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代地站稳脚,好学立根基

少年汉文帝 作者:南宫不凡 著


第三章 代地站稳脚,好学立根基

小小年纪,远赴边疆封国,刘恒来到了一个备受战火蹂躏、荒凉破败的国度,这里就是他的封地——代国,面对恶劣的生活条件,陌生的环境,刘恒会不会被困难吓倒?他勤读好学,孝贤有名,在这里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吗?他又会结识哪些人物呢?这些人会对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第一节 代地的历史

削桐封弟

代地的历史非常悠久,说起来,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周朝初年,武王去世后成王继位。成王年幼,由周公辅佐朝政。周公尽心竭力,招贤纳士,周朝出现建国后的第一次繁荣景象。周公虽然功勋卓著,却十分谦虚谨慎。他事事处处尊重成王,从来没有越礼和居功自傲的表现。

唐叔虞祠

周公还时时提醒成王,要他注意自己的君主身份。有一次,成王和他的弟弟叔虞读完书后,跑到宫门外玩耍。两个人追逐嬉耍了一会儿,成王说:“那边有棵梧桐树,我们比比看谁先跑到那里。”

叔虞说:“好啊!”

两个人争先恐后地朝梧桐树跑过去。梧桐树高大挺拔,树冠葱郁浓绿,如一顶盛大的华盖伸张开来。树下阴凉干净,成王和叔虞经常在这里玩耍。

成王第一个跑到树下,他高兴地喊道:“我先到了。”

叔虞紧跟着追过来,他不服气地噘着嘴说:“刚才我没有做好准备,要是再比一次,我肯定得第一。”

成王不在乎地说:“那就再比一次。”

兄弟两个人做好准备又比了一次,结果还是成王赢了。成王高兴地说:“服气了吧?还是认输吧!等你长大几岁再跟我比。”

叔虞是个倔脾气,他说:“我还是不服气。”

这时,一片树叶落下来,正好落到成王和叔虞的脚下。成王弯腰捡起树叶,开玩笑说:“叔虞,我封你为王,你拿着王印去上任吧!别再跟我比了。”说着把树叶递给叔虞。

叔虞接过树叶,端详半天,跪下说:“王兄,这是真的王印吗?这不是一片梧桐叶吗?”成王哈哈笑道:“我们游戏,哪里来的真王印。等你长大了,我再封你为王。”

叔虞低下头说:“原来王兄骗我。我要做真国王。”

成王指指叔虞手里的树叶说:“好吧!就以你手里的梧桐叶为证,封你做……”成王没有亲政,对于国事不了解,他一时想不起还有哪些国土没有分封,支吾半天说道:“就封你做唐王吧!”其实成王也不知道唐地在什么地方。

成王和叔虞本来拿梧桐叶开玩笑。不料他们的一席话被路过的周公听到了。周公走过来施礼见过成王,然后小心问道:“刚才听见大王分封唐王,有这样的事吗?”

成王连忙摇手说:“我跟叔虞开玩笑,您别放在心上。”说着拿过叔虞手上的梧桐树叶递给周公,跟他讲明事情的前后经过。

唐叔虞祠

周公双手接过树叶,再次给成王施礼说道:“大王,您贵为一国之主,分封土地这样的事情哪能够儿戏啊,一片梧桐叶不大,可是它关系着大王您的威望。如果您说话不算话,怎么让天下人臣服?”

成王小声争辩道:“这是我跟叔虞开玩笑,怎么关系到天下人了呢?”

周公义正严辞地说:“大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您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天下苍生,怎么能说与天下无关呢?您既然已经册封叔虞为唐王,就应该给他正式的封地和王位。”

成王知道自己做错了,他说:“就依您的意见吧!”

