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引言:托尔斯泰现象

爱情美学 作者:赵惠霞 著


34 岁的列夫• 托尔斯泰爱上了漂亮、单纯的17 岁姑娘索菲娅• 安德烈耶芙娜,婚礼前夕却心生疑惑:她怎么会爱上我?她爱我什么呢?……为什么相爱的人会说不清相爱的原因?怎样才能找到真正的爱情?为什么唯有美学方能破译“男女相爱的斯芬克斯之谜”?爱情美学带你一起探索其中的奥秘。

托尔斯泰现象,指男女相爱却说不清相爱原因这样一种现象,托尔斯泰为此差一点毁掉自己的爱情和婚姻,因而成为这种现象的代表。

一个人为什么喜欢这样的异性而不喜欢那样的异性,这是一种审美现象。要知道其中的原委,就需要明白审美现象发生的机理。

爱情美学是依据现代美学理论研究男女相爱现象的一门学科,目的是总结和提示爱情产生与发展的规律,帮助人们寻找自己的真爱。

人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寻找一个钟意的伴侣。能不能找到自己的真爱,关乎一生的幸福。

怎样才能找到一个钟意的伴侣?怎样才能找到一份真正的爱情?

这是一个困扰人类的问题,是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青年男女都会经历很多困惑。而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如何弄清楚对方是否真心爱自己。

有一次,我讲完美学课,已经走出了教学楼,一个女学生从后面急匆匆地追了上来。

“老师,我可以问一个与课程无关的问题吗?”她吞吞吐吐地说。

“可以啊。”我停住了脚步。

“一个人爱一个人,会不知道爱她的原因吗?”女学生涨红了脸。

“这怎么与课程无关呢?”我笑着说,“你看花园里五彩缤纷的花儿美,能说出原因吗?你看天空中卷舒变化的云彩美,能说出原因吗?你为一首音乐陶醉,能说出原因吗?一个人爱一个人不清楚爱的原因,也属于这样的现象,这都属于美学研究的问题。”

“您的意思是,一个人爱一个人,完全可能会不知道爱的原因?”

女学生试探地问,眼中掠过一丝惊喜。

“当然。”我点了点头说,“这是青年男女恋爱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可以称作‘托尔斯泰现象’。”

“是大作家托尔斯泰发现这种现象的吗?”女学生好奇地问。

“不,恰恰相反,是因为托尔斯泰也不理解这种现象,差点儿毁掉了自己的爱情和婚姻,因此成为这种现象的代表。”

于是,我给她讲述了托尔斯泰的故事。

1.1 托尔斯泰的困惑

1862年,34岁的列夫·托尔斯泰爱上了漂亮、单纯的姑娘索菲娅·安德烈耶芙娜,向她送上一封炽热的求爱信。

“索菲娅·安德烈耶芙娜,我再也忍耐不住了。三周以来,我每天都对自己说:这回一定说。但每次都怀着懊悔、恐惧和幸福离开……假如一个月前有人对我说,可能要受折磨,像现在这样受折磨,受幸福的折磨,我会笑死。作为一个诚实的人,您说,您愿不愿意做我的妻子?”

17岁的索菲娅第一次遇到“求婚”,又惊又喜,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她拿着托尔斯泰的求爱信去找自己的姐姐。正当她向姐姐诉说的时候,她的母亲听到了。母亲认为这是一桩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美满婚姻,于是立即为她拿定了主意。她用力抓住索菲娅的肩膀,把她推向门口:“快去答复他!”

托尔斯泰靠着墙站在门口,像众多的求爱者一样,正在焦急地等待爱神的宣判。由于过度紧张,他的脸色显得有点儿苍白。当得到索菲娅肯定的答复后,托尔斯泰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

有人说,恋爱会让人智商下降。托尔斯泰接下来的行为,恰好可以为这句话做注脚。为了讨好自己的心上人,这个聪明智慧并且阅历不浅的人,做了一个无比愚蠢的行动:他把自己以前所有的日记献给了索菲娅。

