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节 从士兵到将军

宋太祖赵匡胤全传 作者:郭兆祥 著


第一章 乱世英雄

第一节 从士兵到将军

乱世出英雄。五代以来连年兵荒马乱、争战不休的乱世为宋太祖赵匡胤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表演的舞台。正是在这个舞台上,宋太祖赵匡胤依靠精湛的技艺,演绎出了一场精彩生动的传奇故事,不仅征服了观众,而且征服了整个天下。

赵匡胤出生于烽烟四起、群雄割据的五代乱世,他的青少年时代,一直伴随着硝烟和战火,以及黎民百姓流亡失所的无助泪水而度过。各路割据势力凭借手中的甲兵利刃,在中原相互厮杀。一时之间,神州大地“毒手尊拳,交相于暮夜;金戈铁马,蹂躏于明时”。皇帝轮流做,你方唱罢我登场。五十年间,仅在中原一带,就有5朝8姓14个君主;而在山西和南方,也先后存在过10个割据政权。可谓是山河破碎、政权丛立。

历史上任何一个开国皇帝,并非生下来就注定要成为皇帝的。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皇帝,主要是依靠个人的能力和平时点点滴滴的不断积累。所以说,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汉高祖刘邦是以仁义之名立业的。他本是一个市井流氓,起事之前仅仅是秦王朝统治下的一个小小的亭长。后来,他迫于无奈,才参加了农民起义军,当了一个小头目。刘邦本人才学疏浅,可以说是不学无术;他的武功,也只会几下三脚猫的功夫;带兵打仗,对他来说更是外行。但有一点,却是他人可望而不可及的,那就是他的仁义之名远播四方。正因为这点,一大批有才有能的谋士猛将投奔到他的麾下,供其驱使。在这些人的辅佐之下,刘邦手中的权力才逐渐像滚雪球一样膨胀起来,最后成就了汉家霸业。

与刘邦相同的是,赵匡胤也具有同样的仁义胸怀;与刘邦不同的是,赵匡胤是自己凭借战功而逐步获得权力的。

刘邦

赵匡胤出身将门,家道小康。其父赵弘殷中年得子,十分希望儿子能够匡扶乱世,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故给儿子取名为“匡胤”。为培养儿子成材,赵弘殷聘请了一位绝学宿儒,教授四书五经及文章,又亲自传授儿子武艺,希望儿子长大以后,能够文武双全。所以赵匡胤从小就衣食无愁、习文练武。在父亲的教导和熏陶下,少年赵匡胤打下了扎实的武术底子,并从书本上学到了行军打仗的兵法,为以后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年少的赵匡胤就表现出超凡的领导能力,是伙伴们心目中的领袖。他善良、勇敢又有智谋,在玩打仗的游戏时,总是充当指挥者的角色。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小伙伴们也都听从赵匡胤的指挥,排列成整齐的队形,秩序井然地回到家中。赵匡胤则在队列的后面,看着自己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前进。

年龄稍大,赵匡胤便在练习武艺方面得到了伙伴们的认可和尊敬。有一次,他在练习骑术时,挑选了一匹没有缰绳和马鞍的烈马。当时,他家中最好的骑师都没有驯服这匹烈马。年少气盛的赵匡胤,下定决心要把这匹烈马制服。当他跃上马背后,烈马顽性大发,四啼狂蹬,仰天长啸一声,向城门外狂奔。赵匡胤猝不及防,一头撞到城门口的门楣之下,跌于马下。在场的人都大惊失色,认为他必死无疑。然而,赵匡胤揉了揉额头,一跃而起,迅速追上这匹烈马,纵身骑上马背,死死抓住马鬃不放。经过一段时间的纠缠,烈马终于停下了疲惫的脚步,老老实实地受主人摆布。这一次驯马后,赵匡胤便成了开封百姓心目中的少年英雄。

成年以后,赵匡胤看到各地战乱四起,社会动荡不安,认识到这正是好男儿从军报国、建业立功的好时机。赵匡胤从小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武艺,便想出去闯荡一番,希望能在乱世中建立一番功业,光宗耀祖。

