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6 为什么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中国人应知的文学常识 作者:韩高年 著


36 为什么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诗歌史上有“诗圣”的美誉。其诗文集《杜工部集》(又名《杜少陵集》),共收录诗歌一千四百多首,文三十余篇,所收诗歌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社会由盛转衰的史实,饱含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故有“诗史”之称。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诗图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故世称“杜少陵”。由于他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称“杜工部”。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祖先曾居襄阳(今属湖北),后迁于河南巩县,杜甫生于此。杜甫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先杜预曾是晋代名将,其祖父杜审言为初唐著名诗人,其父杜闲也当过司马、县令一类的官。青年时代的杜甫生活在盛唐气象当中,曾怀有青云之志、报国之心,无奈长安十载,历尽人世辛酸的他逐渐对官宦之事失去了兴趣,在颠沛流离中更加关注民生疾苦和国家安危。爆发于天宝十四年(755)的“安史之乱”给他的心灵造成了无法治愈的创伤,使他用更加深沉的目光和蘸满血泪的凌云健笔,极其真实地展现了一幅幅大动乱中的社会生活画面。

《杜工部集》所收的多数诗歌作品,反映了杜甫那个时代所发生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具有很高的历史认识价值,也代表了杜甫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水平。如《忆昔》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开头,描述了开元盛世的一派繁荣。“三吏”、“三别”则是“安史之乱”中的一个个短小镜头,反映了战乱带给人民的疾苦。杜诗的“诗史”性质,还体现在它描写了极为广阔的生活画面和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使其历史认识价值更为直接和深刻,这类诗有《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等,其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成了那个时代最逼真的写照,体现出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和预见性,能让人感受到那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社会背景。另外,一些杜诗在某方面还有补缺史书的作用,如《三绝句》中“前年渝州杀刺史,今年开州杀刺史”等史实并不见载于史籍当中,而杜诗将这种混乱不堪的情形如实地记录了下来。被称为“诗史”的杜诗,多数是借古体以写时事,并创造了即事名篇这种新的叙事手法。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历尽磨难,流离失所,这种亲身经历使他将战乱中的重要事件,包括战火的烽烟、百姓的苦难等一一毕陈于诗。诗人以饥寒之身怀济世之心,往往选择被压迫和剥削的下层人民作为叙述对象,而不是过多地关注诗人自我及其特殊遭遇,这无疑增强了诗歌的社会性,在展示诗人开阔视野的同时,也显示了诗歌审美倾向的重大变化。

除了“诗史”一类的诗,杜甫还有不少其他题材的诗作,如咏怀、山水、应酬等,多以律诗为主,其代表作有《秋兴八首》、《春夜喜雨》等。但总体上说,最能彰显《杜工部集》价值的还是那些被称为“诗史”的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