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篇 谁是卡洛斯

卡洛斯全传 作者:雅瑟,博志 编著


上篇 谁是卡洛斯

第一章 身世之谜

为什么他们要离开黎巴嫩?他们怎么看待自己的故乡?

是依依不舍地背井离乡?是欢乐愉快地异域旅行?们有怎样的墨西哥情结?他们如何在遥远的他乡站稳脚跟?

卡洛斯有一个怎么样的家庭?有一个怎么样的父亲?

他的父亲是怎么样教育他的?少年卡洛斯有哪些过人之处?

卡洛斯有着怎么样一个妻子?他们是如何走到-起的?

墨西哥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卡洛斯怎么样从墨西哥城走向拉丁美洲?

在这里您将找到一个个确切的答案。

第一节 中东移民

我们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世上就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具有信心和某种才能去创造财富。当这些人所处环境适宜时,他们很快就会出人头地,而如果所处环境不适宜时,他们就会迁移到适宜的环境中去,这就与“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道理一样。

卡洛斯·斯利姆·埃卢,无疑是当今墨西哥最知名的人物,恨也好爱也罢,作为一个垄断了墨西哥电信、建材、零售等行业的商人,作为一个新的世界首富,他无疑已经成为墨西哥的一张名片。好多人或许都是通过了解他才知道一些关于墨西哥的信息,但谁也想不到,这个墨西哥的“国宝”竟是来自遥远的黎巴嫩的阿拉伯人的后裔。

19世纪的世界刚刚跨人工业化时代的门槛,老牌资本主义帝国正面临新兴工业国家的挑战,各种矛盾凸显。在这种关口,世界发生着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最大的一次融合。一些昔日的帝国正在被瓜分瓦解,奥斯曼帝国被分割成好多个小国家,各自纷纷宣布独立,而且矛盾重重,在这里出现了后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而东半球的印度等国,分别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以及在各个列强争夺下的半殖民地。正是这些昔日的大帝国,在这次世界大动荡中,成为大量国际移民的输出地。这次大移民的规模仅次于航海贸易时欧洲人对非洲黑人的贩卖,而这次移民对世界的影响范围更广,它所造成的一些影响在近些年不断表现出来。卡洛斯的祖先,准确地说是他的祖父,也是这次移民浪潮中的一员。正是因为他的迁移,才使得这个未来的世界首富降生在了墨西哥。

以西班牙、葡萄牙为主的航海时代的殖民大国也在这时失去了大量的殖民地,这些殖民地有的获得了短暂的独立。墨西哥正是在这个契机之下,于1821年8月24日宣布独立,但随后又遭受到西班牙和法国的争夺。正是因为墨西哥是当时少有的几个率先独立的国家,卡洛斯的祖父才选择迁到了那里。

之后,各个殖民地都借助各种力量争取独立,掀起了民族自治的高潮。而在一系列的反抗中最终取得胜利的只有墨西哥的反再次殖民运动,这与美国的参与不无关系。美国作为一个新兴工业帝国,绝不允许已经垂老的西班牙和还没站起来的法兰西在他的“后院”动土。

虽然独立后的墨西哥是军事独裁统治国家,但这个昔日的西班牙殖民地和其他殖民地不同,借助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与欧美市场的贸易往来,这里成长起了一些本土资本家,并且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形成了资产阶级主导的政治经济体系,很快进入了快速平稳的发展时期。也就是1876年至1911年,所谓的“白银时代”。

与此同时,整个中东地区成了各种利益争夺的战场。奥斯曼帝国瓦解。各省在工业帝国的支持下,以民族主义的名义独立,西方党派政治随即介入,但人民怎能容忍傀儡政权的统治,于是各省又有不同的党派争夺政权,内乱不断。黎巴嫩作为地中海、欧洲大陆和阿拉伯半岛以及中亚之间的政治文化融合地带,这种征战尤为复杂。

为了考虑长远的发展,注重族群利益的阿拉伯人又显现出了游牧民族特有的洒脱。“希望在山那边,山不过来,我就过去。”他们选择了离开。对于他们来说,迁移并不意味着背井离乡,而是寻找新的、更好的来自真主的恩赐。如今欧洲大陆以及美国都有大量的穆斯林,他们多是那时候迁移过去的阿拉伯人的后裔,而不是新加入的欧洲人。

与战乱相伴的是经济的下滑、消费的停滞,对于经营商业的人来说,这样的地方已经没有什么价值了。1902年,年轻的朱利安·斯利姆(卡洛斯的父亲)随着父亲离开了黎巴嫩,在海上漂泊了三个多月,来到了大洋西岸的墨西哥。另外有报道称,当年卡洛斯的祖父出走黎巴嫩与来自土耳其的政治迫害有关。

来到墨西哥后,斯利姆一家以商人的身份很快在墨西哥城安居下来,并开始做深入的考察,伺机重操旧业。很快,他们在墨西哥城最为繁华的国家宫殿附近,经营起了来美洲后的第一家卖干货的店铺。

由于对故乡的怀念,再加上他们是从东边到达墨西哥的,所以他们把这个店取名为“东方之星”。

由于店铺位置正处在墨西哥城的交通要道,加之所售货物比较独特,再就是价格也很公道,“东方之星”很快就火了起来。在不断地开分店的过程中,老斯利姆很快让朱利安成长为一个地道的阿拉伯商人,精明、勤奋、自律,充满财富智慧等一系列阿拉伯商人特有的个性在他身上发挥到了极致。很快朱利安就成了当地很有实力的商人,积累了广泛的人脉资源。在异乡的商场如鱼得水,毫不畏惧。

迁移,只不过是从一个状态转换到另一个状态,这并不可怕。其实不断地迁移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不断超越。人只有在不断超越自己的时候,造物主才会恩赐给他源源不断的财富和众多的出路。

卡洛斯自己和他的祖辈们一样,在不断迁移,不断地超越自我,但从不认为这是自己的能力,而认为是造物主的恩赐。这样就避免了自大和故步自封,使得迁移的过程能够不断地继续,不断地到达新的高度。

第二节 拉美爱国者

和墨西哥的所有人一样,这个家族终于挺过来了,他们把自己的发展和这个国家的命运牢牢地绑定在了一起。“不管陷入多么严重的危机,墨西哥都不会完蛋。如果对这个国家有信心,任何恰当的投资最终都会得到回报。”这是朱利安灌输给自己孩子的经商理念。

卡洛斯的成功无疑离不开父亲为他奠定的基础。而卡洛斯的父亲正好赶上了墨西哥历史上最动荡的一个时期,也就是20世纪初期的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在这期间他利用很多外国人撤离墨西哥的机会,大量收购了墨西哥城核心区域的古老建筑。正是这些房产,打开了斯利姆家族在墨西哥的财富大门,也为卡洛斯以后的飞黄腾达奠定了基础。

20世纪初期的墨西哥因为发展速度过快,一些积弊不断暴露,社会贫富差距拉大。迪亚斯的独裁不但遏制了新兴资产阶级对自由的需要,他的以买卖土地增加政府收入的做法,也使得大量农民失去了土地,加重了社会的动荡。

终于在1911年5月13日,墨西哥反政府武装在弗兰西斯科·马德罗(FrancisoMadero,1873—1913)的领导下,向墨西哥北部城市托雷翁发起进攻。效忠迪亚斯总统的联邦政府军在两天之后放弃抵抗,撤出托雷翁城,马德罗的军队随之开了进来。随着叛军进城的是一群暴民,他们像蝗虫一样突然出现在托雷翁城内的繁华商业区,大肆屠杀和洗劫那里的中国商户。在十多个小时之间,三百多名华人当场被杀死,造成震惊世界的流血惨案。

19世纪初,旅居墨西哥的华人还很少,大多都是随着同属于西班牙殖民地的东南亚的商船到达墨西哥。但在19世纪后期的二十多年内,由于迪亚斯总统实行鼓励外国投资和移民垦殖政策,并于1899年和中国清朝政府签署了友好通商条约,于是更多的华人涌入墨西哥。斯利姆一家也是在这种历史环境下进入墨西哥的。面对墨西哥的政治动荡,华人选择了离开,以及不知所措的慌乱,斯利姆一家却从容面对,坚信墨西哥的未来会更好,一切都将成为过去。

此时墨西哥的财富大多集中在一些被政府为了发展经济而请进来的外国人手中,华人群体可谓是旅墨外国商客中的佼佼者。而这一切都与保皇党人康有为的扶持和指导有很大关系。

康有为鼓吹“君主立宪”,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海外,在海外组织向华人募捐。由于不是所有人都认为应该继续维持清朝统治,所以捐款有限,康有为不得不另辟蹊径以增加收入。1902年冬,他旅行到英属哥伦比亚省维克多利亚城,和那里的保皇党分子会面,决定成立一个面向全球投资的商业公司,希望用自己的投资为保皇党的事业寻找财源。为了筹集公司的启动资金,康有为亲自到世界各地华人聚居的地方游说。

1906年,康有为到达墨西哥。他在视察了华人在墨西哥各地的商业经营状况之后,对托雷翁城产生了特殊兴趣。由于这里是靠近墨西哥最大的棉花产地,农业基础较好,地下又有丰富的矿藏。随着政府的改革措施,托雷翁城逐步建起大型冶炼场、机器制造厂,很快成为墨西哥北部的一个工业重镇。伴随着托雷翁城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业也日益兴盛起来。康有为看准时机,用个人资金进行房地产投资,转手之间,净赚十多万银元,约合今天的近一百万美金。

康有为在房地产投资上的成功,使得他们想再扩大经营,最后决定在托雷翁城建立一家银行,起名为“华墨商业银行”。1906年秋,华墨商业银行获得墨西哥政府颁发的营业执照,正式挂牌营业。这个银行融集了墨西哥各地华商资金,用以从事房地产投资。为了促进房地产销售业务,华墨商业银行还征得墨西哥政府批准,于1907年在托雷翁东城建造了一条长达8英里的有轨电车线路,计划建成后由商业银行管理这条线路上的电车营运。这足以让如今的一些国人惊得目瞪口呆,我们的前辈还有这么辉煌的商业战绩?

托雷翁城华人的勤奋和财富引起了当地墨西哥人的嫉恨和不满。

1911年5月5日,一位名叫赫苏斯·弗朗里斯的墨西哥人,在托雷翁邻近的城市戈麦斯帕拉西奥发表街头演讲,指责华人不仅抢了墨西哥人的饭碗,在赢取当地妇女的感情方面也是危险的竞争者。他还指控说,这些外国人,在托雷翁发了财,便囤积金钱,然后寄回中国。他更不遗余力地攻击华人在日用百货、蔬菜种植和销售等行业的垄断地位,号召墨西哥人驱逐华人。弗朗里斯的反华演讲,为此后不久发生在托雷翁城内的大屠杀惨案做了舆论上的准备。可以说墨西哥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是以从托雷翁城爆发的反华浪潮为导火索的。之后这股浪潮才转向所有的外国人,继而转向本国的独裁统治者。从这一点说,观察一个国家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要先看他们对本国的外国人持什么态度。强烈的排外情绪往往是巨大的内部矛盾将要爆发的预演或开端。

当肆意抢夺的暴民和乱兵涌人华墨银行时,大屠杀达到高潮。暴民们首先冲进大厅,杀死好几位银行雇员。他们用墨西哥大镰刀在受害者的尸体上乱砍乱剁,还把砍下的头颅和四肢抛到大街上。与此同时,一小队墨西哥骑兵开到托雷翁城郊,把那里的中国菜农驱赶到附近的一个屠宰场,当场集体枪杀,之后还把他们的尸体践踏在马蹄之下。大屠杀从凌晨6时一直持续到下午4时,直到叛军首领下令禁止屠杀为止。

在墨西哥暴民和叛军的打劫下,在墨西哥投资经商的美国人、德国人、西班牙人、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财产损失,但和中国人所遭受的大屠杀和野蛮洗劫相比,则显得微乎其微。

这让人想起了印尼反华事件,为什么华人总会被推上风口浪尖?

