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该智则智当愚则愚

边读边悟论语 作者:东篱子解译


该智则智当愚则愚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公冶长第五

孔子说:“宁武子,当国家有道的时候,就显示聪明;当国家无道的时候,他就装傻。他的聪明,别人可以赶得上,他的装傻,别人就做不到了。”

【感悟一点】

郑板桥有句名言:“聪明难,糊涂更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尤难。”这其中包含了对把握人生的态度之难的感慨。其实,不管人自身的素质——诸如智商、情商等各种做人做事的本领——如何,相对于强大的外部环境,都显得比较弱小。尤其当局势动荡变化,人成为其中一颗身不由己的小棋子时,必须采取适当的态度和手段,该智则智,当愚则愚,这样才能保住身家平安,才能图谋机会以求发展。

大智惹愚的聪明人

世事诡谲,风波变幻,非人力所能把握控制;而几乎所有的事物,都存在人所看不透彻、无从预料的一面。因此,只有让自己心如明镜,顺应事物变化的规律,才能赢得自己做人的主动,不被无常的大势裹挟。

公元前5世纪,在今天的苏杭一带,有吴、越两国。两国虽然相邻,但是为了争夺霸业,互不相让,相互对抗。后来,越王勾践败于吴王夫差之手,不得不逃亡会稽山,忍辱负重与吴国谈和,在几经交涉后,吴国才答应让勾践回国。勾践回国后一直记着所受的耻辱,卧薪尝胆,立誓雪耻。二十年后,终于灭掉吴国。而帮助越王成功的就是范蠡。范蠡不但是一个忠心耿耿的臣子,而且是一个理智的智者。

范蠡被任命为大将军后,自忖:长久在得意之至的君主手下工作是危机的根源。勾践这个人臣下虽然可以与他分担劳苦,但是不能与他共享成果。于是他便向勾践表明自己的辞意。勾践并不知道范蠡的真实意图,于是拼命挽留他。但范蠡去意已定,搬到齐国居住,自此与勾践一刀两断,不再往来。

移居齐国后,范蠡不问政事,与儿子共同经商,很快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富翁。齐王也看中他的能力,想请他当宰相。但他婉言谢绝。他深知“在野而拥有千万财富,在朝而荣任一国宰相,这确实是莫大的荣耀。可是,荣耀太长久了反而会成为祸害的根源。”于是,他将财产分给众人,又悄悄离开了齐国到了陶地。不久后他又在陶地经营商业成功,积存了百万财富。

范蠡才智过人,并具有过人的洞察力。他之所以离开越国,拒绝齐王的招聘,以及成功地经营事业,这些都在于他深刻敏锐的洞察力所致。有一句成语叫“明哲保身”,明哲就是指深刻的洞察力,即发挥深刻的洞察力来保全自己。范蠡正是这种能够明哲保身的人。

唐朝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的事迹已为人所熟知,但很少人知道,这位各极一时的大将为人处世却极为小心谨慎,与他在千军万马中叱咤风云、指挥若定的风格全然不同。

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郭子仪晋封汾阳郡王,住进了位于长安亲仁里金碧辉煌的王府。令人不解的是,堂堂汾阳王府每天总是门户大开,任人出入,不闻不问,与别处官宅门禁森严的情况判然有别。客人来访,郭子仪无所忌讳地请他们进入内室,并且命姬妾侍候。有一次,某将军离京赴职,前来王府辞行,看见他的夫人和爱女正在梳妆,差使郭子仪递这拿那,竟同使唤仆人没有两样。儿子们觉得他身为王爷,这样子总是不太好,一齐来劝谏父亲以后分个内外,以免让人耻笑。

郭子仪笑着说:“你们根本不知道我的用意,我的马吃公家草料的有500匹,我的部属、仆人吃公家粮食的有1000人。现在我可以说是位极人臣,受尽恩宠了。但是,谁能保证没人正在暗中算计我们呢?如果我一向修筑高墙,关闭门户,和朝廷内外不相往来,假如有人与我结下怨仇,诬陷我怀有二心。无所隐私,不使流言蜚语有滋生的余地,就是有人想用谗言诋毁我,也找不到什么借口了。”

几个儿子听了这一席话,都拜倒在地,对父亲的深谋远虑深感佩服。

中国历史上多的是有大功于朝廷的文臣武将,但大多数的下场都不好。郭子仪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数朝,身居要职60年,虽然在宦海也几经沉浮,但总算保全了自己和子孙,以80多岁的高龄寿终正寝,给几十年戎马生涯划上了一个完美句号。这不能不归之于他的这份谨慎。

范蠡和郭子仪显然都是才智超群的人。但若依某种世俗的眼光看,他们的某些行为又“蠢”得不可理解。其实,这才是真正的“若愚的大智”,他们超出常人的聪明之处,也正在于此。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