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年级上

小学生古诗文130篇 作者:童承基,费蔚 编


一年级上

1.咏

[唐]骆宾王

鹅,鹅,鹅,

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清波。

【查阅词典】

①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事物。 ②曲:弯曲。 ③项:颈的后部。 ④歌:指鹅的鸣叫。 ⑤白毛:指鹅浑身雪白的羽毛。⑥红掌:红色的脚掌,指鹅的蹼。 ⑦拨:划动。

【领悟诗意】

鹅啊,鹅啊,鹅,弯弯的脖子朝着蓝天高声唱着。浑身雪白的羽毛,浮游在碧绿的水面上,透过清澈的水波,能看到它那红色的脚掌在不停地划动。

【了解作者】

骆宾王(约638—?),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著名的诗文家,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公元684年,参与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后下落不明,有说被杀的,有说投江的,有说削发为僧的,留下了千古之谜。

【交流感悟】

这首《咏鹅》,传说是骆宾王七岁时应家中来客的当场命题,即兴而就。

读诗,我们先闻鹅的叫声,高亢、明亮,多么动听!接着,我们又看到鹅的身影:“曲项”,是特点;“向天”,是姿势;“浮”“拨”,是动态,多么形象!再仔细观察,又一幅彩色的图画映入眼帘:绿莹莹的水面,上面衬托着白生生的羽毛,下面点缀着红彤彤的鹅蹼,多么令人赏心悦目!面对这有声、有形、有色的一幕,面对这似静又似动的一幕,你能不惊叹小诗人那神来之笔吗?

【拓展视野】

1.一代诗宗杜甫对包括骆宾王在内的“初唐四杰”评价非常高。当时有人企图贬低“初唐四杰”的文学地位,他对此进行批驳,在组诗《戏为六绝句》中盛赞了这四位大诗人的卓绝成就。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2.浙江省义乌市是骆宾王的故乡。义乌人深以自己的土地曾经养育出这样杰出的人物而自豪,不仅为骆宾王修复了枫塘古墓,而且在他的出生地骆家塘建设了一座骆宾王公园。享誉世界的义乌小商品市场,也命名为“宾王市场”,市内还建设了宾王路、宾王大桥等。

2.江 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查阅词典】

①乐府:古时候掌管音乐的官署。汉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不仅掌管朝廷的音乐活动,还兼管收集民间的诗歌和乐曲。乐府作为一种诗体,初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后用以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 ②可:正当。 ③莲:生在浅水中的草本植物。诗中指莲蓬。 ④何:多么。 ⑤田田:荷叶茂密的样子。 ⑥戏:游戏。

【领悟诗意】

正当江南采摘莲蓬的时节,荷叶长得多么茂盛!鱼儿在荷叶之间尽情游戏,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多么自由自在啊!

【交流感悟】

眼前,一幅夏末秋初的水乡美景图。瞧,满塘的荷叶青翠碧绿,饱满的莲蓬丰收在望。想象一下,你不是还看到了那争奇斗艳、千姿百态的荷花吗?你不是还闻到了那芳香扑鼻、沁人心脾的浓香吗?

可别只看见水面的莲,可别只看见水中的鱼,诗中真正的主角应该是人,应该是那些采莲的姑娘啊!莲儿欣欣向荣,是她们辛勤劳动的回报;鱼儿纵情嬉戏,是她们欢乐心情的写照。这诗,不就是她们采莲时欢畅的歌声吗?