托尔斯泰与索菲娅

列夫·托尔斯泰1828年出身于距莫斯科不远的雅斯纳亚·波良纳一个名门贵族之家,世袭伯爵。虽然两岁丧母、9岁丧父,但在姑妈的照料下,一直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16岁时,托尔斯泰考入喀山大学东方语系。3年后,他中断学业,回家经营庄园。1851年,托尔斯泰到他哥哥所在的军队当了一名下级军官,之后在高加索地区参加了沙俄与奥斯曼土耳其的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托尔斯泰参加了著名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在战斗中,他英勇善战,屡建战功,荣升上尉。当时,他已出版了多部小说,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影响。

贵族出身的托尔斯泰,正如他后来作品中描写的沃伦斯基伯爵、聂赫留朵夫公爵等贵族青年一样,年轻时放浪形骸、纵情声色。他曾经沉迷赌博,经常嫖妓,还与一个女工生了个孩子。直到他见到索菲娅,女孩那纯洁的气质犹如窗外的月光,澄明清澈地洒在他的心上,令他陡然惊醒。托尔斯泰决心与浑浑噩噩的过去一刀两断,开始追求新的美好的生活!

托尔斯泰一直有记日记的习惯,他的日记详细地记述了他以往的生活细节。这样的日记,对于索菲娅这个单纯得如同一泓清泉一样的女孩子来说,记录的完全是一个闻所未闻的可怕的肮脏世界。索菲娅看完日记,无异于听到一阵晴天霹雳,她号啕大哭,精神几乎崩溃,费了好大的周折,才挺了过来。

索菲娅的表现,令托尔斯泰产生了一个疑惑:她这样纯洁的姑娘,怎么会爱上我呢?怎么可能爱上我呢?托尔斯泰在日记中写道:“对她的爱产生怀疑,我想她是在欺骗自己……在结婚这一天害怕,不信任,想跑。”

他们的婚礼原定在求婚的一个星期后进行。短短的几天,对于托尔斯泰来说,显得十分漫长。他的脑海始终痛苦地思索着这个问题:“她怎么会爱上我?”随着大喜之日的到来,这个问题对托尔斯泰的折磨也达到了极限。在始终找不到合理解释的情况下,他觉得必须停止举办婚礼。

托尔斯泰面容憔悴地跑到索菲娅面前,痛苦地说:“这一切可以停止和挽回,还来得及。”索菲娅听了这句没头没脑的话,大吃一惊,不解地问:“您是要反悔……您不愿意?”托尔斯泰肯定地说:“是的,要是您不爱我的话。”索菲娅喊道:“您疯了吗?”托尔斯泰喃喃地说:“我想您不会爱我的,您怎么会爱上我这样的人呢?”

婚礼的一切都准备好了,该请的客人都发出了请帖,新娘也做好了出嫁的最后准备,新郎却跑来说出这样的糊涂话。年轻的索菲娅束手无策,“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我的上帝,我该怎么办呢?”

看到索菲娅的眼泪,托尔斯泰才从自己的思考中回过神来。他似乎感到自己的做法有点儿不对劲,但还是要求这个17岁的少女说明爱自己的理由。索菲娅只好尽力地满足他的要求,说爱他是因为完全理解他,因为她知道他喜欢什么,因为他所喜欢的东西都是好的……听着索菲娅的解释,托尔斯泰慢慢平静下来,他似乎解开了心头的疑团,这才急匆匆地跑回去做婚礼准备……

听完托尔斯泰的故事,女学生告诉我,从开始谈恋爱,她就与托尔斯泰一样,陷入对这个问题不间断的思索。她不仅自己思考,还经常问自己的对象:“你爱我什么?”可怜的小伙子尽管也是一个大学生,却始终说不清楚这个问题。姑娘由此怀疑小伙子和自己交往没有真心,想分手割舍不下,不分手又不放心,万般无奈,才鼓起勇气来问我。

1.2 恋爱的“斯芬克斯之谜”

男女相爱是人类社会中最美好也最普遍的现象。在男女相爱中,当事人是如何确定双方关系的呢?

