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英雄格斯尔可汗:蒙古族民间英雄史诗 作者:安柯钦夫 译;其木德道尔吉 整理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推出的《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是一套规模宏大的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丛书﹐也是新世纪我国文化建设的一项壮举。它对于弘扬我国各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加强各民族的和谐和团结﹐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批判﹐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把传统文化一概斥为“封资修黑货”﹐使人们长期对国学有所忌讳和忽视。改革开放以后﹐自20世纪90年代“国学热”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继承我国传统的文化学术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重要性。尽管对于“国学”的内涵和外延﹐学术界不无歧见。狭义的“国学”﹐前人多指以“经”、“史”、“子”、“集”为代表的传统“汉学”。而“中华大国学”概念的提出﹐则始于新世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的国学﹐是56个民族创造的”。这就为“中华大国学”概念奠定了明确的理论内涵和外延。

由当今56个兄弟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有着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中华大地上﹐自古便繁衍着众多的民族和氏族部落﹐如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所论述﹐既有源于蒙古高原的蒙古人种﹐也有从中亚东移的雅利安人种﹐还有从南亚北上的南太平洋人种。很自然﹐各个民族和氏族部落在自己的历史发展中﹐都创造了自己的文化。而在五千多年汇聚和交融的过程中﹐各民族和氏族的文化既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相互吸取、相互借鉴﹐又各自发出独特的光辉。今天﹐占全国人口92%的汉族本身就是由历史上的华夏族与周边的许多民族和氏族融合而成的。在这种意义上﹐汉族文化自然也融会有历代许多民族和氏族的文化创造。

近代以来﹐由于西学东渐﹐对于世界各国先进文化的汲取﹐使我国文化和学术产生了划时代的走向现代化的深刻剧变。而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不但不能割断历史传统﹐相反﹐必须从历史传统中汲取优秀的养分。文化的现代化总是在前人肩膀上前进的﹐只有充分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努力吸取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先进文化﹐我国当代的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够超越传统文化。认识文化发展的承前启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历史趋势和规律﹐人们就不难理解和认识《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的编辑和出版﹐具有何等重大的意义。

中华民族文化精深博大﹐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典籍不可胜数。这自然给文库的编选带来很大的难度。这套丛书除“汉学”文献外﹐还收辑有少数民族典籍42种﹐不但包含传统汉学的“经”、“史”、“子”、“集”﹐以及历代名家的诗文、小说的精选﹐还选辑有少数民族的富于代表性的著作﹐如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藏族史籍《红史》、《萨迦世系史》等;蒙古族史籍《元朝秘史》、《汉译蒙古黄金史纲》等;满族历史著作《满族源流考》;维吾尔族古典长诗《福乐智慧》;还有彝族、土家族、苗族、瑶族、毛南族、壮族、仫佬族等民族文化典籍﹐如《查姆》、《梅葛》、《阿诗玛》、《召树屯》、《布洛陀经诗》、《莫一大王》、《过山榜选编》、《盘王歌》﹐等等。其中既有历史学术名著﹐也有民间长期流传的民歌和英雄史诗。尽管难免会有疏漏﹐但其篇幅之浩大﹐可谓涵盖了我国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术的灿烂光辉!

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主席便指出﹐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我们必将迎来文化建设的高潮。今天﹐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展和全面小康社会的接近实现﹐我们正迎来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在这样的历史时刻﹐《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的编辑出版﹐无疑正当其时。近年介绍国学成果的著作虽然出版不少﹐像《永乐大典》等的重新出版﹐工程之浩繁可以想见。但从“中华大国学”的视野﹐涵盖中华各民族的文化学术来选编﹐这套丛书确实做了前人还没有做过的工作﹐为人们了解中华大国学提供了一套难能可贵的选本。我相信它一定会获得广大读者的热忱欢迎﹐也深信这一套丛书﹐一定会以它的精致而丰富的内容﹐以它宏阔的学术眼光和高度的编辑质量﹐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时代的中华新文化﹐并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作出自己出色的贡献!

是为序。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 张炯

2016年1月20日于北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