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多诺万的情报协调局

美国中央情报局绝密行动 作者:詹静芳,詹幼鹏 著


多诺万的情报协调局

美国的谍报工作虽然源远流长,但是在独立战争胜利以后的一百多年里,美国的间谍组织并没有太大的发展,其情报工作的效率也不高,根本不能提供长远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情报,即使是常规的战术情报处理也反应迟钝。原因就是独立战争胜利以后,美国周围都是一些小国家。拉丁美洲的那些小国家无法对美国的安全构成威胁,所以当时的美国政府就认为没有必要在这方面花工夫,从而导致了对情报工作的忽视。

这时,美国就回归到了“孤立主义”时代。主要的安全目标收缩为两个:一是捍卫本土和附属殖民地的安全,二是不允许别的势力插手西半球事务。部队大幅度裁减,情报机构更是首当其冲。所有违法的特工业务被下令取消,还关闭了专门从事密码破译的“黑室”——这个“黑室”在当年曾破译过好几十个国家的45000多个密码信号,手段高超无比。

从此,美国的情报机构一直处于混乱状态。联邦调查局专门负责国内的情报工作,国家情报活动则由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等部门分管。各个机构各自为政,负责的领域界限不分,有的大量重复,有的根本没有人去研究,情报搜集和分析不成体系,人员素质普遍低下。不仅不能提交高质量的情报,机构之间还经常为经费分拨不公或一些越俎代庖的事而争吵内讧。

美国谍报工作的这种混乱现状,让许多国外特工有机可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大量的德国和日本间谍就抓住这个机会,来到美国疯狂地进行间谍活动,大肆收集情报。美国政府很多机密都缺乏必要的保密和控制手段,那些间谍要搞到它们简直是易如反掌。有一次,一个德国间谍要搞一份美国某个海岸炮兵部队与近海舰队联络的通信密码,他就找到一个从这个炮兵部队里退伍不久的士兵,结果只花了30美元就买到手。更有甚者,连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的秘密通信电文,德国人也能大摞大摞地搞到手。

当时还有一件事,可以看出美国人对情报工作的忽视。有一家意大利媒体披露日本已经建成了两艘超级战舰,而美国政府竟然对此一无所知。后来海军部的一个军官奉命去调查,要求日方给予答复,但是日本有关部门却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他们说“对意大利的报道不作任何评论”。美国政府听说后,竟然就不再进行调查。这几件事简直让美国情报界丢尽了脸面。一名高级海军将领曾直言不讳地说:“我们的国家完全缺乏一个像样的情报和反情报机构。”

直到1932年,美国传奇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上台后,这种局面才开始改变。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32任总统。他在1932年上台之后,又于1936、1940和1944年的大选中,连续三次当选,直到1945年4月去世,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四届的总统。罗斯福所处的时代,正是世界形势大动荡的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从1939年9月爆发,到1945年9月正式结束,罗斯福经历了整个二战的全过程。

罗斯福上台后,对美国情报机构的现状非常不满意。他除了要经常不停地协调各情报机构之间的纷争之外,还在构想建立一个真正的情报机构。1938年末,为加强反情报工作,罗斯福给美国联邦调查局专门拨款30万美元,这让其他情报机构很不服气。联邦调查局局长埃德加·胡佛乘机拟出一项规划,要求与陆军和海军情报部不定期交换情报,但是这两家情报机构就是不买他的账。同时,国务院、财政部等其他非军事情报机构也不愿意削弱自己的情报职能,觉得联邦调查局太过嚣张。结果美国情报界一时吵得不可开交。老奸巨猾的胡佛找了个机会,把这一堆烂摊子又推回给了白宫。

罗斯福总统觉得事情有些棘手。因为这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处于一触即发之势,希特勒已经占领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而且德、意、日三国都已开始动手,国际形势十分紧张,而国内的这些情报部门不但交不出他想要的东西,竟然还为争夺控制权吵个没完。因此,1939年,罗斯福总统发布了一道秘密指示,将全部谍报工作、反谍报工作和对敌破坏工作统统交给联邦调查局和陆、海军情报部。同时,他还授权联邦调查局在拉丁美洲针对轴心国间谍开展反情报和安全工作。

随着德国军队闪电般的进攻,希特勒在欧洲战场一路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后又与英国隔海对峙。罗斯福心急如焚,他开始着手支持被围困的英国。可是情报机构长期效率低下,国务院又思想僵化,爱和他唱对台戏,他对这些固定的情报渠道实在不放心,于是开始重用私人情报网。他决定跳开政府的规定,直接挑选和使用一些对他极为忠实和可靠的人,要这些人直接对他本人负责。这些人中间有外交官、军方人士、记者、作家、社会名流,还有一些是他的私人朋友。后来成为美国中央情报局开山始祖的威廉·约瑟夫·多诺万就是其中之一。

