事,关于话语策略叙事研究的只有张舒和邵维的《迟子建小说的生态叙事策略》、汪树东的《生态意识与中国当代小说的动物叙事》、纪秀明的《阿特伍德小说生态叙事策略分析》和《我国当代生态小说叙事策略研究及本土化思考》,这些研究尚缺乏关于生态小说叙事特征的专门性、系统性、整体性思考,不能自成体系。亟须在综合性研究中,加大篇幅进行综合性、归纳性总结。

(2)目前的研究,基本上仍然局限于国别文学之间各自为政的论述,关于中西生态叙事整体性比较的研究很少。目前可以查证的几篇比较文本,多通过将当代中国生态作品与西方典型生态作家作品(如美国雷切尔·卡森、加拿大阿特伍德、俄罗斯阿斯塔菲耶夫)相比较,并针对当代中国生态文学中的不足提出批评意见。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是《多元文化视野中民众生态与心态的书写方式——〈美国梦寻〉与〈北京人〉回眸》《生态视野中的沈从文与福克纳》《〈断头台〉与〈狼图腾〉的叙事比较——从〈断头台〉与〈狼图腾〉看中国生态文学写作之一》等。事实上,由于目前西方及中国生态小说创作日趋成熟,作品数量日渐规模化,在文本资源储备上作为类型的生态小说的中西文本国别比较已经具有可行性。正如鲁枢元等指出的,生态时代已经产生中西流向的新格局。通过中西比较一方面有助于更客观地评估中国生态叙事创作的整体水平与格局,另一方面助于考量国别间的同类型文本的共性与差异性,对促进世界范围内的生态写作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3)罕有对本土化问题的研究。中国的生态批评及创作是西方批评引入中国并传播后,短期内形成中西同步交流互动的结果,是具有中国化、中国特色的当代稀有文学研究案例。

由于西方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理论在发生时间上与中国当代生态叙事进行对话存在可能(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文学已经逐渐脱离完全“西化”趋势,开始走向互动),在文学叙事上,一方面,从同类型文学的差异民族表述角度而言,中国当代生态叙事存在对民族叙事的沿袭、创新与本土化问题;另一方面,从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而言,中西生态文学叙事必然存在对话与相互影响的可能。中国文学生态叙事需要向西方借鉴与学习,弥补差距与缺失;中国的本土叙事特色也可以丰富世界生态叙事的范式与内容。

可以说,中国文本的本土特色与内在成因是一个丰富的、意味深远的研究资源。但是研究界对中国当代生态文本本土化的研究非常少见。目前能查证的只有:纪秀明的《我国当代生态小说叙事特征研究及本土化思考》(《内蒙古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龙其林、赵树勤的《文化影响与生态对话——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创作中的西方生态文化因素及其本土转化》(《河海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等。前者只是在文章的末尾作为启示语提出本土化的存在与构想问题,后者虽然从“翻译与传播:中国生态文学的思想激活”“接受与对话:中国生态作家的心理状态”“从碰撞到新质:中西生态文学的交融”三个方面做了论述,但仅处于泛泛而简单的理论构想阶段。目前学界缺乏针对中国生态文学本土化问题的专门性与综合性的探讨。没有对中国当代小说生态叙事进行基于与西方当代文本比较的内容取向与叙事策略的归纳分析,更缺乏基于民族差异性进行深入的本土化问题研究。

针对以上现状及问题,本书对中国当代小说生态叙事的研究聚焦于“基于比较的我国当代小说生态叙事主题(故事)以及策略(话语)层面的综合性归纳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当代西方生态思潮与创作对我国当代生态叙事的影响与本土互动问题”。因此,我们的选题定位于“比较视域下的中国当代小说生态叙事研究”。

四 内容及思路

本书以共时比较的生态文学叙事及本土化问题为研究对象,内容主要以生态与叙事、中西诗学比较、本土化思考三个维度作为主体构架,从生态叙事的提出、主题内容比较、修辞策略比较、价值重估、存在的不足与困境、“本土化”之路、“反本土”陷阱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研究,试图从整体的角度,考察中国当代小说中“生态”与“叙事”问题,考察西方生态思潮在中国当代小说中的呼应、影响,中国当代小说对本民族传统的沿袭与变异,中国当代生态书写的本土化途径等问题。

本书通过对生态叙事文本的中西主题、基于民族差异性的典型性案例、典型性叙事话语修辞的萃取与对比分析,集中探讨目前国内生态叙事(主题与话语修辞策略两个层面)与西方生态叙事比较后凸显何种趋同与差异性特征?探讨国内生态叙事在当代特定历史阶段独特的民族特色是什么?深层民族性原因何在?这种差异性的优点和薄弱环节在哪里?基于这种现状问题以及中国在世界生态文学叙事构建格局中的话语权与共建所需,我们的本土化道路途径是什么?本土化在当下中国的特殊性在哪里?具体途径有哪些?与此同时,笔者还尝试从本土叙事的困境与尴尬角度,补充分析生态叙事本土化与国际化以及“反智”“反民族主义倾向”的悖论性与复杂性问题。

在结构设置上,本书主要分为两大层面,即“我国当代小说生态叙事研究”及“我国当代生态小说叙事本土化问题研究”。由第一层面的分析论述推演到第二个层面的分析,将“叙事”与“本土化”联系起来考察,二者具有内在联系性与整体性,是由表及里的推进、协调统一的关系。“叙事”研究不是泛泛的、铺天盖地的,而是以本土为坐标与内在尺度来限定与设计的;“本土化”是基于叙事分析得来的策略应答,其具体方案均以“叙事”为内容基础。全书以中西诗学比较作为贯穿其中的方法之维,构成主体框架。

