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节 八旗制

庙堂之高,江湖之远:透过金庸《鹿鼎记》看清初政治、生活与文化 作者:管彦杰 著


第二章 八旗制与加官晋爵的规制

第一节 八旗制

八旗制的创立与功能

谈有清一代的政治问题,就不能不谈八旗制。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蒙古族建立的元朝之后又一个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从统治时间的长度比较,元朝统治持续了接近100年,清朝统治持续了将近300年,这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政权中最长的。

清军入关时兵数不过20余万,连同随军家属和仆从等也没有超过100万。不安全感从一开始就是清统治者的心病和先天不足,但他们出人意料地迅速建立起了对全国持久而稳固的统治,这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在诸多复杂的原因之中,其八旗制的效用显得格外突出,广被研究者关注。

史景迁在《曹寅与康熙——一个皇室宠宦的生涯揭秘》中写道:“八旗制是军事和民事的双重控制手段:普通士兵登记在旗,他们的家庭也是如此;军事纪律与广泛的平民登记结合起来;士兵耕种土地的收入维持全旗人员的衣食所需。满族史学家将八旗制的起源定于1601年,当时努尔哈赤把士兵组织为三百人一牛录,这就是后来汉语中称为佐领的原型。1615年确定了用不同颜色的旗帜区分军队的方式:共有八旗,即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

研究清初历史的姚念慈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总结道:“努尔哈赤所建立的政权,我界定为以父权为核心,以家族制为其外壳的奴隶制国家。满族社会的基本社会关系是以满族为统治民族,而以大量被掳掠而来的异族为奴隶。奴隶大众无法进入政治上层,政治史的主要内容是汗权与八旗的关系。由于汗权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故将许多重要的国家职能转移到八旗制上,类似‘共天下’,所以我称满族政权为八旗制国家。其基本社会关系和国家特征,到皇太极时期仍然维持不变。但皇太极缺乏父权制的权源,不得不扭转其父实行的蒙古化方向,转而采纳汉制,在八旗满蒙汉的基础上试图建立皇权政治。”

历史学家孟森在《清史讲义》第四章开篇写道:“清一代自认为满洲国,而满洲人又自别为旗人,盖即以满为清之本国,满人无不在旗,则国之中容一八旗,即中国之中涵一满洲国,未尝一日与混合也。然自清入中国二百六十七年有余,中国之人无有能言八旗真相者。既易代后,又可以无所顾忌,一研八旗之所由来,即论史学亦是重大知识,然而今尚无有也。盖今始创为之。”

《鹿鼎记》中处处闪现八旗制度的影子,譬如八部隐藏着大清秘密的《四十二章经》就归属于各旗,而金庸先生在小说中并无解释的意愿,当然这也与大众对八旗制度耳熟能详有关,但其实真正能说出所以然的人寥寥无几,甚至许多误解也时常存在。“浅之乎视八旗者,以为是清之一种兵制,如《清史稿》以八旗入《兵志》是也。”“八旗者,太祖所定之国体也。一国尽隶于八旗,以八和硕贝勒为旗主,旗下人谓之属人,属人对旗主有君臣之分。八贝勒分治其国,无一定君主,由八家公推一人为首长,如八家意有不合,即可易之。此太祖之口定宪法。其国体假借名之,可曰联邦制,实则联旗制耳。太宗以来,苦心变革,渐抑制旗主之权,且逐次变革各旗之主,使不能据一旗以有主之名,使各旗属人不能于皇帝之外复认本人之有主。”

无论是哪种观点和论断,都得从八旗制度的由来、努尔哈赤为创立八旗制者切入。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不断扩张,势力增强,他们先是把蒙古族人编入旗内,由八旗统管,这就是八旗蒙古的来历。皇太极进一步改造之前努尔哈赤对汉人的政策,也就是不再将被征服地区的汉人归八旗统管,这就是八旗汉军的来历。

康熙对汉族政策的表述很多,比如他多次强调“满汉皆朕之臣子”“满汉一体”;再比如他为了吸引那些因为缺乏民族认同感而归隐山林的读书人,明确提出“在朝大小官员,皆是朕心中信任之人,各官都要进谏、奏本,切勿推脱责任”,满族与汉族及其他各族彼此逐渐融合。

