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罗摩衍那》是怎样写成的

罗摩衍那的故事 作者:(印度)跋弥 原著;林帕妲 编译


《罗摩衍那》是怎样写成的

住在天国里的神仙们和普通人一样也有忧虑和烦恼。地球小行星在空中不停地运转,片刻也不歇息,失去了极大的欢乐。居住在地球上的凡人,在十头罗刹罗婆那的不断侵扰下,过着惶惶不可终日的日子。罗婆那是楞伽岛国的国王,楞伽岛坐落在蔚蓝的大海中。这个岛屿里面住着一批凶恶的人,他们听从国王的指挥,他们精通妖法,他们可以变成种种形状,到处横行霸道,肆意伤害善良和无辜的老百姓。牟尼们(1)和隐士们的神坛,也被这些无恶不作的妖魔无情的破坏,神坛是牟尼们和隐士们举行圣礼的地方。从此,快乐幸福从世界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人们的哭泣和哀求,天国里的神仙们看到这一切,十分难过,这就是神仙们忧虑的原因了。

神仙们无时无刻不在想这样一个问题:这可恶的罗婆那,到底该怎么铲除他呢?谁能除掉这个祸害呢?一天,有一位叫那罗陀的神仙,走进了保护神毗湿奴的仙居毗恭多。他是一位天生的音乐家,有着美妙的歌喉和精妙的手艺,他歌唱神的荣誉,维那琴(2)永不离手。那罗陀在毗恭多看见毗湿奴跟他美貌祥和的妻子拉克什米正一同坐在美丽的莲花宝座上。那罗陀凝视着两位身放异彩的大神,眼里盈满了爱慕和崇敬的泪水。突然,他吃了一惊,毗湿奴和他的妻子不见了,莲花宝座上,出现了四位像神仙一样光彩逼人的人,他们旁边,坐着一位美丽绝伦的少女,在望着他微笑。他很惊讶,擦擦自己的眼睛。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时万籁无声,一片寂静。轻轻摇曳的灯光照着这几个光芒四射的人,他们用祝福的目光凝望着他。宁静、祥和笼罩着毗恭多。

毗湿奴作为物质世界的维持者,保持物质世界的善的一面与恶的一面的平衡是他重要的工作。每当物质世界中恶的力量大于善的力量时,他就会投身到凡间除恶扬善。毗湿奴常表现为坐在蛇床上的形象,后来的大乘佛教的创始者龙树菩萨就借用了这一形象。

那罗陀很纳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怀疑自己是不是在梦中。而他又十分好奇,他觉得他必须解开这个谜,那么除了去向大神湿婆请教外又能请教谁呢?湿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曾经牺牲一切,过着瑜伽行者(3)的生活,在白雪皑皑的计罗娑山上,探索着精神上的种种问题。这位用乱蓬蓬的头发挡住恒河女神(4)、美丽的前额上呈现着新月的威武的湿婆,他有着一颗善良博爱的心,对于任何遭受不幸和苦难的人他都报以同情心,并施与援助之手。凶猛的毒蛇也知道他是一个好人。因此它们毫无畏惧、安安逸逸地盘绕在他的脖子上。这些冷冰冰粘乎乎、人们看了恶心、恐惧的毒蛇,他却像项链似地佩戴着,一脸的安详。那自若的神态,让每个人看了都心生景仰。他的心是对全宇宙所有生灵的爱,虽然他的任务是可怕的破坏。所有遭受苦难和不幸的人们都把他当作最忠实的朋友。湿婆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神仙,他知晓百事。他知道过去、现在和未来。毫无疑问,湿婆一定会告诉他今天所见到的一切的。那罗陀就这样愉快地决定了。

物质世界的维持者

象牙雕像 印度

毗湿奴作为物质世界的维持者,保持物质世界的善的一面与恶的一面的平衡是他重要的工作。每当物质世界中恶的力量大于善的力量时,他就会投身到凡间除恶扬善。毗湿奴常表现为坐在蛇床上的形象,后来的大乘佛教的创始者龙树菩萨就借用了这一形象。

