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鄂伦春族的起源

鄂伦春族 作者:王莉 编


第一章 鄂伦春族的起源

大兴安岭的一个黄昏,太阳渐渐地沉入了重峦叠嶂之后,参天的桦树林沐浴着落日的灿烂余晖。几座圆锥形的“撮罗子”一字排开,上面覆盖的桦树皮泛着柔和的金光。猎狗正趴在“撮罗子”旁的架子下,津津有味地啃着一块骨头,猎马打着响鼻隐现在附近的草甸子上。在“撮罗子”旁边,已经架起了篝火,篝火正在熊熊燃烧,打猎归来的猎人们,劳作一天的女人们,还有对打猎充满好奇与渴望的少年们围坐在篝火旁,他们都结束了一天的劳动与学习,开始享受着夜晚给他们带来的宁静。年轻的小伙子、姑娘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少年们正缠着猎手让他们讲述在森林里的奇遇,妇女们围在一起,聊着天,谈着心……这就是森林里的猎民鄂伦春族传统生活的写照。物产丰富的大森林给鄂伦春族带来了悠然的生活,而这种悠然的生活让他们感到无比的满足与幸福。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生活在茫茫林海中勤劳、勇敢、善良的鄂伦春族吧。

广袤的黑龙江流域,大、小兴安岭,外兴安岭,以及贝加尔湖以东至库页岛,都留下了鄂伦春族猎人的足迹。莽莽的原始森林,沉寂秀美的草原,蓝幽幽的河川峡谷,拥抱着善良、勤劳、勇敢的鄂伦春族。鄂伦春族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鄂伦春族起源的传说

相传古时候,兴安岭上长着一望无际的大森林,高大的树木遮天盖地,这里鸟语花香,飞禽走兽应有尽有,但美中不足的是还没有人。天上一个名叫恩都力的神仙,同女娲一样,可以造人,只是他用的不是泥土,而是飞禽走兽的骨头和肉。恩都力想到别处都有人了,唯独兴安岭没有人,于是,就用飞禽走兽的骨头和肉为原料,用泥把骨头和肉糅合在一起,捏成人样。他打算做十个男人和十个女人。

捏完十个男人后,他发现飞禽走兽的肉不够做十个女人了,就多加了些泥土做补充,所以做出来的女人力气很小,不能干重活。恩都力一看男女力量差得太悬殊了,这可不行,他又给女人身上添加了一些骨头和肉,结果女人的力量又太大了,连男人也比不了了。恩都力不得不又抽下一些骨、肉,把女人的力量减小,这回男女的力气相差不多了,他们生活在一起,有了许多后代。

这些人不知道穿衣服,赤身露背,全身长毛,冬天就冬眠,春天才苏醒过来。他们饿了就摘山上的野果吃,但总吃不饱,于是恩都力抓来野兽,给他们吃兽肉。先给十只狍子,他们一天就吃光了;又给了五十只狍子,很快又吃光了;再给一百只狍子,不到十天也全吃光了。吃光以后,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去找食物,就等着恩都力给他们送吃的。恩都力终于忍不住了,大发雷霆,他发脾气的声音好似打雷一般,震天撼地,吓得十男十女拔腿就逃。他们跑得飞快,因为他们没有膝盖。但是他们毕竟不是神仙,逃不出恩都力的手掌心,恩都力迈出几步就把他们追回来了。

恩都力为了使他们与野兽相区别,把他们追回来后,用开水烫掉了他们身上的毛,只侥幸剩下了腋窝和嘴边的毛。恩都力看他们个个都是光头,不好看,又用仙术让他们长出了头发。恩都力为了制服他们飞跑的双腿,又给他们吃食盐。这还真灵验,他们慢慢长出膝盖骨了,跑得也就不那么快了。这下恩都力才放心,又给他们送了些野兽。

狍子,鄂伦春族猎人一年四季的主要猎杀动物。狍子皮很软,保暖性能极佳,聪明的鄂伦春妇女们利用狍子皮制作皮袍、手套、帽子等生活用品。

恩都力想,他们仅靠我给他们提供食物,早晚有一天会饿死。怎么办呢?于是就教他们自己捉野兽来糊口,教他们一块儿打围,抓野兽,扒皮,吃肉,用兽皮做衣服。从此,鄂伦春族的祖先诞生了。

