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 (无产者出身的将军们 担负解放使命的部队 理想与抢劫 推翻王公贵族历史与荣誉)

拿破仑传 作者:(德)埃米尔·路德维希


2 (无产者出身的将军们 担负解放使命的部队 理想与抢劫 推翻王公贵族历史与荣誉)

他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并且在此后几周里捷报频传?他的秘诀在哪里呢?

首先在于他的年轻和健康。无论怎么骑马行进,他的身体都不会疲倦;无论什么时候,他都能想睡就睡。他的脾胃能够吸收任何食物,从不挑三拣四;他的眼睛能够洞察一切,并且去粗取精。

一个二十七岁的年轻人,能在精力最充沛的时候成为统领,开始独揽大权的尝试,这只能归功于革命。平等的新观念注重的是一个人的才能而不是出身。只有在这种氛围里,像波拿巴这样年纪轻轻资历不深的人才有可能脱颖而出,成为领袖人物。

他的对手们怎比得上他?英俊的查理大公长着一个哈布斯堡家族典型的热衷于颓废事物的鼻子,凭他所受的教育,当然不可能像波拿巴那样吃苦耐劳公正待人。奥地利军队的统帅博利厄就更不是对手了:他已七十二岁,而波拿巴才二十七。科利将军患有足痛风,战争期间一直要人抬着。阿尔文齐六十多岁,撒丁国王更是老态龙钟。老实巴交的维尔姆泽将军双耳失聪,反应迟钝,行事谨小慎微,而波拿巴的口号是“时间就是一切”,他可以每天变换指挥部,而且身边围着的全是年轻人。

他身边年龄最大的四十二岁,就是那位听话的贝尔蒂埃。由于他熟悉意大利的情况,波拿巴在其前任走后将他留任。此后二十年里,他一直担任波拿巴的参谋总长,对他如奴隶般忠实。热情似火的马塞纳当过见习水手,接着四处流浪,然后在波旁王朝军队里服役,十四年还升不了中士。而现在,短短几周时间他就成为将军。爱吹牛的奥热罗曾经在三支军队里开过小差,是个冒险家和大盗。一句话,这些人都是社会渣滓,而他们的头目,最年轻的波拿巴,很快使他们成为英雄和将帅,后来又封了亲王和公爵等头衔。

在每一份报告里,他都建议提拔并且只提拔那些骁勇善战的人。有一个掷弹兵在三次战役后即升为上校,后来继续晋升。与此相反,对那些留任的将军,他则断然拒绝提拔:“从来没打过仗,坐坐办公室还差不多。”谁若吃了败仗,他不一定会追究:“亲爱的马塞纳,战场的运气每天都在变,等明天或以后,我们必将赢回你失去的一切。”有一个师因为表现很糟,被他集合起来大骂一顿,还打算在他们的军旗上配上讥讽的文字。士兵们当即向他表示:“明天我们来打头阵!”第二天,他的队伍里就多了一千来名热血沸腾的士兵。部队胜利后,他会在当日军令里称呼他们“战友们!朋友们!”他就是这样领导着人民的子弟。

他领导的是一支人民的军队,这是他频频获胜的第二个原因,也是革命的功绩和形式。敌人的队伍由雇佣兵组成,花费巨大,不易补充,不得不加以爱惜。这些雇佣兵来自很多民族,其数量超过了德意志皇帝所统治的民族。他们共说六门语言,没有一种思想能将他们维系在一起。而法军则全部来自一个拥有三千万人口的民族,这个民族斗志昂扬,在今后二十年里一直锐意进取。

法军为什么而战?为了把新获得的自由,把与此相关的几种朴素的思想传播到全世界。他们要的是世界革命,没有别的。然而,他们绝不是在理想的推动下走出国门的,而是不得不保卫自由的财富。因为周边国家那些号称正统的统治者已经联合起来对付法兰西共和国,与其说是为了保护被推翻的波旁王朝,毋宁说是为了保护他们自己。这些君主们想要阻止人民效仿法国人,于是蓄意侵入法国,将新思想斩草除根。由此可见,法国人民保卫自由的斗争不是在边境能够完成的,他们自动转为进攻。在这种情势下被迫以自由的名义攻占他国,就是正义的复仇行为。

这是波拿巴成功的第三个因素。当他在伦巴第和意大利替法国攻城略地时,自第一天起就在一系列宣言中向当地人民宣布,他的目的是帮他们摆脱哈布斯堡王朝和撒丁王朝的压迫,把他们从王公贵族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一切不满于现状的人,岂能不为这些令人鼓舞的号召所动?那些饱受压迫的民众,不是早就在盼望王侯总督们被赶下台?况且,革命的思想早就越过邻国法兰西的边境,在这里的许多城市引发了大学生和市民暴动。毕竟这里也有追求自由的青年,呼唤意大利统一的群众领袖。反抗虽然仍被压制着,却有一触即发之势。这些进步人士都相信法军的崇高使命,对后者的到来表示欢迎。

对他们来说,法军统帅的意大利纯正血统,他的姓名、他的母语,都说明他根本不是在替法国而战,反而像个自由和平等的使者。在他每一封信的上方,都写有这两个危险而伟大的词语。如果发现来的只是一个压迫外族的侵略者,他们将会感到可怕的失望!波拿巴明白一切都取决于民意,并马上看到了自己的两难境地:他能否管束住早已一贫如洗的士兵,使他们犹如刚来自给养充足的驻防地?

