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讲 不凡苻坚

风云南北朝之苻坚 作者:周思源 著


第一讲 不凡苻坚

苻坚(338—385),这个名字有点耳熟。是否就是那个在与东晋对垒的淝水之战中大败,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著名成语联系在一起的苻坚?

不错,正是此人,前秦主苻坚。

从淝水之战的大败中足以看出苻坚根本不懂军事,失败后只顾自己狼狈逃窜,还被流矢所中,单骑逃往淮北。如此败军之主,在戏曲舞台上多半要勾白脸的人,也值得大讲特讲,大写特写?

值得。

何以见得?

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应着眼其一生而非一时一事。俗话说,一俊遮百丑。这当然不对。苻坚正好相反,他简直是“一丑遮百俊”。人们对苻坚的印象主要来自于初中历史课。中国历史悠久,信史就长达三千余年。而历史课课时有限,教材单薄,因此,老师讲南北朝东晋和前秦对峙这段历史时,通常不可能花时间全面介绍此人一生功过,而只讲淝水之战。于是,苻坚就只给人们留下了一个无能之辈的印象。

其实,苻坚此人很不寻常,淝水之战只不过是他人生的一个根本转折点,是他从事业顶峰迅速跌落及晚年巨大悲剧的开始。简单地说,苻坚多半生英雄盖世,最后一年多穷途末路。有兴趣者不妨找一本写魏晋南北朝的专门史或多卷本的通史看看,当不难发现,历史学家对前秦主苻坚的评价绝非由淝水之战大败便简单地一概否定,而是对其历史性贡献皆有肯定。而且我认为,苻坚从英雄盖世到英雄末路的悲剧人生,其深刻的历史教训即使到现在依然不失其现实意义。

为什么?

因为苻坚有三大历史贡献。

一、基本上统一中国北方

公元280年,司马氏的晋灭吴,统一全国,仅仅十一年后就发生了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由于朝廷力量在内战中被大大削弱,国内匈奴、氐、羌等少数民族武装纷纷趁机割据,扩大自己的势力。接着晋室被迫南渡,成为东晋。中国北方陷入了长达一百二十多年的“十六国”时期,形成了南北朝对峙。这种分裂局面直到公元581年隋朝建立才彻底结束。在长达两百余年的北朝时期,北方出现了主要由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建立的二十多个国。其中只有两个国基本上统一了中国北方,一个是北魏(386—534),于公元439年太武帝拓跋焘时统一。另外一个就是氐人建立的前秦(352—394),而前秦就是在苻坚手里实现了基本上统一北方,结束了西晋灭亡后半个多世纪的动乱局面,比北魏的统一北方要早五十余年。前秦疆域比北魏还大。仅此一事,就足见苻坚不简单!

二、大力提倡学习汉文化,促进文化融合与民族融合

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之所以会这么庞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自古以来少数民族领袖带头进行文化融合和民族融合,苻坚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苻坚自幼就热爱汉文化,有很高的汉文化修养,登基后提倡儒学,重用汉族文人在朝为官,按照汉朝和魏晋制度治理国家。他十分重视办好太学与各地学校,曾经一个月内三次到太学视察。苻坚要求归顺秦国的其他少数民族领袖也努力读书,这对汉文化在北方的传播影响深远。秦国灭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代国后,苻坚不但没有杀掉被俘的代王什翼犍,反而让他到太学去读书。因为苻坚认为,什翼犍之所以叛乱和在他统治的地区对百姓暴虐,就是由于没有文化,不懂仁义。苻坚到太学视察时还专门把什翼犍叫来,问他学习得怎么样。这什翼犍在秦国的太学还真是没有白学,从此他不但自己热爱汉文化了,而且要求子孙必须刻苦读书。淝水之战后什翼犍的孙子拓跋珪恢复了代国,后来代国改称魏国,史家习称北魏。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后首先办的大事之一就是将太学扩大到三千人。北魏历代皇帝都有很高的汉文化素养,大量重用汉族文人协助治国。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种子和一百年前他的祖宗什翼犍被苻坚送入秦国太学有重要渊源。

