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九月八日

田园之秋 作者:陈冠学 著


九月八日

昨天所摘的番薯分两车出,昨日黄昏时出了一车,今早日出前出了一车。今天又办了点儿货,还特地买了几个中秋饼,回来时已将近晌午。

今早一觉醒来,发现天气晴朗得可爱,一整个早晨和上午,风和日丽,就觉得万分的快意,但愿今夜中秋月圆,万家千里共婵娟!可是一过了午,云翳冉冉而生,不免十分担心,生怕扫兴。平生不知赌博为何物,此时对于今夜晴阴的关心,却宛然有赌博感,即一种在未知数之前的焦虑与悬宕之感。不论有月无月,清除内外总是不会错,因此彻里彻外清扫了一遍,两周前刚清理过,实在也没什么可清理的。

拿了把锄头,在刚犁了的番薯地里挑了一段地,疃平了,铺了麻布袋,上面再加了一张草席子,我准备在田中央赏月;这里视野开旷,从东北角的大武山逶迤直到正南的蜈蜞岭,尽收眼内,任何光体从山后升起,都出不了视界。

看看已接近黄昏,云渐渐地收了,发现金星赫然出现在西天边,依高度看,似乎刚出现不多久,但也不会是今天才出现的,可怪我这些日子来,怎么都没留意到?初出的金星,白中透蓝,或说是蓝中透白,大大的,对着薄暮的田园以及天上的一些残云,格外的显眼。前人诗云:一星如月看多时。除了初出的金星,一更有何星?其实论光色之美,月光大不如星光。而星光中恒星的光而耀,又不如行星的明而映。行星中也只有金星暮西晓东,因大气层斜距离最厚,星体独大,具备两个好条件,既惹人眼目,又可平眺久望,而无强项之劳。故诗人说它“一星如月”(喻星体独大)而“看多时”(令人流连爱之不能去)。每次遇上这一情景,很少不被久久吸引。生命的质地有所同,鉴赏的内容自然一致;正如一种地质,有一种地质适宜的植物一样。直望着金星落进了地平上的云霭里,才猛记起,自己原是在殷勤待月出的,可是已迟了一步,明月早已出在东山之上了。

进屋里拿出了月饼,提了一壶开水;汉朝人大祭用清水,美其名为“玄酒”,我不饮酒,如今饮玄酒,名称不也是酒吗?于是我一个人坐在田中央,和天下之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是怎样起源的呢?一向有种种说法。我以为将苏东坡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颠倒过来,说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那就说对了。老天爷早算出人类为了糊口,难免外出,或载运谷物,间关百里,上城市出货;或赶着牛群羊群,赴都会出售;或如白居易《琵琶行》“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凡此种种,离家是不能免的事。可是出外总是有个期限,若至旷日持久,经年不归,甚或数易寒暑,杳无信息,则家将不成家,失去人生的意义。因此老天定了个期限,约略以三十天为期,在天上悬挂上一个向圆的团圆灯,这便是月有圆缺的道理;月缺为离家之日,月圆为赋归之期。能够永远不离家,日日厮守在一起固然是好,万一时或不能不离家一两次,这是天定的离别期限。在这一期限内,人生种种,尚可勉强维持,一旦出了这个期限,不免百弊丛生,这不仅是老天爷早已计算到,人类本身也已切感。可是老天爷唯一的错误即在于给了人类智力,因了这智力,人类社会终于不可遏止地冲破了老天给安排幸福而安详的藩篱,而落得支离破碎。于是在漫无期限的离别之中,人类终于自己定出了大限;大概这是中秋节起源的最好解释吧!

中秋月安详地转着,祝福的光照临遍地,我也披满了一身,虽即背后照出的是孑然的孤影,我仍十二万分感激地受下老天这亘古的美意。

  1. 疃平:以锄平地。疃,普通话发音tuǎn,闽南语发音tuà(带鼻音)。
  2. 蜈蜞:水蛭。蜈蜞,普通话发音wú qí,闽南语发音吴k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