八旗按照军种或职责不同而设有步军营、前锋营、骁骑营等常规营伍,还设立了火器营、虎枪营等特殊营伍,以上营伍有的在《鹿鼎记》的不同场合中时有出现,韦小宝也常率领八旗营伍外出办事。

八旗军中还有外国人,最著名的就是俄罗斯人。中俄发生边界战争,清军先后俘虏和接纳投降俄军100多人,其中一半人被押解到北京。康熙将这些俄罗斯军人编入镶黄旗,享受清政府发给的住房、耕地和粮饷,并允许他们与中国女子通婚。这些俄罗斯八旗军聚居在北京东直门内胡家圈胡同,他们定居中国后,绝大多数改姓罗、杜、姚、何、贺等中国姓。

这段史实在《鹿鼎记》中也被借用。在描写韦小宝攻打雅克萨城大获全胜后,“命罗刹兵穿戴清兵衣帽,派一名参将带领两千清兵,押解降兵到北京去向皇帝献俘”。“终康熙之世,这两队罗刹兵一直在清军中服役,忠心不贰,外国使臣前来北京,见到中国皇帝役使罗刹官兵,无不心中敬畏。直到众罗刹兵逐渐老死,‘俄罗斯佐领’的编制方始裁撤。”

上三旗与下五旗

清军入关前,皇太极亲自统领的是正黄旗、镶黄旗、正蓝旗,因为是皇帝的亲兵,这三旗被称为“上三旗”;余下的“下五旗”则是正红旗、镶红旗、镶白旗、正白旗、镶蓝旗,分别由皇亲贵族掌管,分驻各地。清朝入关后,多尔衮政治地位迅速上升,作为当时政权的实际掌握者,他将自己所领的正白旗纳入上三旗,而将正蓝旗降入下五旗,此后未再变动;多尔衮死后,顺治自然接管了正白旗的统领权。

《鹿鼎记》中还讲到一段上三旗中的镶黄旗与正白旗之间的矛盾。“鳌拜是镶黄旗的旗主,苏克萨哈是正白旗的旗主,两旗为了争夺良田美地,势成水火。苏克萨哈给鳌拜害死后,正白旗所属的很多财产田地为镶黄旗所并,现下正白旗众大臣求皇帝发还原主。”康熙当时的态度是:“镶黄旗是上三旗之一,鳌拜虽然有罪,不能让全旗受到牵累。咱们什么事都得公公道道。”

除了苏克萨哈,在书中还出现过一个戏份较多的正白旗人物,就是多隆。《鹿鼎记》中介绍:“多隆是满洲正白旗的军官,进关之时曾立下不少战功,武功也甚了得,但一直受鳌拜的排挤,在官场中很不得意,最近鳌拜倒了下来,才给康熙提升为御前侍卫总管,掌管乾清门、中和殿、太和殿各处宿卫。”

《鹿鼎记》中多次出现上三旗的情节,例如康熙派韦小宝去少林寺宣旨,出发前说:“现下我升你的官,任你为骁骑营正黄旗副都统,那是正二品的大官了。你本是汉人,我赐你为满洲人,咱们这叫做‘入满洲抬旗’。正黄旗是皇帝亲将的旗兵,骁骑营更是皇帝的亲兵。”

再比如,小说中提到保护顺治的行颠和尚“昔年是正黄旗大将,进关时身经百战,深知行军打仗之法,后来才做顺治的御前侍卫总管”。康熙还曾“派来镶黄旗汉军都统一等公佟国纲”协助韦小宝与罗刹国谈判。“佟国纲的父亲佟图赖,是康熙之母孝康皇后的父亲,乃是汉人,因此康熙的血统是半满半汉。佟图赖此时已死,佟国纲袭封为一等公。佟图赖早年在关外便归附满清,属镶黄旗,佟氏改为佟佳氏,军功甚著,名气很大。”

这里需要特殊关注的是康熙赐韦小宝“入满洲抬旗”。“入满洲”相当于康熙特许韦小宝加入自己的民族,成为同族人;“抬旗”则提升旗籍以提高韦小宝的出身。抬旗,一个“抬”字显现出地位的提高,这种提高方式包括将包衣汉姓改变为八旗汉军,还包括由八旗汉军改变为八旗满洲。抬旗实际上是八旗内部人事关系的微调,对制度本身没有什么影响,但对于韦小宝这样的个体而言则意义重大。封建社会是身份社会,身份从下至上的流动或许没有比它更快的了。