三、平定西域,延续了汉代以来对西域的管辖和影响

公元382年,西域有几个小国派使者向秦国控诉大国龟兹欺负他们。苻坚派大将吕光为使持节、都督西讨诸军事,率领包括铁骑五千的七万大军,征讨西域反叛秦国和欺负各小国的龟兹等国。吕光的大军经过几百里无水的大沙漠,克服了种种困难,焉耆等许多国家都归降秦国。而龟兹纠集与胁迫各国的总兵力十倍于秦军,多达七十余万。吕光恩威并用,以计破敌。龟兹为首的各国联军迅速土崩瓦解,龟兹国王逃走,三十余国都归降秦国。吕光还从龟兹带回来一位著名高僧鸠摩罗什,他对推动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佛教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当时虽然各国争斗不息,但是都信仰佛教,佛教对于中国的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合起了积极作用。吕光平定西域是汉代以来中原文化又一次大规模进入西域的重要事件,影响巨大深远。它显示了中原经济、文化、军事力量的强大,仅仅吕光这一支军队就把一直称霸西域任意欺凌小国的龟兹等国打败。小国深感中原军队文明,不任意杀戮抢掠,善待弱小民族,是他们的依靠。他们把汉朝所赐表示权力的标志节杖和文字记载的文书都拿来证明自己的身份,以示与秦国通好,吕光一一给他们上表朝廷,换来了新的身份证明,也就是各种头衔封号。各地国王“不远万里皆来归附。上汉所赐节传,光皆表而易之。”(《晋书·吕光载记》)。这些都有力地证明了西域各族人民心向华夏,是中华文化凝聚力的表现,也是中国古代疆域史上的一件大事。北魏后来之所以能够与西域经常保持往来,西域各国定期朝贡,佛教在北魏大盛,都和这次苻坚派吕光通西域有密切关系。

为什么叫前秦

或许已经有读者注意到苻坚被称为“前秦主”,而不叫前秦“帝”、前秦“皇”或前秦“王”;为什么叫“前”秦主,他不是比秦始皇还晚吗?

这是因为,中国古代史上叫“秦”的国有好几个。春秋战国时期有建立了几百年的“秦国”,后来秦王嬴政统一天下称其所建立的帝国为“秦”。而在苻坚于淝水之战中大败后,境内大乱,公元383年羌人姚苌分裂出去,建的国也叫秦,公元384年鲜卑人乞伏国仁建的国也叫秦。为了区别,历代史家就叫氐人苻氏的秦国为“前秦”,羌人姚苌的秦国叫“后秦”,鲜卑人乞伏国仁建的秦国叫“西秦”。中国古代史上,用同一个字为国号的现象非常普遍,北朝时期尤其突出。虽然这两百余年中建立的国多达二十余个,基本上都是匈奴、鲜卑、羯、氐、羌族所建,但大家都要表示自己才是华夏正宗,都用古代华夏大地上强国或著名州郡名作为自己的国号。比如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就多次被用为国名,先后有鲜卑人建立的前燕、后燕、南燕、西燕、北燕五国。匈奴人的前赵和羯人的后赵显然是表示自己乃春秋战国赵的后继者。氐人建立的后凉和鲜卑人建立的南凉则因地处古代大州凉州之故。这些都反映出各少数民族崇尚华夏,表示自己是华夏正宗的文化心理。

至于为什么称苻坚为前秦“主”而不称“帝”或“王”,是因为氐人苻氏建立的前秦,在国君名号上用过好几个不同的称谓。前秦是苻坚的祖父蒲洪所建,至苻坚时已经是第四代国君。蒲洪原先是东晋的征北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冀州刺史。他见几个汉族、鲜卑族、羌族的军阀都先后称王称帝,自己手下也已经有了几万人马,于是胆子也就大了起来,干脆与晋分裂,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从“大单于”这个尊号中可以明显看出游牧民族的色彩。“三秦”就是指关中一带,可见蒲洪当时还比较谨慎,不敢以天下帝王自称。蒲洪死后,其子即苻坚的伯父蒲健即位。他显然觉得“三秦王”这个头衔小了点,也不利于自己在三秦以外的地区发展,就自称天王、大单于,立其妻为天王皇后,立儿子为天王皇太子。所以蒲健虽然叫“天王”,实际上就是皇帝。不过蒲健当了一年天王、大单于之后就觉得这两个头衔还不过瘾,干脆就直接当皇帝了,把大单于的称号给了太子。蒲健死后儿子苻生即位为帝。后来苻坚从堂兄苻生手里夺取了皇帝宝座,可是他不称帝,而是叫天王。苻坚尊母亲为皇太后,封妻子为皇后,儿子为皇太子,也不再用大单于这个头衔。所以苻坚这个天王就是皇帝。由于前秦祖孙三代四人的国君头衔这么变来变去,而且古代史家认为他们不是正统,所以在称呼上就称苻坚为前秦主或者秦王。如唐代房玄龄等撰的《晋书》就把苻坚即位说成是“伪位”,是“僭称大秦天王”(《晋书·苻坚载记上》)。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称当了皇帝的苻坚的伯父蒲健和堂兄苻生都是“秦主某”,称同时期其他国的皇帝也多叫“燕主某”“赵主某”“魏主某”,很少称“王”,只有对苻坚格外客气,称“秦王坚”。由此亦可见这位大史学家对苻坚的评价之不一般。