2000年,美国著名的浪漫爱情小说出版商“禾林小说”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采访了来自全球22个国家的6 628个人,其中52%的受访者承认自己经历过一见钟情式的爱情。

2004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两位研究人员迈克·桑弗兰克和阿特米奥·拉米雷斯,选择了164名男女大学生进行试验。他们告诉学生将组织男女同学见面会,如果彼此喜欢就可以发展恋爱关系。研究人员组织了几次见面会,时间分别为3分钟、6分钟和10分钟,每一个被测试的大学生都确定了要与谁发展什么样的关系。研究人员发现,9个星期后,那些相互给对方做出积极评价的两个人,开始在上课的时候喜欢坐在一起,谈话也变得亲密起来。研究人员最终发表的研究成果是:“人可以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决定跟另外一个人发展什么样的关系。”

这些实验结果和许多人的经历证明,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决定是否喜欢一位异性。但是,凡是有过恋爱经历的人都知道,要回答为什么喜欢对方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人们把“你爱我什么”这个问题称为恋爱中的“斯芬克斯之谜”。

保加利亚作家瓦西列夫在《情爱论》中这样写道:“通常是怎样选择恋爱对象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现代姑娘的意识吧。她面临的是一个大难题,一个斯芬克斯的谜语。”

“斯芬克斯之谜”来源于希腊神话。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个长着美女的头、狮子的身子、有一对翅膀的怪物,名字叫作斯芬克斯。她盘踞在忒拜城外的悬崖上,向每一个过往的行人提出谜语。如果行人不能猜中谜底,她就将行人撕碎吃掉。无数的行人因猜不出谜底而失去了生命,忒拜国王无奈之下,只好贴出榜文,选贤除害。英雄俄狄浦斯勇敢应召,来到斯芬克斯的面前。斯芬克斯的谜语是:“有一个生物,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黄昏用三只脚走路。在一切生物中这是唯一用不同数目的脚走路的生物。脚最多的时候,是其速度和力量最小的时候。”俄狄浦斯回答:“这是人!人在生命的早晨,是软弱无力的孩子,用两只脚两只手爬行;在生命的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到了生命的黄昏,他拄着拐杖,作为第三只脚。”俄狄浦斯解开了谜语,斯芬克斯又羞又气,跳下悬崖摔死了。后来,人们就用“斯芬克斯之谜”表示难解的问题。

青年男女恋爱,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小伙子追姑娘。因此,手中掌握主动权的女性,通常担任了斯芬克斯的角色,由她们来提出这个问题。然而,在这个事关终身幸福的大事上,每一个男女都不可能置身事外,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地努力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限制包办婚姻,男女青年登记结婚时,政府工作人员通常会询问当事人:“你爱他(她)什么?”当时最流行的回答是:“爱他(她)爱劳动。”然而,这样的回答真的是那么多男女相爱的原因吗?不可否认,在当时许多男女青年心中,爱劳动确实是一种良好的品质,是他们选择配偶时一个重要的考量条件。但这绝不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更不可能是全部的原因。因为人们都知道,选对象不可能把“爱劳动”作为最重要的标准。所以,这只能是一种可以公之于众的理由,一个方便政府登记工作人员接受的理由,而不是男女相爱最根本的原因。

当时有一部朝鲜电影,名字叫作《苹果熟了的时候》。其中有一个情节,可以作为这种理由的反证。男主人公的父亲为儿子相中了一个对象,高兴地拿着照片告诉儿子:“你看,一年能挣600多工分!”当时中国农村实行的是农业社管理模式,每个农民都在农业社劳动,劳动结果用工分计算。工分计算有两种形式:记时和记量。记时按劳动时间算,一个女性劳动一天最高记10分,男性劳动一天最高记12分。记量按具体劳动成果的数量算,如割多少斤草记一个工分,拉一车粪记多少工分。不知道朝鲜的劳动工分是怎样计算的,在我们国家,一年能挣600个工分绝对是罕见的,属于特别突出的“劳动模范”了。在电影中,儿子看了一眼那张肉墩墩的脸,气得扭头就跑开了。为什么呢?不仅电影编剧和导演,就是一般观众也都明白,男女相爱的根本原因毕竟不会是爱劳动。所以每当电影放映到这儿,观众中都会响起一阵笑声。

20世纪末,台湾有一首摇滚歌曲,名字叫作《爱之初体验》,在大陆也很流行。其中有这么几句歌词:“什么天长地久,只是随便说说,你爱我哪一点,你也说不出口……”歌曲真实地表达了恋爱之中,爱在心中却难以明确表述这种普遍现象。值得注意的是,歌曲从这种现象出发,表达了怀疑对方感情的真实、怀疑爱情能够天长地久的心理。这种感觉是恋爱的“斯芬克斯之谜”的负面作用,在现实生活中非常普遍。歌曲为什么能够广泛流行,说明它在人们的心中引发了共鸣。

