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8 “吴中四士”是指谁?

中国人应知的文学常识 作者:韩高年 著


28 “吴中四士”是指谁?

“吴中四士”又称“吴中四友”、“吴中四杰”,是初、盛唐之际贺知章、张旭、包融、张若虚的并称。这种说法最早见于《新唐书·刘晏传》后所附的《包佶传》,其文曰:“父融,集贤院学士,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有名当时,号‘吴中四士’。”因为四人均为江浙一带人氏,其中贺知章为会稽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张旭为苏州人、包融为润州(今江苏丹阳)人、张若虚为扬州人,这一带古代属于吴郡,“吴中四士”因此得名。此四人性格狂放、不拘俗礼,追求独立自由的人格,寄情于自然山水,行迹不定。其诗写得清新明丽而又自成特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浓郁的吴越文化特色。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又字维摩,号石窗,晚年改号四明狂客,因官至秘书监,故人称“贺秘监”,或简称“贺监”,其排行第八,故又有“贺八”之称。进士出身,晚年辞官当了道士,隐于千秋观内。贺知章善于书法,尤以草隶为绝。一生旷达豪放,颇好饮酒,位列当时“酒中八仙”之列,常与李白、张旭等人饮酒赋诗,人称“诗狂”。其诗以绝句为主,多写得清新洒脱,其中《咏柳》最为人耳熟能详,另外两首《回乡偶书》也是脍炙人口,诗中“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一句看似随口而出,实则抒发了世间最深沉的情感。

贺知章《偶游主人园》诗图

张旭,生卒年不详,字伯高,又字季明,官至金吾长史,故称“张长史”。唐代著名的草书家,好饮酒,“酒中八仙”之一,每次大醉之后便大声嘶喊并狂奔不已,然后伏案书写,最夸张的是有时他竟然用头发蘸墨而书,故有“张颠”之称。唐文宗曾经下诏,将其狂草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并称“三绝”。与贺知章结为姻亲,常有诗酒往来。其诗以七绝为主,如写景之作《桃花溪》(也有人认为该诗是蔡襄所作,为《唐诗三百首》误收)、《山中留客》等,诗风与后来的宋诗极为相似。

包融,生卒年不详,曾与于休烈、贺朝、万齐融结为“文词之友”。在张九龄引荐下出任怀州司马,后迁为集贤直学士、大理司直等。其诗仅存八首,其中五言古诗七首,如《酬忠公林亭》、《赋得岸花临水发》等,另有一首七绝《武陵桃源送人》,其诗作均见于《全唐诗》。

张若虚(660?—720?),曾任兖州兵曹。为吴越名士,以“文词俊秀”闻名长安。其留传下来的诗作仅有两篇,除了“孤篇横绝”的《春江花月夜》外,还有一首五言排律《代答闺梦还》,成就自然不能与《春江花月夜》相提并论。

严格意义上讲,“吴中四杰”并不能算是一个诗派,它只是同一时期、同一地域的四位诗人的并称而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