《鹿鼎记》中提到的下五旗的情节基本上都与《四十二章经》有关。康亲王对韦小宝道:“当年咱们满清进关之后,每一旗旗主,先帝都赐了一佛经。我是正红旗旗主,也蒙恩赐一部。”因为康亲王遗失了《四十二章经》,康熙又前来索要,他不知该怎么办,只好跟韦小宝交底。

还有一次韦小宝听说御前侍卫副总管瑞栋要侍卫们去办事,就警惕地问什么事,张康年道:“是宗人府的镶红旗统领和察博,听说是得罪了太后。瑞副总管把他捉来后,逼他缴了一部经书出来,后来在他嘴上、鼻上贴了桑皮纸,就这么活生生地闷死了他。”

康熙曾经向正蓝旗旗主富登问过《四十二章经》的下落。宫女陶红英之所以知道《四十二章经》的秘密,是因为“那镶蓝旗旗主有一天喝醉了,向他小福晋”泄露的,而且她的“太师父在镶蓝旗主府中盗经,和几个神龙教弟子激战”。

康熙能赐韦小宝“入满洲抬旗”可谓天恩浩荡,毕竟韦小宝在官场中不过是一个小太监出身。在韦小宝的协助下拿下鳌拜,第一次立下功劳后,康熙心想:“可惜他是个太监,不论我怎么提拔,他也总是个太监。祖宗定下规矩,不许太监干政,看来只有多赏他些银子了。”康熙心里想到的这个“祖宗定下的规矩”就是针对太监立下的规矩,我们后面有专门的章节详解。

第二节 爵位与官阶

清朝的爵位

古代东西方都有爵位,功能也都类似,一方面区分社会地位和出身贵贱,一方面是褒奖功勋。韦小宝时常被称为“韦爵爷”,这个“爵爷”就是他的爵位。

中国清朝爵位有三个系统:一是宗室爵位,二是异姓功臣爵位,三是蒙古爵位。宗室爵位其实就是宗室觉罗世爵,共计12等,每等又细分若干级,掌于宗人府,只授予爱新觉罗氏族人,也就是说这是皇室独享。蒙古爵位则是按照宗室爵位例,在保留原有的蒙古尊号的前提下,又在亲王之上设立汗号世袭罔替。异姓功臣爵位当然是封给异姓功臣的,分为九等,公、侯、伯、子、男等。

先来看看《鹿鼎记》中提到的四个亲王,一个是海大富出手帮忙的“郑王爷”,一个是顺治和董鄂妃生下三个月就夭折的儿子“和硕荣亲王”,一个是“平西王吴三桂”,还有一个就是“康亲王杰书”。前面三个亲王比较特殊,郑王爷从未出现过,荣亲王则是前所未有的百天夭折却被封为亲王的,不具有代表性,另一个平西亲王并非宗室,吴三桂我们会有专门的章节再讲。这里单独讲讲康亲王。

清代六大亲王分别为:努尔哈赤时期的礼亲王代善,皇太极时期的睿亲王多尔衮,顺治时期的安亲王岳乐,康熙时期的康亲王杰书,雍正时期的怡亲王胤祥,咸丰、同治、光绪时期的恭亲王奕䜣。由此可见,康亲王杰书的地位多么高。

历史上的康亲王杰书与《鹿鼎记》中所描写的不同,并非趋炎附势、胆小怕事、吃喝玩乐、碌碌无为之辈。

杰书在顺治年间已被晋升为亲王,康熙年间平三藩之乱时,杰书临危受命,他先把耿精忠打得无力抵挡,被迫投降,又马不停蹄横扫盘踞在金门、厦门一带的台湾郑经,彻底平定了东南各地。杰书凯旋回京时,康熙亲自到卢沟桥迎接,殊荣之至,显赫至极。

《鹿鼎记》中的故事没有什么与蒙古爵位有关的,所以我们直接从异姓功臣爵位晋升的奇迹——韦小宝谈起吧。谈之前我们不得不提醒各位,清朝晋升爵位的层级复杂程度远超常人想象。

