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卷 前汉时期

走上丝绸之路的中国文学 作者:《走上丝绸之路的中国文学》编委会


上卷 前汉时期

武帝元封三年(前108)

赵破奴、王恢击车师(姑师)、楼兰,破之。后世谓之一争车师。

《汉书》卷六一《张骞传》:“楼兰、姑师小国,当空道,攻劫汉使王恢等尤甚。而匈奴奇兵又时时遮击之。使者争言外国利害,皆有城邑,兵弱易击。于是天子遣从票侯(赵)破奴将属国骑及郡兵数万以击胡,胡皆去。明年(元封三年),击破姑师,虏楼兰王。酒泉列亭鄣至玉门矣。”《汉书》卷九六上《西域传上》:“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扜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万四千一百,胜兵二千九百十二人。辅国侯、却胡侯、鄯善都尉、击车师都尉、左右且渠、击车师君各一人,译长二人。西北去都护治所千七百八十五里,至山国千三百六十五里,西北至车师千八百九十里。……初,武帝感张骞之言,甘心欲通大宛诸国,使者相望于道,一岁中多至十余辈。楼兰、姑师当道,苦之,攻劫汉使王恢等,又数为匈奴耳目,令其兵遮汉使。汉使多言其国有城邑,兵弱易击。于是武帝遣从票侯赵破奴将属国骑及郡兵数万击姑师。王恢数为楼兰所苦,上令恢佐破奴将兵。破奴与轻骑七百人先至,虏楼兰王,遂破姑师,因暴兵威以动乌孙、大宛之属。还,封破奴为浞野侯,恢为浩侯。于是汉列亭障至玉门矣。”按:“姑师”即车师,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五“《史记·大宛列传》”条:“徐广曰‘即车师’,车、姑声相近。”《汉书》卷五五《卫青霍去病传》:“赵破奴,太原人。尝亡入匈奴,已而归汉,为票骑将军司马。出北地,封从票侯。坐酎金失侯。后一岁,为匈河将军,攻胡至匈河水,无功。后一岁,击虏楼兰王,后为浞野侯。后六岁,以浚稽将军将二万骑击匈奴左王。左王与战,兵八万骑围破奴,破奴为虏所得,遂没其军。居匈奴中十岁,复与其太子安定亡入汉。后坐巫蛊,族。”

武帝天汉二年(前99)

汉与匈奴争车师,不利。后世谓之二争车师。

《汉书》卷九六下《西域传下》:“武帝天汉二年,以匈奴降者介和王为开陵侯,将楼兰国兵始击车师,匈奴遣右贤王将数万骑救之,汉兵不利,引去。”

武帝征和三年(前90)

马通将四万骑击匈奴,道过车师北,复遣开陵侯将楼兰、尉犂、危须凡六国兵别击车师,勿令得遮重合侯。诸国兵共围车师,车师王降服,臣属汉。后世谓之三争车师。

《汉书》卷六《武帝纪》:“(征和)三年春正月,行幸雍,至安定、北地。匈奴入五原、酒泉,杀两都尉。三月,遣贰师将军广利将七万人出五原,御史大夫商丘成二万人出西河,重合侯马通四万骑出酒泉。成至浚稽山,与虏战,多斩首。通至天山,虏引去,因降车师。皆引兵还。广利败,降匈奴。”按:马通降车师事,《汉书》卷九六下《西域传下》系于征和四年:“征和四年,遣重合侯马通将四万骑击匈奴,道过车师北,复遣开陵侯将楼兰、尉犂、危须凡六国兵别击车师,勿令得遮重合侯。诸国兵共围车师,车师王降服,臣属汉。”兹从《汉书·武帝纪》,又《汉书》卷九四上《匈奴传上》:“重合侯军至天山,匈奴使大将偃渠与左右呼知王将二万余骑要汉兵,见汉兵强,引去。重合侯无所得失。是时,汉恐车师兵遮重合侯,乃遣闿陵侯将兵别围车师,尽得其王民众而还。”《资治通鉴》卷二二“武帝征和三年”:“匈奴单于闻汉兵大出,悉徙其辎重北邸郅居水;左贤王驱其人民度余吾水六七百里,居兜衔山;单于自将精兵渡姑且水。商丘成军至,追邪径,无所见,还。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至蒲奴水;虏不利,还去。马通军至天山,匈奴使大将偃渠将二万余骑要汉兵,见汉兵强,引去;通无所得失。是时,汉恐车师遮马通军,遣开陵侯成娩将楼兰、尉犂、危须等六国兵共围车师,尽得其王民众而还。”

