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节 诗歌的建筑美

从写作到创作:文体特征与创作手法 作者:任丽青


第二节 诗歌的建筑美

古代诗歌从四言、五言到六言、七言,差不多每一行的音节数都相等,每一段都构成一个方块,这就是整齐的建筑美。现当代白话新诗,仍有大量的作品具有整齐的建筑美,但是也出现了错落有致的“参差美”的诗。请欣赏下面的作品,注意诗行的排列。

是谁把

刘大白

是谁把心里相思,

种成红豆?

待我来碾豆成尘,

看还有相思没有?

是谁把空中明月,

捻得如钩?

待我来抟钩作镜,

看永久团圆能否?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 我走了,(3 3)

正如我轻轻的来;(3 3 1)ai

我轻轻的招手,(1 3 2)

作别西天的云彩。(2 3 2)ai

……

悄悄的我走了,(3 3)

正如我悄悄的来;(3 3 1)ai

我挥一挥衣袖,(1 3 2)

不带走一片云彩。(3 2 2)ai

向困难进军

郭小川

困难

这是一种愚蠢而怯懦的东西,

惯于对着惊恐的眼睛

卖弄它的威力,

而只要听见刚健的脚步声

就像老鼠似地

悄悄向后缩去,

它从来不能战胜

人们的英雄的意志。

那么,同志们!

让我们

以百倍的勇气和毅力

向困难进军!

人民英雄纪念碑

周振中

砥砺着

民族的意志

郭小川的《向困难进军》采用的是“楼梯”式,这种形式是向苏联的诗歌学来的,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大陆曾经非常盛行,不少政治抒情诗采用了这种排列方式。贺敬之、郭小川是“楼梯诗”的代表诗人。

诗歌如果脱离内容去追求所谓的“建筑美”,那是不能赞同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写成一座碑体的样子,是因为诗行的形式符合诗歌的内涵。

西方也有一种具备“建筑美”的诗体,音译为“商籁”,意译为“十四行”。不少中国现代诗人也尝试把这种有趣的诗体汉化,而且也写出了优秀之作。

十四行诗

(第一首)

冯至

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

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

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

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

我们的生命在这一瞬间,

仿佛在第一次的拥抱里

过去的悲观忽然在眼前

凝结成屹然不动的形体。

我们赞颂那些小昆虫,

它们经过了一次交媾

或是抵御了一次危险,

便结束它们美妙的一生。

我们整个的生命在承受

狂风乍起,彗星的出现。

这是一对情人在回忆着他们生命相拥的难忘一刻,体味爱情降临的喜悦和感恩。第3、第4段却有了变化,以昆虫影射现实生活中的战争。闻一多在谈到商籁体的时候说,这种诗体的四个段落恰好构成了起承转合四个阶段。而“转”“合”是最难的,一个作品的精神往往靠一转一合。一首理想的商籁体诗,应该是个360度的圆形,最忌的是一条直线。

不管创作什么样“建筑形态”的诗,只要节奏鲜明,适宜朗读,都会受到读者的欢迎。请仔细回味下面的段落:

雨巷

(前三节)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叠韵词 重复)ang

又寂寥的雨巷,ang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ang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双声词)ang

丁香一样的忧愁,(叠韵词)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顶真 叠韵词)ang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ang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复沓)

默默彳亍着 (双声词)

冷漠,凄清,又惆怅。(双声词)ang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