由姓“蒲”到姓“苻”

可能有读者已经注意到,前秦第一代国君苻坚的祖父叫蒲洪,第二代国君苻坚的伯父叫蒲健,第三代国君苻坚的堂兄叫苻生,祖孙三个怎么不姓一个姓?因为蒲洪后来把姓氏改了。苻坚刚生下来的时候就叫蒲坚。姓氏可不能随便改,很显然,其间必有非常道理!

他们之所以姓蒲,是因为其家中长的蒲草格外高大,形状也特别。“始,其家中蒲生,长五丈,五节如竹形,时咸谓之蒲家,因以为氏焉。”(《晋书·苻洪载记》)。所以别人就叫他们为蒲家,他们就把蒲作为自己的姓氏。后来蒲洪领兵出征,官越做越大。已经南迁到南方的晋朝封蒲洪为“氐王、使持节、征北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冀州刺史,广川郡公”。封蒲洪的儿子蒲健为“假节、右将军、监河北征讨前锋诸军事、襄国公”。(《资治通鉴·晋纪二十》)晋国虽然已经封蒲洪为“氐王”了,可是蒲洪觉得这个“氐”王太小,只管“氐人”。不过他明白自己实力不够,不敢自称皇帝,那样容易惹火烧身。可是称王最好要有点来头,这样才有合法性,表示自己不是自封的,而是天命所赐,从而更加具有号召力。当时流行图谶,就是某种图画或者文字、歌谣之类暗示着某人某国的命运。《晋书·苻洪载记》说,有人劝蒲洪干脆称王或者称帝,其实可能就是蒲洪自己的意思,让别人出面说出来罢了。

蒲洪决定从改姓氏入手来给自己造声势。改姓氏牵涉到的不是一个家庭十几个几十人,而是一个宗族几百几千人的大事。不能改得自己人怨声载道,外人闹不清你是谁。从前识字的人极少,所以应该大家一听就明白,都觉得好极了,真是天命所归。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改个同音字。和“蒲”同音的字做姓氏的有好几个,比如濮、普、浦、朴。古今语音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读音现在和古代不同。“古无轻唇音”,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没有“fu”这个音,只有“pu”。付、傅、甫、富、符、伏、扶、福、苻、邞、妇这些现在读“fu”的字当时都读“pu”,和“蒲”读音是一样的,后来才变成读轻唇音的。所以这些字也都可以作为姓氏。那么为什么在这十几个都读“pu”的字当中蒲洪不选别的字做自己的姓氏,比如吉利的、有名的或者笔画更少的,偏偏选了这个“苻”呢?由于蒲洪“其家中蒲生”才以蒲为姓,所以最好找个与“蒲”有点关系的字才好。蒲属于草本植物,而那十几个和蒲同音又能够做姓氏的字里,只有这个“苻”字才带个草字头,连竹字头的“符”都不行。“苻”成为不二之选。