据鄂伦春族老辈人讲,鄂伦春、鄂温克和赫哲族是一个祖先,原来住在外兴安岭(今俄罗斯境内斯塔诺夫山脉)、北海(今贝加尔湖)一带,后来由黑龙江北迁至南岸。过江以后一部分人很喜欢兴安岭(包括大小兴安岭)上的广袤森林,便留下不走了,所以这部分人成为“乌热千”(鄂伦春);一部分人不愿意住在山岭上,就走到山下居住,这部分人称为“鄂温克”,意思是从山上下来的人们;还有一部分人不愿意住在山岭上,也不愿意住在山下,便乘木筏顺江而下,一直走到“三江”完达山地区,这部分人就是赫哲族,意为沿江居住的人们。当这三部分人分别的时候,一位老者嘱咐说:“我们就要离别了,以后见到头戴‘灭塔哈’(狍头帽)、脚穿‘其哈密’(一种短靴)、手上戴着骨箭环的,就是我们自己人。”在鄂伦春、鄂温克和赫哲族服饰中,都有这三样东西。

专家们证实了鄂伦春族老辈人的说法。鄂伦春族只有语言而无文字。根据鄂伦春语的特点,可以断定它与满族、赫哲族等民族的语言相同,因此,这几个少数民族都是由东北某一古代民族发展而来的。

鄂伦春族生活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接壤的地方。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鄂伦春族共有8196人,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

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民族称为人口较少民族,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2个人口较少民族。

“鄂伦春”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清初。此外还有“俄伦吞”、“俄罗春”、“俄乐春”、“俄伦春”等几种说法。这些称谓虽然不同,但都是“鄂伦春”一词的谐音。鄂伦春族的主要姓氏有5个,即吴、葛、关、魏、莫。下面这个故事讲的就是鄂伦春族这五大姓氏的由来。

鄂伦春族姓氏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兴安岭大河西岸住着很多勤劳勇敢的人家。他们有的开荒种地,有的上山打猎,有的下河捕鱼。一天晚上,突然天降大雨,突如其来的大雨把很多人都淹死了,只剩下一个姑娘和一个小伙子幸运地活了下来。姑娘抱着根木头,小伙子坐在一个大桦皮篓里,两个人漂呀漂,一直漂进大山里,好不容易上了山,保住了命。两人上山以后,用几棵小树绑在一起,又找来些桦树皮一张连着一张地铺在小树的外围,搭成了撮罗子,总算能挡风避雨了。他们靠采山上的蘑菇填饱肚子,夏天时又把蘑菇晒干,留着过冬。后来,姑娘和小伙子结成了夫妻,生下了五个男孩。

男孩们长大以后,都缠着父亲让父亲给起名字。于是,父亲对他们说,从今天起,你们五个分头去办一件好事,三天后回来见我,那时,我再给你们每个人起个好名字。

三天后,老大拿出了五张用红木做成的大弓,父亲满意地点了点头,给他起了个名,叫“魏拉依嫩”,意为“红木头”,从此老大就姓魏了。老二扛回了一只又大又肥的狍子,父亲就给他起名为“古兰”,意为“公狍子”,从此,老二就姓关了。老三拿出了一顶狍头帽,帽子上还有两个原模原样的狍子耳朵,跟真狍子头没什么区别,于是父亲给老三起名为“葛钡”,意为“真聪明”。从此,老三就姓葛了。老四把打来的狍子不慌不忙地放在地上,抽出刀子“刷刷”分成六块,先把狍头献给父亲,然后把割下的四条腿分给四个兄弟,最后才把没什么肉的狍腔子留给自己。父亲很感动,给他起名为“吴恰它堪”,意为“没有私心,办事公正”。从此,老四就姓吴了。老五把这三天打来的猎物堆放在一起,有狍子、野猪、飞龙、香鼠等,没等父亲开口,四个哥哥齐声称赞:“莫日根”,意为“打猎能手”。于是,老五就姓莫了。这五个兄弟后来各自成家立业了。鄂伦春人呢,从此也就有了姓。

狍头帽,即狍头皮帽子,是用完整的狍脑袋皮缝制而成的。据说,戴这种帽子可以起到伪装的作用,猎人在打猎时,不容易被动物发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