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滕文公问为国

中国历代古文选读 作者:孙广才


滕文公问为国

《孟子·滕文公上》

滕文公问为国。〔滕文公向孟子询问治国的道理。滕文公,腾国(小诸侯国)国君〕

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百姓的事刻不容缓〕《诗》云:〔《诗经》中说〕‘昼尔于茅,〔白天外出割茅草〕宵尔索绹;〔晚上回来搓绳索。宵,夜。索,搓。绹(táo),绳子〕亟其乘屋,〔快快上房修屋顶。乘,修治〕其始播百谷。’〔开春要播各种谷〕民之为道也,〔老百姓的基本情况是〕有恒产者有恒心,〔有固定的产业和收入才能安分守己〕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如果不安分〕放辟邪侈,〔就放荡不羁、胡作非为。放,放荡。辟,不正派。侈,放纵〕无不为已。〔什么坏事都会做。已,止〕及陷乎罪,〔等他们犯了罪。及,等到〕然后从而刑之,〔然后再用刑罚处治他们〕是罔民也。〔这是陷害百姓啊〕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哪有贤君在位,却做出陷害民众的事情的呢〕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所以,贤君一定要恭谨、节俭,尊重属下〕取于民有制。〔向人民征取有法度、有节制〕阳虎曰:〔阳虎,春秋鲁国人〕‘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要敛财就不仁爱,要仁爱就不应敛财〕

………

品读

孟子强调制民之产、合理征税,注重人民的生产、生活,这种思想以民为本,当然是正确的,属于至理。

妙语警言

“民事不可缓也。”“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