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导论

卢梭 作者:(英)尼古拉斯·登特


第一章 导论

本书主题

本书旨在介绍18世纪的伟大哲学家让-雅克·卢梭的核心观点。卢梭1712年出生于日内瓦,1778年逝世于埃默农维尔(当时位于巴黎城外,现在已经是巴黎市郊了)。卢梭至今因其对社会政治理论的贡献而享有盛名。写作于1762年的《社会契约论》是一部关于社会正义和政治合法性等基础性问题的著作,这是他在这一领域乃至所有涉猎领域中最有名的著作。他成果丰硕,包括:畅销小说《朱莉》(也称《新爱洛伊丝》,1761);内容广泛的教育理论著作《爱弥儿》(也称《论教育》);影响深远的原创性自传《忏悔录》(写于1764—1770年,直到卢梭去世后才出版);若干自辩性文章;语言学和音乐理论论文;一本音乐词典;一部成功的歌剧;植物学著作等。这些数量庞大、内容丰富的作品在当时为卢梭赢来巨大的、但也是富有争议的名声,他的观点从诞生之日起就持续不断地产生深远影响。

卢梭的一生也颇引人注意。在他出生后几天,妈妈就去世了。他因冲动离开日内瓦时还不到十六岁,后来转信天主教,被一位比自己大十三岁的夫人收养并成为她的情人。几年后这段关系结束,他前往巴黎追求功名,在枫丹白露为路易十五和蓬帕杜夫人演出自己的歌剧,与当时领导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建立亲密关系,但是后来他又从上流社会抽身而退。卢梭被自己的观念所累,他的作品在巴黎和日内瓦遭到公开焚毁,他随着著名的经验主义哲学家、历史学家大卫·休谟前往英格兰,又为敏感猜疑的精神偏执所困而最终返回巴黎。在那里,经过一段更长时间的严重精神疾病折磨后,他在去世前终于找到某种心灵与身体的宁静,这绝不是隐者的安逸生活,而是被错位的人生困扰!我会在第2章详加论述这些内容(也可参见年表)。

这显然是一位令人着迷的著作等身的人物,本书希望还原卢梭观点的本来面貌,阐述其重要意义,并指出他的思想为何值得我们注意。

本书目标

本书试图以清晰可行的方式来呈现和评价卢梭的论点,在我看来,这些观点是卢梭的重要成就,也是他值得关注的原因。研究这些论述和观点必然要通过其作品进行,所以我将仔细考察部分节选作品,同时论及诸多其他内容。为了直接感受卢梭的行文风格,我会大量引用原文,虽然是翻译的作品,不过也可以给我的解释提供根据。如前所述,我的首要关注点是理解和评价卢梭的核心论点,所以全书将围绕相关主题,采用问题导向式结构,而不是进行简单的陈述和概括。

我尝试让那些没有或只有少量相关知识的读者也能理解这些材料,让他们了解卢梭的所思所想,不过我知道这有一点儿困难。我希望充分说明卢梭作品的重要性,阐述它为何会对人的想象力产生持久影响、为何得到人们持续不断的反思和重视,如果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我将不胜荣幸。由于本书内容有限,我将尽量提供清晰、平实、合理的界定,避免陷入争议性解释和学术辩论,哪怕这意味着忽略了某些技术性问题。在我看来,向读者呈现条理分明的论述,要远远好过数量庞大的讨论,那会让人陷入混乱而错过某些复杂问题。各章结尾的拓展阅读会带读者领略不同的解读方法和评论,它们对正文中的内容构成补充和挑战。任何声称对卢梭思想的绝对论述都是不可能的,我只试图展现一种令人信服的、不含任何假想结论的分析。

写作计划

如前文所说,本书第2章将总体介绍卢梭。不过,他的作品范围广泛、种类丰富,这样一本小册子很难涵盖卢梭作品的各个方面,我只能挑选出在我看来最重要、最经久耐读的文章,围绕最有趣和最富挑战性的主题进行评论。大多数时候,我将按照成书先后进行讨论,有时候也会根据对核心论点的论述需要而展开。

我主要关注以下作品:

《论科学与艺术》(1750)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1755)

《论政治经济》(1755—1758)

《爱弥儿》(或《论教育》,1762)

《社会契约论》(1762)

《忏悔录》(写作于1764—1770,发表于卢梭逝世以后)

同时,我会或多或少地大量论及其他作品。

我着重关注这些主题:

●卢梭论述和批评文明给人带来的堕落

●卢梭讨论人与人之间的权力关系

●卢梭赞美“自然”人

●卢梭分析自爱和自尊的情感作用

●卢梭论述政治合法性的基础以及公意的作用

●卢梭强调公正、仁爱的社会具有自由、友爱和平等的特征

●卢梭论述民族文化和民族宗教在个人生活和公正社会中的作用

为了突出以上论题,我不得不暂时忽略卢梭著作中的许多内容,而它们也是相当有趣和重要的,也值得关注。

大体说来,本书第3章分析“三论”(1),关注人类的堕落和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权力关系;第4章讨论《爱弥儿》,论述自然人、自爱与自尊的重要性;第5章评析《社会契约论》,探讨政治合法性、公意、自由和平等;第6章考察友爱、文化以及宗教在社会中的作用;第7章写《忏悔录》,这就顺理成章地回到关于“自然”人的讨论;最后,第8章简要论述卢梭的知识遗产和影响。随着讨论的进行,我也会涉及许多其他内容,此处只是对主题和与之相应的作品的宽泛说明。在第2章中,我将概述卢梭的生平和著作。

为何读卢梭?

本书着重介绍卢梭在个体心理学、社会道德理论和政治哲学领域的观点。他在每一领域中都做出了富于原创性的卓越贡献。在我看来,这些理论振聋发聩、影响深远。

卢梭论述了人类关系:由于人与人之间普遍存在着扩张性欲望,比如希望获得对他人的支配性地位、掩饰落魄炫耀荣光,在他看来,这形成了虚假自我,人们以虚伪外表(面具)去博取艳羡,却远离了自己的真实需求和原初善良,他们依赖别人的认可和赞美而不能自拔。人与人之间充满了欺骗和操控,社会进程以及社会组织的整合与巩固的模式只不过是统治和从属、控制与顺从。在我看来,这是对人类心理和社会最敏锐的观察,不仅对18世纪的巴黎有启发,就是对今天的个人生活和社会动力仍然富有启示。卢梭预见到的这些问题,也成为黑格尔和马克思的某些中心议题,不过他们的观点与他有一定距离(详见下文第8章)。

为了摆脱个人和社会这种梦魇般的景象,卢梭认为,人类的幸福安宁来自于社会中人们彼此尊重、地位平等地充分参与生活,并由合法权威制定法律,唯有如此,才能发现真正的内心需求并使其得到满足。他强调每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尊严,这种尊严应该得到尊重,要充分考虑主权形式、立法机构和立法程序,以保障这一切能在公正、稳定和繁荣的社会中实现。他提出在主权者进行决定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权利平等地表达意见,这开启了政治变革的进程,至今依然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至少在我看来确实如此。没有一个人能影响整个历史,除非在某种程度上如卢梭所说,整合社会中全体成年成员的力量,否则在世界上大多数地区,难持续听到关于政治合法性的讨论。

卢梭也认为,道德准则和品德教育所灌输的许多内容与强迫和恐吓无异,这反而会让人产生本来试图遏制的恶行。他尝试将伦理规范建立在对弱势群体同情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因获得帮助和得到支持而心存感激,这包含了互助关心而不仅仅是屈从于道德的压力。最后,在这幅人类和谐生活的画卷上,卢梭称赞以简为美的审美品位和生活方式,强调自然的欢欣以及发展个人情感和天赋的愉悦——这种被称为“浪漫主义”的观点至今仍有深远影响。

我不知道此处描绘的内容是否对读者的口味,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卢梭有一系列内容丰富、震撼人心的观点,我希望单单是好奇心——如果没有其他的话——也会让人想要了解更多内容,但愿本书能在某种程度上满足这种好奇心,也许同时还有与众不同的、深邃的思考。

我将开始详细地介绍卢梭的一生,概述他广泛而丰富的著作。

拓展阅读

Robert Wokler,Rousseau–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这是一本出色地概述卢梭作品的简要指南。

Ronald Grimsley,The Philosophy of Rousseau。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这是另一本仔细研究卢梭各方面成就的著作。

Allan Bloom,‘Jean-Jacques Rousseau’in Leo Strauss and Joseph Cropsey (eds.)History of Political Philosoph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third edition)。这是一篇富于启发性的文章。

Peter Gay,‘Reading about Rousseau’in Peter Gay,The Party of Humanity–Studies in the French Enlightenment。London:Weidenfeld&Nicolson, 1964。这篇文章研究在过去若干年中人们如何理解卢梭。

N. J. H. Dent,A Rousseau Dictionary。Oxford:Blackwell, 1992。本书以词典的方式展现卢梭的著作。

Colin Jones,The Great Nation–France from Louis XV to Napoleon 1715—1799。London:AllenLane,The Penguin Press, 2002。本书有助于理解卢梭生活时代的法国历史。


(1) 《论科学与艺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论政治经济》。——译者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