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大人物与大人物碰撞出的火花

名人奇闻趣事 作者:阿红 著


柏拉图用激将法拜苏格拉底为师

柏拉图年轻时就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了,但是,他并不满足,他还想要学习更多的东西。

当时,雅典最有学问的人就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很想成为他的学生,就去拜访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听别人提到过柏拉图的名字,也很想见识一下这个知识丰富的年轻人,就接见了他。

“尊敬的苏格拉底先生,我想成为您的学生,不知是否可以?”柏拉图一见面,就十分恳切地请求说。

苏格拉底不动声色,问道:“年轻人,我早就听过人们谈论你了,你已经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了,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柏拉图明白,这是苏格拉底在考自己,他很从容地说:“苏格拉底先生,您有一句名言,那就是‘认识你自己’,我正是因为还不能认识自己,所以才来向您请教的。”

苏格拉底听了,点点头,但接着又问道:“柏拉图,你既然已经听说过我的话,那么应该也知道我对自己的评价了?”

柏拉图连忙回答说:“是的,我知道。您对自己的评价是:‘我知道我一无所知’。”

“那么,你为什么还要向我学习呢?”苏格拉底又追问下去。

柏拉图非常恭敬地回答:“这正是您最值得学习的地方。整个雅典都知道您是最聪明的人,可是,您还在不停地研究自己的心灵。只有跟随您学习,才能学到真正的学问。”

停了一下,柏拉图接着说:“尊敬的苏格拉底先生,我认为‘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

“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这句话太精彩了。柏拉图的话音刚落,苏格拉底立刻上前拍着他的肩膀,兴奋地说:“好,你的这句话说得太好了。我收下你这个学生。”

智慧絮语

必要的时候让自己停下来,静下来认真去思考: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才是你所孜孜以求的?生活不是盲目的、不切实际的,不是人云亦云的,它是你生命最原始的呼唤。做最本色的自己,才是人生最紧要的事。

大多数名人都是被贬出来的

任何一位成功者,在其奋斗过程中,都要遭受种种非议。这种非议更多地来自普通人,但有时候也会出自一些著名人士。时过境迁,重新回味那些非议,你会发现别有一番味道。

美国的莱特兄弟,首次制造出了可以在天空飞行的飞机。在莱特兄弟成功之前,一位名叫塞蒙·纽康的先生断言:“想叫比空气重的机器飞上天,不但不可能,而且毫不实用。”

约翰·莱特福特博士是英国剑桥大学的副校长,在达尔文即将出版《物种起源》时,他郑重地指出:“天与地,在公元前4004年10月23日上午9点诞生。”

狄奥尼西斯·拉多纳博士是伦敦大学天文学教授,在火车被斯蒂芬逊发明之前,他说了一句“妙趣横生”的话:“在铁轨上高速旅行根本不可能,乘客将不能呼吸,甚至窒息而死。”

1786年,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初演,结束时,拿波里国王费迪南德四世坦率地发表了感想:“莫扎特,你这个作品太吵了,音符用得太多了。”

美国波士顿的音乐评论家菲力普·海尔于1873年表示:“贝多芬的第七交响乐要是不设法删减,早晚会被淘汰。”

柴可夫斯基在他1886年10月9日的日记上说:“我演奏了勃拉姆斯的作品,这家伙毫无天分,眼看这样平凡的自大狂被人尊为天才,真叫我忍无可忍。”

1962年,还未成名的披头士合唱团向英国戴克唱片公司毛遂自荐,但是被拒绝了。公司负责人的看法是:“我不喜欢这群人的音乐,吉他合奏太落伍了。”

艾伦斯特·马哈曾任维也纳大学物理学教授,他说:“我不承认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正如我不承认原子的存在。”

爱因斯坦对他人的批评并不在意,因为早在他10岁在慕尼黑念小学时,任课老师就对他说:“你以后不会有出息。”

以日记文学闻名的法国作家雷纳尔写道:“第一,我未必了解莎士比亚;第二,我未必喜欢莎士比亚;第三,莎士比亚总是令我厌烦。”1906年,他又说:“只有讨厌完美的老人,才会喜欢莎士比亚。”