周公将周朝最北边的一片土地划归出来作为叔虞的封地。按照成王的意思,那一片土地命名为“唐”。叔虞长大后,亲临唐地做了国王。他勤政爱民,经过多年的努力,唐地由一个人烟稀少的偏远地带,逐渐繁荣起来。

后来,唐地改名为“晋”。公元前497年,晋阳城问世,晋地的大部分疆域划入赵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晋阳改称“太原”,并且设立太原郡。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平定北方叛乱后,将雁北和太原郡划归一处,建立代国,太原又恢复了原先的称呼——晋阳,刘恒被封为代王。这就是代地的历史。

系舟山的传说

削桐封弟的故事流传很广,刘恒来代国之前就听说过。他想,叔虞是成王的弟弟,他做了唐地的国王后,勤政爱民,造福百姓,为后人爱戴。我是皇帝的弟弟,去了以后也要向他学习,好好治理代国。

刘恒来到晋阳不久,听说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叔虞,曾经修建了一座祠堂。他立刻吩咐侍卫准备车辆,他要亲自去叔虞祠拜祭这位先人。

薄昭听说后急忙阻止刘恒:“大王初来晋阳,对这里的情况不熟悉,不要随便出去走动。”

刘恒说:“拜祭先人是遵循礼节的事情,况且叔虞治理此地非常成功,我也应该向他学习。”

薄昭说:“你才八九岁,这些事情就交给大臣们去做吧!”

刘恒不以为然,他说:“项橐七岁就能做孔子的老师,我都八九岁了,身为国王,不应该亲自去叔虞祠拜祭吗?”当年孔子周游列国,在路上遇到了项橐,项橐给他提了几个问题,结果孔子一个也回答不出来,于是孔子很谦虚地尊称项橐为老师。这故事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母亲薄姬知道刘恒的想法后,非常支持他。她对薄昭说:“这是好事,你应该陪同刘恒一起去呀!”

系舟山

薄昭只好带领侍卫护送刘恒去叔虞祠拜祭。

祠堂坐落在晋阳城的北边,历经几世,加上最近战火纷扰,已经有些破败凋零了。刘恒走下车子,看到叔虞祠堂,古柏苍苍,他恭恭敬敬地走进祠堂里面,看到叔虞凛然正气的塑像,连忙施礼下拜。

拜祭完毕,看管祠堂的一位老人走了过来。他有六七十岁了,面目清瘦,身材单薄,目光却很有精神。刘恒看看老人说:“老人家守卫祠堂辛苦了。”

老人忙说:“大王亲自拜祭,让人感动。”

刘恒说:“叔虞治理此地有功,应该受到后人尊敬啊!”

老人说:“大王虽然年轻,却懂得这么多事情,让小人佩服。”

刘恒笑道:“这都是书本上说的。老人家,你可知道关于此地的传说或者其他故事吗?”

老人想了想,躬身说道:“大王,晋阳城的北边有一座系舟山,您听说过吗?”

“系舟山?”

“是啊!”老人说,“说起这系舟山,可有些由来。相传大禹治水时它曾经立过功劳。”系舟山还能立功劳?刘恒好奇地听老人讲解下去。

相传,大禹治水曾来过晋阳城北边的汾水河流域。那时汾水河还是一片湖泊,叫大盂湖,水流湍急,水势凶猛。当大禹的船队行至这里时,已经接近中午时分,逆水行舟,举步维艰。而天空中,骄阳似火,阳光火辣辣地射下来,尤其水面上,又闷又热,让人喘不过气来。大禹看到此情此景,急忙吩咐众人,抛锚靠岸,休息吃饭。但湍急的水流,拍打着船舷,大船在水中飘来荡去,费了好大的劲才把船靠向岸边,船工为了稳妥起见,除了抛下铁锚,还用缆绳把大船紧紧地系在岸边仅有的一块大石上,这样任凭浪急流险,也不担心大船被水流冲走。上岸后,船工师傅忙着安锅稳灶,生火做饭。大禹一人在湖边徘徊沉思良久,最后选了湖边一块较平坦的石头坐了下来。他把双脚伸进凉爽的水里,不停地搅动着河水,一边借流水冲刷双脚以消除连日的疲劳,一边陷入思考,思考着治理浩浩荡荡的大盂湖的奇思妙想。正在他愁眉不展、百思不得其解时,无意中抬头西望,突然看见湖水中央,有个极大的漩涡,波飞浪涌,蔚为壮观。大禹的眉头一下子舒展开来。原来,根据多年的治水经验,他知道,有漩涡的地方,水底一定有暗洞泄水,也就是暗河。这么大的漩涡,暗洞肯定很大,用不了多久,一湖的水就可泻漏殆尽,这样一来,就不用他们费力操心了。大禹的心情一下子高兴起来,吃完饭,他就带领众人,登舟而去。没过多久,大盂湖的水,果然退去,留下一条温顺清澈的河,就是现在的汾水河。而那块系舟的巨石,湖水退去才知是一座大山的山尖,而后人为了纪念大禹,就把这座山称为系舟山,泄水洞称为大禹洞。