可是他想了想,觉得最好去找创造神婆罗摩一块去。那罗陀找到创造神婆罗摩后就一块到计罗娑去了。大神湿婆和他美丽绝伦的妻子杜伽就住在这座喜马拉雅山的白雪皑皑的山峰上。

“什么风把你们吹到这儿来的?”湿婆微笑地问,“你们两人,好像都有心事,却又显得很快乐。”这时创造神婆罗摩回答说:“在毗恭多那里住着保护神毗湿奴,可是现在在那莲花宝座上,不是一个人而是四个光芒四射的人。湿婆,你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

“你在毗恭多那里看到的一切,是预示未来年代即将发生的事情。”大神预言道,“毗湿奴为了拯救人类,他将投胎凡间,杀死妖魔罗婆那。他下凡的时候,将分身为四个人,就是室利罗摩、罗什曼那、婆罗多和沙多卢那,他们都是十车王英俊的儿子。他的妻子幸运女神拉克什米也降临人间,化名为悉多,生长在国王遮那迦的宫廷中。罗摩,为了遵守父亲的誓言,自愿流放到森林中去,跟着罗摩的有悉多和罗什曼那。悉多被劫走后,后来被罗摩救出,罗婆那则被杀死。悉多将有一对孪生子,就是罗伐和鸠娑。托生为罗摩的毗湿奴,将帮助地上的人们坚持真理地生活,甚至一些罪人都信奉他,只要一想到罗摩的名字,就能涤清罪孽。是的,即使是恶贯满盈的人,只要心里默念着罗摩的名字,就会得到神的饶恕,解脱过去犯下的罪孽。因此这名字具有至高无上的力量。铭记着这名字的人都不会受到悲痛、忧虑、恐惧的搅扰。只要他们乘上“罗摩”这条船,他们就能摆脱无知的枷锁,可以安然地渡过波涛汹涌的人生苦海。地位卑微,或是生活穷苦的人,只要他们坚持心中的信仰,时时祈祷罗摩,在人生之海中将一帆风顺。”无所不能的湿婆,用预言揭开了未来的幕布。

印度教的三位大神

石雕 印度 公元10世纪

物质世界的创造者婆罗摩(左)、维持者毗湿奴(中)和破坏者湿婆(右)是印度教体系中的三位主要的大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三位大神的地位各有升降,这既反应了印度人信仰的变化,也反应了各教派之间的激烈斗争。在图中这个制作于公元10世纪的雕像中,毗湿奴显然已经取得了主导的地位。

“可是什么地方有这样罪大恶极的人呢?”婆罗摩问道。

“听着,”大神微笑着对他们说,“你们会在‘中道’遇到他,告诉他‘罗摩’这个名字。他愚昧无知,不明事理,因此才沉沦在罪恶的深渊里。你们快去帮助他解脱沉重的桎梏吧。”于是婆罗摩和那罗陀装扮成两个托着钵的僧侣,前去试验湿婆预知的一切。

且说,在“中道”住着一个臭名昭著的大盗,名叫罗多那迦。他的父母都是虔诚的信徒,然而他们辛苦抚养大的孩子却无恶不作,杀害了很多过路的人,并将所抢劫的锦衣首饰典当换钱养活自己和家人,当然也有金银元宝,但都让他给花尽了,他已经丧失了最起码的人类本性——仁慈和善良。正因为如此,他的父母每天上香拜佛念经,请求神明饶恕罗多那迦所犯下的罪行。

有天清早,罗多那迦隐藏在一棵树冠茂密的大树上,寻找过路人,想干他罪恶的勾当,这时他看见了婆罗摩和那罗陀向他走来。

“啊哈!”他兴高采烈地想,“又有两条大鱼就要上钩了。我要杀死他们,把他们的衣服抢来我自己穿。”因此他走到他们身边,举起那根曾经打死过很多人的铁棍。瞧:婆罗摩使出法力,把正要打他的铁棍一瞬间定格在半空中。罗多那迦大惊失色,他咬紧牙关,想狠狠地一棒打下来,可是停在半空中的铁棍一动也不动,好像被冻在结实的冰块的中心,任他怎么使劲仍然纹丝不动。他心目中的牺牲者这时向他笑笑。

“孩子,你是谁?”婆罗摩温和地问。

“你不认识我吗?”他大怒,“说了我的名字就吓死你们,我叫罗多那迦,我要杀死你们,剥掉你们的衣服。”

“杀人是罪过,”婆罗摩回答道,“尤其是杀害一个无辜、善良的僧人。你没有看出我们是心怀仁慈的僧人吗?”

