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思想的初步发展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立场的确立

马克思传:人间的普罗米修斯 作者:袁雷,张云飞 著


第3章 思想的初步发展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立场的确立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ad 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 homi-nem]。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1]

1844年,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两篇重要文章,这标志着他在哲学上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在政治上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

注释

[1]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1.争取新闻出版自由

马克思热情地呼吁和争取出版自由,并和反动统治阶级限制出版自由的做法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有力地推动了报刊的发展,打击了统治阶级的嚣张气焰,并在此过程中阐述了一系列无产阶级创办刊物的原则和方针。

1842年初,普鲁士国王颁布了书报检查令,名义上要放宽对出版事业的限制。于是,一些自由主义者欢呼雀跃,认为这是国王开恩的文件。为此,马克思于1842年1月底或2月初撰写了《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文,并将其发表在1843年2月在瑞士出版的《德国现代哲学和政论界轶文集》第1卷上。该文以铁一般的逻辑和辛辣的嘲讽,详细分析了书报检查令的真实内容,全面论证了这种虚假的放宽检查,实质上只是用另一种形式变本加厉地加强了对书报检查的活动。马克思用形象生动却又十分深刻的语言表述了思想自由的重要性:“你们赞美大自然令人赏心悦目的千姿百态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散发出和紫罗兰一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1]在马克思的眼里,思想的自由和多样性是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是人之所以为人、人类社会之所以为人类社会的根本所在。同时,马克思指出:“凡是不以当事人的行为本身而以他的思想作为主要标准的法律,无非是对非法行为的实际认可。与其我把要留胡子的想法当作剪胡子的标准,倒不如像那位俄国沙皇所做的那样,干脆让御用的哥萨克人把所有人的胡子统统剪掉。”[2]马克思强调反动政府不能因为单纯的思想方面的原因给人们定罪,即人们不能因言获罪。通过分析,马克思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整治书报检查制度的真正而根本的办法,就是废除书报检查制度,因为这种制度本身是恶劣的,可是各种制度却比人更有力量。只有彻底地废除反动的书报检查令,才能真正实现出版自由,进而保障人们的思想和言论的自由。同时,马克思反对将写作仅仅看作一种职业和谋生的手段。在大约写于1842年3月26日至4月26日的《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关于新闻出版自由和公布省等级会议辩论情况的辩论》中,马克思说:“新闻出版的最主要的自由就在于不要成为一种行业。把新闻出版贬低为单纯物质手段的作者应当遭受外部不自由——书报检查——对他这种内部不自由的惩罚;其实他的存在本身就已经是对他的惩罚了。”[3]可见,在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同时,也要强化对新闻出版行业的内在教育和自律要求。

马克思从理论上阐述了无产阶级创办报刊的原则。在《摩泽尔记者的辩护》中,马克思指出:“报刊是带着理智,但同样也是带着情感来对待人民生活状况的;因此,报刊的语言不仅是超脱各种关系的明智的评论性语言,而且也是反映这些关系本身的充满热情的语言,是官方的发言中所不可能有而且也不允许有的语言。”[4]换言之,报刊必须坚持人民性的原则,必须带着情感为人民发声。同时,民众的承认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无可挽救地陷入绝境。1843年1月,在《〈莱比锡总汇报〉的查禁和〈科隆日报〉》一文中,马克思指出《莱比锡总汇报》是德国人民报刊的一部分。人民报刊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只有在人民报刊的各个分子都有可能毫无阻碍地、独立自主地各向一面发展,并使自己成为各种不同的独立报刊的条件下,‘好的’人民报刊,即和谐地融合了人民精神的一切真正要素的人民报刊才能形成。那时,每家报纸都会充分地体现出真正的道德精神,就像每一片玫瑰花瓣都散发出玫瑰的芬芳并表现出玫瑰的特质一样”[5]。可见,报刊的独立自主性,是人民报刊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此外,要使报刊完成自己的使命,还必须“承认它具有连植物也具有的那种通常为人们所承认的东西,即承认它具有自己的内在规律,这些规律是它所不应该而且也不可能任意摆脱的”[6]。只有尊重报刊产生和发展的内在规律,从这些内在规律入手,才能推动报刊完成自己的使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