考察现实生活中的恋爱对象,会发现每个人对于爱上对方的原因,事实上并不是完全不知道。俗话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一个人怎么可能无理由地爱上另一个人呢?实际的情况是,每个人对于爱上对方的原因,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感知,但是这些感知到的理由,连当事人自己也觉得不完全、不准确,似乎总是抓不住迷雾后边那个真正的原因,也就难以对心上人明白述说。以索菲娅对托尔斯泰所讲的理由为例,一个姑娘爱上一个男人,难道会仅仅是“因为完全理解他,因为她知道他喜欢什么,因为他所喜欢的东西都是好的”这样的原因吗?如果稍微理智地想一想,就会发现这样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这样的理由站不住脚,不是说索菲娅不爱托尔斯泰,而是说她不能清楚地讲出所爱的真正原因。

恋爱的“斯芬克斯之谜”,是爱情魅力的一种表现方式。青年男女在这种探索和思考中,不仅会加深对于对方的了解、理解,而且会明白自己的需求。只有两个人的爱好吻合,需求互补,才能给爱情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探索的过程充满艰辛和痛苦,误解、抱怨、争执往往会不约而来。有的人由此怀疑人世间存在真正的爱情,以致有情人最终不能成为眷属。不过,最值得遗憾、最需要警惕的,还是那些逃避这种探索和思考的人。他们简化了恋爱程序,避开了恋爱的“斯芬克斯之谜”,抄捷径进入了婚姻殿堂。他们中自然不乏幸运者,但许多人最终的感叹却是:“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托尔斯泰开启了对恋爱的“斯芬克斯之谜”的思考,然而由于紧迫的婚期,这个思考很快仓促中断;年轻单纯的索菲娅,根本没有思考的自觉,更没有这样的行动,她的母亲代替她完成了这个重大的抉择。于是在婚后不久,他们开始为自己的行为受到惩罚,直到终生。索菲娅虽然深爱自己的丈夫,但是不了解自己的丈夫,因而不知道怎样爱自己的丈夫。她不放心自己的丈夫,时时监督着他。为此她不顾托尔斯泰的反感和反对,始终偷看和抄录托尔斯泰的日记。这种行为引发的矛盾,一直延续到他们的晚年,最终酿成了悲剧。

1910年的一个夜晚,82岁的托尔斯泰在睡梦中被惊醒了。索菲娅又在搜寻他的日记本,而且,在藏起来的靴筒里翻到了他的日记本。日记里面的内容许多是针对索菲娅的感受,索菲娅看后大为恼火,又一轮争吵发生了。年迈的托尔斯泰回想一生的婚姻生活,内心十分痛苦,一怒之下离家出走。盛怒中没有戴好帽子,没穿暖衣服,俄罗斯冬天的严寒,无情地侵蚀了他衰老的身体。10天后,托尔斯泰死在了阿斯塔波沃车站冰冷的站长室。

托尔斯泰的爱情故事以及众多的案例说明,对于恋爱的“斯芬克斯之谜”的解答,关乎恋人的选择,关乎爱情的未来,更关乎人们终生的幸福。

1.3 如何寻找意中人

如何寻找人生伴侣?如何寻找真爱?在这个问题上,前人为我们留下了哪些可资借鉴的成果呢?

在梳理以往这方面研究成果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从心底感到遗憾。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对许多事物的研究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成就形成了当今分门别类的各种学科,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坚实基础。然而,在这个关乎人类幸福的重大问题上,我们所能接触到的研究成果,不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而言,能够给予人们科学帮助的,都实在是少之又少。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状呢?为什么如此重要的关乎每一个人切身幸福的问题与在研究中得到的重视如此不相匹配呢?思考其中的原因,至为重要的一点,应该在于千百年来,选择伴侣的权利不掌握在当事人手中。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千百年来被看作男女结合天经地义的方式。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下,婚姻的主要目的是传宗接代,因此也就有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箴言。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下,年轻人自己选择伴侣这种自然的活动,却成了寡廉鲜耻的不道德行为。在中国,青年男女自主选择配偶,是20世纪初五四运动以后出现的新事物。当时,这样的实践主要发生在大城市的一些知识青年之中,社会主流舆论特别是在广大农村,仍然是旧观念占统治地位。