正在此时,一向低调的朱利安出手了。作为一个居住在首都的商店经营者,他很少会遭到和本国底层民众接触频繁的华商那样的嫉妒与仇视。当其他国家的商人看到华商的惨状都纷纷出售地产,准备离开墨西哥的时候,他这个已经没有祖国的流浪者后代,抓住了成为这块土地真正主人的机会。所付出的仅仅是信任,或许还有墨西哥人对他们的同情也一并被利用了起来。并没有多少财产积蓄的朱利安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以超低的价格,从其他旅墨商客手中收购了大量位于墨西哥城中位置优越的房地产,尤其是在西班牙殖民时代留下来的旧建筑。这为后来他的家族商业帝国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不知这其中有多少是属于康有为领导的华商的资产呢?当我们感叹今天有多少拉美人多么依赖卡洛斯的商业帝国的时候,能想到他的家族的发迹与这段历史的渊源吗?

有时候命运和历史一样地充满回环螺旋的相似,我们都能看到,但有时无法参与,有时无法遏制。这时,我们不能望洋兴叹,一味地责怪什么,或者惋惜什么,而是勇敢地闯入,尽情地享受其中的风险与危机带来的激动和快乐。因为一切都将成为过去,新的循环就要开始,曾经的繁荣也会复现。朱利安在最危急的时刻大胆地闯入,又耐心地等待,他成功了。

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在美国与英法的拉锯式干涉下取得了成功。

1914年,卡兰萨当选总统,并颁布新宪法,持续多年的墨西哥革命终于结束,一切都焕然一新,重新开始。

为了稳固初期政权,激活资本家的信心,促进经济发展,也是为了顺应一些既得利益者的需要,墨西哥新政府很快开始对所有土地进行产权确认,并通过法律的形式来保障产权所有人的权益。

这样,朱利安初期囤积的房产大大增值,他也由一个无名小商贩成长为墨西哥的资本家,完成了由客商到这个国家真正主人的蜕变。

而且他完全忠心于自己的新祖国,似乎已经忘记了原来的故乡。他经常向自己的孩子强调一定要热爱祖国,热爱墨西哥。

和墨西哥的所有人一样,这个家族终于挺过来了,他们把自己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命运牢牢地绑定在了一起。“不管陷人多么严重的危机,墨西哥都不会完蛋。如果对这个国家有信心,任何恰当的投资最终都会得到回报。”这是朱利安灌输给自己的孩子的经商理念。

1940年1月28日,一个新的生命降临,这是朱利安的第六个孩子。也就是以后继承家族产业,把斯利姆家族的商业帝国覆盖到整个拉美地区,渗透到各种行业中,并荣幸地走上世界首富宝座的卡洛斯·斯利姆·埃卢。

他是第一个荣膺此项桂冠的发展中国家富豪,也是少有的以经营实业为主的世界首富称号获得者。可谓是,“以异类的身份,在双重的边缘向中心冲击。”他成功了,但同时因为他的低调,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他似乎是一夜暴富的投机者,而谁又能知道他的根有这么深呢?所以对于一切误解,他都是莞尔一笑。

第三节 不一样的家庭教育

卡洛斯的父亲不但继承了阿拉伯人的经商天赋,而且继承了阿拉伯人特有的教育观念。他认为,“从本质上看,商业无非就是创造条件,让一件东西发挥其最大的价值;从这种角度看来,家庭教育也是一种商业活动。”

卡洛斯能在各个行业间游刃有余,而且都达到垄断的地步。使人不得不佩服他的商业才能,而这一切都得益于父亲对他的特别教导。

一个人的成功无疑与他的教育经历有关,一个民族的延续繁荣无疑与它的教育理念有关。求学是一种生活态度,而不是达到某个社会目标的手段、工具或途径。

卡洛斯的父亲不但继承了阿拉伯人的经商天赋,而且继承了阿拉伯人特有的教育观念。他认为,“从本质上看,商业无非就是创造条件,让一件东西发挥其最大的价值;从这种角度看来,家庭教育也是一种商业活动。”这并不是说他对教育的理解是功利主义的,是要达到个什么目的。他对商业本身的理解就和一般人不一样,商业不是获得财富的途径,而是完美人生、达到益己及人获得崇高人生价值的一种必须选择的生活方式、生存态度。由此把家庭教育看成这个意义上的商业活动,就意味着对教育的重视达到了极高的程度。

从远古时代起,游牧的阿拉伯人就有一种特别的教育方式。当在城市经商的父母把孩子带在自己身边养育到五六岁的时候,就会把他送到乡下,寄养在一处随便确认的养父母家,并给这个家庭一定的物质报酬,而更多的是免费的义务抚养。因为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民族传统,所以所有人都很认同,很乐意充当养父母。这样的教育有助于让这个民族永远有牢固的根基,不会失去与大地的联系。不管走多远,只要回到原点,顺着一路上去,总不会迷路。这样的民族不会因为物质的繁荣而忘却精神的实质,成为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找不到回家的方向,最终迷失在物欲横流之后的泡沫破灭之时。有了这样的文化传统,不管经历多大的磨难,哪怕从腰缠万贯一下衰落到一贫如洗,只要世界上还有穷人,他们就不会恐惧,他们会很快打成一片,并借助记忆中以往的经验,从另一个角落重新崛起。

虽然由于时代的变迁,远古的习惯已不再被坚持。但从小教育孩子了解民间疾苦,深入底层民众的传统,仍被卡洛斯的父亲继承下来。

卡洛斯8岁后,父亲开始带着他一起上班。本来是可以坐车的,但他们总是步行。朱利安不停地向儿子介绍眼前的一切,更多地涉及一些与商场商业有关的问题。一起评论各个商铺的运营状况,以及最近流行的商品。这样一来可以培养孩子发现商机的敏锐感,一来可以让他看到沿途各种各样的人。遇到穷人乞丐,大人的一次施舍,不仅培育了孩子的从善之心,也更加带来了内心的心灵震撼。当孩子看到在他的手中显得微不足道的几毛几分钱,在穷人乞丐的眼中显得那么重要,以至于要不惜以人格的屈尊而去换取这微不足道的收入时,对他的关于节约的教育就自然而然地完成了。这样的教育方式,避免了富裕家庭纨绔子弟的出现。

父亲不但不会蔑视穷人,不会因为自己的施舍而感到高高在上,反而强调,其实富人手中的财富大多还是出自穷人之手。

等到卡洛斯稍大一些的时候,父亲每星期会给他5比索的零花钱,并要求他明确地记下这笔钱是如何花掉的。而之后父亲总会抽出一定的空闲来检查小卡洛斯的账单,看完账单父亲会帮助他分析,每笔钱花费是否妥当,怎么做能够提高这些钱的利用效率,怎么花费更加合理。直到现在,在斯利姆办公室的书架上,还留着5本当年的账本,记录他买玉米饼、油炸圈和饮料的每一笔支出。

“在我的生活中,有两样东西是非常重要的,一是罗丹的雕塑,还有一件就是父亲留给我的账本。”卡洛斯曾对采访他的记者这样说。

第四节 非凡少年

倒卖棒球卡的成功,促进了他赚钱的欲望,让卡洛斯对商业投资充满了信心。此后他便用自己那敏锐的眼光,横扫每一次危机之后的墨西哥,把一个个在别人看来一文不值的企业收购在自己名下,并用独到的管理和十足的干劲,让它们一个个起死回生,为自己创造价值。

不平凡的父亲加上不一样的家庭教育,塑造了一个不一般的少年,卡洛斯比别的孩子更早地拥有了财富意识。从父亲给的零花钱中他学会了如何自己理财,用攒下的零花钱开始他一些小小的“投资”。

每个孩子都渴望尽早地挣到自己的第一笔钱,卡洛斯也是如此。他不满足只是花费父亲给他的零花钱,他更想尽快挣到自己的第一笔收入。

一天,卡洛斯像往常一样,一边走在上学的路上,一边用敏锐的眼睛四处打探,看看今天有没有什么新的玩意儿。当他走过一个小货亭时,发现有很多孩子挤在那里。他赶过去一看,原来这里今天新进了一批棒球卡。这些卡上印有当时墨西哥棒球队员的照片,很受学生们的喜欢。但学生们往往选择表现最好的那个球员,喜欢拿着印有他们的偶像的棒球卡片互相比美。卡洛斯看到了这一点,灵机一动,把印有他认为接下来会表现很好成为大家偶像的球员的卡片统统买断。

不出所料,他看重的那几个球员很快都有了优越的表现。学生们争着要那些印有热门球员的卡片,但此时小货亭已经没货了。他们被告知可以去找卡洛斯,于是卡洛斯趁机高价售出,大赚了一笔。小小年纪的卡洛斯,竟然靠自己敏锐的眼光,还有那看准时机勇于出手的魄力,在玩乐中把父亲给的零花钱翻了几倍。

倒卖棒球卡的成功,促进了他的赚钱欲望,让卡洛斯对商业投资充满了信心。此后他便用自己那敏锐的眼光,横扫每一次危机之后的墨西哥,把一个个在别人看来一文不值的企业收购在自己名下,并用独到的管理和十足的干劲,让它们一个个起死回生,为自己创造价值。

在卡洛斯11岁时,他做出了人生第一次正式的投资。和所有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家一样,墨西哥当时亟待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由于缺少资金,就在国内发行了不少国债。在父亲的赞助下,卡洛斯购买了一批国债。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这个投资很明智,随着墨西哥经济的发展,他购买的国债升值了三十多倍。

安逸的日子没过多久,卡洛斯迎来了人生最大的一次挑战。和所有能干的商人一样,卡洛斯的父亲因为过度劳累,加上年事已高,长期生病。在卡洛斯15岁时,父亲的病情加重,没多久就去世了。I临终时他嘱托卡洛斯要照顾好家人,并且协助兄长打理好家族产业。15岁的卡洛斯,过早地承受了失去父亲的悲痛,不过却也因此提早学会了自主生活,并且练就了一副家长式的工作作风,把每个细节都照顾得很周到。这为他后来管理庞大的企业集团,合理地任用管理人员奠定了一定的经验基础。

由于家里兄弟众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卡洛斯的投资活动都是独立自主的私人投资,很少涉及家族企业。17岁时,他利用做一些小买卖的积蓄,开始投资股票。当时墨西哥政府正着手于把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由美国资本家掌控的企业赎归国有。正好这段时间处于冷战初期,国际局势很是紧张。

墨西哥这个介于两大阵营之间的国家,虽然明确表态站在美国一边,但仍然不能让美国安心。由于对墨西哥的不信任,美国人担心墨西哥也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许多原来的美国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一时这些企业的股价大跌。

卡洛斯牢记父亲的教诲,“不管陷入多么严重的危机,墨西哥都不会完蛋。如果对这个国家有信心,任何恰当的投资最终都会得到回报。”他把自己的所有积蓄都用来买这些被美国人抛弃的股票,因为他坚信自己的国家。20岁时,卡洛斯的账户里已有了超过4600美元的存款,这都来自他的那次股票投资。不久之后,卡洛斯又把这些资金投资买期货。他似乎很喜欢尝试新鲜的事物,而且喜欢把刚刚学到的理论付诸实践。这为他日后采取多元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多面手的特性已经初露端倪。

1971年,一向因为人多地少,粮食缺乏的墨西哥,迎来了一个丰收年,全国一片欣喜。粮食丰收了,紧接粮价就会下跌。普通老百姓很欢喜,但那些从事粮食期货的人们就要发愁了。因为按预期定价,他们必须按高于市场价很多的价格收购供货商的粮食。为了减少损失,他们纷纷抛售手中的期货。卡洛斯虽然这时也做期货,但他与其他人不同,他不但不抛售,反而不遗余力地把期货市场上抛出的期货收归己有。因为他相信政府不会看着粮价大跌而置之不理,这样会影响农户种粮的积极性,来年粮价岂不是又要大增?