开始的两三年,独自在外漂泊的赵匡胤可以说是历尽艰辛。他的足迹所至,西北到达陕甘二省,南面到达湖北。他四处寻找成功的机会,却一无所得。在流浪期间,有一段时间赵匡胤盘缠用光,为赚些钱,他与一帮市井无赖赌博,期望能有所收获,以解燃眉之急。依靠高明的赌技和绝好的运气,赵匡胤很快就赢了不少钱。正当他满心欢喜,准备罢手离开时,却遭到了这些无赖的围攻。虽然赵匡胤有一身武艺,但无奈双拳难敌四手,何况对方是一帮天天打架斗殴的无赖地痞。在经过奋起反抗之后,赵匡胤终于被狂殴一顿,鼻青脸肿,赢来的钱也被无赖们一抢而空。在这次打架事件中,赵匡胤作为一个外乡人,而且势单力孤,仍然毫不畏惧,以一人之力敌十余人,其勇气确实非同一般。但是,他也深深感受到了作为弱者的无奈和无助,于是下定决心,要创出一番功业来。

有得必有失,有苦必有甜。孟子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可见,挫折对一个有作为的人来说,并非仅仅是一种苦痛,更是迈向成功的宝贵财富。

三年的流浪生活虽然苦不堪言,但赵匡胤从中也获益匪浅。过惯了舒适生活的赵匡胤在流浪过程中遍尝了人间甘苦。曾经被人欺负毒打,受过寄人篱下时的冷嘲热讽,因饥饿而偷过食物,因无钱住店而困卧树下。这段经历,是他一生中最感黑暗的部分,但也给他带来很多阅历和体验:走南闯北,熟悉了各地的风土人情;明白了人间的世态炎凉,锻炼了个人的意志。所有这些经历,都为赵匡胤以后的统军治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人们常说:“机会总是青睐刻苦努力的人。”《封神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姜子牙学艺归乡后,一直过着平淡而清贫的日子。凭他的才学,出将入相绝对是轻而易举,但他一直默默无闻,直到年届七旬也无所作为。一天,姜子牙在渭水河边垂钓,半天未见有鱼上钩。等到姜子牙收拾工具准备回家时,一路的人看到姜子牙的渔钩竟然是直的,于是惊诧之余便向他讨教。姜子牙只说了一句“该来的总会来”。路人都以为姜子牙疯了,但他们哪里知道,姜子牙之意不在鱼,他在等待贤明的君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后来便有了周武王请贤出山、灭商而建周的真实故事。

对于武将来说,战争就是一种机遇。武艺和兵法是武将谋生的基本条件。正当赵匡胤苦闷彷徨之际,他抓住了一个小机遇,加入正在四处招兵买马的郭威军中,成为一名普通士兵。郭威是五代时期后周王朝的建立者,公元951年建立周国,即历史上的后周。正是这个小机遇,中国的历史也因此改变了。

选择从军是赵匡胤的人生追求之一,因为他清楚地知道:乱世之中,只能通过军功才可以出人头地。从军的士兵有两种结局:一种是战功赫赫而迅速得到提升和重用,出将入相;另一种是战死沙场。赵匡胤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即便是战死沙场,他也要为了理想而放手一搏。于是,他从士兵做起,不断上进。

赵匡胤加入郭威的军队后,非常努力,很快便从一名普通士兵升为一名小军官。这次升迁,使赵匡胤信心大增,更加坚定了建功立业的信念和理想。

第二节 义社十兄弟

能够被皇子柴荣眷顾,是赵匡胤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像赵匡胤这样资历甚浅的人,要想出人头地,除了军功之外,还需要伯乐的提携和明主的荫庇。而柴荣,恰恰就是慧眼识宝马的伯乐,也是赵匡胤可以依靠的大树。公元953年,赵匡胤因表现出色而被提升为滑州副指挥使,未及赴任,便由于太子柴荣的赏识而改任开封府马直军使,成为柴荣的心腹。

公元954年,周太祖郭威病死,柴荣继位。北汉联合辽国,趁机大举进犯,一路攻城略地,杀烧抢掠。为稳定政局,周世宗柴荣决定御驾亲征,消灭来犯之敌。两军在高平城下展开决战。赵匡胤在此战役中功劳最大,一举跻身高级将领之列。

