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一定能上去!

静静的山:珍藏版 作者:(中)王静 著


我一定能上去!

万科董事会主席 王石

2007年9月,我参加西藏圣山探险公司组织的登山队,攀登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在队伍中,认识了年轻的王静。

卓奥友的适应训练中,王静每次都是最后一个抵达营地,高山反应强烈,行走吃力缓慢,不思进食,异常痛苦。我惊讶地获悉,该小女子之前仅仅登过乞力马扎罗,既没有雪山结组经验,更没接受过攀冰攀岩训练,如此“大跃进”式地攀登8000米以上雪峰,不仅登顶无望,很可能还会出现意外,拖累整个队伍的登顶计划。

果不其然,攀登路上,王静一路发烧,测血氧含量仅为42。队医建议她放弃攀登,王静却选择了继续。在抵达海拔7300米的突击营地时,王静整整晚到了3个多小时,这时已是夜晚9点钟,而队伍要在凌晨2点钟出发攻顶。我理所当然地认为,她早已体力透支,无论意志多么坚强,根本不可能继续攀登。

活泼的女队员,无疑是雪山里的一道风景,但我对“她们”却一直比较排斥,原因无外乎是,女队员相对娇气、任性,说小了,是麻烦多,说大了,是会增加整个队伍登山的风险。

凌晨,冲顶的队伍冒着风雪出发,其中竟有王静的身影。这一段路,我按原计划尝试无氧攀登,背包里有氧气瓶,却没有戴上氧气面罩,行走迟缓,落在队伍后面。

一路暴风雪,登上8000米的位置,我的肺部像要爆炸一样,喘不上气,不得不吸上氧气继续攀登,很快赶上了队伍,并往前“超车”。

在即将登顶的一溜排开的队伍中,嘿,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领头的藏族向导后面紧跟着的,竟然是王静!

2007年9月25日早上约8点,王静登上卓奥友,是我们队伍中第一个登顶的队员,她用行动纠正了我对“她”的成见。

2008年10月,王静和我一同登顶了海拔8012米的希夏邦马;2009年9月,我们又登顶了海拔8156米的玛纳斯鲁峰;2010年5月,我们参加珠穆朗玛峰南坡登山队,并成功登顶。

年轻而坚韧的王静,还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她和丈夫盛发强创立的“探路者”是中国户外运动服装的领先品牌。由于职业原因,她不放过任何进山的机会试用一些公司的新产品,比如太阳能充电器、连体羽绒服、综合了睡袋功能的便捷式帐篷,等等。作为公司研发中心的产品技术指导,她脑子里还琢磨着不少稀奇古怪的想法:可以转换太阳能的帐篷、超级保温水壶、户外用的筷子……

女性、母亲、创业者、发明者、探险者、救援者、公益志愿者,王静身上集合了多重身份。她心目中的高峰,究竟定在了怎样的位置?

一同攀登玛纳斯鲁时,王静曾经表示,她的梦想是登上珠峰,一旦梦想实现,考虑到家人的感受,可能就不再攀登雪山了。

她真的会停下攀登的脚步吗?

2010年,我第二次登顶珠峰,此后选择到美国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就登山的爱好而言,不再给自己设时间表,但设想中,未来攀登会以7000米以下山峰、阿尔卑斯方式攀登为主。可以说,是完全换了一种方式。

珠峰登顶之后,王静却仍然在继续。2011年5月,她又登上了海拔8516米的洛子峰,2012年,她6天登顶海拔8463米的马卡鲁,4次攻顶登上海拔8051米的布洛阿特,成为第一位登顶7座8000米以上山峰的中国女性。

布洛阿特归来,王静对朋友们说,理智地讲,我应该停止登山了。但当我为本书写序时,她马上又要出发去珠峰南坡攀登。

我仿佛又回到喜马拉雅群山,听到那个勇敢的女山友说:“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一定能走上去!’”

未来,我们究竟会在怎样的“顶峰”再见这位小女子的身影?

2013年3月11日于波士顿剑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