雷纳尔在日记里曾嘲讽过尼采,他说:“你问我对尼采有何看法。我认为他的名字里赘字太多。”

英国作家王尔德,以似通不通的修辞技巧批评萧伯纳道:“他没有敌人,但是他的朋友都深深地恨他。”

智慧絮语

人生要怎么建构可说是因人而异,但人生的希望绝不是旁人的评价所能左右的。唯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才能在生命中保有希望。我们要将自己视为主体,时常静下心来想一想,什么才是你最想要的东西。然后,再倾尽一生的力量为自己最想做的事而奋斗。

舒伯特与贝多芬:骏马对伯乐的依恋

舒伯特被人称作小贝多芬,可他没有贝多芬幸运,他生前既没有名气,也没过过一天富足的生活,一生穷困潦倒。舒伯特非常仰慕贝多芬,但始终不肯主动去拜见这位音乐前辈。

一天,贝多芬出门,回来后听说有位青年找他,也没太在意。年轻人还把一本自己的作曲集留了下来,贝多芬当时事情很多,就没有马上翻看。直到有一天,贝多芬突然想起这位年轻人,找出那册乐曲集,刚看了几页,就大为惊异。贝多芬不迭地赞叹:“太好了!太好了!这里面散发着神圣之光!”

那个前来拜访贝多芬的年轻人就是舒伯特,他是在朋友们的催促下才去贝多芬家的,不巧音乐家出门去了。舒伯特离开后,很多天贝多芬都没有反应,舒伯特想着或许是他对自己的作品不喜欢,也就放下了这事。过了许多天,贝多芬派人来找他。很快,两位大音乐家在维也纳见面了。

贝多芬对舒伯特的作品给予了充分肯定,说舒伯特的乐曲是多年来少有的非常美的音乐。两双手紧紧握在了一起,久久没有松开。贝多芬说:“你是天才的音乐家!你的作品一定会流芳百世的!”舒伯特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对他来说,这是最开心的一天。他的作品得到了贝多芬的认可,此前他经历的所有磨难都值得了。舒伯特脸上露出了笑容,对自己的音乐之路充满信心。

此后没多久,贝多芬就离开了人世。贝多芬的死亡对舒伯特的打击很大,他觉得失去了一位知己,心里非常沉痛。在贝多芬的葬礼上,舒伯特高举火炬,为这位相识虽短,但却真正懂他的伟大灵魂送别。

贝多芬死后的第二年,31岁的音乐天才舒伯特也走完了他的生命历程。临终时,他向亲友们说:“请把我安葬在贝多芬的旁边,我想永远陪伴他。”

按照舒伯特的遗愿,人们把他安葬在维灵公园贝多芬的墓旁。两个伟大的灵魂,终于可以彻夜不眠,促膝长谈了。

智慧絮语

舒伯特对贝多芬的依恋,是骏马对伯乐的依恋。人生路上知音难觅,遇见了,就要好好珍惜。

歌德和席勒是怎样心心相印的

与一般的诗人相比,歌德是个幸运的人。他的出身很好,家境富裕。成名后,他得到魏玛公爵的赏识,年纪轻轻就登上了枢密顾问的宝座,仕途一帆风顺。苦难是诗人的母亲,这话一点不错,富足的生活使青年歌德才华枯竭,再也写不出一行诗。对歌德来说,不能写作无异于宣判了他死刑。因此在那段时间,歌德经常感叹自己“已经死了”。

这种痛苦一直延续到1788年。那一年,歌德和席勒在耶那相识了,从此他们成为心心相印的朋友。

诗人席勒比歌德小10岁,当过符腾堡公国的军医。两人虽是知音,但席勒的命运却比歌德糟糕得多。他的第一个剧本《强盗》上演后,很受观众的欢迎,但因有影射之嫌,被符腾堡公爵以莫须有的罪名禁演,并禁止他继续写作。席勒是个有骨气的人,当然不甘心放弃写作。为了躲避灾难,他远走他乡,做了一个收入很低的普通编辑。

席勒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贫穷中度过的。疾病的折磨和生活的坎坷,使他身上充满了郁愤之气,不到30岁,他就成了当时著名的悲剧诗人,《阴谋与爱情》就是他那一时期的代表作。