在此后好长一段时间内,粮价依然大跌。那些抛出手中期货的商贩们正暗自高兴幸亏自己已经抛出去了,而此时墨西哥政府也意识到粮价再跌就会为来年的生产带来负面影响。于是没过多久,政府就投入巨资,大量收购粮食。市场上的粮价也马上跟着回升,卡洛斯此时才抛出自己手中的粮食期货,又大赚了一把。

第五节 独特的见解造就一段传奇姻缘

他很是自信地说:“我觉得商业的目的就是要改变社会。钱的作用是用来分配资源的流向,从这个意义上讲,商人要成功,就必须学会把钱用在最需要它的地方。做人也如此,我并不认为自己会是个很好的老师,或是个很好的官员,但我相信自己会是个很好的商人……”

在长期的经商投资实践中,卡洛斯渐渐对商业有了自己的认识。作为一个移民者的后代,他有比别人更强烈的集体意识。他不光坚信并热爱自己的祖国墨西哥,而且关注自己的母国黎巴嫩,尤其关心旅居在墨西哥的黎巴嫩人,经常参加一些团体活动。

就像很多国家都有唐人街一样,在墨西哥也有一个阿拉伯人聚居区。因为他们大多信奉伊斯兰教,而按伊斯兰教的教规,每个星期五,人们都要聚集在离自己最近的一个清真寺集体礼拜。之后经营各种商业的人们一起吃饭,互相探讨交流生意上的事情。卡洛斯经常参加这样的聚会,因此也认识了不少来往于黎巴嫩和墨西哥之间的阿拉伯商人,这其中包括他后来的岳父达米特。

二十出头的卡洛斯因为自己的独特见解,在一般的闲谈中常常很引人关注。有一次他遇到了在墨西哥制鞋业很有名气的达米特先生,两人很快就聊到一起了。在得知卡洛斯放弃了大学教师的职业而选择继承父业走经商之路时,达米特觉得有点可惜,劝他还是继续呆在教师的岗位上,没准儿以后能有更大的作为。因为这时的卡洛斯可不是一般的教师,而是应邀在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讲课。这样的职位很容易走上从政的道路,所谓学而优则仕,这种观念在重视传统的阿拉伯人心目中和在古老的中国人心目中似乎有相同的分量。再加上寄居他乡,人们都渴望自己的同胞能够在本地的政界供职,从而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权利,至少可以获得不少便利。

但卡洛斯却不这么想,他很是自信地说:“我觉得商业的目的就是要改变社会。钱的作用是用来分配资源的流向,从这个意义上讲,商人要成功,就必须学会把钱用在最需要它的地方。做人也如此,我并不认为自己会是个很好的老师,或是个很好的官员,但我相信自己会是个很好的商人……”

达米特立即被这个青年人的见解和自信所折服,很是欣赏,并相约下次再谈。在之后多次交往中他们互相熟悉。卡洛斯得知达米特先生还有个和他同龄的女儿,很是欣喜。在注重传统的阿拉伯人的观念中,最好是和自己背景相近的人成婚,这样的家庭稳定性更高。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门当户对,但又不仅仅是停留在对经济水平的考量上,而更侧重于相同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以及对一些重大人生问题的基本共识。而达米特先生因为遇到了卡洛斯,也倍感高兴。很快他就征求双方意见,把女儿索玛娅嫁给了卡洛斯。

达米特家族也算是黎巴嫩的望族,索玛娅的一个叔叔后来成为了黎巴嫩总理。但是她不像一般的富家子弟那样骄横奢侈,索玛娅很勤快,而且富有同情心。其他的富家子弟都瞧不起家庭教师,一般往往以取笑老师作乐。索玛娅却不和他们同流合污,她自幼就表现出了温柔的天性,总是非常同情弱者。

婚后,索玛娅就如同许多典型的阿拉伯妇女一样,全权负责照顾家庭生活。后来他们有了六个顽皮可爱的孩子,照顾孩子的任务也都落到索玛娅一个人的身上。但索玛娅不觉得这是负担,她很理解丈夫,其实也是由于她从小所接受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女人就应该相夫教子,而男人必须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事业当中。

但已经脱离阿拉伯传统文化熏陶的卡洛斯却认为这是他欠妻子的一笔债务,他需要用不断的努力,以商场上的出色表现来回报妻子。

为了表达对自己深爱的妻子的感激,卡洛斯在组建自己的第一个工业集团时,把自己和妻子的名字合在一起,作为新公司的名字,即卡尔索集团(Group Carso),它的名字来自卡洛斯自己的名字CarlosSlimHelu和他的妻子的名字SoumayaDomit的合体。他从来不把商业上的成功归为已有,而认为在这里面也有妻子的一份功劳。

索玛娅不仅美丽善良,很有教养,懂得相夫教子,而且极其节俭。接触过她的人都为她的真诚善良所感动,他们想不到墨西哥的大富豪背后会有这样一位伟大的女性。索玛娅不光保留了阿拉伯传统女性的优良品质,同时她也有作为现代女性时尚优雅的一面。因为接受的是西方现代化的教育,所以她把阿拉伯人特有的对艺术的嗜好转向了西方艺术。和卡洛斯一样,他们都喜欢艺术,常常收藏一些自己喜欢的艺术品。不过她不是为了比富赛美,只是选择价格不高,但自己很喜欢的艺术品,她把这作为一种爱好,而不是投资。

有了妻子的默默付出,为他安定了后方,照顾好了孩子,打理他的生活起居,卡洛斯在商场上更加得心应手。一直以来他和妻子的感情很好,家庭和睦事业兴旺,成功人士该有的卡洛斯都有了。

但就像少年时代的安逸光景因为父亲的去世而突然消失一样,事业有成的卡洛斯还没来得及尽情享受天伦之乐,索玛娅就因为肾病先他一步离去了。这给他的人生带来了第二次沉重的打击,他一度痛苦不已。同时他更为自己因为事业的奔忙而很少在妻子身边,帮她照料家务,给她足够的呵护而自责。

痛定思痛,不久后的卡洛斯终于从自责中走了出来。他开始重新思考人生,他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对商业的独特看法,“钱的作用是用来分配资源的流向……”他把商业上的许多事物进行分割,安排自己的儿子、女婿们去负责。自己从繁杂的商业活动中解脱了出来。抽身之后,他并没有闲着,而是投入到了慈善事业当中,致力于协助政府改善墨西哥的穷人地位,以及解决墨西哥普遍存在的贫富差距问题。

第六节 从墨西哥城到拉丁美洲

在早期的殖民时代,和美国比起来,墨西哥也算是老大哥级的,因为这里的富人比北美大陆的多而且更有钱,正是这些有钱人主导着这里的政治,使其延续欧洲大陆的风格。而同期的北美大陆大都是些拓荒的农民,一穷二白,又经不起过度的剥削,和欧洲本土的离心力很大,所以便率先实现了独立。

为什么比盖茨还有钱的人竟然出现在墨西哥?其实墨西哥这块神秘的土地,历来以矿产资源丰富著称于世。还是在殖民时代,作为西班牙的殖民地,墨西哥就比作为英国殖民地的北美有更多的富翁。而且这块古老的土地有着比北美更厚重的历史积淀,这里有印第安人文明最辉煌的遗迹。

和众多不了解历史的外国人一样,喜欢忘记历史的墨西哥人自己对墨西哥也有点低估。他们没有因为这片土地上曾经的辉煌而感到骄傲,他们从来不提这里曾经是古代印第安人文明的中心。世界闻名的古玛雅文化、托尔特克文化和阿兹台克文化都是这片土地上的印第安人创造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墨西哥是被人们忽略了的世界第五大文明古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认识会成为全人类的一种共识。

玛雅文化是世界重要的古文化之一,更是美洲非常重要的古典文化。玛雅(Maya)文明孕育、兴起、发展于今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恰帕斯和塔帕斯科两州和中美洲内的一些地方,包括今日的伯利兹、危地马拉的大部分地区,洪都拉斯西部地区和萨尔瓦多中部的一些地方。玛雅文明的初期阶段围绕祭祀中心形成居民点,古典时期形成城邦式国家,各城邦均有自己的王朝。位于中美洲的玛雅古典文明中心,到9世纪时衰落了。此后,玛雅人北移到了墨西哥合众国的尤卡坦半岛,在那里进入了后古典文明时期。玛雅的后古典文明有奇钦伊察(Chichenltza)、乌斯马尔(Uxmal)和玛雅潘(Mayapan)三大中心。

公元10世纪后,势力强盛的托尔特克人后裔,从墨西哥侵入了尤卡坦半岛,影响到了奇钦伊察。玛雅文化与托尔特克文化在融合的基础上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已经衰落的玛雅文化重新繁荣起来,玛雅历史进入到了第二个发展时期,建立了许多比以前更大和更雄伟的神庙和大型金字塔,天文和历法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作为一个伟大的古代文明,玛雅文明为人类文明贡献了很多成果,大多数依然使今天的我们受益,只不过司空见惯,不知道它们与玛雅人和墨西哥这片古老的土地的关系而已。玛雅人对人类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农业方面。他们在农业生产中培育了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的粮食新品种,如玉米、西红柿、南瓜、大豆、马铃薯、辣椒、可可和烟草等。其中玉米和马铃薯的培植对人类贡献最大,经过欧洲人的传播,这两种作物已经成了世界上许多地方的主要食粮,帮助了许多人渡过了无数次的饥荒,对人类的延续和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玛雅人还是火鸡的培育者,火鸡现在已是欧美家庭过节必备的美味佳肴。另外玛雅文化在城市建设、天文历法、地理文献等领域都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很好的榜样,留下了众多的资料。墨西哥城作为世界第一大城市,与玛雅人的早期开发不无关系。之后墨西哥进入了托尔特克文明时期。

托尔特克人原是居住在墨西哥北部的一支游牧民族。大约在公元800年左右已经进入阶级社会,并开始南迁到中部高原地区。公元856年,克沙尔柯脱尔开始营建规模宏大的图拉城。公元967年,托尔特克人远征达金和奇钦伊察,在那里建立了新的玛雅托尔特克城邦。公元1156年奇奇迈加人攻陷图拉城,于是托尔特克人在中部高原地区的统治也就随着图拉城的陷落而终结。

在托尔特克人南迁到中部高原地区后,特奥蒂瓦坎文明开始衰落,这就为托尔特克人发展自己的文明创造了一个契机。特奥蒂瓦坎城被毁灭后,特奥蒂瓦坎文明虽然开始显示出衰落的迹象,但其发展并未中断,很快又在其他地方兴盛起来,并逐渐与当地文化结合。在这种结合过程中,一系列文明产生了,例如,霍奇卡尔科文明、艾尔塔星文明、猛特奥尔凡文明以及托尔特克文明,而在这些文明中,托尔特克文明最具代表性,其成就也最大。在南墨西哥人的心目中,托尔特克人几千年来一直都是智慧的象征。墨西哥的古代城邦文明和古希腊的城邦文明如出一辙。尔特克人就像古希腊的雅典人一样。他们也是一群精神贵族,他们的群体是一个由科学家和艺术家组成的社会。他们一直在探索和传承前人在心灵哲学上的成就和实践。他们是“纳过”(Nagual,意为守护神、巫师,其实确切一点说应该叫精神导师),他们也是学者。他们住在墨西哥城外古老的金字塔城——兜提华堪(Teotihuacan),传说中“凡人也可变成天神”的地方。托尔特克人在墨西哥古代建筑发展史上是以创造和使用圆柱而闻名的,而且在宗教信仰方面开始废除用活人作为牺牲献祭的礼仪,而代之以禽鸟和蝴蝶。把令人发指的原始宗教文化发展到了一种高雅脱俗,使人身心愉悦的新高度。但也因为过于脱离社会生产活动,使得托尔特克人走向了玄谈妙悟的极端,失去了存在发展的经济基础,最后慢慢地淡出了墨西哥的历史舞台。但他们的后代仍然还在,只不过没有祖先那么潇洒,只是作为墨西哥土著印第安人的一支,生活在离现代文明较远的山区。虽然辉煌不再,但他们留给人类的精神财富却是一座巨大的宝矿。由美国人卡斯塔尼达根据他在墨西哥托尔特克人导师唐望门下的学习经历所写的一些著作风靡世界,成为意想不到的畅销书。美国文化界突然发现,就在他们自己的土地上,在久受摧残的印第安传统中,竟然隐藏着如此丰富而神秘的智慧。