在美国情报史上,威廉·约瑟夫·多诺万的确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

多诺万是罗斯福在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的同班同学,两个人骨子里都是强硬派,看问题总要发表意见,经常因为意见不合发生争吵。在外人看起来,他们好像是在闹别扭,其实两个人私下里关系很不错。多诺万强壮、勇敢、意志坚决,一上战场就极其兴奋活跃。一战时期,他曾随陆军上将潘兴出征墨西哥。那时部队天天长途行军,士兵们怨声载道,而永远精力充沛的多诺万上尉就冲他们吼道:“看我,我都没有倒下去,也没有喘气,你们为什么就吃不消!”有人在队伍后面悄声地说:“我们可不像你,野蛮的比尔。”

从此,这个外号就慢慢传开去。不料,多诺万知道后反而很高兴,公然以“野蛮的比尔”自居。到战争结束时,“野蛮的比尔”已晋升为上校,成为功勋卓著的战斗英雄。

多诺万是一个典型的美国佬,他的性格极其豪爽,社交广泛、精力充沛、才华出众、富有进取精神,是一个集浪漫主义、机智头脑和敏锐思维于一身的情报天才。他对政治有着超乎寻常的热情,忠实于朋友,善于建立并培养密切的人际关系。退役后的多诺万曾想走仕途,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可是他的运气不好,连续几次竞选州长都以失败告终。但是多诺万与好几届总统的私交都不错,在政府和国会中都有着良好的人脉。

1924年,多诺万由加尔文·柯立芝总统任命,担任美国司法部长助理,后又担任美国司法部副部长。他与美国第31届总统赫伯特·胡佛也是好朋友,曾担任过胡佛的政治顾问和讲稿撰写人,并在胡佛参加总统竞选时做过其竞选班子总管。后来的联邦调查局局长埃德加·胡佛此时是他的下属。好友赫伯特·胡佛当选总统后,多诺万以为自己会被任命为司法部部长,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他没能如意,只好拍拍屁股走人。后来,白宫又曾邀请他担任海军部副部长,他觉得没劲,便不客气地拒绝了,在华尔街开了一家律师事务所。

多诺万在华尔街开办律师事务所时,轻而易举地使很多下属都对他忠心耿耿。律师事务所的生意一直蒸蒸日上,他很快发了大财。到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时,多诺万已经是百万富翁了。由于他同罗斯福是同班同学,尽管多次强烈反对罗斯福推行的新政,但这并不影响他和罗斯福的私交。他们俩都是在纽约州出生并长大,都是一样的生性乐观,精力充沛,相信勇气能够创造奇迹;而且又都崇尚美国的民主和自由,并希望把这一信念传播到全世界。

于是从1936年开始,多诺万就把律师事务所交给合伙人管理,开始为自己的老同学罗斯福工作。当时他跑到欧洲各个战场上去巡视,目睹了德国在欧洲气势汹汹的进攻。他分析了轴心国的活动态势和走向,并考察了英、法等国的抵抗运动。后来他又多次赴欧洲考察,足迹遍历欧洲大陆,实际上是担负着罗斯福赋予的情报搜集任务。多诺万先后访问了英国、希腊、土耳其、保加利亚、埃及、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等国。

1940年7月,多诺万接到邀请,来到罗斯福的椭圆形办公室谈谈他对国家形势和英国的看法。他的听众有四个人:总统、国务卿、陆军部长和海军部长。多诺万情绪高昂,滔滔不绝,再三强调美国要做好战争准备,并及时给予英国必要的援助,以对抗德国纳粹的进攻。另外,他还极力主张美国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对外情报机构”。这和罗斯福当时的想法不谋而合。此时,华盛顿刚刚收到了两份内容完全相反的情报:驻英大使肯尼迪悲观地认为英国抵抗不了多久就会投降,而使馆其他人员则坚持认为英国的抵抗运动一定能坚持下去。为切实了解英国的实际情况,密谈结束后,罗斯福就委派多诺万去英国,考察其士气和抗击纳粹的实力,同时还了解它的情报工作和反谍经验。

1940年12月,多诺万来到英国,受到最为隆重的欢迎。丘吉尔首相和乔治六世国王接见了他。丘吉尔反复向他强调情报工作的重要性,希望能与美国保持情报合作,并建议由美国建立一个协调统一的情报机构。战事日益吃紧的英国一直拼命谋求美国参战,并与美方就交换秘密情报开展了初步合作。英方希望保持这种情报合作的稳定性,也希望情报上的合作能促使美国进一步看清事态,及早参战,因此一直竭力想说服罗斯福,由美国建立一个协调性的统一情报机构。所以英国人把多诺万的来访看成是一次重要的机会。

英国秘密情报局局长孟席斯亲自陪同多诺万全程访问,并向他保证,他能见到他想见的任何人,能了解他想要了解的任何情况;同时,如果美国决定建立统一的情报机构,英国情报机构愿意提供必要的帮助。在孟席斯的陪同下,多诺万看到了英国为抵抗纳粹而做好的各项准备,看到了英国人最新发明的秘密武器,还了解到英国情报工作的经验、训练方法和一些基本战术。