刘恒听完老人的话后,惊叹不已,接着问道:“此地山清水秀,原来是块风水宝地。我从书上得知,经过叔虞治理,此地开始人烟稠密,繁华富庶起来。秦朝的时候,是全国三十六郡之一。可是现在的晋阳城怎么如此败落不堪?人口稀少、土地荒芜,房屋建筑也大多被毁坏,整个晋阳城连家像样的店铺都没有?”

老人叹口气回答道:“大王,晋阳北边是匈奴,他们趁我国内战乱经常南下侵略此地,后来先帝御驾亲征,经过好几次战斗才将匈奴人赶走。可是久经战火的晋阳城遭到很大的破坏,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了。”说完,老人用手轻轻擦掉眼角的泪滴。

刘恒将此看在眼里,他痛心地想,战争给百姓带来多大的灾难啊!我一定要尽心尽力,改变晋阳城现在的面貌,让它变得繁荣富强。他安慰老人几句,起身带领侍卫回王府去了。

第二节 艰苦的生活

来到晋阳已经两三个月了。隆冬时节来临了,北风怒号,雪花飘飘,晋阳城最冷的季节来到了。大雪飘扬了六七天,整个晋阳城一片白茫茫,刘恒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寒冷的天气,他窝在王府深院内,坐在炭火盆旁边取暖。

尽管炭火旺盛,可是依然难以驱散逼人的寒意。刘恒不住地站起来跺脚走路,希望这样能带给他更多温暖。王府院落内,一片静悄悄的,平日里来往嬉笑的侍女、太监都躲起来,谁也不愿意在这个冷天里抛头露面。

炭火快要燃烧尽了,一位侍女走过来准备添加木炭。刘恒急忙问:“太后那边木炭充足吗?”

侍女回答道:“今年的木炭特别少,太后吩咐留给大王用。”

“这么说太后那里没点火盆?”刘恒着急地问。

侍女轻声说:“太后只是夜晚点一会儿,白天就不敢用了。”

刘恒立刻起身,往太后的院落走去。几日大雪,院子里积雪很深,刘恒深一脚、浅一脚地赶往太后房中,慌得太监、侍女们紧紧跟在身后,害怕出现差错。

薄姬正在屋内来回踱步,焦急地等待薄昭的消息。她看到刘恒匆匆进来,连忙责问:“天气这么冷,你跑出来做什么?快回去。”

刘恒眼含泪珠扑到母亲怀中,哽咽着说:“母亲,您受委屈了。”

薄姬伸出手,擦干刘恒的眼泪,安慰他说:“没什么,我年龄大了,不怕冷。你舅舅派人准备木炭去了,一会儿就能回来。”

母子两人说着坐到床边,薄姬叹口气说:“我们来得匆忙,准备的衣服、被褥都不充足。没有想到这个地方会这么寒冷,天寒地冻、冷风刺骨,不知黎民百姓怎么熬过这寒冷漫长的冬天。”薄姬母子在皇宫内深受冷落,生活用品历来不多,一直过着简约清淡的日子,哪有什么充足的准备?