公元14世纪至16世纪初,阿兹台克文化是墨西哥中部最主要的土著文化。阿兹特克人的祖先原属于北部的游牧部落。公元9世纪到13世纪,阿兹台克人由北向南迁移。据传说,其太阳神和战神曾启示他们,一只老鹰站在仙人掌上啄食一条蛇的地方就是阿兹台克人永久定居之地。“墨西哥”在阿兹特克语中的意思是战神指定的地方。

墨西哥国徽上鹰啄蛇的图案也是来源于对这个传说的传承。

16、17世纪以后,由于西班牙人的入侵,墨西哥这个美洲古老文明的汇集地,在新的历史潮流中又率先跨进了现代的门槛。西班牙人看重这块土地不光是因为这里悠久的文明和良好的农业基础,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墨西哥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金、银、锏、铅、锌、砷、铋、汞、镉、锑、磷灰石、石墨、天青石、硫黄、萤石、重晶石等。已探明石油储量582.04亿桶(2000年),居世界第8位。

天然气储藏量7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13位。其他矿物储量:银2.28万吨,铅320万吨,锌360万吨,铋1.13万吨,汞1.5万吨,煤42亿吨,铁6亿吨(1984年),金138万公斤(1987年),铀4500吨,磷5280万吨(1991年)。1989年石墨储量居世界第1位,萤石、铋储量占世界第3位。1992年白银、硫酸钠、天青石产量占世界首位,铋、镉、汞产量占世界第2位,重晶石、锑产量占世界第3位。

因此墨西哥又被称为“白银王国”、“浮在石油上的国家”。大量的矿产资源不仅使墨西哥在很早的时候就受到了西班牙人的青睐,进人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墨西哥也一直是各种力量争相占有的一个地方。这使得这个国家总是政局动荡,内忧外患不断。进一步使一些投机商们乘机大获渔利,一般老百姓吃了很多苦头。二战以后墨西哥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但以前积累的弊端也日益显露,贫富差距过大,毒品泛滥,种族矛盾等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一直困扰着这个古老而年轻的国度。

由于地缘相接,美国和墨西哥有着难解难分的关系。当初北美大陆作为欧洲的纺织工业原料棉花和一般农业产品的主要供给地,这些行业利润低,容易产生难以和解的供需矛盾。而与此同时的墨西哥因为矿产资源丰富,所以在欧洲工业革命后的市场中处于比较主动的地位。再加上西班牙早期殖民者的经营,使得墨西哥主要以航海和矿产为主。而这些行业集中度高,利润率大,所以权势富豪关系紧密,社会一般比较倾向于保持传统。

谁又能想到,从欧洲殖民者手上独立之后的美利坚合众国会发展得如此迅速。以至于是它帮助解放了一些在西班牙手中的美洲西海岸殖民地,但这些地方在早先都是属于墨西哥的。这种领土纠纷使得美国政府和墨西哥政府的交往不能很顺畅,但这不影响民间对美洲大陆本来就是一体的认同。所以在墨西哥人看来,在美国的南部生活与在墨西哥生活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只不过因为隶属于两个不同的国籍,更增加了他们的选择而已。20世纪90年代,美国曾一度有一个受人关注的新闻,就是他们发现越来越多的美国各州官员竟然都是墨西哥人的后裔。甚至有美国预言家说以后美国还要称霸世界一百年,而这个前提是北美的一体化。令人难以想象的是,他们认为北美一体化后的首都、总部不是在美国,而是在墨西哥,就是墨西哥城。可见在美国和墨西哥的这种难解难分的关系中,墨西哥并不像外界认为的那样,是个硬撑好强的小弟弟,而是一个确实有实力,连美国人都认可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老大哥。这样一来,我们就不应该对墨西哥产生世界首富而感到吃惊,应该吃惊的是我们以往的观念过于狭窄。

第二章 身份之争

他是谁?他做了什么?为何有人称好有人责怪?他为何那么一意孤行?

第一节 紧抓时机的天才商人

人们谴责他是一个贪婪的垄断者,利用他与墨西哥总统和其他政客之间的紧密联系建立起他的商业帝国。他从不正面回答如此的谴责,其实,他心知肚明,他确实早已与政界人士建立了联系。他不光要等待机会,还想自己制造机会。

虽然卡洛斯有着无与伦比的商业天赋和超人的工作激情,但他的成功与墨西哥的社会环境变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有些人说是他造就了墨西哥飞速发展的经济,他马上强调:“我的朋友,你错了,不是我造就了墨西哥,是墨西哥造就了我。”这虽然体现了这个商业大亨的谦虚以及对自己国家的热爱,但另一方面也让人瞠目结舌——这个家伙居然能对一个国家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以至于有人说是他造就了墨西哥!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许多政客也正是利用这一点,在经济危难之时发难,使一个国家改头换面。好多商人也会参与其中,乘机获得巨大的利益。但一般商人可能因为政治投机而成为暴发户,在下一场混乱中又一贫如洗。很少有人能既参与其中,获得利益,又能适可而止,只是利用时机,而不是投机取巧。卡洛斯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要的只是政治变动给他带来的时机,而不是直接从当政者那里得到什么直接利益。他既不需要特别的政策照顾,也不需要政府的贴息贷款。他往往以一种拯救国家帮助政府解围的姿态出现在政界人士的面前,这让他与政府交往的时候有了很大的主动权。

紧抓时机的特性在卡洛斯小的时候,父亲就已经教授给他了。他们家族的发家史就是墨西哥一波又一波的危机史,只不过在各种危急关头,他们始终选择站在政府一边。他时刻牢记父亲的教导,“不管陷人多么严重的危机,墨西哥都不会完蛋。如果对这个国家有信心,任何恰当的投资最终都会得到回报。”或许在以后墨西哥遇到的多次危机中,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父亲的这句嘱托,似乎父亲早就知道,墨西哥这个国家会危机不断的,而他们要做的就是相信政府,抓紧投资,等待危机过去后这些投资带来的利润。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动荡,使他们获得了大量的地产,完成了家族资本的原始积累。

卡洛斯本人的商业生涯,也是始于与政府有关的投资,那就是在他II岁时,在父亲的赞助下,买下的一笔墨西哥国债。当时人们不是不相信政府的信誉,而是不相信墨西哥经济的未来。他们不认为投资国债会比把钱存人银行更能带来利益。

等到卡洛斯自己进入商场之后,他依然选择与政府有关的投资。

1971年,墨西哥粮食丰收,一些期货商抛售手中的粮食期货,致使粮价进一步下跌,卡洛斯趁机大量收购被其他人抛售的粮食期货。最终在粮价迅速下挫的情况下,墨西哥政府出巨资收购粮食,平抑市场粮价。卡洛斯再乘机出售自己手中的粮食期货,不光赚了很多,而且周期不长。但是在他自己看来,不管是收购还是出售,都是在为政府解围,而别人对他的这种观点也无法驳斥,似乎他真的一切都为了墨西哥,明明是为了自己赚钱,但非得搭上个爱国的便车。这个经历让他看到了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的巨大投资价值,投资民生产业意味着帮政府做事,也就不怕从政府那里得不到好处了。以至于他后来投资电信、投资网络的时候,不是因为这些行业的高额利润,而是因为他认为,在未来,这些都会和粮食一样成为重要的民生基本。

作为一个善于抓住时局大势的商人,卡洛斯在墨西哥的几次国有化浪潮中彻底完成了自己凤凰涅槃之变。

进入60年代,世界进入了冷战时期。这种状况最终由西方国家60年代末期广泛兴起的学生运动的推动而使各个国家重新审视发展战略,把大量的精力从国际对峙转移到了各自的国内事务。在墨西哥,1968年爆发的学生运动最终酿成了“特拉特洛尔科惨案”(军警与上街游行的学生发生冲突,导致数名学生死亡),拉开了墨西哥民众与政府对抗的序幕。1970年埃切维利亚在日益深化的社会危机中走马上任,成为墨西哥的新一届总统。埃切维利亚政府放弃了“先增长后分配”的发展理念,强调经济增长与社会公正的协调发展,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努力实现比较公平的收入分配。为此提出了“分享发展”的战略,目的是让更多的人能够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这项战略针对城市提出了建立“全国劳工住房基金会”、控制基本消费品价格、推行40小时/周工作制等措施。针对已经陷于困境的农业经济,“分享发展”战略特别强调农业部门为长期受苦受难的农民成立“全国人民生活必需品公司”,调节基本商品市场,增加贫困农民的收入,保证低收入消费者可得到基本商品。埃切维利亚改变了原来以鼓励私人资本为主的政策,强调加强政府干预的国家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加强了政府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相关产业的宏观调控力度。他还从美国资本家手中将一些大企业收归国有。他的一系列行为使得美国投资者纷纷抛售相关企业的股票。

卡洛斯乘机倾其所有以低价买入了大量的此类股票。之后随着墨西哥经济的平稳发展,这些企业在政府手中不但没有垮而且比以前更好。卡洛斯的股票也跟着涨价。但此时的卡洛斯没有急于出手,而是继续持有这些企业的股票,并不断加大持有量,一步步成为这些企业的最大股东,为最后把这些企业收购,纳入自己囊中做了准备。

80年代,墨西哥的国有化浪潮达到顶峰,这次不光针对外资控制的工业企业,而且更深一步涉及银行系统。因为经历了70年代经济危机的墨西哥政府开始认识到银行对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性。但没想到政府的这一收购政策,引起了巨大的反弹。大量外国资本撤资,使得一些靠贷款维持的企业一时失去了资金来源,纷纷濒临倒闭。这其中有一些烟草公司和一些餐饮连锁企业。这时卡洛斯出手了,不过他并没有掏多少现金,他只是以较高的比例,用以前买进的国有企业的股票换取了大量这些企业的股票,从股票持有人一步步加持,直到把这些企业收归已有。卡洛斯就是这样,通过股票投资,一步步涉足实业经营,使自己的财富软着陆,免去了因为泡沫经济或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带来的损失。

1979年作为世界石油输出大国的伊朗发生了由其精神领袖霍梅尼在巴黎遥控指挥的伊斯兰革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为了扫除瓜分中东的障碍,防止伊朗向外输出伊斯兰革命成果,于是对伊朗发动了经济制裁。而伊朗又利用国际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发起了制裁行动,得到了委内瑞拉等国的支持,导致世界石油价格迅速上涨,引起了石油危机。而在此前不久。墨西哥刚刚发现了大油田,一举成为重要的石油出口国。借助这次机会,墨西哥向世界大量出口石油,进而带动国内经济又一次高速增长,使得矿产、冶金等行业也迅速活跃起来了。卡洛斯看准时机,准备进军国际市场。为此他把手中的一些工业企业进行了组合,最后组建成了卡尔索工业集团。

进入90年代,因为执行埃切维利亚提出的“分享发展”政策,政府长期赤字,最终使墨西哥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国内政治危机,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准备将一些经营不良的国有资产出售给有实力的本国资本家,又掀起了一股私有化浪潮。这一传统其实早有先例,日本为了快速发展工业,早期先是政府投资创建,经营一段时间后,又低价卖给或简直就直接送给本国一些有经营能力的资本家。