席勒不受环境影响,一心创作的生活态度让歌德自愧弗如。在两个人的密切接触中,歌德的诗性复活了,他一鼓作气,写出了叙事长诗《赫尔曼与窦绿蒂亚》和《浮士德》第一部,并修订了早期的作品《葛兹·冯·伯利欣根》。

1797年,两位诗人相互鼓励,写出了很多优美的叙事歌谣,德国文学史将这一年称为“叙事歌谣年”。

在歌德佳作迭出的时候,席勒也完成了他最后一部作品《威廉·退尔》。世界文学史这样评价这两位诗人:歌德和席勒把德国古典文学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峰。

席勒死后多年,歌德仍在深深地思念他,歌德在诗里写道:“和你在耶那相逢的那一天,是划时代的一天。”

智慧絮语

真正的朋友相互亲近又相互帮助,相互愉悦又相互有责任感。真正的朋友,一定会为我们的进步而高兴,为我们的前进而呐喊助威,绝不会成为我们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小风波

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深厚友谊是众所周知的。但是,这对伟人之间也曾经发生过的一些小风波,却很少为人所知。伟人是人不是神,他俩的小风波非但无损于伟大的友谊,反而更能彰显伟人品质的光辉。

1863年1月6日,恩格斯的爱妻玛丽·白恩士突然因病去世。1月7日,恩格斯在极度的悲痛之中给马克思写信:“我无法向你说出我现在的心情。这个可怜的姑娘是以她的整个心灵爱着我的。”确实,这个善良、机智的爱尔兰纺织女工同恩格斯的结合,大大有助于恩格斯的革命活动,促进了他对科学共产主义的研究。

当时,马克思正处于空前贫困的窘境。惊闻噩耗后,他在给恩格斯的回信中对玛丽的去世“感到极为意外”,略致慰唁后,接着就详细地叙述起自己被债主上门逼债的情况。

马克思原以为,这样的信对于他的朋友是“顺势疗法的一张药方,用一种灾祸消散另一种灾祸所引起的悲伤”。不过这当然是不合适,也是有点不近人情的。

尽管马克思在信末这样致歉:“在这样的时刻向你谈这些可恶的事情,我真是太自私了。”

以往,恩格斯一接到马克思的信,总是立即回复,这次却一反常态,过了五天,才予以回信,并且把过去惯常的抬头爱称“卡尔”改为直呼其名——

“亲爱的马克思:

你自然明白,这次我自己的不幸和你对此的冷冰冰的态度,使我完全不可能早些给你回信。

我的一切朋友,包括相识的庸人在内,在这种使我极其悲痛的时候对我表示的同情和友谊,都超出了我的预料。而你却认为这个时刻正是表现你那冷静的思维方式的卓越性的时机。那就请便吧!”

措辞的严厉,显然说明恩格斯生了气。

间隙已经产生,矛盾如何解决?这对两位伟人也是一个考验。

马克思没有意气用事,而是冷静地加以处理。十一天之后,亦即1月24日,马克思终于给恩格斯发出了一封态度诚恳、用词谦和的道歉信:

“亲爱的弗雷德里克:

在给你回信以前,我想还是稍微等一等为好。一方面是你的情况,另一方面是我的情况,都妨碍我们‘冷静地’考虑自己。”

接着,马克思向恩格斯敞开心扉:

“从我这方面来说,给你写那封信是个大错,信一发出我就后悔了。然而这绝不是出于冷酷无情。我的妻子和孩子们都可以作证:我收到你的那封信(清晨寄到的)时极其震惊,就像我最亲近的一个人去世一样。而到晚上给你写信的时候,则是处于完全绝望的状态之中。我家里待着房东打发来的评价员,我收到了肉商的拒付期票,家里没有煤和食物,小燕妮卧病在床……”

作为矛盾的另一方,恩格斯读到挚友马克思的这封真诚坦率、委婉动人的书信后,激动万分。1月26日,他挥笔给马克思致意,慷慨大度地摒弃前嫌,表示谅解:

“你最近的这封信已经把前一封信所留下的印象消除了,而且令我感到高兴的是,我没有在失去玛丽的同时再失去自己最老的和最好的朋友。”

