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孙满对楚子

古文观止译注 作者:[清] 吴楚材,吴调侯 编;李梦生,史良昭 等译


王孙满对楚子

《左传》宣公三年

【题解】

楚庄王与中原诸侯经过长期的抗争,凭借强大的兵力登上了霸主的宝座。但在中原诸侯与周天子眼中,仍然是窃位的蛮夷之君,所以王孙满借题发挥,就鼎的轻重问题,讥讽楚庄王,说他靠武力而不靠德行是无法真正服人,更不能达到统治天下的目的。王孙满是著名的才智之士,他在这里妙设机杼,因楚庄王问鼎意识到他吞并天下的野心,因此,由鼎的轻重引申到德行的轻重上,摧挫打击了楚庄王的嚣张气焰,又使楚庄王无法辩复。王孙满在这里强调的就是儒家所提倡的以德服人、得人心则得天下的思想,这一思想始终贯穿在《左传》富有文采的叙事与人物言论中,使《左传》成为独具一格的儒家经典。

楚子伐陆浑之戎〔1〕,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2〕。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3〕。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4〕,贡金九牧〔5〕,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6〕。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7〕。螭魅罔两〔8〕,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9〕。桀有昏德〔10〕,鼎迁于商,载祀六百〔11〕。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12〕,虽小,重也〔13〕。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厎止〔14〕。成王定鼎于郏鄏〔15〕,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注释】

〔1〕楚子:楚庄王。 陆浑之戎:西北少数民族的一支,原居今甘肃敦煌一带,后迁居到今河南洛水两岸。

〔2〕观兵:检阅军队。这里有耀武扬威的意思。

〔3〕鼎:九鼎,传夏时用九州贡的铜铸成,以代表九州。

〔4〕图物:把事物画成图像。

〔5〕金:指铜。 九牧:九州之牧。牧为一州之长。

〔6〕奸:指邪恶的东西。

〔7〕不若:不顺。有危害的东西。

〔8〕螭魅罔两:即魑魅魍魉,山林水泽中的精灵妖异。

〔9〕承:领受。 天休:上天赐予的福分。

〔10〕昏德:德行昏聩惑乱。

〔11〕载祀:年代。载与祀均为年的意思。

〔12〕休明:美好光明。

〔13〕重:意为无法移动搬迁。

〔14〕厎(zhǐ 止)止:最终的年代。

〔15〕定鼎:安置稳固好鼎。 郏鄏(jiá rǔ 夹辱):即今河南洛阳,为周王城。

【译文】

楚庄王攻打陆浑之戎,于是到达洛水边,在周朝的疆界内检阅军队。周定王派王孙满去慰问楚庄王。楚庄王问起九鼎的大小与轻重。王孙满说:“这决定于君主的道德而不在于鼎的本身。往昔夏朝实行德政的时候,远方的人把各种东西画成图像,九州的长官贡献了铜,铸成鼎,把各种东西的图像铸在鼎上,各种事物都得以备载,让人民认识神道与邪恶的东西。因此人民进入川泽山林,就不会碰上有危害的东西。魑魅魉,这类鬼怪都不会遇到。因而能够使上上下下的人们和睦相处,以领受上天赐予的福分。桀德行昏聩惑乱,九鼎迁移到商朝,经历了六百年。商纣王残暴肆虐,鼎又迁移到周朝。德行美好光明,鼎虽小,分量却很重;如果奸邪昏乱,鼎虽大,分量则很轻。上天赐福给明德的君王,总有终结的日子。成王把鼎安顿在郏鄏,占卜的预言说可传三十代,享年七百年,这是天意决定的。周朝的德行虽然衰弱,天命并没有改变,鼎的轻重,还不可以询问。”

(李梦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