“你并不是第一个,”罗多那迦狂笑起来,“已经有许多像你们这样的和尚死在我的手里,没有一个幸存过。你们既然来了,乖乖把身上的衣服解开给我吧,否则休想逃出我的手心。哈哈!”

“如果你真要杀死我,”婆罗摩说,“那就请你杀的时候小心点儿。当我身子倒在地上的时候,决不能让它压死一个蝼蚁或虫豸。可是请你告诉我,”他担忧又好奇地继续说,“你的罪恶有谁为你分担呢?”

“怎么会没有人分担呢?你的问题真是太幼稚了。”他勇敢地回答。“我所抢得的一切,都均分给我们四个人,毫无疑问,他们当然肯定会分担我的罪过。”

婆罗摩哈哈大笑。“你的罪过,”他说,“是你自己的。没有人愿意分担你犯下的深重罪孽。你不信的话就回家问问他们吧。倘若他们毫不迟疑地愿意分担你的罪恶,那你就来杀死我,只要你愿意。我答应你,在你回来之前绝不离开。”说完,婆罗摩就和他的伙伴坐在一棵大树的浓阴下面。

罗多那迦不禁觉得好笑:“傻和尚,这不过是你的小小计谋罢了。想逃出我的手掌,门儿都没有。我现在就站在你们面前,看你们怎么得逞?”

婆罗摩向他发誓,在他回来之前绝不离开。于是,罗多那迦急于想知道自己的家人能否分担他的罪过,以此验证这个和尚所说的话,便匆匆离开他们往家的方向走去。但他还不时回过头来看看本属于他的两条大鱼有没有逃跑。

他的家就在附近的森林里。他首先到他年老的父母面前。“父亲啊!”他说,“请告诉我当我用杀人来供养你衣食的时候,我的罪孽你是不是也分担呢?”

“这话是谁说的?”他父亲怒气冲冲地回答,“谁听说过一个父亲要承担他儿子的罪孽?当你年幼,不能自食其力时,我给你吃,给你穿,直至把你抚养大。我这一生有多辛苦有多操劳,但没有让你受到任何一点委屈,我当时的所作所为,绝不能叫你负责。同样,我现在年老了,腿脚不便,不能干农活了,也不能打猎了。是你来照顾我、赡养我的时候了。谁叫你用杀人抢劫来养活我呢?你犯的罪,要由你自己负责。”罗多那迦听了这话,心情顿时沉重起来。

他转过脸来对着母亲,眼泪汪汪地央求说:“母亲啊!你愿意和我一块分担我的罪恶吗?”“作孽啊你!”他的母亲勃然大怒,大声说:“我为什么要分担你的罪孽?我给了你生命,我让你看到世界的光明,感受人间的温情,难道你用这个方式来回报我对你的恩情吗?你犯下伤天害理的罪行,我绝对不能负责!”

罗多那迦低垂着头,前去找他的忠实的百依百顺的妻子。

罪孽不能分担

印度现代舞台剧剧照

罗多那迦的妻子拒绝分担他的罪孽。

“亲爱的,坦诚地告诉我,”他恳求说,“你愿不愿意分担我的罪恶呢?”

“我的主,”她回答,“神使我成为你的配偶,和你一同享受生活中的一切。我本应分担你所有的罪孽,可就是这一件不能。因为你娶我的时候,在见证人面前宣过誓,你保证要爱护我,养活我,不使我受任何委屈,也不使我挨饿挨冻,既然你做到了,我心存感激。但是,你为我衣食所作的一切,只能由你独自负责。因为我从来没有要你去抢劫杀人。”

祈求求赎

印度现代舞台剧剧照

罗多那迦向神发誓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祈求神教给他洗清罪孽的方法。

“我完了!”他的声音颤栗起来,“我该怎么办呢?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谁能救救我啊?”