昭帝时(前86~前74)

匈奴复使四千骑田车师。

《汉书》卷九六下《西域传下》:“昭帝时,匈奴复使四千骑田车师。”

宣帝本始三年(前71)

春,汉遣五将军伐匈奴,车师复通于汉。车师国太子军宿亡走焉耆。后世谓之四争车师。

《汉书》卷八《宣帝纪》:“(本始二年)秋,大发兴调关东轻车锐卒,选郡国吏三百石伉健习骑射者,皆从军。御史大夫田广明为祁连将军,后将军赵充国为蒲类将军,云中太守田顺为虎牙将军,及度辽将军范明友、前将军韩增,凡五将军,兵十五万骑,校尉常惠持节护乌孙兵,咸击匈奴。三年春正月癸亥,皇后许氏崩。戊辰,五将军师发长安。夏五月,军罢。”《汉书》卷七九《冯奉世传》:“本始中……时匈奴又发兵攻车师城,不能下而去。”《汉书》卷七〇《常惠传》:“常惠,太原人也。少时家贫,自奋应募,随栘中监苏武使匈奴,并见拘留十余年,昭帝时乃还。汉嘉其勤劳,拜为光禄大夫。是时,乌孙公主上书言:‘匈奴发骑田车师,车师与匈奴为一,共侵乌孙,唯天子救之!’汉养士马,议欲击匈奴。会昭帝崩。宣帝初即位,本始二年,遣惠使乌孙。公主及昆弥皆遣使,因惠言:‘匈奴连发大兵击乌孙,取车延、恶师地,收其人民去,使使胁求公主,欲隔绝汉。昆弥愿发国半精兵,自给人马五万骑,尽力击匈奴。唯天子出兵以救公主、昆弥!’于是汉大发十五万骑,五将军分道出。语在《匈奴传》。”按:乌孙公主及昆弥所言“车延、恶师”,即居延、车师。《汉书》卷九六下《西域传下》:“宣帝即位,遣五将将兵击匈奴,车师田者惊去,车师复通于汉。匈奴怒,召其太子军宿,欲以为质。军宿,焉耆外孙,不欲质匈奴,亡走焉耆。车师王更立子乌贵为太子。及乌贵立为王,与匈奴结婚姻,教匈奴遮汉道通乌孙者。”

宣帝地节二年(前68)

郑吉击降车师,分以为车师前后王及山北六国,迁卫司马。后世谓之五争车师。

《汉书》卷七〇《郑吉传》:“郑吉,会稽人也,以卒伍从军,数出西域,由是为郎。吉为人强执,习外国事。自张骞通西域,李广利征伐之后,初置校尉,屯田渠黎(犂)。至宣帝时,吉以侍郎田渠黎(犂),积谷,因发诸国兵攻破车师,迁卫司马,使护鄯善以西南道。”《汉书》卷九六上《西域传上》:“至宣帝时,遣卫司马使护鄯善以西数国。及破姑师,未尽殄,分以为车师前后王及山北六国。时汉独护南道,未能尽并北道也,然匈奴不自安矣。”《汉书》卷九六下《西域传下》:“地节二年,汉遣侍郎郑吉、校尉司马憙将免刑罪人田渠犂,积谷,欲以攻车师。至秋收谷,吉、憙发城郭诸国兵万余人,自与所将田士千五百人共击车师,攻交河城,破之。王尚在其北石城中,未得,会军食尽,吉等且罢兵,归渠犂田。收秋毕,复发兵攻车师王于石城。王闻汉兵且至,北走匈奴求救,匈奴未为发兵。王来还,与贵人苏犹议欲降汉,恐不见信。苏犹教王击匈奴边国小蒲类,斩首,略其人民,以降吉。车师旁小金附国随汉军后盗车师,车师王复自请击破金附。匈奴闻车师降汉,发兵攻车师,吉、憙引兵北逢之,匈奴不敢前。吉、憙即留一候与卒二十人留守王,吉等引兵归渠犂。车师王恐匈奴兵复至而见杀也,乃轻骑奔乌孙,吉即迎其妻子置渠犂。东奏事,至酒泉,有诏还田渠犂及车师,益积谷以安西国,侵匈奴。吉还,传送车师王妻子诣长安,赏赐甚厚,每朝会四夷,常尊显以示之。于是吉始使吏卒三百人别田车师。得降者,言单于大臣皆曰:‘车师地肥美,近匈奴,使汉得之,多田积谷,必害人国,不可不争也。’果遣骑来击田者,吉乃与校尉尽将渠犂田士千五百人往田,匈奴复益遣骑来,汉田卒少不能当,保车师城中。匈奴将即其城下谓吉曰:‘单于必争此地,不可田也。’围城数日乃解。后常数千骑往来守车师,吉上书言:‘车师去渠犂千余里,间以河山,北近匈奴,汉兵在渠犂者势不能相救,愿益田卒。’公卿议以为道远烦费,可且罢车师田者。诏遣长罗侯将张掖、酒泉骑出车师北千余里,扬威武车师旁。胡骑引去,吉乃得出,归渠犂,凡三校尉屯田。”按:郑吉破车师,分以为车师前后王及山北六国,此乃效武帝治内诸侯、众建而少其力之故技。