【拓展视野】

1.汉乐府流传至今有四十多首,古人评价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意思是这些作品都记录了人们的喜怒哀乐,都是因有事需记、有话要说而写的。乐府作品以五言、七言为主,间杂长短不等的各种句式,为以后我国古诗的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

2.千百年来,人们对这首诗的评价都很高。清代评论家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说此诗为“奇格”,意思是风格清新奇特、品格超凡脱俗。清代诗人张玉谷在《古诗赏析》中认为,此诗不写花而只写叶,是一种巧妙的写作技法,意思是叶子都这么可爱,花儿就更不必细说了。当代古典文学专家余冠英则认为,诗中的“鱼戏莲叶东”以下四句,是一种“和声”的表达形式,前三句由领唱者领唱,而后四句为众人和唱。

3. 2018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了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朗诵并演唱了许多古诗词名篇,其中就有《江南》,由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谱曲。你不妨在网上找找相关视频,学学唱唱哦!

4.莲也叫荷或芙蓉,它的地下茎叫藕,种子叫莲子,都可以吃。宋代周敦颐写过一篇《爱莲说》,称赞道:“莲,花之君子者也。”

3.画

佚 名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查阅词典】

①佚名:名字已经无处了解。佚,散失。 ②色:颜色、色彩,在此诗中也可理解为景色。 ③惊:害怕。诗中指鸟儿因害怕而飞逃。

【领悟诗意】

细细观赏画卷,尽管山峦似乎很远很远,但苍翠的景色依然清晰可见。尽管流水似乎就在眼前,但怎么也听不到那潺潺的流淌声。当下早已不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了,但看到的照样是满眼万紫千红。还有那些美丽的鸟儿,见了来往的人群,完全不害怕,依然悠闲自在呢!

【交流感悟】

这是一首谜语诗,诗句是谜面,诗题是谜底,可以用来识字、阅读,更能互动游戏,功能多样,趣味盎然。

谜语诗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谜面与谜底间的关联性是否巧妙:太直白,无悬念,让人觉得索然无味;太玄乎,无头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画》能紧扣绘画作品与现实景物“似是而非”这一特点,一方面让我们从谜面中看到了谜底“画”的惟妙惟肖,如远处有山、近处有水、园里有花、眼前有鸟;但另一方面又处处提示我们“此真非真”——平时应朦朦胧胧的远山现在清晰可见,平时应淙淙欢唱的水流现在寂静无声,平时随季节变化而凋谢的落英现在怒放如常,平时见人即飞的鸟儿现在从容不迫。于是,我们从“反常”中得出一个结论:哦,这静止的定格,就是“绘画”(古代还没出现“摄影”)。我们不得不惊叹,诗人这“似是而非”的描绘为自己的思维作了多么巧妙的导向!

谜语诗的优劣,还在于它作为艺术作品的语言是否精致。太口语,未免“俗”了点;太深奥,未免距离“谜语”的游戏性质远了点。《画》既平白如话,又字字珠玑,可谓雅俗共赏。从遣词看,全诗有多组反义词,远—近、来—去、有—无,还有多处对子,看—听、山—水、花—鸟;从造句看,全诗两两对仗;从音韵看,全诗节律明快、朗朗上口。所以这首谜语诗成了历来儿童蒙学读物和小学教材的必选名篇。

【拓展视野】

1.关于这首诗的作者,历来有多种说法。有的说是唐代王维的作品,但在王维的诗集或在《全唐诗》中都没有收入此诗。也有元代王冕、明代唐寅、清代高鼎说,但都缺典籍依据。近年,有人认为出自南宋僧人道川禅师为注释佛教经典《金刚经》所作偈颂诗(佛经唱词)的一部分。该诗为:“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犹在,人来鸟不惊。头头皆显露,物物体元平。如何言不会,只为太分明。”该《金刚经》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本书采用“佚名”说。

2.介绍一则关于谜语诗的小故事。传说宋代诗人王安石请匠人为他建一宅院。他见了设计图纸后,在图上后花园处题写了一首诗:“倚阑干柬君去也,霎时间红日西沉。灯闪闪人儿不见,闷悠悠少个知心。”匠人接过诗篇,按“三、二、二”的节奏连读几遍,恍然大悟,赶紧修改图纸,在后花园处开了一扇门。你能悟出谜面(诗句)与谜底(门)之间有什么关联吗?