蒋介石、刘少奇和鲁迅,作为20世纪初中国青年的佼佼者,他们的第一次婚姻,可以使人们一窥那个时代男女青年选择配偶的社会环境。

蒋介石第一次结婚时14岁,父母为他选择的妻子叫毛福梅,比他大5岁。婚后蒋介石对毛福梅的感情非常冷漠,屡屡提出离婚都被他的母亲阻止,为此曾萌生过出家为僧的念头。蒋母一去世,蒋介石即提出与毛福梅离婚,毛福梅和亲戚们却坚决反对。蒋介石虽然权倾一时,但在个人婚姻问题上,不仅母亲在世时难以如意,母亲去世后也是延宕了多年愿望才得以完成。

刘少奇19岁在外地读中学时,母亲为拴住已许身革命的小儿子的心,在邻村说了一个姓周的姑娘,以自己病重为由把刘少奇哄骗回家。刘少奇踏入家门,看到母亲健康,却不得不走进洞房。洞房花烛夜,刘少奇坐了一夜板凳,对姑娘讲解婚姻自由的道理。可怜的农家姑娘哪里听得懂这些新思想,整整啼哭了一夜,却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再回到娘家去。可怜的周姑娘提出的唯一要求,是请求刘少奇将来有了儿子,送一个给她养老。后来,刘少奇把与何葆贞所生的长子托给了周氏。

1906年6月,在日本仙台留学的鲁迅,忽然接到母亲的来信,说自己病重让鲁迅速速返家。鲁迅回到家,却发现母亲正在为他张罗娶媳妇,新娘子名叫朱安。新婚之夜,鲁迅通宵达旦地看书,第二天就搬到母亲的房里睡,数天后回日本继续求学。此后,鲁迅在外地奔波,朱安在绍兴老家做家务,奉养着鲁迅的母亲,两人“无爱”地生活了20年。

一代骄子尚且如此,芸芸众生就可想而知了!

20世纪40年代,在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农村,自由恋爱受到执政者的重视和提倡,情况开始有了转变。

1943年,作家赵树理出版了一个中篇小说,名字叫《小二黑结婚》。小说来源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一个真实故事:村青年队长、杀敌英雄小二黑与美丽的姑娘小芹相爱,双方家长以八字不合为理由反对。村上有个流氓恶棍,调戏小芹没有得逞,就暗地里使坏,看见小二黑和小芹在砖瓦窑内商量事情,就以通奸的罪名把二人抓起来送到区政府。区长问清了事实,惩办了流氓恶棍,教育了小二黑和小芹的父母,二人终于如愿以偿。

小说出版后,引起强烈的轰动,人们争相传看,先后被改编成戏剧和电影。如此简单的一个故事,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影响,就在于它改变了沿袭了千百年、当时仍然被广泛采用的青年男女选择伴侣的方式。

改变观念从来都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小说中的小二黑有情人终成眷属,但在真实的故事中,却是被同村人以伤风败俗为名惩罚致死的。这就是当时的现实。现实的残酷性,甚至延伸到小说《小二黑结婚》的出版过程。

小说完成后,赵树理把书稿送给时任中共北方局秘书长兼党政教育主任的杨献珍征求意见。杨献珍看完后,推荐给时任八路军副总司令兼北方局代理书记的彭德怀和夫人浦安修。彭德怀夫妇看后十分赞赏。浦安修当时负责妇救会工作,彭德怀就让浦安修以北方局妇救会领导人的身份,把小说推荐给根据地太行新华书店。浦安修亲自前往,还破例打出了彭德怀和杨献珍的旗号,希望能够促成此事。然而,不知道是新华书店的编辑们对这样的题材有什么想法,还是其他别的原因,书稿送去后如泥牛入海,很长时间没有丁点儿消息。