像有名的三菱公司等就是这样来的。但是毕竟时代不同,出售的目的也不尽一致,墨西哥国民对此颇有微词。

得知政府首先要出售墨西哥电信公司的大批股份时,卡洛斯和西南贝尔公司以及法国电信公司共同购买了这家企业。卡洛斯出资17亿美元,买了这家公司60%的股票,拿到了控股权。虽然人们都觉得他当时的出价偏高了,但是他一直认为这是一桩非常好的生意,他知道这家企业具有很大的潜力。

人们谴责卡洛斯是一个贪婪的垄断者,利用他与墨西哥总统和其他政客之间的紧密联系建立起他的商业帝国。他从不直面回答如此的谴责,其实,他心知肚明,他确实早已与政界人士建立了联系。他不光要等待机会,还想自己制造机会。

1987年,在一次商界人士晚宴之后,卡洛斯给反对派候选人戈塔利写了一封信。内容大概是这样的:“尊敬的戈塔利先生,我想再过不了多久,我就可以称您为总统先生了,跟您的交谈非常愉快。我非常同意您在墨西哥前途上的许多观点,我们都需要一个更加开放更加自由的墨西哥,我想无论对墨西哥人民,还是对我们在国际上的朋友,一个开放的国家都将具有巨大的诱惑力……我非常愿意能为您做些什么!”这封信成为卡洛斯与政界联系的试水石。之后,他通过各种方式为戈塔利的竞选小组先后捐助了二千多万美元,并成为戈塔利参选小组的重要智囊。

最后在紧要关头,他借着财大气粗,以及以前对戈塔利的“恩情”竞在开玩笑时以勒索的姿态让戈塔利把电信公司卖给自己。

据说在出手电信公司之前,戈塔利曾向卡洛斯提起过这件事情,并问他有什么看法。戈塔利问:“您对墨西哥电信公司怎么看?”卡洛斯笑着说:“我想买下它。”戈塔利说:“哦,卡洛斯先生,你要我怎么办呢?要知道,想买它的可不止您一个啊……”卡洛斯幽默的回答:“亲爱的总统先生,我向您保证,一旦您把它放到了市场上,就等于放到了我的口袋里!”

在完成收购之后,他又再次以卡尔索集团的名义向戈塔利的顾问公司捐赠了2500万美元。不过不久戈塔利就因为贪污等罪名遭到反对派指控,并被推上法庭。在1994年的审判中,人们发现他把卡洛斯捐赠的钱存入了自己的私人账号。这又引起了他的竞选团队内部人员的痛恨,最后他被流放到爱尔兰,永远不许回墨西哥,他给卡洛斯带来的巨大利益也没人再去过问了。

“一定要学会把握这个国家发展的脉络,把握整个国家经济走向的脉搏,如果你想要做一名有影响力的商人,再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技能了。”当一些媒体采访时问到卡洛斯的成功之道时,他这么说。

第二节 心忧天下的时代商圣

在2006年卡尔索集团的年度大会上,卡洛斯宣称:“在未来的几年中,我将毫不犹豫地在消除拉丁美洲地区的贫困,和促进拉丁美社会的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我想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潜能,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让这个世界上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作为一个商人,我可以通过价格等市场手段来达到这一目的,而且我发现,我的生意做得越大,我就越有能力来实现这个目标。”

拥有五百多亿美元资产的卡洛斯,虽然腰缠万贯,但却一直秉承着谦逊节俭的生活方式。四十多年来,他一直住在墨西哥城的普通民宅里,没有换过地方。他乘坐的奔驰轿车因为年代久远都快变成了老古董,身上的西服也不是什么名牌。有身边人士透露,在他财富快速增长的上世纪90年代,卡洛斯手腕上戴着的却是一块塑料手表。多年来,卡洛斯一直坚持亲自管理公司,他在卡尔索集团的办公室,位于一座二层建筑的地下室,没有窗户,不见阳光。

卡洛斯的节俭是出了名的,他的这种作风被推广到整个公司。

几年前,他为旗下的工业集团起草了一份其中一条规定:富裕不1997年,卡洛斯曾经走在死亡的边缘,那时他做了一次心脏手术。以当时的资产,他在手术后完全可以退休,安度晚年,但他坚持要继续工作。他说:“就像艺术家一生都在不停地创作一样,对我而言,工作已不仅仅是社会责任,而是自身的一种情感需要。”他几乎把工作当成了一种本能需要,令人在对他的巨大财富羡慕之余,对他的十足干劲儿也不得不佩服。

与盖茨和巴菲特等人直接将财富与众人分享的做法不同,卡洛斯认为,增加投资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才是一个商人应该做的善事。“慈善即管理”,他说:“我们的理念并不是单纯地捐赠,不是像圣诞老人那样定期出现,而是要真正地解决问题。贫穷不是靠捐赠解决的。”

最近几年,卡洛斯给人的印象是开始热衷于慈善事业。而他的慈善目标不仅仅只在墨西哥,而是整个拉丁美洲。虽然在美国,很多富豪同时也是慈善家,美国人对此习以为常。但在墨西哥,投身慈善事业的富豪却比较少见。在墨西哥人的印象中,一个人不管做什么,都是出于自己的利益。

有一段时间,卡洛斯出资改造墨西哥城,请原纽约州州长朱利安尼为墨西哥城的改造设计了一套方案。他先从解决居高不下的城市犯罪人手,提出了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方案。那就是在高犯罪率地区,比如地铁、车站等地方,播放莫扎特的音乐,以此制造一种平安祥和的气氛,这种气氛能让人宁静,减少冲动。之后他还进一步提出了许多改革措施,其中的花费都是卡洛斯买单。虽然最终因为涉及大量贫民窟的拆迁问题,因民众的反对而搁置,但他为世界富豪如何参与社会福利事业做出了一个表率性的尝试。在此之前还没有任何类似的先例,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举。也有媒体称,卡洛斯最近走的穷人路线,是希望利用减小拉美富人与穷人间的鸿沟,赢得被看好的左翼领导人的信任,进一步扩张自己的商业权势。批评者认为,“这正是卡洛斯的高明与虚伪之处”并认为他的这些作为纯属作秀。

在医疗方面,卡洛斯的基金会为没有能力支付手术费用的墨西哥人支付了超过20万次手术的费用,并成立了一个肾脏移植中心。他还投入了大量资金,建立了第三家慈善机构,资助墨西哥贫困人口受教育、享受医疗保障和日常娱乐。在2006年7月2日墨西哥总统选举前,卡洛斯公开表示,他要为墨西哥创造更多的就业与教育平等的机会。

2007年3月份他出资4.5亿美元筹建了一家关注医疗保健研究的慈善基金,同年8月份提出计划一年内向墨西哥儿童捐献百万台笔记本电脑,总值约3亿美元。这些笔记本将被放置在图书馆或者学校中,允许儿童像借阅图书一样借出使用。

除了投资于慈善事业,卡洛斯还花了大量精力为底层民众的利益奔走。2006年9月,在卡洛斯的倡议下、墨西哥各党派负责人、商界领袖以及非政府劳工组织,在小镇查普德庇克共同签署了《查普德庇克协议》,这是一项旨在通过公私部门的合作,拉动墨西哥经济发展的计划,借此推动墨西哥的经济增长与对贫苦民众的投资。他说:“我们所需要的是投资、教育、经济增长与就业。当今世界上,相比其他任何事业,健康与教育更能体现公平的机会。”为了拉美的发展与进步,他已经走遍了拉美的各个角落,希望把投资用于最需要的地方。

他一直有着“用财富改变墨西哥甚至拉丁美洲”的雄心,进入新的时期,在退居二线之后,他的一切慈善行动以及在政府及各组织之间的呼号奔走,都是在用行动证实着他的理想。

在2006年卡尔索集团的年度大会上,卡洛斯宣称:“在未来的几年中,我将毫不犹豫地在消除拉丁美洲地区的贫困,和促进拉丁美洲社会的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我想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让这个世界上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作为一个商人,我可以通过价格等市场手段来达到这一目的,而且我发现,我的生意做得越大,我就越有能力来实现这个目标。”

他也关注一些国际热点问题,2006年3月,他以投资者的身份参加了联合国第四届水资源论坛。虽然既不是一个联合国官员,也不是国家政要,更不是水资源问题的专家,但作为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富豪,卡洛斯觉得他应该在为关乎全人类利益的水资源问题上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他的此次行动向其他商业人士发出了一个号召:来吧,投资水资源,关注人类未来。根据他的计划,他准备在墨西哥北部兴建一家污水处理厂,并扩建墨西哥城的一条自来水管道。

“一个人的财富越多,他对这个社会的责任就越大,也就越应该去帮助其他人。”他是这么说的,也在尽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地这样做着。

在世界又进入一轮经济危机的2010年,奥斯卡丢弃詹姆斯-卡梅隆花巨资精心打造的《阿凡达》,而选择了他前妻的《拆弹部队》这部更有现实意义的作品。福布斯选择让卡洛斯这个很有传统特色的富豪在此时登上世界首富排行榜,或许和奥斯卡奖项的评委们一样,是因为大家有个共同的期待,希望人们像他们一样更多地关注现实问题,体现了人们在危机时代对传统的回归。

第三节 备受争议的垄断巨头

在墨西哥,你不管干什么,不管到哪儿,都离不开一个人的影响,这个人既不是上帝,也不是撒旦,更不是墨西哥的国王,而是卡洛斯。这个在、墨西哥无孔不入的家伙使人对他又爱又恨,他的公司几乎涉足了所有的行业。从电信、金融、水泥、建材、卷烟、餐饮到网吧、自动取款机、咖啡店和电话亭等等,一个人在墨西哥不管是在投资还是在消费,只要你把钱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来,就意味着已经送进了这个家伙的口袋。

他的财富总量几乎占到墨西哥一年经济产出的63%,2006年一年,他旗下公司的股票市值就增加了120亿美元。他全部控股公司有二百多家,它们的市值占墨西哥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的5%,以及墨西哥股票交易所市值的三分之一。卡洛斯旗下的墨西哥电信公司控制着墨西哥92t70的通信线路,他的美洲移动公司也占据了70%的无线通信市场。

假如是在其他自由主义经济国家,的创业英雄,一个靠自我奋斗发家,雇佣了21.8万工人并把他的国家带人现代化的亿万富豪。但墨西哥人可不这么看,由于长期不合理的制度,墨西哥经济受政治影响很大,贫富差距悬殊,人们的仇富情结很深,长期以来这里的媒体翱大众一直都对卡洛斯怀有戒心,常常指责他身上不光彩的那一面。“有良心的大亨”人们谴责他是一个贪婪的垄断者,利用他与墨西哥总统和其他政客之间的紧密职系建立起他的商业帝国。

2006年,墨西哥右派报纸《改革报》上刊登了一幅漫画,臃肿的卡洛斯在拳击台上身体前倾,张开大拳猛捣一个弱小的对手。拳击台周围的绳子画成了电话线,暗示卡洛斯对墨西哥电信公司和美洲移动公司的控制。图片的注释是“亿万美元宝贝”。卡洛斯经常被一套名为“揭开真相”的电视节目嘲讽。作为一个政治秀平台,这个节目的策划者是一名败选的反对党总统候选人。他曾是卡洛斯的朋友,但后来又背叛了他。在另一个节目单元中一位新闻主持人愤怒地将一块馅饼塞进一个卡洛斯模样的纸偶嘴里,将其讥讽为暴食且贪得无厌的暴君。

面对一切嘲讽与谴责,卡洛斯总是坦然面对,他自信自己的洁身自好。在从商的40年生涯中,从没有听说过他曾被正式调查、起诉、控告或卷入到贿赂、不当交易及其他丑闻中。但如果看看墨西哥一般普通老百姓的艰苦生活,人们对他那巨额财富也不得不有所怀疑。

