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5 “古体诗”、“近体诗”有何区别?

中国人应知的文学常识 作者:韩高年 著


25 “古体诗”、“近体诗”有何区别?

古体诗,或称旧体诗,又称古风、往体等,一般是指唐代以前产生的没有严格格律限定的诗,当然也包括那些唐代以来的诗人所作的古体诗。古体诗格律自由,对仗、平仄、押韵要求较宽,篇幅长短不限。从诗句的字数看,主要有四言古体诗、五言古体诗和七言古体诗,习惯上一般将杂言诗也归入古体诗一类。唐以后,很少有诗人创作四言诗,所以主要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习惯上也算入七古。曹操的《观沧海》是四言古诗的典型代表,《古诗十九首》是五言古诗的翘楚,李颀的《送陈章甫》、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都是七言古诗。杂言诗为古体诗所独有,诗句长短不齐,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诗经》和汉乐府民歌中杂言诗较多,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李白的《蜀道难》也是这类诗的代表。另外,近体诗产生后,由于受到格律的影响,形成了一种讲求格律的古风,它们可以看成是律诗和古体诗的结合体,虽然讲究格律、对仗,但是每首诗句数不限,又可以自由换韵,如高适的《燕歌行》,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等就属这类。

近体诗,为有别于古体诗而得名,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在诗篇中句数、字数、对仗、平仄、用韵都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近体诗的产生离不开南朝齐、梁时期“永明体”的奠基。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包括绝句和律诗两种,绝句一般分为五绝(五言四句)和七绝(七言四句),律诗一般分为五律(五言八句)、七律(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按照律诗格式加以铺排延长)等。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最基本的格律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第二,除首尾联外,颔联和颈联必须要对仗;第三,一韵到底的平声韵。近体诗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人。其中杜甫的律诗写得最工整,堪称律诗之模板,尤其是《秋兴八首》,被誉为杜甫律诗中的登峰造极之作;李白的绝句写得最绝,明代胡应麟在其诗论著作《诗薮》中说:“太白五七言绝,字字神境,篇篇神物。”其绝句代表作有五言《独坐敬亭山》、《秋浦歌》十七首,七言《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等。另外,晚唐诗人杜牧的七绝也有很高造诣,如《泊秦淮》、《赤壁》、《山行》、《江南春》等。

综上所述,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有格律限制。古体诗格律自由,对仗、平仄、押韵要求较宽,篇幅、字数长短不限;近体诗对句数、字数、对仗、平仄、用韵都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