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序

诗无邪——十五国风 作者:王晓明 著


自序

诗本来很质朴、简单,是古人情有所感而发的歌咏,想那古人在自然中,或农耕之闲,引吭高歌,与那风声鸟鸣,同感共和,自是天籁馈心,情景交融。可一入了经,诸儒穿凿附会,便咬舌硌牙起来,成了教化礼法道德所用。这大概依了并不见得信实的孔子删诗之说。我倒是希望,这诗人人都读得懂,人人能喜欢,在心领神悟中把古人的生活感慨化做滋味营养,浸到骨肉中去,不枉一世中国人的托生缘分。

诗的鲜活灵动,有着万端别致。当我品读诗时,只觉得自己在中国古老的土地上漫游,眼见那汉江水畔的少年情愁;墙隅搔首的少女心思;偶遇村社节庆,婚丧嫁娶,不免去凑了一番热闹。诚如我在陕西村头听到那牵魂绕云的唢呐声;在山西乡野看到的骑驴新郎。有时,偶入公卿贵族之家,眼见他们的暴殄狂饮,或酸文假醋,未免对他们“雅”中牢骚生些许厌烦。虽说我有些排斥权贵,然而当我步入庙宇,向那先神列祖奉祭时,不免为那庄严肃穆所打动,没有那些列祖列宗开创的伟业,就不会有我们后人的生生不息。那八翛之舞的华丽威严不会让我对权力敬畏,可舞者的贯注、乐歌的韵律,却令我怦然心动:诗,正如一幅帷幕,为我拉开的是古老而永恒的人性舞台。

诗的精深微妙还在于细节,有时诗人起兴或比赋的一个字、一种事物,便浑然出诗的意境,给人以言不尽、情犹酣的怅惘。《杕杜》杜中“杕”既是象形又含指意,取象同根所生又分出两叉的树形,诗人以此喻比兄弟亲情;《绿衣》中庄姜借红、绿之色,暗讽庄公的宠妾厌已。读到周颂,让我感受到至高之德便是一个“清”字了得!也同时领悟了,孔子开创的儒家不过承钵周礼,丢失淹没的却是更宏阔深邃的先周文化。

当我聆听那《颂》时,才知道古人奏乐无须“指挥”,令那重鼓商弦音和律美的,是那无中胜有的轻清之磬。真是奥妙无穷!不免让我想到延陵季子的谈乐。

心有千千结,诗有千千解。对诗的解读因人而异。诸儒把卫武公在《抑》诗中的“无愧于屋漏”理解为圣贤修身的禅功,我却感受到心胸的所谓坦荡。前些日子,某先生把“在水一方”说成是周文王追求姜太公的政治情诗,惹得一时沸沸扬扬,其实不过拾古人已有的老蜡牙慧,未免噱头。我不禁惊悟:诗不仅反映出诗者的品格;对诗的解读,同样反映出读者的人格人品。“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诗给我们一个丰幻绚彩的世界,却只有一颗真心方可承纳领受。孔子所言“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当我们读过《》,看到诗人所描写的那匹圆睁着骨突突大眼睛的马,就会晓得这天真无邪在人世间早已荡然了。

黄河水黄,长江水长,读诗才让我感受到什么是情窦初开,什么是天作之合;什么是一往情深,什么是弃女之怨;什么是人世坎坷,什么是悲欢离合;什么是祖先文化,什么是人文关怀。诗,令我心驰神往,情迷意乱。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世态人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