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人间词话 作者:王国维 著


三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原文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译文

从创作的主体关系上看,意境又可以分为有我的意境和无我的意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是有我的意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是无我的意境。

有我的意境是从“我”的角度来观察事物,带有自我情思,所以外界事物都会显现出“我”的色彩。

无我的意境是从事物的角度来观察认识事物,物我两相忘,最后分不清哪个是我,哪个是事物。

古人作词,写“有我之境”的占多数,但是他们未必不能写“无我之境”,这在于豪迈杰出之人能够独树一帜。

评析

在这则词话中,王国维进一步阐释“意境说”。他认为,词人在观察事物,表达感情时有两种方法,一是有我之境,二是无我之境。“有我之境”就是诗人在描写自然景物时,偏重于主观情思的直接流露。在所创造的诗境中,作者移情入景,景物非完全客观的景物所呈现,而是带有作者的浓厚色彩,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比较具体明确和强烈。

“以我观物”这个“我”是一个现实中的有意志的人,王国维曾把它称作“欲之我”。这个“我”在对自然的审美过程中,他本身的意志,往往以一种情绪,一种具有鲜明倾向与色彩的心境投射到自然物中,但自然物本身的自在性同那个“欲之我”是相对立的。

在这当中,主体的思欲与意志使其对自然的审美本身可能也是反自然的,但自然的怡然和宁静又会吸引主体暂时与“欲之我”分离,如同叔本华在论及西方诗时所说的:“欲望(以个人利害为目的)和眼前环境的纯粹观照是奇妙地交织在一起的。”这或许就是王国维所说“由动之静时得之”的“有我之境”。

出自欧阳修《蝶恋花》,全文见附录甲之二。

出自秦观《踏莎行》,全文见附录甲之三。

出自陶渊明《饮酒》,全文见附录甲之四。

出自元好问《颍亭留别》,全文见附录甲之五。

原稿在“何者为物”下删去“此即主观诗与客观诗之所由分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