刘恒被母亲忧心百姓冷暖的心情所感动,急忙说:“母亲所言甚是,我一定要好好治理国家,为黎民百姓造福,免去他们饥寒之苦。”

薄姬听到刘恒这番话,高兴地说,“孩子,你有这番心意,就一定能把国家治理好,为娘支持你。”

过了一会儿,薄昭回来了。他已经命人购置一车木炭,正停在王府外。不过薄昭低垂着头,好像还有其他的心事。薄姬问道:“还有其他事情吗?”

薄昭闷闷地说:“木炭不多,还是要节约着用。还有,食品缺乏,这天寒地冻的,怎么办?”

薄姬吃惊地问:“怎么?没有吃的了?”

薄昭说:“就剩下粗粮了。我打听过了,晋阳城内能吃上粗粮就算不错了。”连年的战火蹂躏,晋阳经济严重衰退,已临近崩溃的边缘。人口流失,大片田地无人耕种,近年来,整个城市仿佛一只风雨飘摇的小船,随时可能毁灭。

刘恒见薄姬神色沉凝,劝慰说:“母亲不必担忧,粗粮也能吃饱。现在国难当头,大家吃点苦怕什么。”

薄姬坐下来,低声说:“也只有如此了。”

薄昭说:“天气好了,我就派人去长安运粮。”

刘恒连忙说:“长安也有它的困难,你忘了萧相国曾经驾着牛车上朝吗?经过先帝的治理,才逐渐繁荣起来。代地地大物博,只要勤恳劳作,我相信一定会有好收成,用不了多久我们也能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代地也会富强。”

薄姬和薄昭听到刘恒的话,见他人小志气大,不由得点头称许。

来到晋阳的第一个冬天,就在贫寒交加之中度过,这让刘恒更深切地体会到代地亟须治理的现状。

严寒没有消磨刘恒刻苦攻读的决心,他深深懂得,要想治理好一方水土,不但需要信心,更需要知识和才学,所以他开始更努力地读书。

第三节 好学崇道

灯下苦读

天气渐渐转暖,冰雪开始悄悄融化,偶尔间似乎有一两声鸟鸣在天空回荡,春天要来了吗?

刘恒已经整整两个月没有踏出王府了,有时候大臣们也来向他汇报一下朝中大事。刘恒年幼,由丞相傅宽辅佐。傅宽是先帝时的大臣,曾经立下过不少战功。

傅宽每次见到刘恒,他都在埋头读书,一次,傅宽忍不住说道:“大王如此喜欢读书,值得我们学习。”

刘恒听了,笑道:“丞相的学问高深,我还想向你请教呢!”

傅宽说:“那可不敢当。我来到晋阳后,许多书都丢了。晋阳城内的藏书也在战争中毁坏了不少。现在许多孩子想读书也没有书读。”

“有这样的情况?”刘恒抬头望着傅宽,“丞相,你可以组织人员,抄写我的这些书籍,把他们分发给喜欢读书的孩子。”

傅宽赶紧施礼说:“大王真是仁慈贤明,我这就去办。”

这样,白天刘恒把书交给抄写人员,每到晚上,他又把书取回,坐在灯下苦读。

王府之内,多了一盏燃烧到半夜时分的小小灯火,夜夜如此,像更声一样准确。时间久了,侍女们都把它当成一种标准,只要灯火未熄灭,就还不到半夜。

薄姬知道刘恒夜夜苦读,非常心疼,她几次劝说:“你年纪还小,熬夜对身体不好。”“读书有许多时间,何苦夜夜苦读呢?”

汉文帝刘恒像

刘恒却有自己的看法:“古人说‘人生如白驹过隙’,时间非常珍贵,我怎么敢不珍惜?怎么能挥霍浪费?浪费时间就是浪费宝贵的生命啊!知识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要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收获;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天下在胸,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我现在只能利用晚上来读书,不能耽误白天的抄书工作,不能耽误其他的孩子读书啊!等以后全部抄好,孩子们都有了书读,我就不用晚上读书了,白天和小朋友们一起读书,那是多么快乐的事情啊!”

