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刘序 盘皇另辟天

一代大儒爱新觉罗·毓鋆(插图版) 作者:许仁图 著


刘序 盘皇另辟天

2012年3月20日,是毓老师逝世周年纪念,奉元学会的师兄弟们选五天后的周日下午,在台大立德会馆办正式追思会。

地下厅内群英会聚,由许仁图、张辉诚两位同门上台报告老师生平,以及他们尝试撰写传记的心得。阿图写的老师的传记已经出书。前一日我赴高雄授《易》,花五个小时讲节卦。涣(づ)、节(ば)相综,涣为风行水上,弘道四方,毓师立节凛冽,万古恒存。我意气一动,提及此事,结果在场学生踊跃购买。仁图师兄接到电话后,就近赶来送书,没等我下课又赶回住处矣!台北的美玲理事长稍前也决定先购一百本,让北部学生一睹太老师风范。习《易》多年,也该知道些经学统绪啊!

20日当天,在北大修习博士的颜铨颍代表大家,飞赴辽宁新宾老师停灵处与当地士众一起祭拜,白山黑水常驻英灵,护佑华夏。期望当地整建早日完成,奉元弟子随时可组团前往探师,彼处也将成为儒门圣地,启发后学朝乾夕惕,行健不息。

这一年来,大家遵嘱成立了中华奉元学会,徐泓师兄扛起大旗,带领同门摸索前进,与清华大学国学院原订的合作计划虽不再可行,讲座及学术交流不成问题。孙铁刚师兄督导每周一次的读书讨论会,以整理毓老师讲学数十年的笔记为主,我不去高雄上课的周末都尽量参加,每次都有老、中、青三代约二十人认真讨论。迄今已整理完《中庸》,接着是《大学》与《论》、《孟》,今年应该可以在两岸出第一本书。《中庸》为大《易》之胆,这些年讲经,前年写《四书的第一堂课》已反复摸透,这回再看老师笔记,还有醍醐灌顶、恍然彻悟的感受。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上下文理密察的功夫,我们不逮远甚!山不厌高,水不厌深,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还在大学里修学的年轻师弟妹们,筹议成立台大奉元社,延续老师当年发蒙青青子衿的心愿,也便于调借场地,让学会在校园内讲解经史或申办活动。这是极好的构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文化恪须往下扎根。晋卦(ひ)如日初升,自昭明德;升卦(ご)地中生木,积小以高大;渐卦(で)山上有木,居贤德善俗。《易》中三个前进上进的卦,由个人而组织而化育众生,循序渐进,寓意深远。渐卦又有鸿雁齐飞之象,群行以序,往来以时,奉元志业是须组成雁行团队,一批一批分工合作,一代一代薪火相传。

六十五年前(1947年),老师只身来台,由台东农校、华夏学苑、天德黉舍、奉元书院,乃至想在中国北方创设大书院的鸿图,种种用心,种种尝试,有的落空,有的略具规模,差强人意,他老人家有没有遗憾呢?去年3月6日我去参见老师最后一面时,他体气衰甚,一边吃力叮嘱,说他有全盘企划,一边叹息道:“人这个老啊!可真是……”稍前景兴师兄请他保重身体,他说不碍事,过过就会好,又说他不怕死,从年轻就枪林弹雨挺过来。我鞠躬告辞,走出地下室门口犹回头遥望老师,低头坐在椅上强忍身体不适的模样,心中非常不安。春寒料峭的天候,诡异多变的大壮(す)时节,所谓“丧羊于易,无悔”,天意真会这样安排吗?两周后,老师坐化仙逝,惊惧成真。

《易经》卦序既济(の)后终于未济(ふ),天化人变恒无止息;《杂卦传》将卦序重排,未济之后终于夬卦,宣称:“夬,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忧也。”泽天夬(め)的卦象为一阴乘于五阳之上,距离六阳乾卦()只差一间,若能奋斗推进填满缺口,则返归天道,又重启“乾刚坤柔,比乐师忧”的大化流行。“天工,人其代之”,女娲补天的寓意在此。《系辞下传》次章讲文明演进,以离卦(ぶ)结绳而为网罟始,继大过(や)丧葬死亡后,以夬卦书契文字为终,也是继往开来、开物成务之意:“百官以治,万民以察。”时代不断变革生新,文明创制永无休止,天罗地网重重无尽,后世圣人奋励自强,总期冲决网罗,更创新猷。其实,夬卦最上端的缺口永远存在,看似缺憾,也是激发豪杰之士不断奋发的根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一村过去了,又得有下一村,昔者俱往,焉知来者之不如今?

清代沈葆桢挽郑成功联:“开万古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遗民世界;极一生无可如何之遇,缺憾还诸天地,是创格完人。”延平郡王反清复明没成功,礼烈亲王后裔的毓老师化成天下的志业才起步,缺憾且还诸天地,刚决柔的大气磅礡,凛冽万古恒存。

周年心祭吾师,内里回响的还是他当年那段激励诸生的壮语:“岂止日月易新悬?必也盘皇另辟天!”《易》赞“大哉乾元”,“至哉坤元”,毓述“奉哉人元”,弟子们敢不恪遵?

刘君祖

2012年3月26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