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此之谓大丈夫

中国历代古文选读 作者:孙广才


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诚,实在,真正的。公孙衍、张仪,皆战国时著名说客。张仪曾游说六国连横与秦国合作〕一怒而诸侯惧,〔他们一发怒(就会挑起战争),诸侯们就害怕〕安居而天下熄。”〔他们安稳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熄同“息”,安宁〕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这怎能够称为大丈夫呢。是,这〕子未学礼乎?〔你没有学过礼制吗。子,尊称对方〕丈夫之冠也,〔男子二十岁时举行加冠礼(成人仪式)〕父命之;〔父亲对他进行训导。命,教导〕女子之嫁也,〔女子出嫁时〕母命之,〔母亲给她训导〕往送之门,〔送她到门口〕戒之曰:〔告诫她说〕‘往之女家,〔到了你婆家。女(rǔ)同“汝”〕必敬必戒,〔要恭敬、要谨慎〕无违夫子!’〔不要违背丈夫〕以顺为正者,〔以顺从为正确〕妾妇之道也。〔这是做家庭妇女的原则〕居天下之广居,〔男子则应居处“仁”的大厦(仁如广厦)〕立天下之正位,〔立足“礼”的正位(礼为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行进在“义”的大道上(义是大道)〕得志,与民由之;〔偕同百姓一起实行道义理想。由,遵循〕不得志,独行其道。〔自己独自坚守正道〕富贵不能淫,〔富贵不让自己奢淫〕贫贱不能移,〔贫贱不改变自己志向〕威武不能屈,〔威武不使自己屈服变节〕此之谓大丈夫。”〔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品读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类,摇唇鼓舌挑起诸侯间的战争,曲意顺从强秦的要求,只不过是按“妾妇之道”行事,根本算不上什么大丈夫。真正的大丈夫应该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坚守仁义礼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的这段话,历史上曾经鼓励了无数的英雄志士,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冲锋号角,今天仍然是成就人们的抱负和理想的座右铭。

文章题目是后加的,取末句六字。

妙语警言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