听完刘恒的一通言论,薄姬笑呵呵地说:“真是长大了,懂得这么多道理。恒儿,你能这么想、这么做,母亲很高兴。只是我担心你的身体。”

刘恒急忙拍拍胸脯说:“您瞧,我壮得很。”

大伙看见刘恒的举动,全都哈哈笑了起来。

冰雪就要融化殆尽了,天空中已经看见飞鸟的身影,还有那些早早探出脑袋的细小树芽,无不欢欣地预报着春天来到了。

抄写人员用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将刘恒所有的书籍抄写了一遍。刘恒命令他们多抄写几份,以便更多的孩子能够读到书。

刘恒画像

晋阳百姓知道刘恒命人抄书的事情后,无不奔走相告,皆言新国王爱民重教,把自己的书拿出来给老百姓的孩子读,真是自古以来难得的好国王。还有人说,叔虞初建代地时,也曾经尊重百姓,把代地建设得富强繁荣,新国王不但尊重百姓,还推广教育,肯定会把代地治理得更加强盛。百姓们跑到王府前,要求见国王,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刘恒听说了,只是淡淡一笑,他说:“举手之劳,有什么可感谢的?”他命人告诉百姓,让他们回去好好教育子弟读书学习。

在刘恒的带动和鼓励之下,原本尚武好斗、贫穷落后的代地百姓也知道读书的好处,开始慢慢接触书籍,教育孩子们学习上进。丞相傅宽看到百姓们读书的热情,又提出一条建议,在晋阳城开办学府,招纳学子,广办教育。刘恒马上同意傅宽的建议,命令他全权负责兴办教育的事情。

很快,一座简陋的学舍准备好了。代地贫困,百姓生活还很贫困,生存条件还得不到保障,能够开办学府,并不容易。傅宽只能命人将晋阳官府旁边的一座破旧房子清理出来,充当学府,并且发下公文,不管身份贵贱,只要愿意读书的都可以来上课。

一时间,晋阳上下都在谈论办学府的事情。一天,郎中令张武求见刘恒,他说:“学府建成了,可是缺少教书先生。我听说汾河岸边有一位奇人,人称‘河上公’,据说学识渊博,博古通今,天文地理,无所不通。如果能请他来,肯定会很有帮助。”

刘恒一听,高兴地说:“这样的人才应该快快去请。”立刻命令张武亲自去请河上公。

河上公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晋阳城北的汾水河边居住了一位老人。老人年龄多大无人知晓,只是传说他整日除了诵经读书,其他什么事情也不做。人们也不知道他的姓名,见他终日住在河边,就称呼他“河上公”。

河上公在河边搭建了一座草庵,深居简出,极少与外人接触。有人曾见他在清晨的时候,走出草庵,面对河水喃喃有语,似乎与河中游鱼交谈,又好似与空中飞鸟私语,但究竟说了什么,谁也不清楚。

河上公的怪异行为引起周围人们注意,他们纷纷猜测,他究竟是什么人呢?

汾水

这件事情也传到晋阳城的官员耳中,有一天,他们亲自去河边拜见老人。走到草庵边才听清河上公正在诵读老庄文章,读声朗朗,字字句句清晰悦耳,恰如流云轻抚明月,又像旭日冲破晨晓。官员们肃然起敬,他们深知老庄道德经书并非常人可以如此流利诵读,那么这个河上公肯定不是平常人。

那次去拜访他的也有张武,虽然遭到河上公的拒绝,但是他知道河上公很有学问,所以向刘恒推荐了他。

张武受命再次拜访河上公,他想,我去了就说大王派我去的,想必河上公会接待我。

可是张武想错了,他来到草庵边,恭恭敬敬施礼说:“老先生,大王派我来请您。”

河上公没有走出草庵,他慢慢问道:“哪里来的大王?又是因为什么请我?”