两个伟人友谊长河中的这一小小的风波就这样平息了。

智慧絮语

人的一生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是不容易的。友谊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呵护。

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

1855年,托尔斯泰在彼得堡认识了比他大10岁的屠格涅夫。尽管屠格涅夫感到这个新朋友脾气大、倔强甚至有时粗野,但对他却从心眼儿里喜欢,两人成了很好的朋友。

1861年的一天,两人到诗人费特家做客。席中,屠格涅夫对教育自己女儿的英国女教师赞不绝口,因为她教导女儿为穷人缝补衣服,在慈善事业上捐款……屠格涅夫认为,这样会使女儿渐渐接近穷人。不料,托尔斯泰很不以为然,带着讥讽的口吻说:“我设想一位穿着华贵的小姐,膝上放着穷人又脏又臭的破烂衣服,在表演一幕不真实的舞台闹剧。”此言一出,屠格涅夫怒不可遏,大声咆哮:“这么说,是我把女儿教坏了?!”托尔斯泰也不甘示弱,两人在费特的客厅里互相揪发抓头,乒乒乓乓大打出手,终致绝交。

就为区区一件小事,两位作家关系中断了17年。这段时间,两人都深感内疚和不安。

1878年,托尔斯泰采取主动,写信向屠格涅夫道歉:“伊凡·谢尔盖耶维奇!近日想起了我同您的关系,我又惊又喜。我对于您没有任何敌意,谢谢上帝,但愿您也这样。我知道您是善良的,我确信,您对我的敌对情绪已经在我之前就抛掉了……请您原谅我的一切,在您面前,我是有罪的。”

屠格涅夫立即写了回信:“收到您的信我深受感动,我对您没有敌对情感,假如说过去有过,那么早已消除——只剩下对您的怀念。您曾经是我真心眷恋的人,您,作为一个作家最初的一步得到了我最先的祝贺……”

这一年,在托尔斯泰的盛情邀请下,60岁的屠格涅夫到波良纳庄园做客。

等待屠格涅夫的时候,一家人都很激动。托尔斯泰把同旧友的和解称为“精神上的诞生”。

那几天,托尔斯泰一个字也没写过,寸步不离地陪着朋友。在家宴中,屠格涅夫还高兴地跳起古老的康康舞。这一天中午,托尔斯泰的妻子把大家叫到客厅,屠格涅夫在那里念了短篇小说《狗》。这回,托尔斯泰托着下巴,不时点着头,甚至为其中精彩的章节叫好。这次见面,虽然两人都有些拘谨,主人客客气气,客人小心翼翼,但总算言归于好了。

智慧絮语

朋友之间不应该存在隔阂。然而一旦产生隔阂,我们就应当及早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去化解矛盾,使友谊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雨果看罗丹,一天一个样

1880年初夏的一天,罗丹从巴黎格纳内尔大街夏宠蒂埃夫人那豪华的沙龙里回到自己在塞夫勒的工作室以后,一直闷闷不乐。他没有想到在这次聚会中,当众受到了法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奚落。当雨果的好朋友马拉美,把初出茅庐的罗丹介绍给已经80岁高龄的德高望重的雨果时,罗丹立即被雨果那充满激情的脸庞、深深凹陷的眼睛、丰厚的微笑着的嘴唇,以及那布满着皱纹的面容所迷住了。他极想为雨果塑像,这种欲望简直难以抑制。想了好久,他终于按捺不住自己的创作冲动,冒昧地向雨果提出了这个请求。然而,他的那突如其来的想法及他的那惴惴不安的神态,马上就使雨果感到反感。“对不起,你塑的那个《约翰》只是个农夫,可我是一个作家。我的塑像已经够多了,我不愿意让你那双并不灵巧的手再把我现在的这副老态龙钟的形象塑下来,留给后人。”雨果十分冷淡地说。

