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生于乱世

漠国明月:蔡文姬传 作者:郑彦英 著


1.生于乱世

一个重要人物的诞生,历来是史家必须记载的。但是,在古代文献中寻找关于蔡文姬的记载,确如大海捞针,所以,蔡文姬的生卒年月至今无定论,我们只好从现有的文献中,加以推断。

首先要解决她的生年。现在的说法有两种,一为公元一七七年生一为公元一七四年所生。两种说法,都有佐证,以哪一个为准呢?我只好重新作以考证。

据《后汉书·卷八十四·列女传第七十四》所记载:“陈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适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

这里面有两个时间,一是蔡文姬嫁于河东卫宁,虽然没说出嫁时间,但是同时代的丁廙却描写了她的婚嫁场面,其中写到她的年龄:“伊大宗之令女,禀神惠之自然;在华年之二八,披邓林之矅鲜。”

在华年之二八,就是说她十六岁。这时候她的父亲还没有被处死,因为开篇一句就说道:伊大宗之令女。《仪礼·丧服》解释:“大宗者,尊之统也。”那么,大宗自然是对蔡文姬父亲蔡邕的尊称。而蔡邕被处死,是在汉献帝初平三年,也就是公元一九二年,这是许多史书所准确记载的。那么,一七七年之说就比较可信,因为古人是以虚岁论年龄,蔡文姬年方二八,十六岁,其实应是十五岁,公元一七七年至公元一九二年,恰恰十五年,那么,蔡文姬应该是在公元一七七年出生的。而在前两年,也就是公元一七五年,汉灵帝熹平四年,蔡邕上书灵帝,认为儒家经本六经文字,由于俗儒穿凿附会,文字误谬甚多,为了不贻误后学,而奏请订正这些经文。诏允后,邕亲自书丹于碑,命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碑文共四十六块,统称《鸿都石经》,亦称《熹平石经》。《后汉书·蔡邕列传》记载: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填塞街陌。我们现在所谓的交通堵塞,其实在东汉已经出现过,而那时,不是去看景,而是去看儒家经典,同时要看的、要学的,还有蔡邕的书法,也就是蔡邕书丹在四十六块石碑上的经典,后人评价蔡邕书法精于篆、隶,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在笔法中的飞白,又是一绝,唐张怀瓘《书断》评论蔡邕飞白书时说“飞白妙有绝伦,动合神功”。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蔡文姬出生了。这时候,父亲蔡邕的名望如日中天,这也为之后的灾祸埋下了伏笔。因为在这个时候,汉室日渐衰微,朝政由宦官把持,天下又不断有灾祸发生。

事情果然如东汉顺帝时黄琼所言:“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据《后汉书·蔡邕列传》所记,也就在蔡文姬出生不久,皇帝特诏问蔡邕:“比灾变互生,未知厥咎,朝廷焦心,载怀恐惧。”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说灾害频繁出现,令人恐惧,是何原因。而蔡邕正式复文《对诏问灾异八事》,历数宦官为非作歹、祸国殃民的罪恶,言下之意,就是这些宦官们作孽所致。奏章中最为后世所传诵的,就是“蜺堕鸡化乃妇寺干政之所致”。蜺在古时同“霓”,虹的一种。雨后彩虹,外圈为霓,颜色暗淡;内圈为虹,颜色绚丽;虹为雄,霓为雌,霓堕,即霓进内圈;鸡化,即指雄鸡化成母鸡。为了保密,他将这份密奏用黑色“皂囊”泥封后呈皇帝。皇帝看后叹息,却在起来穿衣的时候,被宦官曹节看到,立即告诉了所有被蔡邕攻击的宦官,于是群起而攻击蔡邕。(“帝览而叹息,因起更衣,曹节于后窃视之,悉宣语左右,事遂漏露。其为邕所裁黜者,皆侧目思报。”)很快,在蔡文姬不满两岁时,父亲被下洛阳狱,罪名是仇怨奉公,议害大臣,大不敬。判决是弃市。弃市就是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犯人暴尸街头的一种刑法。朝中当然也有忠良,中常侍吕强为蔡邕说情,皇帝更思蔡邕大才,于是下诏免蔡邕死罪,剃光头发,铁圈束着颈项,与家属迁徙朔方,不得因赦令免除。(“帝亦更思其章,有诏减死一等,与家属髡钳徙朔方,不得以赦令除。”)然而,并不是皇帝的决定所有人都听的,司隶校尉阳球就派人追杀蔡邕。而阳球所派刀客,却被蔡邕的言行风范所感动,未曾加害于蔡邕一家。阳球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贿赂押送蔡邕的部主,给蔡邕下毒,结果,受贿赂的部主,反过来告诫蔡邕,小心有人下毒。(“阳球使客追路刺邕,客感其义,皆莫为用。球又赂其部主使加毒害,所赂者反以其情戒邕,故每得免焉。”)蔡邕一家,流放至五原郡安阳县,即今天的内蒙古包头西北第二年大赦,五原太守王智为蔡邕一家饯行。酒至半酣,王智为蔡邕起舞,蔡邕并未表示感谢,甚至有些轻慢,王智大怒,“诟邕曰:‘徒敢轻我!’”蔡邕见其轻狂,便未想后果,而是“拂衣而去”。返回洛阳路上接到曹操密报,王智上告朝廷,蔡邕怨于囚放,谤讪朝廷。于是,蔡邕率全家亡命江海,远迹吴会(在今天的会稽),一去就是十二年。

在会稽期间,蔡文姬很幸福,因为与父母妹妹朝夕相处,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后汉书·烈女传》)。刘昭注解的《幼童传》里曾经讲了文姬幼年时的一个故事:“邕夜鼓琴,弦绝琰曰:‘第二弦。’邕曰:‘偶得之耳。’故断一弦问之,琰曰:‘第四弦。并不差谬。”当时,文姬仅仅六岁。从此,蔡文姬辨琴之事,便流传朝野。与此同时,蔡文姬勤奋用心,从父亲那里学到了书法真谛,特别是笔法,飘逸自然,不流俗路。

在会稽十二年后,蔡文姬已经出落成一个文静端庄的美才女,父女之名,一同流传于朝廷和民间。然而,也正是她少年成名,为她的一生坎坷,埋下了悲剧性的伏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