4.悯 农 (其二)

[唐]李 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查阅词典】

①悯农:同情农民。悯,哀怜。 ②锄禾:在田野里为农作物除草。禾,谷子,泛指庄稼。 ③日当午:太阳正当头顶,指中午时候。 ④谁知:什么人能知道。 ⑤餐:指饭食。 ⑥皆:都,全。

【领悟诗意】

中午,灼热的太阳正当头顶晒着,农民在田野中为庄稼除草,汗水滴滴,洒在作物下面的泥土中,有谁能知道这盘子中的饭食,每一粒都是他们辛辛苦苦劳动换来的啊!

【了解作者】

李绅(772—846),字公垂,润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祖籍安徽亳州。三十四岁时中进士,是无锡地方第一人。曾因触怒权贵下过狱,后官至宰相,出任过淮南节度使。他与元稹、白居易等诗人交往很密切,在他们提倡的新乐府运动中写了不少反映现实生活的诗歌,笔锋锐利,《悯农》就是其代表作。《全唐诗》中留有作品四卷。

【交流感悟】

作者要说明一个道理:劳动果实来之不易,要好生爱惜。但是,他不是空泛地讲道理,而是用一幅典型的画面和一个生动的细节给人以形象的感受:时间,是“日当午”;人物,是“锄禾”的农民;细节,是“汗滴禾下土”。当你眼前浮现这番场景的时候,对三、四句高度概括的道理能不信服吗?

第三句中的“谁知”用得绝好,不仅用反问的语气加强了语势,而且有力地抨击了那些不珍视劳动果实、残酷剥削劳动人民的统治者。反问“谁知”,肯定是因为有人“不知”,显然,这“不知”的矛头,是直指那些不知人间疾苦的人了。

【拓展视野】

1.关于李绅创作这首《悯农》诗的背景,还有这样的传说:

有一年夏天,李绅回故乡安徽亳州探亲访问,恰好浙东节度使李逢吉回朝奏事,也路经亳州。他们二人是同榜进士,又是文朋诗友,久别重逢,自然相邀聚会,并携手登上著名景点城东观稼台眺望。李逢吉登高望远,不胜感慨,吟了一首诗,最后两句是:“何得千里朝野路,累年迁任如登台。”意思是,如果升官能像登台这样快、这样高就好了。李绅却俯瞰四野,被眼前另一番景象触动。原来,他看到田野里的农夫在火辣辣的阳光下锄地,不禁心生怜悯,随口吟出的诗句便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逢吉听了,连忙点头称道:“对,对!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呀!”

2.读读下面这些古人关于贫富不均现象的描述,可以想象在那时候劳动人民的生活多么水深火热:

朝餐是草根,暮食仍木皮。(唐·元结《舂陵行》)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唐·张碧《农父》)

5.古朗月行(节选)

[唐]李 白

小时不识月,

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查阅词典】

①朗月行:乐府的古题,李白是借题作诗。 ②呼:称呼。③白玉盘:白玉制成的盘子。 ④瑶台镜:神仙使用的镜子。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⑤青云端:高空上面。

【领悟诗意】

小时候不认识天上的月亮,就把它叫作白玉做成的盘子。后来又在猜疑,会不会是住在瑶台的那些神仙使用的镜子,飞到高高的天空上了?

【了解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后其先人流寓安西都护府的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他即于此出生。李白幼时随父亲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二十五岁离蜀,长期在各地漫游。曾入朝任翰林,后又辞官“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历经坎坷。他思想复杂,兼有儒、道、游侠等各种成分,才高气傲,作品丰富,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后人誉为“谪仙”“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交流感悟】

儿童是幼稚的,瞧,连天上的月亮也还“不识”呢。但是,儿童的想象力又是奇特而且丰富的,他一会儿从自己身边的生活中找来了形象的比喻:啊,圆圆的,闪闪发亮的,不是跟餐桌上那精美的白玉盘子一样吗?一会儿又从长辈所讲的故事中找来了充分的依据:啊,这么银光耀眼,这么浑圆硕大,莫不就是天上王母娘娘梳妆打扮用的镜子吧?