周世宗柴荣

高平战役之前,后周军队早已作了严密部署,并确定了各自的分工,赵匡胤的任务是率2000侍卫亲兵保护世宗的安全。战役一打响,北汉便发动了凶猛的进攻。面对凶猛之敌,周军虽已部署妥当,但负责右翼的统帅樊爱能、何徽二人临阵脱逃,并扰乱军心,完全打乱了整个阵势,周军面临全线崩溃的恶劣形势。

此时,世宗柴荣身边,只有赵匡胤和张永德所率的4000名亲兵,柴荣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初次参加大规模作战的赵匡胤,表现出惊人的胆略和应变能力。他迅速判断战场上的情势,然后镇定地告诉张永德:“您手下的将士都是神箭手,可以迅速占领西面的那个山坡,居高临下,射乱汉军阵脚。我率部下骑兵从左边包抄,两面夹攻,一定可以取胜。国家存亡,就看这一次了。”他又激励部下:“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今皇上处境危急,正是我辈效命立功之时。”说完,身先士卒,冲向敌阵。

在赵匡胤的激励和带动下,士兵们个个奋勇争先,以一敌十。经过激烈的白刃战,汉军因主将被击毙,群龙无首,斗志全无。张永德手下的弓箭手也箭不虚发,汉军伤亡无数。在战场局势向周军倾斜之时,周军的后援部队也适时赶到,汉军仓皇败逃。

战后,周世宗对此次战役深为感慨:平时官高位隆的将领竟然临阵脱逃,几乎送了自己的性命;而身份普通的赵匡胤,却能临危不乱,表现出大将的风范,奋勇痛挫敌军的锐气。为惩恶扬善,周世宗下令将临阵脱逃的樊爱能、何徽等70多名将校全部斩首示众,以儆军心。同时,对立下大功的赵匡胤和张永德给予重赏。赵匡胤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仅凭此一战役便成为位高权重的禁军高级将领——殿前都虞侯,而且受命改组、整顿禁军。

禁军是皇帝的侍卫亲军,负责保卫皇帝的安全,也是全国军队中战斗力最强的精锐之师。后周的禁军由两部分组成:殿前司和侍卫亲军司。二司的主官为都指挥使,副官有副都指挥使和都虞侯。殿前司下辖左右两厢骑兵和左右两厢步兵,总共3万人。侍卫亲军司下设马、步军各左右两厢,总共约8万人左右。

高平之役后,赵匡胤以殿前都虞侯的身份奉命改组禁军,便采取充实殿前司、压抑侍卫亲军司的计谋。因为在高平之役中,临阵脱逃的都是侍卫亲军司的部队,而英勇救驾的大多是殿前司的将士。赵匡胤借此机会,从禁军中精选出“武艺超绝”的士兵编入殿前司,同时大批裁撤侍卫亲军司中老弱士兵,使其总数下降为6万左右。

赵匡胤在整顿禁军的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在禁军中树立起威信。由于赵匡胤的三年游历,以及他也是从士兵做起,所以,他非常清楚士兵的需求。他经常广布薄施,得到的奖赏大多分发给部下的将士,很得士兵的拥护。另外,在作战中,赵匡胤不仅指挥得当,而且能与士兵同甘共苦,经常身先士卒,由此,将士们对赵匡胤也非常敬佩和尊重。

赵匡胤利用整顿禁军之机,结交了一批支持和拥护他的将领。他的这项感情投资,是通过拜把子和提拔中下级军官来实现的。拜把子,又称结为异姓兄弟,很早以来就成为增进感情的一种手段。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焚香设炉,饮完结义血酒,对天盟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便结成了异姓兄弟,并相约今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历史上有名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便属此类。周太祖郭威早年也曾集合十人,刺臂结誓:“凡我十人,龙蛇混合,异日富贵无相忘。苟渝此言,神降之罚”,结成“十军主”。后来,郭威在“十军主”的支持和拥护下,推翻后汉的统治,建立了后周。

赵匡胤也效法郭威,与一帮生死之交的将领结成“义社十兄弟”。他们中有在禁军中担任要职的军官,如后来成为殿前都指挥使的石守信,都虞侯王审琦等。此外,慕容延钊、张令铎、高怀德等将领也都是赵匡胤的好朋友,甘愿为赵匡胤效命。赵匡胤以结拜的方式,得到了“义社十兄弟”的信任和支持,无形之中扩大了自己的实力和影响,他在后周的力量也越来越强大了。