张武连忙说:“代地新来的大王,他可是先帝的儿子,当今圣上的弟弟呀!大王年幼,可是非常崇尚道德经书,听说您对老庄很有研究,特地让我来请您。”

河上公笑了几声,说道:“道德经书,深奥无边,一个年轻的国王能理解得了什么?你回去告诉他,他与我相隔这么远,他也不可能聆听到道德真音。”

张武奇怪地问:“老先生,我已经备好车辆,您如果到王府里去,不就见到大王了吗?怎么说相隔远呢?”

河上公却不再言语。张武等待多时,见草庵里没有声音,不敢贸然行动,只好悻悻地转回城去。

张武回到王府,他告诉刘恒请河上公的前后经过,最后有些泄气地说:“我看他是野蛮粗鄙之人,也许不敢进王府见大王。”

刘恒仔细分析河上公的话之后,摇头说道:“你说错了。老先生说我们相隔遥远,是嫌我不亲自去请教他。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刘恒命令侍卫准备车辆,他要亲自去请河上公。

薄昭等人阻止刘恒,他们说:“一个粗贱老头,不愿意来就算了,大王请他做什么?如果大王执意见他,我们派兵把他抓来就是了。”

刘恒制止了他们,然后乘车奔城北而去。

春天的晋阳处处呈现一片生机,草长莺飞,鸟语花香,绿树上挂满新叶,几只勤劳的春燕盘旋在屋檐房舍下,寻寻觅觅,找寻一处可以安家度日的地方。春风徐徐而来,大街小巷这里一堆,那里一伙,三五成群的孩子嬉笑玩耍。偶尔也有一两家院落里传来鸡鸣狗吠的声音。刘恒见到眼前的景象,心情也渐渐舒展开来,他来晋阳大半年了,在他眼里除了战乱留下的伤痕,就是贫瘠带来的痛苦,没有想到,此地也有如此美好的时刻。

刘恒兴致勃勃赶到汾水河边。他早就听说关于系舟山的传说,来到河边放眼望去,果然,清澈婉转的汾水河静静流淌,河对岸一座挺拔青翠的山峰巍然屹立。那就是闻名于世的系舟山。

来不及细细欣赏汾水高山,刘恒跟着侍卫朝一座草庵走过去。草庵依水而建,由几根木柱支撑着,低矮简陋,顶部和四周的茅草有些杂乱,风一吹,胡乱飘摇。

众人正在观望之际,草庵内走出一位老者,鹤发童颜,精神矍铄,胸前的白胡须随风飘摆,俨然神人降落世间。

刘恒急忙上前施礼:“老先生,打扰您了。请问您就是河上公吗?”

河上公并不还礼,他凝视着前方,徐徐回答:“你就是新任国王?”

侍卫呵斥河上公:“见了国王,怎么还不施礼下拜?”

刘恒急忙说:“老先生是世外高人,不要大声喧哗惊吓了老人。”然后又转向河上公,恭敬地说:“听说老先生精通老庄道德经书,所以冒昧来求教。请您千万赐教。”

河上公见刘恒年龄虽小,却很懂道理,而且态度诚恳,说话谦谨,不由得仔细打量眼前这个孩子。只见他眉毛细长浓密,一双明亮有神的眼睛,脸色如玉,气宇不凡,神态娴雅文静,正是大富大贵之相貌。河上公惊奇之余,也还礼说:“我不过是一个年迈老翁,有什么学问?烦劳大王亲自前来,实在不敢当。”

刘恒说道:“我也读过几本道德经书,非常崇敬黄老学说。只是有时候不懂其中含意,却没有人教诲,我想请您指点,做我的老师。”

河上公哈哈大笑:“大王既然读道德经书,就应该知道黄老学说,尊重自然法则,崇尚清静无为,我学习老庄结庐野外,不问世事,怎么可以去辅佐一国大王呢?”