《小二黑结婚》剧照

杨献珍和浦安修商量,决定请彭德怀直接出面。彭德怀听完事情的经过,便亲自为小说题词:“像这样从群众调研中写出来的通俗作品还不多见”,请北方局宣传部部长拿着题词去新华书店“交涉”。经过这样一番折腾,《小二黑结婚》才最终得以与读者见面。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口头上也赞成青年人自由恋爱,但是遇到具体的事,旧的观念又会跳出来作祟。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许多地方的工厂、机关和学校,还在禁止青年男女恋爱。当时,有学生问某大学辅导员:“大学不让谈恋爱,工厂不让谈恋爱,那让年轻人到哪儿谈恋爱?”辅导员给了一个神回复:“我们不提倡谈恋爱,提倡学雷锋。”一时传为笑谈。直到21世纪的今天,在一些偏远的农村,男女结合还是要靠媒人介绍。即使自主恋爱的,往往结婚时也要请个媒人,不这样似乎就不合“规矩”,就会有人说“闲话”。

在一个人们普遍认为刮风下雨由神仙决定的社会,不会有活跃的气象科学研究。同样的道理,在一个男女自由恋爱被视为不道德行为的社会,也不会产生如何寻找真正爱情的研究。

寻找真正的爱情,是人类有史以来孜孜追求的梦想。然而,如何寻找真爱的研究,却是一个新的课题。从接触到的资料看,从20世纪起,人们开始有意识地研究男女相爱现象。这些关于男女相爱的研究,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称为“社会学统计式”研究。这种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者设计好问题,发给选定的人群,再将受试者的回答进行归总。这方面的研究首先在美国出现,最有影响的研究者,一个是美国印第安纳州教授阿尔弗雷德·金赛(Alfred Charles Kinsey,1894—1956),他和他的同事通过对大约18 000人的访谈,了解人生各个阶段有关性的问题,于1948年出版了《人类男性性行为》,于1953年出版了《人类女性性行为》。一个是美国性社会学家雪儿·海蒂(Shere Hite,1942— ),她采用匿名问卷的方式,调查人们在性活动方面的心理感受,于1976年和1981年先后推出大型性学研究报告《女人篇》和《男人篇》。这类研究虽然也涉及男女相爱的问题,但关注点主要是人的性行为,研究主要采取收集数据和描述现象的方法,为男女相爱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和数据。

第二种类型称为“心理学分析式”研究。这种研究多采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爱情中的现象,对其中的原因作出解释。这种研究在美国和欧洲都有,因为研究对象的不同,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派别。一种以弗洛伊德为代表,以性变态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各种病态的表现和治疗过程,推及男女相爱的原因。其中的“恋父情结”和“恋母情结”理论,在社会上影响很大。另一种以正常的爱情过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心理学方法对爱情现象进行分析。这种研究比较重视爱情过程的细节,许多结论对人很有启发。

第三种类型称为“传统美学描述式”研究。传统美学追寻作为万美之源的“美本身”,并因此形成了一系列相关的概念。传统美学描述式研究,把这些概念移植到对爱情现象的研究中,根据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的划分,把爱情作为社会美的内容进行研究,然后论述爱情美、男人美、女人美等各种类型的美,对爱情的过程进行美学式的描述。

总体而言,社会学统计式研究和传统美学描述式研究主要表现为对爱情现象的收集和关注,较少分析其中的规律性。心理学分析式研究较之前者,具有更多的对规律的揭示。不过这种研究的规律,多着眼于爱情的细节,比如“女孩约会6次才能作出决定”“周三晚上容易约会到姑娘”“男人喜欢微笑的女人,女人喜欢骄傲的男人”等,较少从宏观上揭示男女相爱的规律。

1.4 怎样弄清相爱的原因

听完托尔斯泰的故事,那位女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难道人真的不会知道彼此相爱的原因吗?”

这个问题当时确实把我难住了,一下子不知道怎样回答她才好。不过,我是认识论上的乐观主义者,对人类的认识能力非常有信心。我想了想,告诉女学生:“当然会知道的。在20世纪初,人类还不知道月亮上是什么样子,不知道人的大脑是如何运转的,现在不是都一点一点地知道了吗?人类只要有某种需要,就一定会设法实现。”

“怎样才能弄清楚这个问题呢?”女学生显然不满足我的回答,继续问道,“我是说,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怎样才能弄清楚其中的原因呢?”

