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陶渊明集注新修 作者:金融鼎 著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说明】

癸卯岁,此即晋安帝元兴二年(公元四〇三年),时陶渊明三十九岁,从弟敬远二十三岁。据《祭从弟敬远文》知,陶渊明在守母丧期间,与从弟敬远同住,两人一起读书躬耕,情趣十分投合,而且两人的母亲又是姐妹,所以关系更加亲密。这年冬天,渊明就写了这首诗送给敬远,以表慰藉。诗作首先描写了这时艰难的生活情景,接着记述他从古人的书中学得了安守穷困的节操,表示不应把隐居看作一种愚拙的行为,最后认为敬远是最了解他心愿的人。

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1]
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2]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3]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4]
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5]
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6]
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7]
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8]
平津苟不由,栖迟讵为拙[9]
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10]

【注释】

[1]寝迹:埋没行迹。衡门:横木为门。衡,同“横”。指简陋的房屋。语出《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这两句是说,隐身在简陋的茅屋里,远远地与世相隔绝。

[2]顾盼:盼来看去,意谓一举一动。荆扉(fēi):用荆条制的门扇,即柴门。

[3]翳(yì)翳:阴晦的样子。经日:整日。这句是说天色阴晦,整日下雪。

[4]无希声:没有细微的声音。皓:白。这两句是写雪的形象:侧着耳朵听没有细微的声音,在眼前却已是又白又净的一片。

[5]劲气:劲风,寒风。箪(dān)瓢:箪,一种竹制的盛食器;瓢,剖开葫芦做成的舀水、盛酒的器具。语出《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谢屡设:谓箪瓢经常空着。谢,辞。这两句写饥寒交迫的情状:寒风侵袭着单薄的衣服,箪瓢也经常空着,不能常设。

[6]萧索:萧条、冷落。空宇:空屋。了无一可悦:没有一点可以令人高兴。

[7]遗烈:遗留下来的英烈之士。

[8]高操:高尚的操行。谬得:错得。固穷:安守穷困。语见《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意谓君子能安守穷困,而小人一遇穷困就要胡作非为。节:节操。这两句是说,高尚的操行不是我能够攀到的,而却错得了安守穷困的节操。

[9]平津:犹坦途,此喻仕途。苟:姑且。不由:不从。栖迟:游息,此指隐居。这两句意谓:出仕做官姑且不取,隐居田园岂能是愚拙的呢!

[10]一言:一诗,指本诗。契:意愿。别:辨别。ft

【辑评】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五:渊明雪诗云:“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只十字,而雪之轻虚洁白尽在是矣,后来者莫能加也。

黄文焕《陶诗析义》卷三:无一可悦,俯首自叹;时见遗烈,昂首自命。非所攀,又俯首自逊;苟不由,又昂首自尊。章法如层波叠浪。

陈祚明评选《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三:“倾耳”二句写风雪得神,而高旷之怀,超脱如睹。……起四句,一句一意,一意一转,曲折尽致,全得子卿“骨肉缘枝叶”章法,而无揣摹之迹。

延君寿《老生常谈》:《癸卯十二月中作》云:“凄凄岁暮风……在目皓已洁。”自是咏雪名句。下接云“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接得沉着有力量。又云“高操非所攀……栖迟讵为拙”,想见作者之磊落光明,傲物自高。每闻人称陶公恬淡,固也;然试想此等人物,如松柏之耐岁寒,其劲直之气与有生俱来,安能不偶然流露于楮墨之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