刘恒一时语塞。丞相傅宽走上前说:“老先生可以抛却尘世,独自一人钻研老子之道;可是大王身为一国之主,怎么能抛弃百姓,不顾国家大事?况且乱世之后,许多百姓喜爱老子之道,老先生为何不辅佐大王将它加以推广?老先生难道没有听说盖公吗?他不是辅佐曹参治理齐国吗?”盖公是有名的隐士,齐国丞相曹参请他出山,辅佐治理齐国。盖公推行黄老学说,主张以清静无为治理天下,齐国经济得以恢复。

傅宽话语未落,刘恒急忙说道:“这正是我的意思,老先生请您再考虑一下。”

河上公见刘恒如此真挚执着,叹口气说:“我答应你,不过只有三年时间。三年后,我们分道扬镳,各走各的路。”

在河上公的教诲影响之下,刘恒对于黄老学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黄老帛书

当时,汉朝初建,国家经历了许多大规模的内战,加上匈奴侵略边境,导致人口急剧减少,生产力下降,国内经济能力降低,国库空虚,百姓生活得不到保障,诸多内忧外患的问题急需解决,真是百废待兴。而“无为,而无所不为”的无为而治的黄老学说,正好适合当时的社会情况。正是这一策略促使农民重新回到土地上,国家轻徭薄赋,减少官吏,百姓得到休养生息,国家经济逐渐走向兴旺繁荣。

刘恒自幼崇尚黄老学说,并且刻苦攻读研究。在做代王的十几年时间里,他通过黄老学说治理国家,安定了百姓,促进了经济快速稳定的恢复和发展。

第四节 结识贾谊

初识贾谊

有河上公辅佐,刘恒读书学习更加精力充沛。每天,他陪伴在河上公左右,听他讲解经书,谈论黄老学说的精髓内涵。夜晚来临,师徒二人又蹲坐在铜灯之下,细心研读揣摩经书要义,他的道学修养日渐精进。

刘恒十分尊敬河上公,派专人细心服侍他,照顾他的吃、穿、住、行。生活艰苦,刘恒自己节衣缩食,也从不让河上公受委屈。一次,王府内粮食缺乏,他就把自己的饭菜让给河上公。河上公见刘恒勤奋刻苦,礼让师长,断定他必将成为贤明君主,更加用心辅佐他。

这时,刘恒下令开办的学府也开始招纳学子,慕名前来求学的少年非常多,其中一部分人被召进王府做了刘恒的陪读,陪伴刘恒在王府中读书学习,一起生活。

这些陪读的少年中,有一个叫贾谊的,精通诗书,才华横溢,成了刘恒最要好的朋友。贾谊是洛阳人,他的父亲跟随刘仲来到晋阳。刘仲来到代地后,发现这里生活艰苦,又惧怕匈奴扰境,偷偷跑回了洛阳。可是贾谊的父亲是一个普通官吏,当然不敢私自逃跑,就这样留在了晋阳。

贾谊从小聪明伶俐。有一次,他父亲审理一桩案子,遇到了麻烦,回到家后,愁眉不展。贾谊见此情景就问父亲:“父亲,您有什么心事吗?”父亲正心烦,呵斥他说:“大人的事,小孩子懂什么?”

贾谊像

贾谊说:“甘罗十二岁拜相,孟尝君年幼替父掌管家政,他们年龄都不大,却能做大事,这说明做事不应该只看年龄。我也读过诗书,懂得很多道理,为什么不能为父亲排忧解难呢?”

贾谊的父亲看他一眼说:“那好,我跟你说说这个案子。有两个人在市集上买卖耕牛,结果两人打起来了,一个说牛是他的,另一个也说牛是他的,你说说看,牛到底是谁的?”

农业社会,耕牛非常受重视,耕田、运输哪样也离不开它。

贾谊琢磨一会儿,问道:“两个人有什么凭据说牛是自己的?”

他父亲说:“一个人有邻居作证,他养这头牛多年了;另一个人呢,说牛的肚皮底下有道疤痕,验证发现,确实如此。”

贾谊说:“看来两人都想得到耕牛。父亲,您可以这么办。您假装命人杀掉耕牛分给两个人。如果真是牛的主人,一定非常心疼,不舍得把牛杀死。而另一个人呢,觉得得到部分牛肉也不错,这样一来不就判定谁是牛的主人了吗?”