他感到恐惧绝望,因为他意识到他的罪恶有多深重,他深陷在恐惧和痛苦的泥潭中不能拔腿摆脱,举起那根沾染过无数无辜者鲜血的铁棍狠狠打击自己的头颅,痛得倒在地上。当他苏醒过来的时候,想起了那个和尚说过的誓言,便起来去寻找他们。

“我要去见那位圣人,他也许肯开恩拯救我。”因此他便走到婆罗摩和那罗陀面前,俯伏在他们的脚下。

“神啊!可怜可怜我吧!”他满眶热泪地恳求道,“为了养活我和我的家人我才杀人劫货,刚才我一个一个地问了他们三个人,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分担我的罪孽。我才意识到一个人所犯下的罪行是没人会分担的。我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因为光明突然在我黑暗无知的世界中出现。神啊!我衷心地请你们告诉我,我怎样做才能免去过去的罪孽,以求心灵的安宁?”

婆罗摩说:“罗多那迦,你现在去前面的河里净净身,洗去一身的罪孽吧!”

罗多那迦去了,可是使他大吃一惊,当他悔恨的泪珠一落到淙淙的河水上,河流顿刻干涸了,连一滴水也没有剩下。鱼、虾以及其他生活在水里的生物躺在河床上,都大口地喘着气死去。他用哆嗦着的双手捂住脸,回到婆罗摩跟前。

“师父啊!”他哭泣说,“我已恶贯满盈了。所有世界上的东西似乎对我很厌恶,我一接触他们,他们就很快死去,那我还能有救吗?”

婆罗摩从他募化的钵中,倒出一点圣水,洒在那个罪人低垂的头上,然后走近他,在他耳边轻轻地说:“你快喊‘罗摩’这个名字吧!”

可是深重的罪行捆住了大盗罗多那迦的舌头,使他不能发出能免除他罪责的名字的声音。

“哦!师父啊!”他惊恐地叫着说,“我的舌头好像打结了,不能念出这两个字来,该怎么办呢?”

永世流传的史诗

《罗摩衍那》舞剧剧照

诗人在诗中曾有这样著名的预言:“但有高山还伫立,但有江河地上流,《罗摩衍那》将永在,人世流传永不休。”这个预言得到很好的实现,两千年来,《罗摩衍那》一直被人们频繁地改写并以各种形式被搬上舞台与屏幕。

婆罗摩用无限的耐性和细心,教他怎样用舌头说这个神圣的名字,并吩咐他打坐继续默念这个名字,于是罗多那迦便翻来复去地低声念着它,祈求这个名字能涤除一切罪恶。

“你要像这样继续念下去,直到你的罪恶被时间彻底带走,到时你就能解放出来了。”婆罗摩向他保证说。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酷暑的夏,严寒的冬,狂风暴雨,雪花飘飘,花开花落,鸟叫虫鸣,鸿雁来回,时间总是在罗多那迦光秃秃的头顶上悄悄地走过,他静静地坐在那儿,反反复复地默念着这个给予他黑暗中一片光明的名字,“罗摩”早已铭刻在他的心底。

数不尽的年月像这样溜走了,直到有一天婆罗摩又从这条路上走过。那些流逝的岁月对婆罗摩而言,只不过是一个瞬息。天上一日,凡间一年。婆罗摩向四周看了一下,他发现有一个由白蚂蚁堆起来的小山。等他走近一点的时候,他听到那里面有一个微弱而清晰的声音一遍又一遍地念着“罗摩,罗摩,罗摩……”他忽然记起这是他曾让一个无知犯错的人坐在那里默祷罗摩的地方,恍如隔世,一切都已经改变,忙活的白蚁都已经完全把他埋了起来,小山上长满了茂盛的灌木和吉祥草。四周除了回荡着微弱的声音外,看不见有什么人。

