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 “不为五斗米折腰”说的是谁?

中国人应知的文学常识 作者:韩高年 著


19 “不为五斗米折腰”说的是谁?

“不为五斗米折腰”说的是陶渊明在任彭泽县令期间,督邮前来视察,他不肯违背本心而去巴结上司,甩下一句“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后弃官归隐。“五斗米”是当时县令一级官员一月的俸禄。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或以为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因其家门前有五棵柳树,故称),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生活在东晋刘宋易代的乱世,曾祖是东晋显赫一时的大司马陶侃,但到陶渊明这一代家道已然没落。早期的陶渊明向往做官,并从二十九岁开始出仕,但在一些地位不高的官位上做得不甚顺心,目睹官场的黑暗之后,内心的理想几近破灭,遂生归隐之心,常在仕与隐之间摇摆出入。四十一岁时,他担任了彭泽县令。一天督邮前来视察,渊明被要求“束带见之”(束带即整装),陶渊明当场甩下一句“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后弃官归隐,并写下了一篇《归去来兮辞》。他这种追求独立自由的人格品质,在后世文人当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陶渊明像

陶渊明创作的诗歌题材较多,主要有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五类。其中田园诗最能体现其诗作的艺术特色与成就,主要代表作是组诗《归园田居》,诗作描写了美丽的田园景物、简朴的田园生活、悠然自得的耕作心境、苦中有甜的躬耕体验,以及自己生活的穷困和内心的安闲等等。“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一下子就拉近了他与大自然田园风光的距离;“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说明衣食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不劳动一切都是无稽之谈。至于陶渊明的行役诗,是他做官时所作,在对行役之艰苦的悲叹中表达了对为官的无所适从,从另一个侧面表达了他“归去来兮”的决心。咏怀、咏史实为一类,表现了自己不与黑暗、污浊之流同行的高尚品格,《杂诗》、《咏荆轲》等都是这类诗作的代表。《答庞参军》是其赠答诗的代表作。陶渊明的诗写得自然质朴,既不矫情也不虚饰,与同时代文人追求华丽辞藻的诗作泾渭分明。在陶渊明那里,日常生活的短镜头都可入诗,诗歌如话家常,却又不失诗意。他的诗风总体上是平淡的、朴素的,但平淡自有警策生,朴素暗藏绮丽来。元好问《论诗绝句》中“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应该是对陶渊明诗最精辟的概括。

陶渊明的诗格连同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品,对后世文人起到了楷模作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