2009年秋天他请了一批记者吃午饭,在问了许多有关商业经验和宏观经济预测等一般性的问题之后,一个想故意刁难他一下的记者问道:“能在一个遍布穷人的国家成为全国首富是何感受?”一直很谦逊的卡洛斯马上打断了这个记者,他说:“我觉得那些认为在穷国不能产生强大企业的想法是极其荒谬的。”他语调阴沉,目的是想告诉人们自己很不喜欢这类问题。

世界银行最近的报告显示:墨西哥是世界上电话费最高的国家之一。卡洛斯对墨西哥国内电信业的控制,使其发展缓慢。到现在仍然有一半墨西哥家庭没有安装电话,只有4%的墨西哥家庭有宽带互联网连接。

其实墨西哥有个特点,就是在这个国家盛产行业寡头。据墨西哥有关方面的资料,当地25家大财团控制的财富已相当于墨西哥国内生产总值的47%这些大财团中的5家控制了银行和信贷市场的75%和投资股权的66%。在控制了墨西哥经济的众多显赫家族中,卡洛斯是最知名的一个家族创始人,而同时也是受到指责最多的一个。

墨西哥经济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那就是任人唯亲式的裙带主义,这在墨西哥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都很普遍。水泥行业基本上被Cemcx及亿万富豪赞不拉罗(Lorenzo Zambrano)控制。墨西哥有两大全国性电视网络,都为该国的显赫家族所拥有。其中,阿芝台克电视台(TV Azteca)为普里戈(Ricardo Salinas Pliego)所控制,墨西哥广播集团(Group Televisa)为阿萨拉格家族最受宠爱的儿子吉恩所控制。甚至连玉米饼也是一个垄断市场,巴热拉(Gonzdlez Barrera)家族的格鲁玛(Gruma)控制了该产品71%的市场。2009年1月,人们还曾为了玉米饼的价格上涨了一倍而在墨西哥城的大街上抗议。

“墨西哥有一个密集而复杂的关系网,政府和商业阶层有很深的个人关系。”墨西哥ITAM大学政治学教师德拉索(Denise Dresser)说:“这导致政府不去保护公众利益,不愿以消费者的名义对产业进行监管,而是更愿意帮助他们的朋友和同盟。有些时候,他们的商业伙伴的发展是建立在牺牲墨西哥人民利益的基础之上的。”

垄断企业集团又称托拉斯,它的形成,一方面给垄断资本家带来超额利润,另一方面却破坏了自由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导致中小企业主、农场主的破产和广大人民生活的恶化,从而激起群众性的反托拉斯运动的高涨。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美国政府采取法律手段,进行国家干预,早在1902年就出台了《反托拉斯法》,随后成立了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用以保证市场公平竞争。并且美国还把这些法律引入了战后受美国控制的日本,把日本三菱公司分成东中西三个,只不过后来随着日本政治自决化的进展,这几家公司又被重新整合在了一起。韩国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体在1998年的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事后调查发现和他们的财阀垄断有关,尾大不掉的经济体往往容易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

所以各个国家都在致力于对垄断的控制,纷纷出台了与反垄断相关的法律。

虽然墨西哥也有《反托拉斯法》和联邦竞争委员会,可是长期以来,垄断一直是墨西哥经济的特点之一。过去,政客们为确保大企业的影响力不威胁到他们的权力,客观上起到了刹车一样的制约作用。然而,随着20世纪90年代墨西哥经济私有化浪潮以及墨西哥革命党在墨西哥执政71年后终于在2000年丧失执政党地位后,政客的控制力逐步消退。

在幕后,以卡洛斯为首的垄断资本家们雇佣了一帮专业律师与政府出台的《反托拉斯法》作不懈的斗争。墨西哥的联邦竞争委员会早已对卡洛斯的公司展开调查,但问题在于他们在人数和资金上都无法与卡洛斯抗衡,因为他的公司“花在单个案件上的钱比我们一年的总开销还大!”委员会的一位官员无奈地这样说。

墨西哥科技大学的政治学教授Denise Dresserovd为此撰文提到其中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墨西哥已经形成一套有着太多既得利益者需要得到维护的权贵资本主义体系。而这些权贵们通过不断地资助自己的代言人,进一步加强了对政府的控制。历届政府都将回报竞选资助者的利益需求置于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之上;他们对必须让资助者获得利益分配这一点的强调,胜过对企业家创新以及造就公平经济舞台的强调。”

同时墨西哥深陷由寻租者(一些政客)和经济增长关键领域内的垄断者所构成的密集网络之中。这一网络运作于政治恩惠、官商合谋、新规则的制定以及特权维护等利益合谋的基础之上。这些涉及包括电信、能源、运输以及金融服务等所有容易形成垄断的产业,从这一点讲,卡洛斯的商业帝国不得不选择垄断的形式。

在墨西哥,你不管干什么,不管到哪儿,都离不开一个人的影响,这个人既不是上帝,也不是撒旦,更不是墨西哥的国王。这个在墨西哥无孔不入的家伙使人对他又爱又恨,他的公司几乎涉足到了所有的行业,从电信、金融、水泥、建材、卷烟、餐饮到网吧、自动取款机、咖啡店和电话亭等等。一个人在墨西哥不管是在投资还是在消费,只要你把钱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来,就意味着已经送进了这个家伙的口袋。

甚至连国际跨国公司的巨鳄们对他也无可奈何,既有几分惧怕,又有无限的无奈。2000年一期墨西哥财经杂志上的漫画中有这样一段对话:“比尔,你定一个方案,看看我们是否能在墨西哥开一家分公司……”“史密斯先生,这恐怕要征求一下卡洛斯的意见!”

美国威廉与玛丽学院的格雷森教授造了一个新词“卡洛斯化”,来形容卡洛斯及其家族生意在墨西哥的渗透程度。当然,这并不是一个褒义词,很多墨西哥人曾期望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私有化能够推动竞争,降低服务价格,结果令他们很失望。格雷森说:“斯利姆家族是墨西哥众多硕鼠中的一只,他们控制着垄断企业,阻碍国家经济的发展,并造成经济效率低下。”

对此,他的大儿子小斯利姆反驳说:

“这些指责是毫无根据的。”他抽出一份报告称,墨西哥长途电话费用位居全球倒数第三,最低的两个国家是美国和芬兰。然而,世界银行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却认为,墨西哥的电信服务费和家庭电话费用在发展中国家当中位居前列。

大学时代,卡洛斯能以一般人达不到的速度飞快地运算数字程序,但现在,他对计算机技术提不起丝毫的兴趣,宁愿躲在办公室的地下室里摆弄从儿时积累至今的手写账本。是他忽略了现代科技的发展方向吗?恰恰相反。如今,卡洛斯的电信王国已经拥有超过61亿用户。曾有人以为,他在成功收购墨西哥电信公司后会退隐江湖,可他的野心却比以往更加咄咄逼人。“我的下一个目标是哥伦比亚”,他放话说,要在数月内让哥伦比亚的手机拥有率达到人均0.5部。“我的任务就是推断科技的发展趋势,同时思考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运用它们。”为此,他的投资涉及了科技产业的各个方面,从手机到计算机零售。

第四节 不愿散钱的慈善家

卡洛斯是福布斯富豪榜上的常客。2009年时,他是富豪榜上的第三名,短短一年,他就成为了世界新首富,财富值激增了3185亿美元!这样一个财富大亨在慈善方面却被人指为“太冷血”。

自从妻子离世后,卡洛斯对人生进行了认真的思考,重新捡起了他年轻时对财富的定义,“财富可以是一种改变社会的力量。”之后他陆续设立了三个不同类型的慈善基金,现在他说这还不够。上世纪90年代初他本该在慈善事业上走在前头的时候他“只做了1%的努力”,他有点自责地说道。今天他或许做了20%的努力。“我承认我做得不够,”他说,“因为对我来说,是否做了足够努力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我在多大程度上解决或没有解决问题。”面对那么多社会问题,他要一一去解决吗?是痴人说梦还是堂吉诃德向风车的挑战?

“我的新工作将专注于拉丁美洲的发展和就业,”

卡洛斯自豪地说。然而在他的国家里他的慈善追求却被一些评论人士认为是为了巩固自己的财富金字塔地基,甚至遭到直接的嘲讽。ITAM大学的德拉索教授认为他捐赠得太少,她在一篇新闻周刊评论中对他进行了讽刺:“当你哪天出于非私利的原因捐出个人财富的80%,哪天就是我开始拥护你的时侯。”ITAM大学慈善与文明社会项目的主任雷顿解释说:“在墨西哥为公众做好事通常被看成是出于个人私利。"或许这种看法是正确的,只不过不够准确而已。卡洛斯并不是为了物质利益,而是把这个也当做一种感情需要,一种使命。

在一般传统观念中,慈善无疑与施舍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一提到慈善家,人们首先看的是他到底捐了多少钱,这些钱在他的总资产中占多大比例等等。这种观念无疑给神圣严肃的慈善事业套上了低俗物化的项圈。人们或天真或无知地以为慈善事业的最大受益者肯定是受捐助者,熟不知现在的所谓慈善家大都有自己的盘算。美国慈善家很多,其原因被归结为两方面:一方面因为美国富豪很多,另一方面因为宗教信仰的博爱传统。其实忽略了最重要的一条那就是美国的个人所得税率很高,遗产继承也被纳入到征税范围,但为了鼓励私人涉足公益事业,美国规定慈善事业资金免征各项税款。所以富豪们趋之若鹜地纷纷建立自己的慈善基金,打着慈善的幌子,分明是在逃税。背地里这些资金流人其他国家,用于炒房或做汇率投机。当然不乏真心实意要解决一些问题的人们,但是很少有人考虑被施舍者的尊严。他们一味地以为慈善就是把自己多余的钱捐给穷人而已。其实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管做的程度怎样,这种方向首先已经离题了。

行善无疑是人的一种本能,帮助别人可以得到一种存在的价值感。在被存在主义哲学描绘得失去意义的现代人生命中,从事慈善无疑成了一些成功人士进一步寻求自我存在价值的源泉。帮助人像渴望被人关心被人爱一样,已经成了现代人的一种感情需求,不这样做人就感觉不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情意。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既有见识又有财富的人们不断地加入了慈善大军。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尽情地享受着因为自己的财产转移而给人排忧解难带来快乐时自己的满足感和价值感。这里面不乏一些佼佼者,他们不但乐此不疲,而且愿意把其中的乐趣与众人分享,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大富豪们不再比拼看谁的财富多,而是比看谁捐出去的多。

比尔盖茨与妻子共同管理的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规模是洛克菲勒基金会的10倍,是福特基金会的3倍,目前已经超过了曾是世界最大慈善机构的韦尔科姆基金会。而且他表示,要在去世之前将460亿美元的财产全部捐赠出去。

他决定现在就开始启动他的全球健康计划,而不是像他以前设想的那样从60岁开始。“白天拼命挣钱,晚上又把钱捐出去”,但盖茨对此毫不在意。盖茨表示,并不是每个富有的资本家都会选择把自己g%的钱都拿出来帮助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我只希望能树立一个榜样,告诉人们:‘嗨,这样做很有意思,我做的善事越多,我的感觉就越好。,在这个问题上我在努力造成一种积极的影响,让人们知道需要把钱用到什么地方。”

美国亿万富翁沃伦·巴菲特准备将自己的大部分财富(总值约370亿美元)捐献给美国5家慈善基金会,其中比尔·盖茨及其妻子梅琳达建立的基金会将获得绝大部分捐款。现年75岁的巴菲特是美国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钢铁大亨安德鲁·卡耐基一生资助的公益项目不计其数,包括著名的卡耐基音乐中心和卡耐基梅隆大学。这位童工出身的超级富豪最关注文化教育,在世界各地建立的图书馆就达2500间。