在考察过程中,多诺万了解并认识到了现代情报工作的发展,深刻地感受到了情报工作对一个国家的重大意义,尤其是在全面战争的环境中建立强大的情报体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初步形成了他在美国建立现代情报体系的基本思路。

“美国中央情报局之父”威廉·多诺万

多诺万从英国回来后写了一大堆分析报告,最后得出来的结论是美国要尽早做好全面的战争准备。他乐观的报告坚定了罗斯福放弃中立、援助英国的决心。同时,多诺万再次向总统提议,仿效英国的方法,建立一个专门机构负责国外情报工作,搜集敌情,并为总统提供分析意见。他指出,美国面临着危险的国际形势,非常需要战略情报,即关于各国能力和意图的基本情报。他建议罗斯福马上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情报机构。

罗斯福对多诺万的这一提议有点动心,但是陆、海军情报部和联邦调查局一致反对,他们担心多诺万的机构会侵越自己的权限,都拒绝与这个“随心所欲”、“无法无天”的人共事。但是多诺万却不管这些,他依然不屈不挠地找罗斯福总统。多诺万还选了一大批青年特工去英国接受专门的训练。因为他同英国战略情报局局长威廉·斯蒂芬森的关系非同一般。

威廉·斯蒂芬森有“小比尔”之称,当时曾在加拿大和英国开设了6处大型秘密训练基地“X训练营”,专门培训特工人员。他不但为英国、加拿大和美国培养了2000多名杰出的特工人员,还为美国后来的中央情报局培养了5名局长。

刚接触秘密情报行动的美国青年对这一行还显得很陌生,但都充满热情,认真好学,这和英国情报界的那帮老油子形成鲜明对比。斯蒂芬森借着与白宫的特殊交情,也在不断地为多诺万说话,希望总统能接受他的建议。

1941年6月22日,德国对苏联开战。形势的严峻程度大大超出了罗斯福的预料,也超出了美国陆、海军情报部和联邦调查局的预料。这时罗斯福才批准了多诺万的建议,成立了情报协调局,开展战时的情报协调工作。多诺万从此也开始了他心仪已久的谍报事业。

1941年7月,多诺万从预算局要来45万美元的拨款,在白宫附近几间破旧的大楼里开始工作,从事敌对国家的战略情报研究,搜集有关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情报,供总统决策参考。此外,多诺万还运用灵活的社交手腕,招徕了一大帮精英分子。这里面有知名学者、著名诗人、银行家、电影导演、剧作家等等,他们全都是显赫人物,个个精明强干,神通广大。几个月以后,情报协调局的工作人员由最初的几十人猛增到600多人,在华盛顿和纽约的许多地方都设有办事处。但是多诺万还是不满意,他要把情报协调局的规模再扩大一倍。于是多诺万完全不管有关的行政规定,大肆招揽各种身份的人才,不管是鸡鸣狗盗之徒还是有不同政治倾向的人,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行。他要通过正规的训练,把这些“有潜力的人”训练成一流的谍报人员。多诺万开设了许多秘密的培训机构,聘请了许多英国的情报专家担任教师,教给情报协调局特别行动处的谍报人员各种隐蔽行动技能,包括制图、暗杀、爆破和格斗等等。

当时他把情报协调局的工作分成公开和隐蔽两个部分。公开活动主要是由学者们对情报进行专门的分析和研究,隐蔽工作主要是指在敌后从事破坏和颠覆活动。情报协调局由5个专业机构组成,其中包括秘密情报处,从事谍报工作;特别行动处,从事破坏与颠覆活动;反情报处,从事防谍工作;心战行动处,制造和传播黑色宣传;作训处,训练打入敌占区的游击分队。另外,还有财务管理、通信联系、人员招聘等后勤部门。

此外,情报协调局下面还有一个秘密的重要部门,它就是研究开发处,主要是由一些发明家和科学家组成,负责开发各种情报工具,伪造各类身份证件,研制专供特工使用的特别武器。他们发明了许多暗杀时使用的无声手枪和精巧的爆炸装置。当时他们研制了一种叫作“凯西·琼斯”的精巧装置,专门用来破坏铁路。它用磁铁吸在火车头和电眼的下部,等到火车进入隧道后才发生爆炸,这样造成的损失就更大。

情报协调局的发展很快,工作也很有成效,多诺万源源不断地为罗斯福总统提供各种各样的情报,总统对他的工作非常满意。但是,在多诺万的设计中,情报协调局的功能还不完全是这些,它完全可以覆盖美国的整个谍报事业,统一全国的情报渠道。但是罗斯福多疑的性格,使他不相信任何一家机构或某个人提供的情报。所以当时在美国至少有十多条情报渠道在运转,在向他提供情报。同时美国的陆、海军情报部和联邦调查局都担心情报协调局的过分扩大会危及自己的利益,因此对它十分排斥,拒绝提供一些秘密情报。在很多的时候,它们是在给多诺万帮倒忙,处处给他掣肘。

所以,美国情报协调局的成立,事实上并没有彻底改变美国情报部门以前的那种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而这种局面最终导致了一场历史性的悲剧发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