赵匡胤对禁军的改革有着重大的意义:

首先,他的大刀阔斧的改革,很快就把往日松散懈怠的禁军改造成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铁军,禁军的战斗力明显加强了,史书中用“士卒精强,近代无比”这八个字来形容。

其次,赵匡胤在改造禁军的过程中广交朋友,结识了一大帮与他生死与共的兄弟,并在中下层军官和士兵中树立了极高的威信。

再次,赵匡胤成功地完成了皇帝交付的任务,赢得了周世宗的信赖与奖赏,逐渐成为周世宗身边不可缺少的左膀右臂。

赵匡胤的这一着棋,可谓一举三得,为他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赵匡胤成就功业也与周世宗的雄心壮志密切相关。周世宗在五代帝王中,是最具雄才大略的一位,即使在整个封建社会中,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很有作为的政治家。他在位虽然只有五年,但实行了一系列富国强民的改革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对内,周世宗奖励发展生产,废除苛捐杂税,革除弊政,整顿军队,使得饱经战乱的社会重现勃勃生机。对外,致力于国家统一,收复失地,通过有效的军事打击,严重削弱了周边强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为国内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较为安定的局面。

赵匡胤在跟随周世宗的日子里奋力作战,立下了赫赫战功。赵匡胤抓住每一次战机,将军事指挥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为自己的发展赢得了广阔的空间。

在收复被后蜀占领的秦、凤、成、阶四州时,由于后蜀军队的顽强抵抗,周军受挫,两军形成对峙。赵匡胤遵照周世宗的指示前往观察形势,以决定下一步行动。他经过仔细调查,周密论证,认为只要方法得当,攻取四州应该不成问题。他的建议被周世宗采用,周世宗也坚定了统一的信心,最终收复四州,取得了统一战争的第一场胜利。在随后的战争中,赵匡胤作为统兵的将领,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先是在寿州外围,以诱敌深入之计,设伏兵,大败南唐军。接着又在滁州以少胜多,出奇兵攻敌后方,取得全胜。

周世宗柴荣庆陵

公元956年,赵匡胤随周世宗伐南唐。后周部队在滁州遇到南唐的垂死抵抗,赵匡胤受命攻打滁州。在强攻失利后,赵匡胤决定智取。在高人指点下,他率军从小路绕到敌后,突然袭击,攻下滁州城。随后,赵匡胤又率军救援扬州,以少胜多;在六合大败南唐大军;稳定寿州军心。在这场战争中,赵匡胤表现出了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被加升为同州节度使兼殿前都指挥使,向着权力的塔尖又迈进了一大步。

第二年,赵匡胤又随周世宗南征。他指挥部众,连破寿州、濠州、泗州、楚州等城,高奏凯歌,以至沿途敌军听到他的名字,便不战而逃。这一场战争,南唐水军的主力在赵匡胤摧枯拉朽般的攻势下,大部分被歼灭。后周获得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在周军全线追击南唐溃军时,赵匡胤虽然只有两千军马,却敢于同敌军两万直接对阵,因为他清楚,虽然在数量上敌众我寡,但在士气和战斗力上却相反,要趁敌军无心恋战、四处溃散之机,痛打落水狗,这样才能取胜。结果,赵匡胤又一次获得了成功。赵匡胤因战功卓著,被封为义成军节度使、检校太保,兼殿前都指挥使。后又改封为忠武军节度使。

赵匡胤在跟随周世宗的征战中,不但以赫赫战功赢得了周世宗的赏识,而且结识了与他共生死的“义社十兄弟”,为以后他闯天下积攒了强大的实力。

第三节 读书的将军

宋太祖赵匡胤后来曾经感慨:“宰相须用读书人。”可见他对读书的重视。

赵匡胤的治国方针和策略大多是在读书的过程中形成的。赵匡胤作为一个草莽英雄,因为孜孜不倦地好读书、读好书,才转变成为见识广博的治世明君,他的仁义之名和权术之精,大多得益于此。