迈克尔·杰克逊一个人支持了世界上39个慈善救助基金会,保持着2006年的吉尼斯世界个人慈善纪录,是全世界以个人名义捐助慈善事业最多的人。他不仅是一位百年难遇的艺术家和流行偶像,也是一位善举无数的慈善家!或许他从事慈善事业的目的或原动力就和他的艺术生涯一样,本来是为了不断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观众则认为是为了他们,一旦他不以观众为中心,做一些率性而为的事,人们就会受不了。这就使得他成了一个被媒体诬蔑最多,被世人误解最深的人……卡洛斯从事慈善的初衷或许和迈克尔·杰克逊有点相似,就像他说的“……不仅仅是社会责任,而是自身的一种情感需要。”

与盖茨和巴菲特等人直接将财富与众人分享的做法不同,卡洛斯认为,增加投资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才是一个商人应该做的善事。

卡洛斯并不是不捐钱,而是在捐钱之外还做别的事,还做另外的更深刻的思考,这或许是他带给我们的启示。

第五节 越俎代庖的救世主

他说:“我们所需要的是投资、教育、经济增长与就业。当今世界上,相比其他任何事业,健康与教育更能体现公平的机会。”他一直倡导用商业的手段解决贫困,并不断向其他商人推广他的这种观点。

一个人的成功往往与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成正比的,但一旦进入了某项具体实务,后来最终取得成功,走上事业的顶点的时候,人们却又会忘记自己的初衷。这时,偶尔的一次变故或许会给人生带来新的转折,让他回到最初的方向。

年轻的卡洛斯曾经有着与众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商业的目的就是要改变社会。钱的作用是用来分配资源的流向……”但当自己真的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已经赚了很多钱时,他早已把早年的雄心壮志忘得一干二净。是妻子的离世让他重新认识人生,让他找回了最初的自己。他突然开始了行动,希望把自己早年的理想付诸行动。他要改变社会,他要做本来应该由墨西哥政府做的事情。他不是总统更不是国王,但他比这些人更关注社会问题,他俨然是一个越俎代庖的救世主。

墨西哥城是墨西哥合众国的首都,也是卡洛斯出生、生活、经营事业的地方。它位于墨西哥中南部高原的山谷中,海拔2259米,东西窄南北宽,东西南三面群山环绕,北部是比较开阔的地带,四季如春。城区面积达1500平方公里,人口多达1800多万,是世界第二大城市。它集中了墨西哥全国约1/2的工业、商业、服务业和银行金融机构,是墨西哥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西班牙人在这里建了许多欧洲式宫殿、教堂、修道院等等,这使得墨西哥以“宫殿之城”而誉满欧洲。有名的起义者大道,纵贯南北,长达50公里。著名的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也就是卡洛斯的母校,坐落在墨西哥城南,这里有各类专业的多达30万的学生,是拉美最大的高等学府。另外墨西哥城市内还有建于1527年的美洲最古老的医院,还建有体育城,1968年奥运会在此举行。市东北郊的特奥蒂瓦坎有著名的印第安文明古迹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因为古迹众多,而大多古迹的墙壁上又都绘满了各种壁画,所以墨西哥城又被称为“壁画之都”。

今日的墨西哥城是16世纪时,西班牙征服者在打败中美洲的印第安文明——阿兹特克帝国之后,将该帝国的首都特诺奇提特兰(Tenochtitldn)夷为平地,在废墟上重新建立起来的城市,也是西班牙人在新大陆上建立的国家——新西班牙的首都。特诺奇提特兰原本是一个以特斯科科湖(Texcoco)中小岛为中心,逐渐填湖建造出的水上城市,西班牙人在此基础上又将湖面大部分的区域都填平。因此今日的墨西哥城绝大部分的市区都是建立在不稳定的回填土上的,对于地震之类的天灾特别没有抵抗能力。

1985年9月19日07时18分,墨西哥太平洋沿岸附近发生了8.1级地震,36个小时后又发生了7.5级强烈余震。此次地震给墨西哥造成了巨大损失,死亡4千多人,伤4万人,30万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达50多亿美元。

令人惊讶的是:地震中,墨西哥西部距震中较近的沿海四个州遭受的损失,远远小于远离震中400公里之遥的墨西哥城的损失,此次劫难似乎背离了地震破坏的一般规律。墨西哥工程协会会长乔治·普林斯说:“一个城市建在多地震灾害的、不坚实的地基上,那是灾害必降之所。我们将遭受更强、破坏性更大的地震。那将是很可怕的事。”美国著名地学专家斯纳教授形象地说,墨西哥城是在“一个碗中装上果冻”那样的地基上建造起来的大城市。

进入近代,由于墨西哥自资产阶级革命以来,快速发展以欧洲为市场的外向经济,导致各种行业在墨西哥城集聚发展,大量的打工者从四面八方赶到这个城市,一举使墨西哥城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也最密集的城市。由于贫富差距的拉大,在郊区形成了大量的贫民窟。这不仅给市政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垃圾遍地,污水横行。而且由于闲散失业人员大都以偷盗劫掠维持生计,使得墨西哥城一度犯罪率极高,治安状况相当差,卡洛斯的一个叔叔被劫持,卡洛斯用30万美元才把他从劫犯那里赎出。居高不下的犯罪率给这个美丽古老的城市带来了“人间地狱”的恶名,作为在这里生活了六十多年的并且很有责任心的成功人士,卡洛斯觉得他需要给这个城市做点什么。

卡洛斯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现状,决定让墨西哥城变得具有吸引力。然而,要怎么改变?精于管理庞大企业集团的卡洛斯,对于城市治理一窍不通。他想到了一个人——纽约市前市长朱利安尼,这位经历过“9.11”事件的城市治理者,因为在“9.11”事件时的纽约市危机处理应急指挥中的果断和有条不紊,以及之后的重建中的出色表现,被人们重视,一度被称为“城市之王”。后来他参加了2008年的美国大选,这是后话。他所写的《领导艺术》一书成为畅销书,一时成为领导者们争相学习的榜样。在卸任之后利用以前的名气,朱利安尼成立了一家咨询公司,专门为城市治理提供咨询服务。他制定的治理方案往往价格不菲,但这对卡洛斯来说不算什么。或许他的一些观点和卡洛斯相投,他们的心目中都有一个一体化的拉丁美洲。卡洛斯请他来出面帮助治理墨西哥城,既讨好了现在的墨西哥市长,又讨好了在他看来有可能主政美国的未来美国总统,这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征得墨西哥市政部门同意后,卡洛斯很快就成立了一个名叫“墨西哥城保护组织”的临时项目组,并从卡尔索集团拨出专项资金,专门向社会征集改造墨西哥城的建议。之后,他向政府部门引荐了朱利安尼。朱利安尼被聘为墨西哥城预防犯罪问题顾问,帮助治理这个绑架等罪案泛滥的城市。

2002年,朱利安尼正式接受卡洛斯的这笔大业务,来到墨西哥城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实地考察,并很快提出了很有针对性的改造方案。首先针对墨西哥城高居不下的犯罪率和不尽人意的治安状况,他决定推广他曾使用并提倡的“零容忍”警务政策。

“零容忍”警务是一种警务战略,又称“生活质量警务”,其核心是通过对轻微犯罪采取强有力的执法措施,以预防更为严重的犯罪,并最终促使犯罪率下降的一种警务运作方式。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纽约,地铁站等公共场所到处是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强行乞讨的乞丐、非法推销的小贩,墙壁上的涂鸦、随地大小便随处可见,不堪人目。暴力犯罪和青少年犯罪搞得人心惶惶。当时的纽约市警察局长布拉顿决定从严厉打击地铁逃票等看似轻微的违法犯罪行为人手整治纽约的治安秩序,结果效果很好。这种“零容忍”策略得到了1993年当选市长的朱利安尼的大力支持。

在随后的几年中,朱利安尼把“零容忍”政策推广到纽约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角落,主要针对毒品、枪支、青少年犯罪、汽车盗窃、腐败、交通违规、家庭暴力和各种影响生活质量的犯罪。这样,纽约的犯罪率大幅度下降,治安状况明显好转。在1994年至1997年短短几年间,纽约的犯罪率降低了37%,凶杀案件的犯罪率甚至降低了50%,达到了纽约近30年来犯罪率的最低点。1993年至1995年纽约市的机动车犯罪案件下降了40%,抢劫案件下降了32%,人室盗窃案件下降了38%。

此事传出后,有人担心墨西哥城可能因此被美国控制。对此,墨西哥城警察局长埃布拉德表示,朱利安尼和他的助手只是提出具体建议,墨方官员没有必要全部采纳。但人们的警惕性依然很高,加之他的改革措施牵涉到很多人的利益,最后有人竟然直接向朱利安尼写了威胁信件,迫使他不得不结束这场治理。虽然当初的计划最终泡汤,但朱利安尼治理纽约的一些方法还是被墨西哥城市政领导采用了,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其中包括朱利安尼所倡导的“情景管理”,也就是在一些高犯罪率的公共场合播放一些舒缓或凝聚人心的音乐,以此来减轻人的压力,避免冲动。

在参与治理墨西哥城的同时,卡洛斯也参与了墨西哥的医疗保障改革。2004年,墨西哥政府在原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基础上,正式在全国推广“大众医疗保险”。有专家认为,虽然墨西哥的医疗改革举动尚在起步阶段,但这种全民医疗保险模式,无疑是一种保护贫困百姓的有效方式。

“大众医疗保险”也就是全民投保,一方面通过保费的形式增加了政府的可支配收入,有利于缓解居高不下的政府财政赤字。另一方面,通过医疗保险,使一些原本没钱看病的穷人得到了实惠。这样政府既收买的民心,又缓解了因为贫富差距造成的潜在的社会压力,可谓是一举两得。但这种措施无疑是政府主导的,普通百姓一开始肯定不会太支持。各国政府最初推行这项政策的时候一般会选择政府和投保者共同负担保费,这样会使初期人保的人投入很少但却受益很大。

然后,政府再利用其手中的舆论将这种好处放大,使得所有人都想参加。久而久之,人们便会上钩,到那时政府就不再分摊保费,但人们却会争着投保,政府就只坐等大量的保费源源不断地支援各种财政空缺。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政府行为和发国债一样,也算是一种政府投资行为。或许卡洛斯看中的就是这一点,他毕竟是个商人,做什么都离不开自己的利益。一般政府补贴保费会从财政中划出专项资金,但是如果有这么多钱政府也就不会花那么大周折变相举债了,所以一般推行这种政策时政府本身就处在一种财政拮据的状态。这时,像卡洛斯这样的人便会来为政府解围。他以公益的形式为交不起保费的人们代缴一部分保费,又从政府获得的保费总额中获得比投入更多的“补贴”。这样卡洛斯的慈善形象更加高大,政府的亲民政策也就更深人人心,皆大欢喜。但有人看出了其中的端倪,于是更加大了对卡洛斯的批评。他们认为:“这正是卡洛斯的高明与虚伪之处。”

在参与当下的社会事务之外,卡洛斯也对未来表示关注。他出资救助所谓的失足青年,把大量的因为轻微犯法被判刑入狱的少年保释出狱。墨西哥贫富悬殊,存在着大量的贫困人口,这些人口中很多人沦为流浪者,也就是游民,而犯罪者往往在这些人之中。这些人缺少谋生的手段,大多数人在城乡之间流动,没有什么收入,为了生存而做的一些违法事情往往出于无奈,自己也不愿那么干。一旦被抓之后,往往十分沮丧,总是在绝望中进一步的堕落。而狱警们把他们当做罪犯对待,这样会加大他们与社会原有秩序的对立情绪,以后即使被放出去,也有可能重新走上更大的犯罪道路。这些人多数并非大恶之人,只是因为贫困而失去了重生的机会!

