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希拉里·曼特尔小说研究 作者:严春妹 著


前言

进入21世纪后,在后现代、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标准化、工具化的冲击和影响下,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在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评价体系和标准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外国文学研究者,很有必要关注这些变化,并将其当成写作灵感的源头,而读书似乎是抓住这些灵感的重要途径,尤其是阅读那些经典名作。美国当代新实用主义哲学家理查德·罗蒂认为,文学经典具有启示价值。在他看来,启示价值一般不是由一种方法、一门科学、一个学科或者一个专业的运作产生出来的,而是由非专业的先知和造物主的个人笔触产生的。文学经典是伟大的,因为它们启发了许多读者。

希拉里·曼特尔是当代英国文坛实力派作家之一,其代表作《狼厅》和《提堂》虽不比莎士比亚笔下的众多经典巨作那般脍炙人口,却因其屡获英国布克文学大奖而广受关注。2009年初次接触《狼厅》,我便不由自主喜欢上它,喜欢“历史小说”的风格,喜欢幽默风趣的语言,更喜欢充满人情味的主人翁托马斯·克伦威尔,于是写下一篇书评,发表在译林杂志上。此后,我便开始关注曼特尔,一方面委托友人从美国、英国及澳大利亚购买了她的全部长篇小说,另一方面密切关注其创作动向。2012年,曼特尔的《提堂》再度获得布克奖,我便抢得先机,第一时间阅读,第一时间写下书评,发表在外国文学动态期刊上。在不断地阅读和写作中,我获得许多乐趣,也受到许多启发,并对这位年逾花甲的女性作家产生了由衷的敬佩和喜爱,情不自禁细读其全部长篇小说,梳理其成长历程和创作背景,其间形成了多篇相关的研究成果发表于当代外国文学期刊上。

研究过程中,我发现国内文学评论界对曼特尔小说的研究多局限于布克奖小说《狼厅》和《提堂》等单个文本,研究视角也以“新历史主义”为主,而对其他类作品的研究视角比较有限,研究成果屈指可数,针对其创作的整体研究更是寥寥无几。事实上,细读文本便不难发现,曼特尔在其作品中不同程度地表达了浓厚的现代性焦虑情绪:无论是都铎王朝忠君爱国的伦理叙事,还是沙特阿拉伯纵横交错的社会关系网,从分崩离析的母女关系到阴暗恐怖的超自然世界,无不影射出作者对当下人类的生活状态、精神状态、性格命运的诸多思考及对英国民族身份认同和当代共同体构建的关注和担忧。鉴于此,我便欲以“共同体”视角系统研究曼特尔的小说。

本论著的创新之处表现在从英国民族共同体视角研究希拉里·曼特尔及其文学作品,同时审视文学作品对当下民族共同体构建及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不言而喻:关注英国民族共同体文化的塑造和发展对文学作品创作与传播的影响,有助于拓宽文学作品的研究思路;发掘文学作品在加深民族身份认同意义上的深层价值,有助于拓展外国文学研究的视野;关注文学作品的创作与解读对增强民族凝聚力、塑造共同体意识方面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推进文学批评的研究;关注以希拉里·曼特尔为代表的英国本土作家及其文学作品的研究,能够为我国核心价值观和公共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本书通过全面介绍曼特尔的创作背景及其重要作品,有助于深化国人对当代英国小说的了解,为关注当代西方文学的读者提供了较为深入翔实的信息材料,为研究小说理论和小说创作的中国学者提供有一定价值的研究资料。因而,本书可用作英语专业学生的辅导读物,也可作为英语专业学生、英美文学研究者的参考书。

本书是本人第一部外国文学研究的专著,对曼特尔及其长篇小说进行了独特的思考和论析。由于绝大多数观点和论析具有原创性,加之笔者是青年学者,毕竟身单力薄,深感战战兢兢,因此,个中粗糙乃至疏失在所难免,行文的稚嫩也显而易见。希望我的研究能够抛砖引玉,以唤起更多学者对外国文学的关注。

鉴于作者水平和经验不足,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欢迎专家、学者和文评界同仁和广大读者的不吝赐教。

2016年4月初于衢州学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