罗丹受到了刺激,他发誓这一辈子决不再和雨果打任何交道。

一年过去了。这一年,罗丹的雕塑艺术更加成熟了,他现在正在全力以赴地雕塑那尊传世之作《地狱之门》。然而,雨果的好朋友马拉美又来找他了。马拉美这一次是受德鲁埃女士——一位巴黎曾经著名的美人,五十年如一日地默默地爱着已有妻室的大作家雨果,而今却被癌症折磨得奄奄一息的妇人的委托,请求罗丹帮她偷偷地雕塑一尊雨果每日白天在病床边探视她时的头像。“这样我就会感到每一个白天和黑夜里,雨果都和我生活在一起了。”德鲁埃女士喘着气,悲哀地说着。

罗丹没有吱声,但他的内心已经被德鲁埃女士那种纯洁的爱情和她那五十年未能如愿的悲剧性的牺牲感染了。是的,德鲁埃女士那满头的白发和哀怨的目光、老态龙钟的神态和残存的芳韵都在告诉罗丹,爱的悲剧才是人生的最大悲剧。望着她那一往情深的目光,罗丹默默地点了点头。德鲁埃女士的痴情,已经使他推翻了一年前在夏庞蒂埃夫人的沙龙里当众受到雨果奚落时所立的誓言了。

罗丹遵约每天都按时来到德鲁埃女士卧室右侧的一个壁龛里。他的工作间就在壁龛里,在这里他可以很清楚地观察到雨果的种种神态而不用担心被雨果发现。这是罗丹自开始搞雕塑创作以来所接受的最难创作的头像。因为他只能用铜版雕刻去画出雨果头像的草图,却不能用手去触摸他的雕塑对象,从而不能准确地核实出他的骨骼结构。然而,由于德鲁埃女士的精心配合——她尽可能地瞒着雨果并拒绝躺到病床上去休息;她让雨果为她讲述当天的新闻,并戴着眼镜为她朗读他新创作的充满激情的诗歌;她还请雨果喂她吃药并陪她进餐,从而使藏在壁龛里的罗丹尽可能地从多个侧面去了解雨果的超乎寻常的神态、感情和毅力。终于,罗丹经过了一个月的努力,用胶泥塑成了两个粗糙的雨果头像。但是这一个月的时间使德鲁埃女士的身体迅速地垮了下来。为此,罗丹建议她休息一段时间以后再工作。“没有必要停下来,先生。”她挣扎着说道,“时间已经不多了,我多么希望这两个泥像中的一个能开始陪伴我呀。先生,把这尊泥像塑成铜像你还需要多少时间……”“几个星期……不,只要十天就够了……”罗丹尽可能地安慰着德鲁埃女士。由于激动,他的声音有些颤抖了。

“十天……啊,谢谢你!先生,抓紧工作吧,我能坚持到那一天的……”德鲁埃女士困乏无力地笑着,没过多少时间就晕过去了。

德鲁埃女士最终没有等到铜像完成的那一天。在临终的时候,罗丹在壁龛里最后一次看到了在手忙脚乱的医生后边站着的、充满悲伤和凄苦的雨果那默默无言的神态。他的心灵又一次颤抖了,他完全被雨果——这位反对第二帝国的精神领袖的那种伟大和崇高的感情折服了。往日的恩怨顿时一笔勾销,一种强烈的创作欲望和为了纪念德鲁埃女士的那种崇高的爱情而必须抓紧努力的创作冲动,又一次激荡着已经42岁的罗丹的心。他夜以继日地工作着。最后,在德鲁埃女士谢世不久,罗丹在他自己的创作室做了最后的努力之后,这尊雨果的头像终于如愿以偿地完成了。

这是德鲁埃女士终生追求和崇拜的偶像,这也是罗丹心目中的雨果!含蓄、威壮、执着,充满着男子汉的勇敢和豁达的精神,表示着一种永远不甘落后,一种对人类崇高品格的坚信不渝,一种热爱生命、渴望生活、充满着青春的爱情精神,这种精神在人身上也许很少能见到,但是在整个人类的身上都始终存在着。雨果的这种精神完全渗入了罗丹的这尊雕像,以至于后人把这尊头像当成了雨果的精神和信仰的崇高象征和继续。

智慧絮语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罗丹对雨果的认识,从刚开始的完全不理解到最后充满景仰,是一个不断了解的过程。所以,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要轻易对陌生人下定论,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产生。