往往一些能改变社会现有秩序的人也产生在这个群体当中。卡洛斯似乎要把他的理想延续给这些受他恩惠的年轻人,对他的保释行为,也是有人称好,有人责怪。

卡洛斯自己则认为这是他从社会中获得财富的同时,给社会所做的一点回报而已,没什么特别的用心,也不是什么政治投机。用财富给大量失足的年轻人自新的机会,是他拟定好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

在卡洛斯看来,用财富赐予失足青年改过自新的机会,对墨西哥前途大有裨益。失足青年们在绝望中获得这样的重生机会,势必会更加珍惜人生,努力弥补过失,重新找回正确的人生方向。这不光有助于改善社会治安,还有利于产生更多有为青年。

此外,在卡洛斯看来,墨西哥的司法制度是不完善的,其工作效率之低,容易让许多犯错并不严重的年轻人枉受牢狱之累。这种不公容易让这些年轻人对社会产生厌恶情绪,不光不利于这些人改过自新,而且不利于社会稳定。早一点把他们保释出来,就可以早一点让他们避免堕落。

正因为这种态度,卡洛斯为失足青年们重生机会的投资毫不吝惜。他设立的基金会,除了不断向教育投入外,还积极地为大量第一次入狱的年轻人支付保释金。到2006年为止,卡洛斯为5000名第一次入狱年轻人支付了大量的保释金,让许多年轻人为此而兴奋不已。

除了上述改造社会的行动之外,卡洛斯还花了大量精力为底层民众的利益奔走。他借助自己的财富基础,以及曾在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工作过的经历还有政界商界的各种关系,在他的倡议下、墨西哥各党派负责人、商界领袖以及非政府劳工组织,在小镇查普德庇克共同签署了《查普德庇克协议》,这是一项旨在通过公私部门的合作,拉动墨西哥经济发展的计划,借此推动墨西哥的经济增长与对贫苦民众的投资。他说:“我们所需要的是投资、教育、经济增长与就业。当今世界上,相比其他任何事业,健康与教育更能体现公平的机会。”他一直倡导用商业的手段解决贫困,并不断地向其他商人推广他的这种观点。

另外卡洛斯还关注教育,他还为此专门设立了一个基金会。到2006年,卡洛斯已透过这个基金会,向墨西哥的贫困儿童免费捐赠了9.5万辆自行车、7万副眼镜。同时,卡洛斯还为众多的贫困大学生设立奖学金。截至2005年,他已经为15万名大学生提供了奖学金,解决了这些大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问题。2006年,他又为1.7万名大学生颁发了奖学金。而根据他的计划,这些数字离他的目标还很远,他将在此后的时间里继续提供大量资金,以资助贫困大学生和偏远地区的教育发展。

通过各种努力,卡洛斯想要改善他的公众形象。他不愿被人们嘲讽为贪得无厌的资本家,但他的一些做法依然有着强烈的商人特色,他习惯了做任何事都要一举两得,这不得不让人对他的一些做法有所怀疑。但他依然我行我素,俨然一个越俎代庖的救世主。面对人们的非议和劝阻,他总是这样回应:“为别人的意见而活,那就无异于行尸走肉,我才不管在我死后人们怎么看我呢。”

第六节 踏实能干的企业领袖

他总是尽可能地精简管理层,以便能与有限的主管人员保持直接并且紧密的联系。但他尽量不辞退以前的员工,而是继续留用他们,这也使这些人倍加感激,在老公司丢了饭碗的他们,在新主人门下干得更加卖力。“和他们比起来,我并不比他们懂得多。”卡洛斯总是这样谦虚地说,“对于该企业来说,他们才是真正的经营专家。”

卡洛斯商业航母的每一次壮大都与那些被他低价收购进来的企业的巨大贡献有关。能让在一般人看来已经没有什么价值的企业重新焕发活力,并使之成为自己财富的主要来源,这不仅让人们对他的独特眼光刮目相看,更为他的经营之道拍手称奇。

和所有的发展中国家一样,墨西哥的一些重要行业的大型企业都是在政府的扶持下发展起来的,因此也大都保持着垄断经营的模式,为了保持这些企业的垄断地位,政府不得不出面对相关行业进行管制。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一些跨国公司和世界区域贸易组织给这种形式带来很大压力。加之在90年代初,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在拉丁美洲盛行,在短短几年间就造就了所谓的拉没奇迹。在这种形式下,1988年墨西哥放开了对电信行业的管制。一时间美国、法国、德国的通信公司都来墨西哥发展业务。

作为墨西哥电信行业老大的墨西哥电信公司,因为以往的垄断地位,长期处于优越的状态,对客户态度极其恶劣,而且费用高昂。其他外国公司纷纷乘机拉拢客户,使得墨西哥电信公司受到强烈冲击,市场占有率急剧下降。因为机构庞大,反应不是那么灵敏,应对措施也难以很快生效,墨西哥电信公司几近倒闭,不得已政府只能将其推出,准备作为国有资产处置的试点项目。

卡洛斯看准时机,联合美国西南贝尔公司以及法国电信公司共同购买了这家企业。但墨西哥电信公司和其他外资电信服务商相比,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费用昂贵、服务效率低下、通话质量差、服务品种单一等。

接管墨西哥电信公司之后,卡洛斯充分借鉴另两家合资企业的技术管理优势,对这个烂摊子进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

他的第一个举措是进一步提高电信费用,但是同时他采取了分期付款和“提前支付”的做法。这样把安装电话的一次性花费以分期付款的形式分摊到更长的一个周期,最后客户累计交给电信公司的款项要比以前多,但每次交付的却比以前少很多。简单地说就是赊账给用户,以挽回信用危机,重新获得用户的青睐。一方面减轻了用户的短期负担,另一方面增加了公司的长期收入。

毕竟电信服务的利润重头在收取电话费而不仅仅是电话机安装费。所以根据新公司规定,用户只要缴纳很少的一部分费用,就可以在自己家里安装一部电话。在当时电话还是一种奢侈品,所以人们很乐意接受。这使得电信公司的业务迅速增加,随后又要求客户在电话费中不断补交以前的安装费用。

他的第二个措施就是改善基础设施,提高通话质量,加强员工培训,转变服务态度,不断拓宽新的业务,增加服务项目。使得装一次电话的时间,从以前的40天,缩减到4天,大大提高了效率,也获得了客户的好评。

此外,墨西哥电信的服务项目也大大增加。早期的电信公司只提供通话服务。卡洛斯又不断开通了各种形式的套餐,方便了电话商务。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革新,他又把业务进一步延伸到包括手机、互联网服务、门户网站和电话咨询等等。

就这样一个已经瘫痪的公司,经过卡洛斯小小的改动,便又焕发了活力。正是电信公司良好的业绩,才使得卡洛斯进入亿万富豪的行列。他不仅挽回了电信公司在墨西哥的市场份额,形成垄断之势。而且把业务不断延伸到了美国、巴西等周边拉美国家。在技术改进的同时,他也做出了相应的商务结构调整。在墨西哥电信公司的基础上,他把新的移动通信部分离出来,组建了拉美移动公司。

美国希尔斯百货公司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百货公司,它的总部所在地希尔斯大厦保持世界第一高楼的地位长达40年之久。他们的自由挑选模式对美国消费者的购物及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因为在零售技术上的许多突破,希尔斯公司在西方商业界被称作“零售科学院”。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创新的“百年老店”,它的发展历程也并不足一帆风顺。

1992年,希尔斯百货公司遭遇了一次严重危机:亏损39亿美元,著名的西尔斯塔楼也更换了主人,支撑希尔斯的几个主要金融部门-Allstate保险公司、Coldwell银行家地产以及Dis-cover信用卡都已濒临破产。为了制止局势的恶化,新上任的首席执行官马丁尼兹来立刻关闭了113家经营不善的百货商店,裁减了5万名希尔斯员工,他甚至终止了希尔斯的批发业务,尽管这一业务曾经是希尔斯发展的源泉。而此时,希尔斯在墨西哥及南美洲其他地方的几家分店就成了鸡肋。

卡洛斯深知这一情况,便主动上门要求收购。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地进入了主题,他知道要想马上达成协议的并不是他而是希尔斯方面。就像谈判大师罗杰斯说的一样,优秀的谈判手关心的不是如何达成协议,而是如何让对方比自己更急于达成协议。卡洛斯牢牢抓住希尔斯方面的要害,使劲地列举希尔斯墨西哥店的一文不值。以至于谈判不能进行下去,但希尔斯方面仍然不敢暴露实情,只能忍气吞声。

谈判的焦点议题是希尔斯的前途,希尔斯方面准备借以往的名气,让对方高估自己的价值,至少也不能低估,他们不答应收购请求,只是说可以合作,允许卡洛斯注资并持有一定股份。经过半个小时的交手后,卡洛斯坚持立场,声称只有卡尔索能救希尔斯,他不愿意投资持股,他要收购!

“我实在想象不出来,”希尔斯墨西哥首席执行官马丁尼无奈地问道:“难道阁下是在告诉我,希尔斯不懂得零售吗?如果连希尔斯都不懂得该如何经营一家零售公司,那阁下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

“先生,我想可能是我没说清楚,希尔斯没有太多的选择,而且,我给的价也不算太低。”他很谦恭地回答,事实上他心里早就有数,这和他以往的收购如出一辙,他自信自己的经营方式,在别人看来是鸡肋的东西在他手上肯定会变成美味。他接着说:“这个世界上,没人会怀疑希尔斯在零售业的地位,但是事实证明,希尔斯在墨西哥不成功。原因很简单,希尔斯在墨西哥只有零售商场,配套薄弱,成本很高,再一点你们美国总部派去的管理人员根本不把墨西哥人看在眼里,他们不听顾客的意见。你们上的那些货,不适应墨西哥人的需求……”

一段激烈的谈判之后仍然没有结果,对此卡洛斯心中有数。既然上门收购不成,等着送上门来岂不是更好。之后卡洛斯让卡尔索集团下属百货公司迅速开了很多家门店,大有广开门户的架势。希尔斯那边一看,再不出手就卖不出去了。最后只能委曲求全,亲自把美味送到了卡洛斯的门下,而且此时的价格已经是当初的一半了。

在接手希尔斯之后,他首先开始了人事改革。他总是尽可能地精简管理层,以便能与有限的主管人员保持直接并且紧密的联系。但他尽量不辞退以前的员工,而是继续留用他们,这也使这些人倍加感激,在老公司丢了饭碗的他们,在新主人门下干得更加卖力。“和他们比起来,我并不比他们懂得多。”卡洛斯总是这样谦虚地说,“对于该企业来说,他们才是真正的经营专家。”

经常采访卡洛斯的《商业周刊》记者斯蒂芬森说,最近一次拜访卡洛斯时,对方拿出一张叠了很多层的纸,然后一层层伸开,原来是一张手绘的世界主要通讯公司分布图(卡洛斯从不用电脑),他在其中一处标出了自己的所有公司,其他地方则标满了竞争对手,旁边还注明它们的总收入、纯收入等数据。斯蒂芬森说:“我拿起那张纸,随口评论了其中一家公司几句,他立刻滔滔不绝地列举出该公司的所有财务数据。他把所有信息都装到了脑子里。”

他一天的工作时间常常达到14个小时。工作之余,卡洛斯还不忘走到员工那里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经常抱着学习的态度与年轻人打成一片。

卡洛斯不断边学边走,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从单一产业到多元化发展。第一个阶段转变时他的法宝是管理,以新的管理理念来增加价值。第二个阶段从单一到多元化发展时,他的法宝是,从边缘向中心,以收购代替自创。前者让他在较短时间内熟悉了行业,胸有成竹,后者让他节约了成本,走了很多捷径。他要进入一个行业时,往往选择与之有关的例如包装等边缘相关行业,不断地熟悉业务之后,才逐步向行业核心领域发展。从11岁买国债,到上大学时投资股票期货,以及收购一家啤酒瓶厂,再到收购餐饮公司、烟草公司,还有收购一些矿业公司,以及联合收购墨西哥电信公司,到后来收购希尔斯墨西哥,他不断地实践着自己这些经商法宝,最终打造出了横跨拉美的世界级商业航母。不能不让人对他的经营方式、实干能力佩服,不得不向他致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