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三 步步莲花 终臻善境

孟二冬纪念文集 作者:耿琴 编


序三 步步莲花 终臻善境

周治杰

2006年4月22日上午,传来孟二冬教授病逝的噩耗。尽管三天前,我陪学院领导刚从北京探视归来,对他的病情已有思想准备,但遽闻之后,仍然情不能已而老泪纵横,禁不住喟然诘叹:彼苍者天,何以夺国之英才?

二冬是宿州学院(前身为宿州师专)中文系七七级学生。当时,我是他的系主任。二冬引起我的注意,是在他入学不久的一次系际之间篮球赛的赛场上。比赛虽然紧张激烈,但他始终微笑从容。他高大健壮,勇猛顽强,机敏矫健,球风球艺出众,十分引人注目。

他平日脸上总是荡漾着谦和、率真的微笑。他虽出身于干部家庭,却毫无有些干部子弟的优越感、纨绔风。他厚重诚朴,低调内敛,言语不多,果决干练,是真如先贤们所称道的那种“讷于言而敏于行”者。

他刻苦好学,谦恭勤勉,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平日,总见他手不释卷,上课专注,笔记详尽美观,常被班内展示传阅。他酷爱古典文学,许多古典诗文名篇皆可出口成诵。即如屈原洋洋370余句的被学生视为诵读畏途的《离骚》,竟也能全文背诵如流!为准备当一名称职的语文教师,他平时坚持说普通话,练习朗诵。课余常见他身板笔直地坐在位上练软硬笔书法,因而现在他课堂上那一口动听的“富有磁性,底气十足”的普通话和那一笔舒展典雅的繁体竖行板书,深为他的学生所赞佩;他喜欢唱歌,热爱体育锻炼,是系里篮、排、足球的主力队员。他在校运动会上的跳高记录,一直保持20多年,至今传为佳话。

由于二冬在校品学皆优,文体兼擅,年纪最轻,因而毕业时被择优留在校团委搞行政工作。二冬很快进入角色,获得领导和师生的好评。但一学期后,他却向我提出回系当老师。当时我有点出乎意料。因“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尚不被看好,不少学生对从政心向往之而难于求得。我对他说:“你父母都是从政多年的老干部,你年轻,又有文体方面的专长,领导留下你就是准备让你锻炼一下,任团委书记,你从政不是很有前途吗?”他微笑着恳切地说:“我中学阶段,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度过的。师专二年,时光匆匆,我总觉得自己读的书太少,现在我最渴望的是多读点书。回系当教师可以边教边学,能静下心来多读点书,我有信心将来当一名称职的高校教师。”他“和而不同”的精神境界与坦诚执著的人生追求,使我深为感佩,便欣然欢迎他回系任古代文学课的教学。

我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深深体会到人生道路的选择,对于一个人终身成就大小的决定性影响。二冬弃政从教,不是针对行政工作本身,而是其“情志”使然。二冬的选择,是超越当时功利现状做出的“质性自然”的选择,是他“疏离世俗、淡泊名利”、入磨难之途而终成正果的“高尚其事”!自从他立志从教之后,即雄关迈步,一往无前地踏着一条书山登顶、学海苦渡、曲折艰辛、长途跋涉之路;他负笈南下,被安徽师范大学祖保泉教授称许为“孺子可教”;他携篋北上,有幸在北大师从于使他终身蒙受教诲、荫佑,慧眼识珠的著名学者、教授袁行霈先生。在袁先生的濡染、指导、鼓励下,他视野更开阔,心气更高远。进修回校后,就在紧张的教学之余苦学外语,积极准备考研。1985年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取硕士研究生二度进京,成为袁先生的入室弟子。硕士毕业后,到烟台大学任教两年,虽备受器重,他婉拒慰留,从而三度进京,考取了袁先生的博士生,并进而留在北大中文系任教。二冬由专科而硕士、而博士;由助教而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导,直至青灯黄卷,殚精竭虑,取得400余万字的科研成果;新疆支教,置生死于度外,坚持上完最后一堂课,累倒在讲台上,成为学者典范,师者楷模!他历时七年写成的《登科记考补正》(上、中、下)获余志明《“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第一届学术成果一等奖;他参编的《中国文学史》获2000年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005年被授予“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大学优秀教师标兵”荣誉称号;教育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中华全国总工会向他颁发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二冬在其人生征途上,笑对磨难,一步一个脚印,步步莲花,终臻善境。这是一条起步何其平凡,结果又何其辉煌的艰苦跋涉的漫漫长途!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吧!

从30年前认识二冬起,无论二冬与后来成为其夫人的同学耿琴身处何地,我们始终彼此关注,联系密切。他每发一篇重要论文,每出一本专著,都会及时寄给我。2004年5月,听说二冬突因恶疾动了大手术,我极为震惊痛惜,两年间曾先后六次专程前往探视。前四次,不管是在他家里,还是在病房中探视,虽见其一次比一次憔悴,病情日重,但他依然保持着那固有的率真、诚朴的微笑。在母校领导和师友面前,他依然关心他人的健康、工作与生活;所谈总离不开读书、教书、写书;所询问的仍是母校的现状与发展前景,从不提自己的病况!每当看到他病魔缠身时那毅然、泰然、释然的微笑,我们都慨然感叹:二冬真乃大仁大智大勇者也!

二冬的一生,平凡而又非凡。他为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坐冷板凳,做真学问”,既没有表现为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表现为热血沸腾的豪言,连醒世警人的妙语也不多见,他只是爱岗敬业,心无旁骛,以踏踏实实的行动,实践着他“当一名称职的高校教师”的从不张扬的誓言。他发自内心尊师爱生,为人师表,坦诚处世,友善待人,体现的是中国知识分子慎独自律的传统美德;他勤奋严谨,自强不息,视学术为生命,以教育为终生事业,自觉地把致力于教学科研,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本职工作,融入到国家富强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业中去;他热爱生活,关心他人,坚韧不拔,开朗乐观,其精神底蕴,是优秀中华文化传统哺育之下,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厚德载物、品节坚贞、气质弘毅的“内圣”境界。胡锦涛总书记褒扬他“为人师表,品德高尚”。

暮春三月,草长莺飞,二冬生命和精神的最后栖息地北大燕园,正是桃红柳绿,芳草芊芊;二冬事业起步地的母校——宿州学院,同样是百卉竞放、花香春暖。这里正进行着持久而深入的学习孟二冬的各项活动,二冬的业绩和精神已成为故乡和母校的光荣和骄傲,成为母校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冬,魂兮归来!

(作者为原安徽宿州师院中文系教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