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苏颋 四首

金圣叹选批唐诗六百首 作者:金圣叹 选批


苏颋 四首

字廷硕。弱岁敏悟,一览至千言,辄覆诵。第进士。武后封嵩高,举贤良方正异等,除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吏部侍郎马载曰:“古称一日千里,苏生是已。”再迁监察御史,又迁给事中、修文馆学士,拜中书舍人。时瑰同中书门下三品,父子同在禁苑,朝廷荣之。玄宗平内难,书诏填委,独颋在太极后阁,口所占授,功状百绪,轻重无所差。书吏白曰:“丐公徐之,不然,手腕脱矣。”中书令李峤曰:“舍人思若涌泉,我所不及。”迁太常少卿,仍知制诰。遭父丧,起为工部侍郎,辞不拜,终制,乃就职。帝问宰相:“有自工部侍郎得中书侍郎乎?”对曰:“陛下任贤惟所命,何资之计?”乃诏以颋为中书侍郎,明日加知制诰,给政事食,给食自颋始。时李乂对掌书命,帝曰:“前世李峤、苏味道,文擅当时,号‘苏李’,今朕得颋及乂,何愧前人哉!”俄袭封许国公。开元四年,进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修国史。八年,罢为礼部尚书。俄检校益州大都督长史,按察节度剑南诸州。卒,年五十八。诏赠右丞相,谥文宪。颋性廉俭,俸廪悉推散诸弟亲族,储无长资。自景龙后,与张说以文章显,称望略等,时号“燕许大手笔”。帝爱其文,曰:“卿所为诏令,别录副本,署臣某撰,朕当留中。”后遂为故事。颋年五岁,时裴谈尝过其父,颋方诵庾信《枯树赋》,避谈字讳,因易其韵曰:“昔年移柳,依依汉阴。今看摇落,悽怆江浔。树犹如此,人何以任。”谈叹曰:“此儿他日,必主文章。”〇韦嗣立拜中书,瑰署官告,颋为之辞,薛稷手书,时谓三绝。又东明观道士周彦云,欲为其师立碑,谓瑰曰:“成某志,不过烦君诸子:五郎文,六郎书,七郎致石。”瑰大笑,口不言而心服其公。集本四十六卷,今亡其半矣,韩休为序。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

主第山门起灞川,

宸游风景入初年。

凤凰楼下交天仗,

乌鹊桥头敞御筵。

【前解】

一,是太平公主南庄。二,是初春。三、四,是幸。此皆唐初律诗前解之最精整者。〇交天仗,言车驾既到主门,则带刀捉仗之士,皆即交过承应,散去东西廊下也。敞御筵,言公主预闻临幸,则恭设香花,出门远迎也。写“幸”字甚详。

往往花间逢彩石,

时时竹里见红泉。

今朝扈跸平阳馆,

不羡乘槎云汉边。

【后解】

五、六,“逢”,言今朝初逢,“见”,言今朝初见。写南庄一一景物,皆为目所未经。又加“往往”“时时”者,写此目所未经之景物,今在南庄,乃至应接不暇,则公主之豪富,可想见也。

兴庆池侍宴

降鹤池前回步辇,

栖鸾树杪出行宫。

山光积翠遥疑逼,

水态含青近若空。

【前解】

兴庆池侍宴,必在楼船之中,此前解,则先写未下楼船之前也。言天子身为万乘之主,宗庙社稷所系,故出必称警,入必称跸,跬步之近,必驾和鸾,侍史载笔,动则纪之。无他,亦以千金之子,犹不垂堂,况在至尊,自非率尔也。今也,回步辇,出行宫,曰:朕且欲至池上。三、四,因双写山光水态,犹言如此积翠遥临,含青近漾,亦足可以奉怡圣情矣。言外便有不必更下楼船之意也。

直视天河垂象外,

俯窥京室画图中。

皇情未使恩波极,

日暮楼船更起风。

【后解】

此直视俯窥,则已是泛楼船之中也。“天河垂象外”,言池之前浦,苍茫无极也。“京室画图中”,言池之中流,倒映无底也。既苍茫以无极,复倒映而无底。然则鼓枻扬舲,诚然有足乐者。无何,乐不可极,自古为戒,于是皇情才动,天风应之。此真为先生保傅之格言,而非徒近体之选声也。

扈从鄠杜间奉呈刑部尚书舅崔黄门马常侍

翠辇红出帝京,

长杨杜昔知名。

云山一一看皆异,

竹树丛丛画不成。

【前解】

扈从鄠杜间,出手便写其地旧是长杨,已早有仰邀三公同来草赋之意。三,“看皆异”,此是写赋心。四,“画不成”,此是写赋手。不得浅浅谓此六字,只是写他云山竹树而已。

羽骑时过持袂拂,

香车欲度卷帘行。

汉家曾草巡游赋,

何似今来应圣明。

【后解】

五,言属车之人,无不对景动容。六,言今上天子,方亦露冕眷注。然则此行所历,真不可不早来应诏,速撰丽赋也。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

东望望春春可怜,

更逢晴日柳含烟。

宫中下见南山尽,

城上平临北斗悬。

【前解】

七字中,凡下二“望”字,二“春”字,此比沈《龙池》,却是又一样迭字法,想来唐人每欲以此为能也。“更逢晴日”四字,妙!亦只是寻常欣快,写来却异样踊跃。三、四,“下见南山”“平临北斗”,则正承此“更逢晴日”也。言是日无遐不览,无微不尽。圣人睹物,大明中天,其气象有如此者,皆是是日晴日之为也。[三、四,“下见南山”“平临北斗”,正紧承二之“更逢晴日”,以极写望春宫之“望”字,乃见俗儒旧解,俱欲作“高”字释,夫“高”即与诗有何涉乎。]

细草偏承回辇处,

飞花故落舞觞前。

宸游对此欢无极,

鸟弄歌声杂管弦。

【后解】

后解,则只写“宸游对此”四字也。细草不必承回辇,而此必写偏承回辇。飞花不必落舞觞,而此必写故落舞觞者。此非细草新花,必欲媚兹一人,正是天容茂对,实许群情毕达也。如此则天既爱物,物敢违天!鸟杂管弦,真至诚能尽物性,可以赞化育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