爵位可分为九级,从高到低依次是公爵(超品)、侯爵(超品)、伯爵(超品)、子爵(正一品)、男爵(正二品)、轻车都尉(正三品),以上爵位均分一等、二等、三等共三个等级;骑都尉(正四品)、云骑尉(正五品)和恩骑尉(正七品)。除恩骑尉外,所有爵位的晋爵都是以云骑尉为基础的。获得两个云骑尉,就晋爵为骑都尉;骑都尉再加封一个云骑尉,就为骑都尉兼一云骑尉;骑都尉再加封两个云骑尉,就晋爵为三等轻车都尉;一等轻车都尉再加封一个云骑尉,就为一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一等轻车都尉再加封两个云骑尉,就晋爵为三等男爵。依次类推,一直晋升到一等公。如此这般,功臣爵位实际分为27个级别:一、二、三等公爵;一等侯爵兼一云骑尉,一、二、三等侯爵;一等伯爵兼一云骑尉,一、二、三等伯爵;一等子爵兼一云骑尉,一、二、三等子爵;一等男爵兼一云骑尉,一、二、三等男爵;一等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一、二、三等轻车都尉;骑都尉兼一云骑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

虽然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但是细想也很容易理解,这不过是简单的计算问题。下面我们来看韦小宝的晋爵轨迹。

韦小宝无意中救出了真太后,康熙道:“你官已做得不小了,今日再封你一个爵位。我大清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太后的恩典,封你一等子爵。”也就是从这时候起,韦小宝开始被称作“韦爵爷”,他是从爵位中的第四梯队的子爵开始爵位晋升的。

韦小宝在通吃岛上时,康熙差了赵良栋前来颁旨,“韦小宝晋爵一级,封为二等通吃伯”。皇宫中长大的建宁公主愤愤不平道:“皇帝哥哥真要升你的官爵,从三等伯升为二等伯就是了,哪有什么‘二等通吃伯’的道理。咱们大清只有昭信伯、威毅伯,要不然就是襄勤伯、承恩伯,你本来是三等忠勇伯,那就挺好,这‘通吃伯’三字,明明是取笑人。”

平定三藩后,孙思克来岛上宣旨。“康熙论功行赏,以二等通吃伯韦小宝举荐大将,建立殊勋,甚可嘉尚,特晋爵为一等通吃伯”。

收复台湾后,施琅又来岛上宣旨。“康熙论功行赏,以施琅当年闲居北京不用,得韦小宝保荐而立此大功,特此升韦小宝为二等通吃侯。”施琅跟韦小宝说自己也加官晋爵了,韦小宝才恍然大悟:“我本来是一等通吃伯,升一级是三等通吃侯,小皇帝却连升我两级,原来要我盖过了施琅,免得大家都做三等侯,滋味不大好。”

签订《尼布楚条约》回来,“皇帝温言奖勉,下诏韦小宝晋爵为一等鹿鼎公”,韦小宝的异姓爵位也就到巅峰了。后来建宁公主道:“你还只做到公爵,怎么就想不做官了?总得封了王,做了首辅大学士,出将入相,那才好告老啊。”

《鹿鼎记》中能做到公爵的人只有四位,除了韦小宝,还有“以军功而封公爵”的鳌拜,再就是投降以后被封一等公的郑克塽,还有一位则很容易被读者忽略,那就是黄梧。书中写道:“这位黄大人,本来也是国姓爷麾下的,职居总兵,他归顺朝廷后,官运亨通,逝世之时,已封到一等海澄公。”当时韦小宝就脱口而出:“这黄梧有什么拍皇上马屁的妙策,一下子就封到公爵?本事可不小哇!这法儿咱们可得琢磨琢磨,好生学学。”以韦小宝的经验判断,爵位晋升得高,功劳只是一个参考因素,关键还是得看是否讨得皇帝的欢心。

如果说韦小宝的爵位晋升算得上是坐火箭的话,那么施琅的爵位晋升至少也得是坐高铁。当时在北京,施琅见韦小宝时还说:“韦大人是一等子爵,爵位比卑职高得多。”等到收复台湾到通吃岛接韦小宝时,则得意道:“蒙皇上恩典,赐卑职为三等靖海侯。”由此可见,施琅在收复台湾过程中爵位晋升的速度极快,如果不是康熙照顾韦小宝的感受,连当年晋爵速度犹如火箭的韦爵爷也要被比了下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