“不足挂齿”的小事居然改变了历史

一天,英国一位叫弗莱明的农夫正在田里干活。忽然,附近沼泽地传来呼救声。这个农夫赶忙放下手中的农具,奔向沼泽地,只见一个小孩正在泥潭中挣扎,淤泥已没到他的腰部。农夫当即奋不顾身地救起了小孩。

第二天,一辆豪华小汽车停在了这个农夫劳作的田边,一位风度优雅的英国贵族下车后,自我介绍说是被救小孩的父亲,他是亲自前来致谢的。农夫说:“这件事不足挂齿。”

贵族说:“我想用一笔酬金来报答你,你救了我孩子的命。”农夫回答说:“我不要报答,我不能因为做了一点事情就接受酬金。这是我应该做的。”

智慧絮语

播种善良,才能收获希望。生活中的奇迹,其实就发生在你不经意的善举之间,一个小小的善举,就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时候,农夫的儿子刚好走出家门。“这是你的儿子吗?”贵族问道。“他是我的儿子。”农夫回答。贵族说:“我给你提一个建议,让我把你儿子带走,我要给他提供最好的教育。如果他像他的父亲,他一定能成为令你骄傲的男子汉。”农夫同意了。

时光飞快地流逝,农夫的儿子从医学院毕业后,成为享誉世界的医生。数年以后,贵族的儿子因肺炎病倒了,经过注射农夫的儿子发现的青霉素,他的身体得到了痊愈。

那个英国贵族名叫伦道夫·丘吉尔,他的儿子便是在二战期间担任英国首相,领导英国人民战胜了纳粹德国的温斯顿·丘吉尔。农夫的儿子就是青霉素的发现者亚历山大·弗莱明。

这件“不足挂齿”的事情改变了世界历史。

褒曼舌战萧伯纳

1948年夏天,英国大戏剧家萧伯纳听说誉满欧美的好莱坞女演员英格丽·褒曼正在伦敦,便想见她一面,因为褒曼主演过一部关于法国民族英雄贞德的戏,但用的不是他写的同一题材的剧本。萧伯纳自负于自己的地位和声望,感到颇难理解。褒曼在一位制片人的陪同下来到萧伯纳的住处。萧伯纳刚把大门打开就先声夺人:“你为什么不演我写的戏?”

褒曼当时只有33岁,但已见过一些世面:“先生,可不可以先让我进去呀?”

“当然可以,我们将一起用茶,可你为什么不用我的剧本呢?”

“因为我不喜欢它。”萧伯纳被年轻女演员干脆利落的回答惊呆了。在这以前,好像还没有谁敢这样评价他的剧作,至少没有人敢当着他的面如此唐突。

宾主坐定畅谈,褒曼继续讲述自己的观点。她纯真得像个孩子——在这位92岁高龄的文学大师面前,她也的确是个孩子。她说道,萧伯纳把贞德写得过分聪明了,剧本中贞德的一些独白和对话不是历史上那个法国姑娘能说得出来的。

萧伯纳哈哈大笑,打断了褒曼的评论。他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说:“你这来自好莱坞的小姑娘叫什么名字来着?——哦,是大名鼎鼎的明星。亲爱的小妞儿,没演过我的戏,说明你在这个行当还没入门呢!”

不料,“小妞儿”却更加认真执着了。她郑重其事地解释说,她是想真实地再现那个爱国如家的农村姑娘,萧伯纳的台词固然才华横溢,却是剧作者的腔调,并不符合贞德的身份;剧本人为地把女主人翁的精神世界描绘得那么尽善尽美,也不符合历史事实,反而降低了作品的感染力。

褒曼的坦率诚恳和独到见解终于打动了这位文艺界的前辈,一场舌战多少带来了一些相互理解。会晤结束后,萧伯纳不顾自己年迈体弱,坚持要起身相送,并热情欢迎褒曼再来做客。褒曼答应,下次同丈夫一起来看望萧伯纳。萧伯纳俏皮地说:“啊,我对你的丈夫毫无兴趣,我欢迎的是你!”

智慧絮语

即使在权威面前,也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只要你态度诚恳、有理有据,就能够赢得别人的认可和支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