宣帝地节三年(前67)

西域城郭共击匈奴,取车师国。单于复以车师王昆弟兜莫为车师王。

《汉书》卷九四上《匈奴传上》:“其明年(地节三年),西域城郭共击匈奴,取车师国,得其王及人众而去。单于复以车师王昆弟兜莫为车师王,收其余民东徙,不敢居故地。而汉益遣屯士分田车师地以实之。”

宣帝地节四年(前66)

匈奴遣左右大将各万余骑屯田右地,欲以侵迫乌孙西域。

《汉书》卷九四上《匈奴传上》:“其明年(地节四年),匈奴怨诸国共击车师,遣左右大将各万余骑屯田右地,欲以侵迫乌孙西域。”

宣帝元康二年(前64)

匈奴击汉之田车师城者,不能下。

《汉书》卷九四上《匈奴传上》:“后二岁(元康二年),匈奴遣左右奥鞬各六千骑,与左大将再击汉之田车师城者,不能下。”

宣帝元康四年(前62)

汉立故车师太子军宿为王,尽徙车师国民令居渠犁,以车师故地与匈奴。殷广德将故车师王乌贵至汉。

《汉书》卷九六下《西域传下》:“车师王之走乌孙也,乌孙留不遣,遣使上书,愿留车师王,备国有急,可从西道以击匈奴。汉许之。于是汉召故车师太子军宿在焉耆者,立以为王,尽徙车师国民令居渠犁,遂以车师故地与匈奴。车师王得近汉田官,与匈奴绝,亦安乐亲汉。后汉使侍郎殷广德责乌孙,求车师王乌贵,将诣阙,赐第与其妻子居。是岁,元康四年也。其后置戊己校尉屯田,居车师故地。”

宣帝神爵二年(前60)

秋,匈奴内乱,日逐王降汉。郑吉为西域都护,汉之号令行于西域。后世谓之六争车师。

《汉书》卷八《宣帝纪》:“秋,匈奴日逐王先贤掸将人众万余来降。使都护西域骑都尉郑吉迎日逐,破车师,皆封列侯。”《汉书》卷七〇《郑吉传》:“神爵中,匈奴乖乱,日逐王先贤掸欲降汉,使人与吉相闻。吉发渠黎犂、龟兹诸国五万人迎日逐王,口万二千人、小王将十二人随吉至河曲,颇有亡者,吉追斩之,遂将诣京师。汉封日逐王为归德侯。吉既破车师,降日逐,威震西域,遂并护车师以西北道,故号都护。都护之置自吉始焉。上嘉其功效,乃下诏曰:‘都护西域骑都尉郑吉,拊循外蛮,宣明威信,迎匈奴单于从兄日逐王众,击破车师兜訾城,功效茂著。其封吉为安远侯,食邑千户。’吉于是中西域而立莫府,治乌垒城,镇抚诸国,诛伐怀集之。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语在《西域传》。”《汉书》卷九四下《匈奴传下》载扬雄《谏不许单于朝书》:“且往者图西域,制车师,置城郭都护三十六国,费岁以大万计者,岂为康居、乌孙能逾白龙堆而寇西边哉?乃以制匈奴也。”《汉书》卷一九上《百官公卿表上》云:“西域都护,加官,宣帝地节二年(当作神爵二年)初置,以骑都尉、谏大夫使护西域三十六国,有副校尉,秩比二千石,丞一人,司马、侯、千人各二人。”关于西域都护始置之年的讨论,参见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第205~207页。

宣帝神爵三年(前59)