婆罗摩叫来众神之王因陀罗。“要在这座白蚁山上连续下七天七夜大雨。”他命令道。

于是倾盆大雨自天而降,唰唰作响,在七天七夜的时间里,大地上不停地进行着涤荡背负深重罪责的灵魂的隆重洗礼,直到把埋着罗多那迦身子的泥土完全冲刷干净。这个大盗已经变成了骷髅,一点肉也没有了。可是在他的内心深处依然坚持着信仰,不断低声地念着“罗摩”。一切都为了人世的轮回,灵魂的重生,所以完全顾不得肉体被白蚁咬嚼全尽的浑身痛楚了,尽管如此,求生的欲望使他忘却了一切,战胜了一切,他在黑暗之路上艰难地摸索希望的智慧的明灯,直至这个神圣的明灯终于照亮了他的内心。

这时,一切生命的创造者婆罗摩使法力让罗多那迦重新活了过来,并赐予他壮健结实的肉体,他终于恢复了人样。他俯伏在他恩人面前说道:“师父啊!由于你赐给了我罗摩这个神圣的名字,你把我从愚昧和罪恶的桎梏中解救出来了。”

“你从前的名字是罗多那迦,”婆罗摩说,“可是从今以后,你要被称为伐尔弥吉了;你要使那个把你从罪恶里解救出来、净化你生命的神圣名字永远地流传下去,这名字要通过你写的《罗摩衍那》永垂不朽。你把罗摩的一生写成书,把有关他的一切事迹和意义告诉世人。”

“这怎么行呢?”他不知所措地回答,“我对写作一无所知,肯定写不出什么赞美的字句来,更谈不上写什么书了。书中的故事又如何写呢?唉,我是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粗人,担不起这神圣的任务。”伐尔弥吉谦恭地恳求婆罗摩指点他。

“伐尔弥吉,听我说,”大神说,“你不再是杀人劫货的罗多那迦了,那神圣伟大的罗摩赦免了你所有的罪行,过去的一切都已经消逝了,全新的伐尔弥吉代替了他。我将赐给你写诗的才能,在未来的日子里,你会具有种种学问,写出完全合乎韵律的诗来,诗句将由你的嘴滔滔不绝地流出来。诗要发自内心的赞美和忠诚,赞美罗摩的救赎,颂歌罗摩的造恩。你将写一部流传后世的史诗,把未来的事情先写在书里。而罗摩的一生和作为,要像你在《罗摩衍那》这书里所写的一样。”

受命创作《罗摩衍那》

印度现代舞台剧剧照

创造神婆罗摩命令伐尔弥吉创作历史长诗《罗摩衍那》。

说完话,婆罗摩就腾空升起,回到他天上的仙宫去了。

脱胎换骨的伐尔弥吉又一次独坐在一棵巍峨的大树下,低声念着那个把他救出罪恶之海的神圣伟大的名字。此时,随风轻轻摇摆的茂盛的枝叶荫蔽着他,他身边流淌着潺潺流水的小河,清凉的,明澈的,甚至欢快的,仿佛在庆祝他的新生。

又是岁月开始悄然流逝,婆罗摩所创造的一切美丽的万物都在安静地成长着,安静地死去,安静地复活,伐尔弥吉仍旧坐在那儿念经,他的心里也是一片宁静,一切的一切都在安静中进行着。他不同于以前,因为有了智慧,被人看作修行的仙人。他对住在四周美丽世界上的万物,心里都充满了爱。

然而有一天,宁静深幽的森林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打破了这里的宁静。

一个猎人瞧见一对美丽的仙鹤栖息在树上,伐尔弥吉就在这棵树下面打坐。那鸟正享受着生活的愉快,感到极度的欢乐,可是无知的猎人并不理会,他对准目标射出他那残酷的箭。一只白鹤的心被射穿,它痛苦地拍着翅膀,坠落在伐尔弥吉的膝上,它的那个情侣惊吓地飞在半空中不住地盘旋,发出悲痛而愤怒的哀鸣。伐尔弥吉凝视着这只死去的白鹤,它的眼睛满是恐惧的神情,鲜血染红了它那雪白的羽毛,多么无辜,多么可怜。伐尔弥吉眼睁睁地看着这件残暴的行为一瞬间扼杀了一个美丽的生命,不禁浑身颤栗,心里万分痛苦。他怒气冲天地转向猎人,厉声说:“畜生,你知道吗?你杀害了一个无辜的生命,怎么没有一点慈悲之心呢?这两只无辜的鸟儿整天快乐地生活、恋爱,从来没有离开过对方。现在,你却在两只鸟儿享受极度快乐之时把一只射死了,使另一只伤心欲绝。杀生是不可饶恕的罪恶。一切生命都是神圣的。我诅咒你,因为你使这对无罪的生命遭受了忧伤和痛苦。”

