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张先: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在最美宋词里邂逅最美的爱情 作者:宋默 著


张先: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千秋岁

数声,又报芳菲歇。

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

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

天不老,情难绝。

避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夜过也,东方未白孤灯灭。

《千秋岁》这个词牌名大有来历。据《旧唐书》记载,唐玄宗的生日是农历八月初五,有一位大臣为拍马屁,就上奏折,请求将唐玄宗的生日设为“千秋节”。这个马屁拍得很对路,第二年,在得到群臣赞成的情况下,即公元729年,唐玄宗,杨贵妃二人在花萼楼前宴请文武百官,举行盛大的宴会和乐舞表演,庆祝第一个“千秋节”,同时将千秋节定为国家法定节日,每逢此日,朝野同欢,“天下诸州咸令宴乐,休假三日”。《千秋岁》便是唐教坊为这个节日专门创作的大型曲目。

上阕写暮春的景色,,杜鹃鸟。《离骚》:“恐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唐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等》:“残芳悲,暮节感茱萸。”杜鹃一叫,就意味着春天过去了,百花凋零。张、白二人皆化用屈原诗句而来。

从“又”字看,她的这段相思已经持续很久了,最少也有两年了吧,这一年也要过去了,他们的爱情还是没有一个结果。

“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大风折断了花枝,吹落了未成熟的梅子,这都是爱情遭受变故的征兆。

“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永丰柳是孤独的象征。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洛阳永丰坊闲逛时,看到西南角有一荒园,便走了进去,发现里面有一棵巨大的垂杨柳,柳树枝条金黄,柔如发丝,极为罕见,便写下这首《杨柳枝词》: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菜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白居易说,这柳树甚是美丽,却长在人迹罕至的荒园里,空有婀娜之姿却无人垂爱,无人赏识,真是可惜呀。唐宣宗读到白居易的这首词后,便派人到永丰坊折了两条柳枝插植于皇宫,永丰柳从此天下扬名。北宋苏轼还把永丰柳隐括入《洞仙歌》词,有“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之句。张先在这里也用了白居易永丰柳的喻意,“无人尽日花飞雪”,春光自去,自己也像永丰柳一样,空自伤心,无人能知。

一直以来,柳在中国古典诗歌中都充当着“电灯泡”的职责,而且是非常有情调的电灯泡。“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电灯泡兼闹钟——看我,再看我,五点半,要准时哦。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言传身教,我说小妹呀,男生都喜欢娇滴滴的女孩子,对,像我这样靠过去、靠过去……

“应折柔条过千尺”,不管有情没情,也要象征性地安慰一下下,喜欢就拿去吧,反正姐手臂多的是……

如果不幸失恋了,就去看看永丰柳吧,一个人也可以活得精彩。

下阕转为写相思。幺弦:琵琶的第四弦,因其最细,故称幺弦。弦幺怨极,就必然发出倾诉不平的最强音。为什么不能拨弦?不忍听,不敢听,听了会更难过。

“天不老,情难绝”,“天若有情天亦老”,只有有情的生命才会有生老病死,情爱是人最宝贵的东西。张先说,没错,天无情,天不会老,但我对你的感情,却能与天地同寿,绵绵不绝。可是,我现在因着爱你的缘故,正在遭受相思之苦。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我思念你的心就像一张网,打着数不清的愁结。

先说“心似双丝网”。“丝”“思”,谐音双关双车网就是双思风就是情网。网在汉语里使用得非常多。我们说一个人陷在情感里不能自拔,便说他陷入情网里了。让一个人在严密的监视中不能脱身,便说布下天罗地网。情网也是天罗地网,不同的是,情网是当事人自己编织和布下的。

“中有千千结”,在中国的古典文学中,“结”一直是青年男女缠绵情思的象征,最有名的便是同心结。在宋代男女结婚时,双方家长要各出一根彩带绾成同心结,行礼时,新郎新娘各执一端,相牵而行,从夫妻跪拜一直到送入洞房,都不能撒手。这一仪式称之为“牵巾”。婚仪的另一程序“合髻”也要用到同心结。合髻,即我们常说的“结发”,就是男女各剪下一缕头发,结成同心样式的髻,唐大历的晁采的《子夜歌十八首》第一首“侬既剪云鬓,郎亦分丝发。觅向无人处,绾作同心结。”便是写晁试莺少女时与邻生文茂私缔婚姻的情形。

再次,喝交杯酒也要用到同心结。用同心结拴在两个酒杯上,交臂而饮。酒喝完后,与花冠一同掷于新床下,如果酒杯一个仰、一个覆,就是大吉的征兆。宋代无名氏《少年游》:“合卺杯深,少年相睹欢情切,罗带盘金缕,好把同心结。”

这张情网里,有多少个同心结呢,又有多少丁香结呢?正是用这千万个情结互相连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才织就成了这张情网。这段感情,绝非一场疾风骤雨就能打散的。

也正因为有这万般情结,万般心事的纠结,我的身体和心灵正在禁受着双重的折磨。“夜过也、东方未白孤灯灭”,天亮了,星星和月亮都落下山去了,东方欲白未白,蜡烛燃尽最后一缕微光。想来应是凌晨四五点钟时候吧,为什么是这个时候呢?因为四五点时是人最困、最没精神、最寂寞的时候。这时身陷感情中的人,最无力。光是读着这样的句子,便会让人心上发冷,更别提当事人了。

张先这一生没做什么大官,也没经过什么大风大浪,仕途安稳,安享富贵荣华,身边更是美女常换常新,这一点倒和宴殊很相似。不过,他有一点比晏殊好,就是在对待女人的态度上,他显然更“用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