书籍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浓缩。在封建时代,士人以读书通史为荣,并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类的说法。长期以来,儒家的“四书五经”是读书人的必修课,读书人从中而知礼义廉耻,从中得到做人处世的道理。另一方面,书中的史实和经验又为后人留下借鉴,使后人避免重蹈覆辙,取捷径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五代十国时期的战乱,使唐代以来“学而优则仕”的理念被纷乱的政局所打碎,许多士大夫“絷手绊足,动触罗网,不知何以全生”。即便位列宰辅,身居高位,也只不过在经济上稍为宽裕,而且备受有实权的武将欺凌,动辄性命不保。在这种环境中,赵匡胤从内心深处产生了“读书无用论”。于是对读书学习毫无兴趣,成天活跃在练武场上,苦练骑术、箭术和兵法。

在随郭威征战过程中,赵匡胤以其忠诚和英勇善战而崭露头角,逐渐受到郭威的重视。郭威称帝后,水涨船高,赵匡胤也成为他的得力助手。随着政治地位的上升,赵匡胤深感所学文化知识甚少,如果不抓紧充实,一辈子只能做一个有勇无谋,或勇而寡谋的猛将。

项羽的故事,赵匡胤早在少年时便听老师讲过。项羽少时读书不成,转而学剑,又不成,自言“不足学,学万人敌”。虽然在战争中异军突起,以力大无穷、英勇盖世而著称,却胸无点墨,手下虽有雄兵百万,战车无数,却被刘邦打得落花流水,最后只能演绎出一曲“霸王别姬”,自刎于乌江。项羽的悲剧给正处于上升时期的赵匡胤当头棒喝,也促使赵匡胤在打仗之暇,抓紧时间学习文化知识。

在行军打仗的过程中,赵匡胤意识到仅凭武艺是很难实现远大抱负,要想创一番事业,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当时军中的武将大多信奉“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至如毛锥子,焉足用哉”,所以在实践中,他们只知行军打仗,只想做一个风风光光的将军。赵匡胤则与之截然不同。为尽快弥补知识的不足,赵匡胤表现出求知若渴的胸怀和顽强的拼搏精神。他一面加紧网罗多谋善断的读书人,组建自己的智囊团;一面发奋读书,充实自己,甚至在行军途中也是手不释卷。如果听到民间有奇书,便不吝千金购之。行军之时,别的兵将携带的都是抢来的金银珠宝,而他的马背上基本全都是书本。

有一次,赵匡胤随周世宗柴荣攻打淮南,夺取寿州后,收集了不少木箱,足足装了几辆马车。有人嫉妒他,认为他借机搜刮了大量的金银财宝,便向周世宗告发。周世宗派使臣前往核查,箱子打开后,那些告发者们不禁大失所望。所谓的金银财宝一样也没有,装在箱中的全部都是书籍。周世宗知道此事后,十分不解,便问赵匡胤:“你作为一员大将,为我开疆辟土,应当努力坚甲利兵,要这么多书有什么用?”赵匡胤回答说:“我作为皇帝的亲信大臣,却不能经常出谋划策,为皇帝分忧,心中十分不安,也害怕见识浅薄而不能领会您的意图,所以我到处搜集图书观看,目的是想从中学到有用的知识,增广见闻和智慧。”

赵匡胤从少时的重武轻文,转变成为文武双修,到尤重文学这一过程,体现了他对知识与日俱增的重视过程。正是因为对读书的重视,他的学识和胸怀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也才形成了后来的以“仁”治天下的统治思想。

赵匡胤读书最大的收获,就是制定了以“仁”治天下的国策。

赵匡胤登基后,深感“以马上得天下,但不能以马上治天下”之理,于是倡导以文治国。他不仅自己读书,而且还劝勉文臣武将多读书。据载,他刚刚即位几天,就召山人郭无为到宗政殿为宋代君臣讲解立国兴邦之策。他还经常对左右侍从说:“我想下诏让全国的武将都读书,让他们通晓治国的方法和道理。”于是全国上下,不论文臣武将,还是商贾百姓,都崇尚读书,成为一时之风尚。