值得强调与指出的是,本书正是通过这种行文设置,将当代生态小说研究中存在的“修辞策略研究的缺失”“比较研究的薄弱”“本土化研究的罕有”三个问题贯穿其中,进行综合性理论探讨。

本书主要由绪论、正文以及结论三个部分构成,其中正文部分又包括七章内容,这里简要概述如下。

第一章:主要研究中国生态叙事主题与西方生态小说的趋同性。

第二章:主要研究中国生态叙事基于民族文化、历史与现状的主题差异性。

第三章:主要研究中国生态叙事与西方生态小说的共性特征。

第四章:主要研究中国生态叙事与西方生态小说表意策略的差异性。

第五章:主要探讨基于比较的价值重估与“本土化”可行性问题。通过共时性的中西比较,梳理中国生态叙事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困境,提出:不论是作为类型文学的世界同构而言,还是从完善中国小说生态叙事的独立文学品格而言,“本土化”是破茧途径。

第六章:探讨如何在沿袭文学叙事的历史传统与创新中实现和强化生态叙事的“本土化”。如何把握影响与焦虑的辩证关系?“本土化”与传统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如何?这其中既包含文学主题价值层面的传承,也包括文学叙事策略经验的传承与当代演进。

第七章:探讨实现和强化中国生态叙事“本土化”的现实途径。“本土化”该从哪些层面关注当下中国现实的特殊性、矛盾性与复杂性?具体如何强化“本土化”?同时,尝试从本土叙事的适度性角度,补充分析需要警惕的“虚构的双刃性”、“反智”与动物叙事等几个“反本土”问题。

五 选题的实践性与创新性

(1)生态叙事概念的提出,解决了小说中生态题材的边界和归属问题。当代评论界对目前的生态书写存在概念上的混淆与不统一。以往的关于中国当代生态书写的研究,或者只关注具有鲜明“主体价值表述”诉求的纯/显性生态文学,忽略了作为题材存在的情节性生态叙事部分;或者模糊、混淆小说中“自然”与“生态意识”的区别,把所有关涉“自然”的叙事都归纳于“纯生态小说”意义上的“生态小说”范畴。

(2)本土化思考。本书提出创作的“本土化”观点,关于“本土化”的研究是目前国内学界研究的盲点。本书试图从整体角度,考察西方生态思潮在中国当代小说中的本土化创作中的呼应、互动、影响,中国当代小说对本民族传统的沿袭和变异,中国当代生态书写的本土化途径等问题。

(3)突出作为技巧层面的叙事问题。在生态文学观烛照下,作家将生态意识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入具体的文学叙事,以艺术的方式倡导了尊重自然、生态和谐的新理念,这需要考察生态意识与当代叙事学的文学融合形态、文学如何表现生态主题、择取何种传达生态意识与理念的叙事方法与手段等问题。本书“叙事策略”部分的研究,是目前为止关于生态叙事策略研究的比较系统且横向对比的第一次有意义的梳理、对照和总结。

(4)对比研究的创新性。本书通过中西生态文本的创作主题、叙事策略(话语与修辞)等的横向比较,分析西方生态批评对中国本土创作的影响及主体本土互动。比较的研究方法,针对性强、对比鲜明,有利于凸显本质特征。

毫无疑问,本书所涉问题繁复、阐释难度大,比如,“本土化”与叙事结构关系的处理、中西叙事比较中的案例选择标准、差异性叙事主题及策略点的选择标准、叙事理论的遴选问题,总之,这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但是若能以此为中国生态创作助力,揭冰山一角,即使面临重重之迷宫,或面临种种阐释之风险,笔者亦心怀感恩,不悔驰往。

  1. 夏光武:《美国生态文学》,学术出版社,2009,第1页。
  2. 龙其林、陈菲:《环境危机与中国小说批评新质的确立——中国当代生态小说研究述评》,《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3. 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11页。
  4. 王喜绒:《生态批评视域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5. 李晓明:《当代生态批评视阈中的文学研究与生态意识》,《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6. 汪树东:《生态意识与中国当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7. 赵树勤、龙其林:《当代中国生态小说的发展趋势》,《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8. 宋泽松、刘文良:《显性生态文学与隐性生态文学》,《鄱阳湖学刊》2011年第4期。
  9. 此界定参照的是汪树东对“纯生态小说”的定义。参见汪树东《生态意识与中国当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0. 对于时间的界定,当代小说指新时期以来的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革”期间,生态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曾留下一段寂寞的空白时期(龙其林)。因此论及当代小说生态创作,实际指的是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
  11. 祝克懿:《“叙事”概念的现代意义》,《复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2. 数据研究方法可参见纪秀明《近三十年国内生态文学研究综述(1979—2008)——兼论生态文学/批评在中国的演进》,《辽宁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13. 参见纪秀明《近三十年国内生态文学研究综述(1979—2008)——兼论生态文学/批评在中国的演进》,《辽宁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14. 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5. 文本涉及的空间和时间跨度大,如何选择能够有代表性的、特征性的作品是一个很大的难点。鉴于比较研究文本选择的复杂性与争议性,在中西叙事比较考察的案例选择上,我们参照症候分析方法,选择当代西方较著名和典型性的生态文本。中国生态叙事文本分两个部分,显性生态文本选择当代公认的“纯生态小说”。隐性的、游弋于干主题的作为部分的情节性“生态叙事”则取自相关当代国内代表性作家及流派的代表性作品。研究将症候性分析法与地图分析法相结合,着眼典型文本案例,抓住比较典型的文学地理坐标,实现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分析。虽难免挂一漏万,但是不失为一种积极的解决方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