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 《小仓百人一首》与浮世绘

小仓百人一首 作者:[日] 藤原定家 著;刘德润 译


序言 《小仓百人一首》与浮世绘

《小仓百人一首》是日本八百年来流传最广的古典和歌选集,被誉为日本的《唐诗三百首》,但却比《唐诗三百首》更加深入人心。

《小仓百人一首》,由镰仓时代著名和歌诗人藤原定家(11621241)于1235年选编而成,目的是为了装饰宇都宫赖纲新落成的小仓山别墅。宇都宫是他大儿子的岳父,定家在小仓山也有自己的别墅“时雨亭”。藤原定家生于和歌世家,其父亲藤原俊成(1114-1204)是当朝最有威望的和歌诗人,长期担任皇太后宫大夫。天皇家族与高官贵胄都是藤原俊成的门生。

藤原定家推崇的和歌风格是:精致细腻、唯美梦幻、余韵悠长、艳丽优雅,可谓《古今和歌集》时代的代表歌风。

《小仓百人一首》作者100位,其中男性作者79人,女性21人。这表明女性在日本文学史上空前活跃,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不曾有过的,《唐诗三百首》的作者中只有一位女性杜秋娘。

《小仓百人一首》每位作者只选1首和歌,作者多为皇族与贵族。所选和歌从天智天皇到顺德院(退位天皇)为止,时间跨度将近六百年。

从题材上来看,《小仓百人一首》中,奔放或缠绵的恋歌最多,共43首,将近一半。其次是描写四季景色的作品共32首,约占三分之一,其中又以秋歌居多。从色调上来看,尽管歌中有红叶、樱花这样鲜艳欲滴的火红与淡红,但白云、白雪、雾气、露水、寒霜、月光、浪花等,构成了本诗集洁白而朦胧的主色调。

和歌适于抒情与写景,从《记纪歌谣》及《万叶集》算起,走过了1300年的历程。《小仓百人一首》中的和歌全部属于“短歌”,由31个假名构成,分为:上句5,7,5;下句7,7。

由于日语的特色,和歌无法押韵与讲究平仄,也不讲起承转合的章法。和歌的主要修辞技巧有:“枕词”“序词”“挂词”“取材古歌”“体言结句”“倒装句”“缘语”等。这些技巧都无法用汉诗再现出来,只好忍痛割爱。

我尝试用格律诗五言绝句的形式来翻译和歌,力图符合我国读者欣赏古诗的审美习惯。日本动画片《ちはやぶる》(花牌情缘)字幕组采用的就是拙著中的译诗。

《小仓百人一首》不但被人吟诵,还被制成纸牌,将每一首和歌分为5,7,5的上句与7,7的下句的两张纸牌。“百人一首抢牌游戏”不但是新年期间的活动,还常在学校、文化会馆、寺院、神社等场所,举行中小学校际间的友谊赛。这种比赛早已成为一种文化传统。滋贺县大津市琵琶湖畔的近江神宫,是全国高中百人一首抢牌游戏比赛的总会场,每年7月22日举行团体赛,23日举行个人赛。近江神宫祭祀着《小仓百人一首》的第一位作者天智天皇,这里曾是当时的皇宫大津宫所在地。

“百人一首抢牌游戏”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一千年前的平安末期,皇族与贵族家庭中的游戏「か貝い合あわせ」(对贝壳)。岛国日本盛产美丽的海贝,形状、色泽、大小各异的贝壳,内面绘有四季花卉、《源氏物语》等故事的图画,或是两片贝壳分别书写有和歌的上句、下句。能够尽快将这些成对的贝壳吻合起来者,胜出。

战国时代,这种游戏开始普及到大名(诸侯)家庭。到了江户时代的元禄年间(1688-1704),迎来了日本史上的“文艺复兴”,加上彩色木板印刷术的普及,《小仓百人一首》被制成纸牌,普及到民间。比赛时,朗读者手持写有和歌上句的“读牌”,而将写有和歌下句的“抢牌”置于榻榻米上。当朗读者读出上句时,参赛者争先恐后地将写有这首和歌下句的纸牌抢到手。最后,以抢到纸牌的数量来决定胜负。

「う浮き世よえ絵」

「う浮き世よ」,也写作「憂うき世よ」,浮生若梦,充满忧愁之意。浮世绘宣扬及时行乐的生活方式,表现男欢女爱的社会风俗,是江户时代极具庶民性的木刻彩印版画,色彩艳丽,构图大胆。主要题材有美人画、歌舞伎、花鸟、风景等。早期浮世绘是用毛笔绘制的大型屏风画等,后来出现了小型的美人画与风俗画。浮世绘从单一的黑色绘画作品,逐渐发展成色彩丰富的套色木刻。

1592年与1597年,丰臣秀吉两次入侵朝鲜都大败而归。日军最大的收获是将来自中国的印刷技术带回了日本。我国的印刷术传入欧洲后,耶稣会天主教传教士也几乎就在同时,将来自丝绸之路的印刷机带到日本,目的是为了印刷日文版《圣经》。日本结束了手抄本时代,迎来印刷文明的新浪潮。从镰仓时代起,平民教育机构「て寺ら子こ屋や」兴起,寺院成为平民学校。江户时代,寺子屋普及到农村。农家子弟也可以免费学习读书、写字、打算盘。日本历来国土狭窄,土地资源匮乏,江户时代实行长男继承权。土地由长子一人继承,其余男孩大都被送到城市的商店或手工作坊当学徒,他们很快便能融入市民阶层的文化消费群体。

歌舞伎是具有庶民性的戏剧艺术,江户初期由出云大社的巫女阿国所开创。能乐剧诞生于稍早一些的室町幕府时代,是一种诗歌舞蹈剧,贵族与武士的戏剧艺术。净琉璃剧,也叫文乐,是一种木偶戏,起源于我国的傀儡戏。江户时代,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家近松门左卫门(1653-1724)应运而生。

三大戏剧争奇斗艳,浮世草子等小说大量印刷,色彩斑斓的浮世绘装点着千家万户,江户的文化市场迎来了繁花似锦的春天。

这时,还有精美的日本瓷器远销欧美,往往用浮世绘做包装纸与填充物。浮世绘不经意之间传遍欧洲,在美术界引起轰动,影响了马奈、莫奈、塞尚、梵高等印象派画家的画风与技巧。

明治43年(1910年),年轻的白桦派作家在创刊当年的11月份,发行了《白桦》杂志“罗丹专辑”。他们给法国雕塑家罗丹邮寄了这期杂志和30幅浮世绘作品。这让罗丹大为惊喜。半年后,白桦派作家们收到了罗丹回赠的三尊青铜雕塑作品。《罗丹夫人头像》(「ロダン夫人」)、《巴黎流浪汉头像》(「巴里ゴロツキの首」)、《小人物的身影》(「或る小さき影」),现藏于日本大原美术馆(冈山县仓敷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