他父亲听了,仔细分析一下,认为可行,就回到衙门照贾谊说的去做。果然,两个人听说杀死耕牛,反应不一。一个人想了想说,既然大人决定了,就杀死耕牛吧!另一个人却痛哭流涕地说,耕牛跟随自己多年,干了这么多活,还要被杀死,太可怜了,他情愿放弃耕牛也不愿亲眼看到牛被杀。

贾谊的父亲由此断定,不愿杀牛的是真正的主人。另一个人只得承认自己的罪行,原来他早就垂涎这头耕牛,经常主动帮牛主人家外出牧牛,趁人不备的时候,就悄悄用刀摩擦牛的肚皮,次数多了,牛肚皮上形成一道疤痕,而牛主人根本不知内情。他见牛主人去卖耕牛,就想借机将牛占据为己有。

贾谊帮父亲断了这个案子,父亲非常高兴,从此也更加看重他。他得知开办学府后,决定让贾谊也去读书。贾谊聪明好学,很快在诸多学子中崭露头角,被选中做了刘恒的陪读。

不进则退

贾谊进王府后与刘恒朝夕相处,很快两个人就成了要好的朋友。他们读书学习,玩耍嬉闹,后宫变得热闹起来,不是朗朗书声,就是欢声笑语。生机盎然的春天里,他们好像两棵迎风招展的树苗,茁壮成长。

河上公不再单纯地讲解道德经书,而开始教授他们诗、书、礼、乐的知识。刘恒在长安时,就学习了不少这方面的内容,而贾谊是第一次系统地学习诗、书、礼、乐,一开始,贾谊不如刘恒掌握得熟练。刘恒很得意,自从与贾谊一同学习,不管背诵经书还是抄写文章,他都比不过贾谊。终于有机会超越贾谊了,刘恒当然很高兴。

贾谊故居

不过贾谊并没有退却,他有超强的记忆力,一目十行,过目不忘,没有多久,他把需要背诵的诗书全部背熟了。

一天,河上公让他们背诵抄写《庄子·秋水》篇。两个人都顺利完成了。河上公又说:“你们也学习了诗书文章,谁能背背其中的篇章?”刘恒说:“我已经背诵了《诗经》的所有篇章,我背给您听听。”说完,从《国风》到《大雅》,逐个背诵起来。河上公点头说:“果然不错,贾谊,你学得怎么样了?”

贾谊回答道:“我也记住了。先生,我还学着写了几篇文章。”他把写满字的竹简递给河上公。

河上公还没有教授他们写文章,听贾谊说他已经自己学着写作了,赶紧伸手接过竹简,从头到尾,慢慢阅读,一面读一面不住地颔首赞许。他看完后,满意地说:“嗯,很好,文笔清晰,感情充沛,举例纳证,非常贴切。”

贾谊长大后,成为汉初杰出的文学家,他写了《过秦论》、《治国策》、《吊屈原赋》等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章,这些文章成为后世学习的经典之作。

刘恒本来以为自己超越了贾谊,没有想到他竟然学写文章,又将自己比下去了。他有些生气,却不好发作,悄悄走出书房,一个人蹲在树下默默出神。

河上公注意到刘恒的心情变化,过了几日,他对刘恒说:“大王,你看盛水的坛子,如果装满水就会溢出来,这就像人一样,如果你自我满足,不求上进,就会受到损失。所以说学无止境,永远也不能骄傲自满。”

刘恒很快就明白了,心情豁然开朗,他说:“多谢先生教诲,我以后要更加努力。”

从此,刘恒开始主动向贾谊学习,两个人又恢复往日的情谊。后来,刘恒做了皇帝,任命贾谊担任重要官职。在任上,贾谊提议进行改革,为国家做出不少贡献,他还写了许多著名文章,为汉初的文学增添了一笔亮丽的色彩。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