这时候社会上流传起了四个字的谶语:“艸付应王。”“艸”就是草字头的古体字,“付”字上面加个“艸”不就是“苻”嘛!这四个字里的这个“王”读第四声,是动词,意思是做王。全句意思是姓草字头付的人应该当王。而且当时还流传说,蒲洪的孙子蒲坚出生时,他后背隐隐约约有两个字“艸付”,这不就是“苻”字吗?很明显这是蒲洪为了使自己称王具有合法性,编造了这个谶语,仿佛自己称王乃天命所归,命中注定。至于刚刚诞生的孙子苻坚后背有这两个字,谁也不敢说没有,谁敢得罪氐王!于是蒲洪“遂改姓苻氏,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晋书·苻洪载记》)。因此原来的蒲洪就这样变成了苻洪,“蒲坚”就成了“苻坚”,史书上的记载也发生了变化。所以苻坚应该读作“pu坚”而不是“fu坚”。1948年我上小学时,老师特别叮嘱我们:这个苻坚的“苻”字是草字头,不是竹字头符号的符,千万不能读错,必须念“pu”而不是“fu”!所以后来我听电视台主持人一口一个“fu坚”,颇为吃惊。这次为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做这个节目时,我坚持要用“pu坚”而不是“fu坚”,在第一讲中还专门讲了这个读音变化过程,引用《辞海》《辞源》等为证。不过最后终于只好“与时俱进”,这些内容统统略去,念作“fu坚”。百家讲坛编导反复斟酌后让我改也有根据,因为《现代汉语词典》就标注读“fu坚”。《现代汉语词典》这样做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类似这种由于古今读音变化带来的姓氏还有不少,干脆一律以今音即通用音为准了。

苻坚从小爱学习汉文化

苻坚从小就聪明过人,规规矩矩,十分懂事,祖父三秦王大单于苻洪在众多孙子中格外喜欢他。苻坚八岁时就主动求祖父给他请专门的老师在家教他读书。苻洪惊奇地说:“你是戎狄人,我们和汉族是很不一样的呀,世世代代就知道喝酒,哪晓得学习呢。现在你竟然想求学啦!”于是就高兴地答应了苻坚的请求,为他延师课读。(“八岁,请师就家学。洪曰:‘汝戎狄异类,世知饮酒,今乃求学邪?’欣而许之。”《晋书·苻坚载记上》)由于苻坚从小就对学习汉文化有强烈兴趣,多年来打下了良好的汉文化基础,对于他的成长产生了深远影响,为苻坚日后的事业取得巨大成功奠定了重要基础。

由于苻坚既聪明又好学,因此年纪轻轻就已在同辈中崭露头角,显示出过人的眼光与才干。十四岁那年,苻坚的伯父天王苻健梦见天神派遣穿了红衣、戴了红帽的使者告诉他,让他拜苻坚为龙骧将军。于是次日苻健就赶紧派人专门筑坛拜将,将龙骧将军这个尊贵的军职授予苻坚,并且流着眼泪对他说,你祖父(苻洪)当年(在羯人建立的后赵)当过龙骧将军,后来成为咱们大秦国的开国国君三秦王大单于。所以龙骧将军这个头衔特别吉利,是不能轻易给人的。现在是神明让我把它给你,你能不好好干吗!(“汝祖昔受此号,今汝复为神明所命,可不勉之!”《晋书·苻坚载记上》)他“性至孝,博学多才艺,有经济大志,要结英豪,以图纬世之宜”(《晋书·苻坚载记上》),而且苻坚治军严格,身先士卒,在军中有很高威望。

不过当时苻坚的“大志”还不是统一天下。因为当时秦国东部和南部分别面临着燕国和晋国的巨大威胁。在秦、燕、晋三国中鲜卑族慕容部建立的燕国最为强大,占据着今河北、河南、山东大部和山西中部,华夏大地上最富庶的中原基本上都属于燕,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而在淮水南边和长江流域还有经济文化发达、人才济济的晋国(东晋)。和强大的燕、晋相比,主要占据今陕西中部和南部以及山西东南角与河南最西边的秦,土地人口都少得多,也弱得多。当时晋一心要光复故土,重新统治全国。燕已经占有中原,想要统一天下。而秦则是要在燕晋两强的挤压下生存下去,发展壮大。此外,在今山西北部,内蒙古东南部还有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代国,在今陕西北部、内蒙古南部匈奴还有相当大的势力,而羌族人姚弋仲和他两个儿子姚襄、姚苌的羌军对秦的威胁也不小。因此那时候龙骧将军苻坚的远大志向并不是有朝一日要当国君,他根本不会这么想。因为皇帝是他伯父,父亲是丞相,权力仅次于皇帝,而且伯父和父亲兄弟感情极好。文臣武将中论辈分论地位论实力都还数不着苻坚。苻坚的理想显然是怎么能够帮助伯父和父亲使秦国能够牢牢地站住脚跟,强大起来。