伐尔弥吉斥责猎人的行为

连环画 当代

猎人的行为激发起伐尔弥吉愤怒与哀伤的情绪,在表达这种情绪时,伐尔弥吉发现他在不知不觉中创造了优美的“颂”体诗。

因为那对鸟儿的阴阳永隔的苦痛离别,伐尔弥吉陷在无比的悲哀里,他的眼睛流露出悲伤,失去了神采,它们所受的苦难深深痛击他慈悲的心,思潮涌上他的心头。当他注视着这只被害的白鹤时,忍不住用言语轻松流畅地表达了他的悲伤和遗憾。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他说出的字句,音调铿锵,悦耳动听,串连起来竟成为一节极为优美的诗。他慢慢地站起来,把这四行诗句写在一片树叶上,在心里琢磨他们的涵义。它们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呢?最后,百思不解的他决定去请教仙人婆罗伐遮。他一定能把这一节突然涌上他心头的诗句解释给他听。因此他就到婆罗伐遮那儿去,把一切告诉了他。

吟诵的力量

印度现代舞台剧剧照

在《帕德玛往世书》中,奎师那(毗湿奴的化身之一)作为至尊人格首神曾说:“我不住在灵性王国,也不在瑜伽师心中;哪里有我的奉献者在歌唱,纳茹阿达啊!我就站在哪里!”事实上,大多数的宗教传统都赞同吟诵、歌咏的力量,认为靠着吟诵、歌唱圣名,就可以获得觉悟,摆脱生死的轮回。

当他们两人正在深深思索着的时候,那罗陀来了。他们站起来按礼欢迎这位天上的音乐家。接着伐尔弥吉就把那四行诗句朗诵出来,向他请教诗句的涵义和缘由。

“听着,”那罗陀回答道,“你要以忠实的心写就一本书,用你刚才朗诵这节诗的同样韵律来写歌颂罗摩的诗行。书名叫《罗摩衍那》,你要尽善尽美地在诗里写罗摩如何生在太阳族的国王的家中……写他的父王陀娑罗多……写他的弟弟罗什曼那、婆罗多和沙多卢那……写在地母的畦沟中出生的绝代美女悉多……写密提罗的国王遮那迦,他如何把她当亲生女一样抚养成人……写室利罗摩如何得到悉多而又失去了她,又怎样杀死罗刹王罗婆那,从他手里夺回悉多,之后,又永远地失去了她。要写出罗摩这位理想人物的一切英雄事迹……他对真理的热爱,他的大公无私的生活,而最后,还要写如何由你来把《罗摩衍那》这本书教给悉多的双生子罗伐和鸠娑,使他们朗诵给他们的父亲听。伐尔弥吉,罗摩的一生将由你记录成书,因为一切都是注定好的,所以你要用你的心血真实地写完《罗摩衍那》,预祝你成功,再会吧!”

那罗陀完成了他的使命,他弹着他手中维那琴的银弦,腾空飞去。

————————————————————

(1) 在森林中苦修的仙人。

(2) 一种形似琵琶的弦乐器。

(3) 希望通过瑜伽苦修,达到生死解脱的人。

(4) 在印度神话传说中,恒河原是天上的一条河流。娑伽罗的六万个儿子因得罪大仙迦毗罗,被烧成灰,必须得到恒河水的洗涤才能超生,他的后代婆吉罗底就作法使恒河从天上流下来。湿婆怕恒河下流泛滥人世,就用头把它挡住,使水从他的发间分成几股缓缓流下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