据史书记载,赵匡胤读书颇杂。晚年喜欢读的书,一为儒学经典,一为史书。《尚书》《论语》是他常诵之典,旧史、国志为其久习之文。他常说:“我常常观读、研习过去的史书,非常仰慕以前的贤君明主。他们不让贤明的人不得志,任用的都是这些贤能的人。”因此,赵匡胤表示要效法先贤,录用那些忠孝仁义、德才兼备、文经武略的人才。

说到儒学经典,最具代表性的应属“五经”,其核心就是“仁义”二字。

“仁义”作为儒家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是孔子在我国政治、伦理思想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它不仅能够最直接地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在政治领域直接发挥作用,指导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言行,而且可以评判人们行为的是非,辨别真伪善恶。孔子在总结以往道德规范的基础上,把零散的道德规范系统地加以整理,使之成为一套完整的体系。他把自己认为的人类美德和有价值的人类社会规范,都包括在“仁义”的内涵之中。因此,“仁义”成了社会美德的代名词,自然也就成为人类道德规范体系的核心。

《论语》是孔子思想言行的权威代表。据统计,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109次,其中作为道德原则使用的就有105次。孔子认为,“仁”的基本内容就是爱人,即人与人之间要有爱心,要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君主要以仁义立国安邦,臣民要以仁义对待他人。

儒家另一代表人物孟子也认为:“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仁,人之安定也;义,人之正路也。”也就是说,“仁”是道德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道德的总原则;“义”是实现“仁”的具体规范和规定。然而,仔细一想,仁义概念的区分不是非常严格,而且二者相互渗透和支撑。

赵匡胤通过反复阅读并思考儒学经典后,愈发认识到知识的宝贵,也认识到仁义对治国的重要性:“仁义”是宝贵的,但施行“仁义”却是简单的、廉价的;虽然施行“仁义”是简单的、廉价的,但施行“仁义”的效果却是宝贵的、无价的。

赵匡胤通过读书,学到了很多灵活应敌的战略和方法。其中送给吴越国王钱俶包袱一事便是从古书中活学活用的例子。

赵匡胤在书上看到荀巨伯仁义驱胡的故事。汉代有一名士荀巨伯,在徐州以仁义著称。一次,他去远方探望重病卧床的友人,正好赶上胡人攻打友人所居的城市,城里的人纷纷弃城逃命。

友人对他说:“我现在是走不了了,你赶出城逃命去吧。”

荀巨伯说:“我荀巨伯难道是那种为了求生而抛弃仁义、不讲信用的人吗?”并坚辞不去。

城陷后,胡人问荀巨伯是什么人,为何能够行走却不逃命,竟敢独自留在城中。

荀巨伯正色答道:“我的朋友身患重病而不能行走,我不忍心把他丢下而独自逃命,我宁愿以自己的身躯来换取朋友的生命。”

赵匡胤

胡人听后,非常感慨:“你真是个仁义之士。我们这些无仁寡义之人,算是闯进有仁有义之地了。”于是,胡人放弃了杀掠,撤兵离去。一郡的生灵由此得以保全。

于是,赵匡胤把这种方法运用在对吴越国王钱俶的计策中。

宋军兵伐江南之时,赵匡胤对吴越使者说:“待平定江南后,你主钱俶可暂来开封与朕一见,以慰相念之情,见后即可复还。”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吴越王钱俶迫于形势,冒死前往开封朝见。虽然每天赵匡胤盛情盛宴款待,但钱俶内心仍然不能平静,生怕赵匡胤为了统一大业而食言,将自己扣为人质,趁机要挟吴越投降。在这种惶恐和焦虑中度过了两个月后,赵匡胤忽然诏令钱俶可以返回故国。在送行的宴会上,赵匡胤还送给钱俶一个黄布包袱,并嘱咐他到了途中方可打开观看。钱俶开始非常高兴,以为是赵匡胤赏赐给自己的财物。但到了途中打开包袱,吓得钱俶差点背过气去。原来,包袱中根本不是原来所想的封赐,而是朝中数十位大臣要求扣留钱俶做人质的奏章。这样一来,赵匡胤假群臣之手给钱俶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迫使钱俶向宋朝投降。另一方面,赵匡胤又将群臣要求扣留钱俶的奏章交给他,并放他回去,让钱俶感受到赵匡胤的仁慈与宽厚,用恩情来感化他投降,这正是对书中知识的运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