汉封日逐王为归德侯,郑吉为安远侯。匈奴僮仆都尉由此罢,匈奴益弱,不得近西域。

《汉书》卷九六上《西域传上》:“既至,汉封日逐王为归德侯,吉为安远侯。是岁神爵三年也。乃因使吉并护北道,故号曰都护。都护之起,自吉置矣。僮仆都尉由此罢。匈奴益弱,不得近西域。于是徙屯田,田于北胥鞬,披莎车之地,屯田校尉始属都护。都护督察乌孙、康居诸外国动静,有变以闻。可安辑,安辑之;可击,击之。都护治乌垒城,去阳关二千七百三十八里,与渠犁田官相近,土地肥饶,于西域为中,故都护治焉。”按:日逐王降汉在神爵二年(前60)秋(见上年),至汉封侯在神爵三年(前59)。因日逐王降汉,匈奴僮仆都尉由此罢。

宣帝五凤四年(前54)

六月,云中太守安国等遣使送车师王、乌孙诸国客。

“敦煌悬泉汉简”第215号:“五凤四年六月丙寅,使主客散骑光禄大夫田扶韦制诏御史曰:使云中太守安国、故□未央仓龙□卫司马苏□武强,使送车师王、乌孙诸国客,与军候周充国载先俱,为驾二封[车召]传,二人共载。御史大夫延年□□□□承书以次为驾,当舍传舍,如律令。”胡平生、张德芳编撰《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第151页。

宣帝甘露三年(前51)

正月,呼韩邪单于朝汉。

《汉书》卷八《宣帝纪》:“三年春正月,行幸甘泉,郊泰畤。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赞谒称藩臣而不名。”《汉书》卷九四下《匈奴传下》:“故事,单于朝,从名王以下及从者二百余人。”《文选》卷五一王褒《四子讲德论》云:“今圣德隆盛,威灵外覆,日逐举国而归德,单于称臣而朝贺。”

元帝初元元年(前48)

置戊己校尉,屯田车师前王庭。

《汉书》卷九六上《西域传上》:“至元帝时,复置戊己校尉,屯田车师前王庭。是时,匈奴东蒲类王兹力支将人众千七百余人降都护,都护分车师后王之西为乌贪訾离地以处之。自宣、元后,单于称藩臣,西域服从,其土地、山川、王侯、户数、道里、远近翔实矣。”《后汉书》卷八八《西域传》:“元帝又置戊己二校尉,屯田于车师前王庭。”《汉书》卷一九上《百官公卿表上》云:“戊己校尉,元帝初元元年置,有丞、司马各一人,侯五人,秩比六百石。”唐颜师古注曰:“甲乙丙丁庚辛壬癸皆有正位,唯戊己寄治耳。今所置校尉亦无常居,故取戊己为名也。有戊校尉,有己校尉。一说,戊己居中,镇覆四方,今所置校尉亦处西域之中抚诸国也。”

平帝元始二年(2)

车师后王姑句逃匈奴,匈奴不受,王莽斩姑句。

《汉书》卷九六下《西域传下》:“元始中,车师后王国有新道,出五船北,通玉门关,往来差近,戊己校尉徐普欲开以省道里半,避白龙堆之厄。车师后王姑句以道当为拄置,心不便也。地又颇与匈奴南将军地接,普欲分明其界然后奏之,召姑句使证之,不肯,系之。姑句数以牛羊赇吏,求出不得。姑句家矛端生火,其妻股紫陬谓姑句曰:‘矛端生火,此兵气也,利以用兵。前车师前王为都护司马所杀,今久系必死,不如降匈奴。’即驰寇出高昌壁,入匈奴。又去胡来王唐兜,国比大种赤水羌,数相寇,不胜,告急都护。都护但钦不以时救助,唐兜困急,怨钦,东守玉门关。玉门关不内,即将妻子人民千余人亡降匈奴。匈奴受之,而遣使上书言状。是时,新都侯王莽秉政,遣中郎将王昌等使匈奴,告单于西域内属,不当得受。单于谢罪,执二王以付使者。莽使中郎王萌待西域恶都奴界上逢受。单于遣使送,因请其罪。使者以闻,莽不听,诏下会西域诸国王,陈军斩姑句、唐兜以示之。”《资治通鉴》卷三五“西汉平帝元始二年”:“车师后王国有新道通玉门关,往来差近,戊己校尉徐普欲开之。车师后王姑句以当道供给使者,心不便也。普欲分明其界,然后奏之,召姑句使证之;不肯,系之。其妻股紫陬谓姑句曰:‘前车师前王为都护司马所杀,今久系必死,不如降匈奴。’即驰突出高昌壁,入匈奴。又去胡来王唐兜与赤水羌数相寇,不胜,告急都护,都护但钦不以时救助。唐兜困急,怨钦,东守玉门关;玉门关不内,即将妻子、人民千余人亡降匈奴;单于受置左谷蠡地,遣使上书言状曰:‘臣谨已受。’诏遣中郎将韩隆等使匈奴,责让单于;单于叩头谢罪,执二虏还付使者。诏使中郎将王萌待于西域恶都奴界上。单于遣使送,因请其罪;使者以闻。莽不听,诏会西域诸国王,陈军斩姑句、唐兜以示之;乃造设四条,中国人亡入匈奴者,乌孙亡降匈奴者,西域诸国佩中国印绶降匈奴者,乌桓降匈奴者,皆不得受。遣中郎将王骏、王昌、副校尉甄阜、王寻使匈奴,班四条与单于,杂函封,付单于,令奉行;因收故宣帝所为约束封函还。时莽奏令中国不得有二名,因使使者以风单于,宜上书慕化,为一名,汉必加厚赏。单于从之,上书言:‘幸得备藩臣,窃乐太平圣制。臣故名囊知牙斯,今谨更名曰知。’莽大说,白太后,遣使者答谕,厚赏赐焉。”