邀请王猛

苻坚深知人才的重要,在他身边已经聚集了一批文臣武将。有些是和他一起打天下的父兄辈战友,如吕婆楼、强汪、梁平老等,有些是从战败者那里归顺过来的谋士将领,还有的则是苻坚听说此人颇有才干,专门邀请来的。这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王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苻坚成功,半在王猛!如果苻坚没有得到王猛,他后来的事业绝不可能做得如此之大之辉煌,直到基本上统一了中国北方。而苻坚后来如果不是失去了王猛,那么很可能他就不会犯那个巨大的历史性错误,而且一错再错,一蹶不振,直到身死国亡。因为前秦只有王猛一人有这个能力,阻止苻坚迈出那决定前秦国家和苻坚本人命运的关键性一步,并且在前秦命运危殆之际挽狂澜于既倒。所以讲苻坚必定要交代王猛的前世今生。

也许有人会吃惊,王猛怎么这么厉害!怎么过去没听说过此人的大名呢?这就又回到开头的那个老问题了——咱们的历史课实在太简单。虽然“厚今薄古”只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喧嚣了一阵,但其潜在影响至今依然。三千年古代史所用课时还不敌一百余年的近现代史,许多对中华民族做出巨大贡献者都讲不到。连苻坚都在淝水之战中一笔带过,哪还顾得上讲王猛!不过多卷本的通史和魏晋南北朝专门史,对王猛都有公允的评价。

苻坚为什么看好王猛,这王猛究竟有何特别能耐?

古代教育不发达,北朝胡人政权在教育上比汉魏晋差得远。读书人少,有学问者更缺,博学而有经天纬地之大才者尤为罕见。这样的人物即使隐居,也必定声名远播,何况王猛隐居的华阴山离长安不远,因此苻坚一定听别人说起过关于王猛的传奇式传闻。古代隐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确实不打算做官,所以找个穷乡僻壤躲起来,条件再好你请我也不去。还有一种是待价而沽,要求很高,凤凰非梧桐不栖,一般人根本请不动,非常人则不请自来。王猛属于后者。

据《晋书》记载,王猛少年时家境贫穷,以贩卖畚箕为生。有一次他在洛阳卖畚箕,有个老人愿意出高价买,可没带钱,说我家就在不远处,你跟我去取吧。王猛觉得这个机会难得,就跟着他去,一直走入了深山。只见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坐在胡床(相当于现在的马扎)上,左右站着十几个人。王猛明白今天是见着异人了。有个人带他上前参拜,老人说:“王公干吗拜呀,免礼!”于是就以十倍的价钱买下了他的畚箕,然后派人送他出门。王猛出来,回头一看,原来是中岳嵩山!那这老者肯定是神仙了。《晋书》记载的这个故事显然带有虚构成分,大概是后人觉得王猛智慧非凡,能力超群,绝非寻常刻苦学习所能得之,定然是得自神仙或异人传授。我们只要看那老者称呼他为“王公”,显然事先已经了解王猛为人,所以才故意说要高价买他的畚箕却又没带钱什么的,让他跟着去。去了之后出十倍的钱把他打发走了。既然是神仙,变几个钱出来给他不就行了吗?让他跟着走入深山,似乎有些不近情理。但是《晋书》在这里写道,王猛十分博学,尤其爱读兵书。那么这个兵书有没有可能就是那老者传授给王猛的呢?我们现在先放一放,下面还有机会讨论。《晋书》还说,王猛做事认真严谨,气量宏大,不爱计较小事,也不愿与有权势者交往,所以一些浮华子弟都看不起他,王猛也不在乎。有个大官曾想让他出来当自己的幕僚,王猛听说就躲开了。后来他隐居在华阴山,希望有真正英明的君主出现,他才肯出山。(“怀佐世之志,希龙颜之主,敛翼待时,候风云而后动。”《晋书》)

在苻坚还没派人去请王猛的时候,王猛已经另攀高枝。因为这时候王猛并不看好远弱于燕、晋的秦国,更没把这个年纪轻轻、地位也不太高的龙骧将军苻坚放在眼里。王猛看好的是已经几乎攻到长安城下的晋军统帅桓温。而在他心目中晋是正统,秦是夷狄。“敛翼待时,候风云而后动”的王猛觉得时机终于已到,眼下正值风云际会,自己展翅翱翔的机会终于来临,于是就主动找桓温去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