全诗洋溢着天真烂漫的童趣。正因为诗人是站在儿童的角度,表达儿童的思维,所以全诗的语言是十分通俗质朴的。不仅没有难懂的、拗口的词语或句子,而且真切地反映了儿童的语言个性。比如用“呼”字刻画了他们欢叫的模样,用“疑”字表现了他们不解的神情,用“飞”字突出了他们追寻的幻想。一读就懂,但很值得品味。

【拓展视野】

1.李白作的《古朗月行》全诗有十六句,除了课本中选的前四句,后面的诗句中有大量关于月亮的典故,内容虽然比较难懂,但丰富而诱人,可以借助工具书或者请教老师、家长,自学了解。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2.右边是“月”字从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的字源演变。因为月亮盈满的时间少、亏缺的时间多,所以古人造字时就抓住这一特点,同表示圆圆太阳的“日”字有了明显的区别。

6.风

[唐]李 峤

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查阅词典】

①解:吹落,散落。 ②三秋:指秋季的三个月,也可以单指农历九月。 ③开:开放。 ④二月:农历二月,指早春。古诗中的月份多指农历月份。 ⑤入竹:进入竹林。 ⑥斜:不正。为了吟诗时押韵,旧读xiá。

【领悟诗意】

秋天到了能够吹落树叶,能够在春天来到时吹得花儿开放。吹过江面,会掀起汹涌的浪头;吹进竹林,那么所有的竹竿都得歪歪斜斜了。

【了解作者】

李峤(约645—约714),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二十岁即进士及第,曾任监察御史等职,并三次出任宰相,被封为赵国公。武则天时期为宫廷诗人,是当时著名的“文章四友”之一,晚年还被尊为“文章宿老”。他的诗作多为咏物诗,曾作《杂咏诗》一百二十首,分乾象、居处、文物等十二大类,均以一字为题,如《日》《马》《桥》《笔》等,故又称“单题诗”。

【交流感悟】

如果作者不以“风”为题目,我们读后不是也得动一番脑子,猜猜写的是什么吗?既然是“谜”,就得紧扣谜底的特征。瞧,这物无时不有,“三秋”在,“二月”也在;这物无所不在,江中有,竹林也有;这物无所不能,能让树叶飘落,也能让花儿盛开;这物无“敌”可挡,水面要掀千尺巨浪,万竹无奈弯腰低头。想一想,除了大自然,谁有那么神奇的本领?再想想,除了风,还有什么更贴切?诗人的构思真是别出心裁!

诗的炼字上,巧用数字,是一大特点。第一句不用“秋天”而写“三秋”,第二句不用“春天”而写“二月”,一眼就可以看出,诗人是特意要跟后面两句的“千”和“万”形成全诗每句都有数字嵌入的特点的。更何况那“千”和“万”造成的气势,让全诗平添力量,更显“风”这自然骄子的神奇和伟大。

【拓展视野】

1.数字入诗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个特点。前两句的“三”和“二”是实数,指具体时间;后两句的“千”和“万”是虚数,运用了夸张手法。这样的“数字诗”在古诗中还有不少,比如教材中的《一去二三里》(宋·邵康节)和《绝句》(唐·杜甫)。你可以再搜集一些这样的诗篇来读读、背背、品味品味。

2.介绍一则李峤逸事。

李峤虽曾官至宰相,但家中一直清贫,卧室里用的是粗绸帐子。武则天知道后便赏赐他一顶绣罗帐。当夜,李峤通宵未能入眠,极不自在。次日,他上奏说:“臣年轻时,曾有相士对我说过,不应奢华。如今用这么好的帐子,睡不安稳哪。”武则天无奈,只好任由他用旧的粗绸帐子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