新莽始建国二年(10)

车师后王须置离欲亡入匈奴,西域都护但钦斩置离,置离兄辅国侯狐兰支举国亡降匈奴。

《汉书》卷九六下《西域传下》:“至莽篡位,建国二年,以广新公甄丰为右伯,当出西域。车师后王须置离闻之,与其右将股鞮、左将尸泥支谋曰:‘闻甄公为西域太伯,当出。故事,给使者牛羊谷刍茭,导译,前五威将过,所给使尚未能备。今太伯复出,国益贫,恐不能称。’欲亡入匈奴。戊己校尉刀护闻之,召置离验问,辞服,乃械致都护但钦在所埒娄城。置离人民知其不还,皆哭而送之。至,钦则斩置离。置离兄辅国侯狐兰支将置离众二千余人,驱畜产,举国亡降匈奴。是时,莽易单于玺,单于恨怒,遂受狐兰支降,遣兵与共寇击车师,杀后城长,伤都护司马,及狐兰兵复还入匈奴。时戊己校尉刀护病,遣史陈良屯桓且谷备匈奴寇,史终带取粮食,司马丞韩玄领诸壁,右曲候任商领诸垒,相与谋曰:‘西域诸国颇背叛,匈奴欲大侵,要死。可杀校尉,将人众降匈奴。’即将数千骑至校尉府,胁诸亭令燔积薪,分告诸壁曰:‘匈奴十万骑来入,吏士皆持兵,后者斩!’得三四百人,去校尉府数里止,晨火燃。校尉开门击鼓收吏士,良等随入,遂杀校尉刀护及子男四人、诸昆弟子男,独遣妇女小儿。止留戊己校尉城,遣人与匈奴南将军相闻,南将军以二千骑迎良等。良等尽胁略戊己校尉吏士男女二千余人入匈奴。单于以良、带为乌贲都尉。”《汉书》卷九四下《匈奴传下》:“明年,西域车师后王须置离谋降匈奴,都护但钦诛斩之。置离兄狐兰支将人众二千余人,驱畜产,举国亡降匈奴,单于受之。狐兰支与匈奴共入寇,击车师,杀后成长,伤都护司马,复还入匈奴。”

新莽始建国五年(13)

焉耆反叛,西域大乱。

《汉书》卷九六下《西域传下》:“后三岁,单于死,弟乌累单于咸立,复与莽和亲。莽遣使者多赍金币赂单于,购求陈良、终带等。单于尽收四人及手杀刀护者芝音妻子以下二十七人,皆械槛车付使者。到长安,莽皆烧杀之。其后莽复欺诈单于,和亲遂绝。匈奴大击北边,而西域亦瓦解。焉耆国近匈奴,先叛,杀都护但钦,莽不能讨。”

新莽天凤三年(16)

五威将王骏、西域都护李崇出西域,焉耆伏兵袭杀王骏,李崇还保龟兹。

《汉书》卷九六下《西域传下》:“天凤三年,乃遣五威将王骏、西域都护李崇将戊己校尉出西域,诸国皆郊迎,送兵谷。焉耆诈降而聚兵自备。骏等将莎车、龟兹兵七千余人,分为数部入焉耆,焉耆伏兵要遮骏。及姑墨、尉犂、危须国兵为反间,还共袭击骏等,皆杀之。唯戊己校尉郭钦别将兵,后至焉耆。焉耆兵未还,钦击杀其老弱,引兵还。莽封钦为剼胡子。李崇收余士,还保龟兹。”

更始帝更始元年(23)

十月,王莽被杀,西域遂绝。

《汉书》卷九六下《西域传下》:“数年,莽死,崇遂没,西域因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