“抢劫事件在减少,”他在给国内的信中写道,“这支一无所有的部队最初的饥渴已经缓解。这些可怜的人其实情有可原,他们在边境的阿尔卑斯山脉上待了三年,现在突然来到了富得流油的地方……饥寒交迫的士兵难免胡作非为,他们的行径简直不是人做的……我将重整纪律,否则我就成了强盗头子……明天我会下令处决几个偷窃教堂花瓶的士兵。三天后可望恢复纪律。意大利人将惊叹我军的克制,而不再仅仅钦佩我军的勇敢。唉,那真是些可怕的事件,令我不寒而栗。幸好敌军撤退时的所作所为更加严重。”

他希望士兵们看重自己的名声。在最初的一份公告中,他呼吁道:“请向我发誓:你们会爱护你们正在解放的人民。如果不这么做,你们就是人民的祸害,你们的胜利、你们的勇敢和荣誉,还有阵亡弟兄们的鲜血,都将毁于一旦,我和将军们将会因为领导一支没有纪律的部队而脸红!”然而,尽管他三令五申,仍然难以做到令行禁止。整次战争期间,他都拖着惩戒抢劫的沉重负担,不断向将军们发布新的命令,要他们处决每一个二十四小时内拒不交出强占物品的士兵,哪怕强占的是马和骡子。

期间也曾发生暴动和敌人反击的情况。僧侣、贵族、王侯们的密探煽动某个城市进行反抗。他毫不留情地下令枪杀占领区内胆敢反抗的任何人,并焚烧该地的房屋。不过,由于城里的知识阶层懂得启发市民对新秩序的理解,此类事件日渐减少。波拿巴熟悉意大利人的语言,善于利用他们的名言、范例和历史上的名字唤醒他们古老的激情,而这是他成功的又一个源泉:“意大利各民族的人民:法兰西军队来到这里,是为了打碎你们的锁链!我们是你们的朋友。请信赖我们!你们的财产、风俗和宗教将得到尊重!”然后,他向他们讲起雅典、斯巴达,讲起古罗马。

可以说,是历史给了他灵魂。在他自己快步走进历史的同时,历史也给他的精神插上了翅膀。少年时代他已仔细阅读过普鲁塔克的著作,成为少尉后又研究了各个时代的历史,现在他随时都在利用这些知识。由于他熟知这里每一个地区以往的统治者,由于他熟知他所推翻的政府的组建过程,因此,他可以对每一个地区都用不同于以往的方式进行管理。由于那些不朽的形象总是在他眼前浮现,而他决意要赶上和超过他们,因此,对自己所做的一切,他马上会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并把这种感受强加于他的军队,他的国家,甚至整个欧洲。其实,他最初赢得的只是几次较大的遭遇战,但被他用文字渲染后,马上成了战役,这些战役又被他夸大为历史性事件,而其中一半的效果是通过文字取得的。他总是启发他的士兵和他解放的那些国家说,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靠自己完成的,并且是为了自己。

在米兰,他对士兵们说:“战士们,你们像一股湍急的溪流,从亚平宁山脉直冲而下……现在米兰是你们的了……我们是所有民族的朋友,那些布鲁图、西庇阿及其他伟人的后裔尤其是我们的朋友。重建古罗马的朱庇特神殿(the Capitol),在那里竖起英雄们的雕像,唤醒因遭奴役而昏睡了数百年的罗马民族——这就是你们的胜利果实,后世将对此惊叹不已!你们给这个欧洲最美丽的国家带来了全新的面貌,这是你们不朽的荣誉……等你们回到家乡,同胞们会指着你们说:瞧,他参加过解放意大利的战争!”

有哪位统帅曾向自己的部队和合作者,向敌人和交战国民众发表过如此动人的讲话?有谁曾经像他这样懂得对人们的想象施加影响,而不是简单地要求服从?在阿科拉,他对士兵们呼喊道:“让世人看看,你们究竟是懦夫还是洛迪大捷的勇士!”几个月后,他又拿阿科拉的胜利鼓舞他们。“我们已经越过波河,第二个战役已经打响。”他向督政官们报告说。在给巴黎的每一份报告中,他都使用了完美的措辞技巧。虽然他讲述的都是事实,但经过巧妙的渲染,一经政府向报界公布并传到国外,这些事实马上变得不同凡响。

波拿巴就是这样用笔给他用剑取得的成就锦上添花。

  1. 查理:德文为Karl(卡尔),英译为Charles。

  2. 西庇阿:古罗马著名统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