怎样才能弄清楚彼此相爱的原因呢?女学生的要求非常实际和具体。我告诉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一点儿都不知道,只不过是不知道根本的或全部的原因。如果仔细反思自己的感受,就可能会知道更多的原因。但是,由于男女相爱的原因有些是潜意识的,所以,要真正弄清楚就需要进行专门的研究。具体地讲,男女相爱是一种审美现象,首先需要看对方的相貌自己是否喜欢。为什么一个人喜欢这样的长相,而不喜欢那样的长相?这就需要弄清楚审美现象产生的机理,需要美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突破。只有基础理论问题弄清楚了,才有可能对诸如此类的具体现象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这就如同要预测今天的天气,就必须掌握气象变化的基本原理一样。”

什么是审美现象?这是美学研究中的术语,许多人可能不明白,但如果说起具体的表现,却没有人会不熟悉。

一位漂亮的姑娘从街上走过,周围的人会禁不住注目相看。有的人已经擦肩而过,仍然会回头相望。由此产生了一个专门的词,叫作“回头率”,指女性引人回头相望的数量,用以说明女性漂亮的程度。

华山、黄山、九寨沟……无数旅游景点,每天游人络绎不绝。特别是节假日,景区人数之多,经常会造成交通堵塞。

一部好的电影、电视剧、戏剧或小说上演、出版,人们争相一睹为快。

诸如此类的现象都属于审美现象。

在这些典型的审美现象之外,还有一些隐形的审美现象。简单一点的如每天清晨人们洗漱装扮、打扫环境,复杂一点的如住宅的装饰、城市和乡村的规划建设等。这些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审美观指导下的行动,都在追求某种审美效果,因而也都属于审美现象。

审美现象充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每一个人都有审美的体验。当我们的视线接触到某些事物的形象——如漂亮的姑娘、英俊的小伙、俊秀的山峰、艳丽的花朵、蔚蓝的大海、满天的星辰,以及各种动人心弦的艺术作品——我们的心中都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愉悦的感觉。这个过程无须遐想,无须思索,像按下开关电灯发亮一样准确规律,像太阳东升西落一样自然而然。

在这些现象中,尽管欣赏的对象会发生变化,或人,或物,或自然现象,或艺术作品……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人在欣赏中都会因为对象的形式而产生一种愉悦的感觉。所以,审美现象就是人欣赏美的事物产生美感这样一种社会现象。

人类生活中的快感,一般都起源于功利需求的满足。如饥得食,渴得饮,热得凉,寒得暖,如此等等。为什么欣赏美的事物,人似乎并未得到任何功利的满足,却同样会获得愉悦的感觉呢?为什么我们会感觉这个人漂亮那个人不漂亮?为什么有的人喜爱的有的人却不喜爱?诸如此类的问题,从很早的时候起,就不断地撩拨着人们的好奇心。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以“什么是美”的一声喝问,开启了人类理性思考和研究审美现象的时代,最终形成了今天的美学学科。

本来,人们最初研究审美现象,是要弄清楚美的事物之所以美的原因,或者说美的事物是怎样引起人的美感的。然而,柏拉图和古希腊人的思维方法,却把此后两千多年的美学研究引入一条歧途。

古希腊人的思维方法,叫作本体思维方法,也称为形而上学。这种在古代西方文化中占主流地位的思维方法,相信世界上存在一个最初的、孤立的、永恒的、万能的“本体”,把寻找这种“本体”作为研究追求的最高目标。比如,古希腊哲学研究的主题,就是世界的本体是什么,或者说构成世界最基本的东西是什么。有的说是水,有的说是土,有的说是火,有的说是数,有的说是上帝,争论得不亦乐乎。

根据这种思维方法,柏拉图把美的事物之所以美的原因,设想为事物中存在一种叫作“美”的元素,把美学研究的目的确定为寻找这种“美”,用这种“美”来解释和说明美感的产生以及审美现象的发生与变化。

两千多年来,美学研究者围绕着这样的目的,运用各种方法寻找“美”。然而,最终的研究结果,证明这种作为万美之源的“美”是不存在的,建立在这种假设之上的传统美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20世纪后期,人们开始把研究的重心转回到弄清楚美的事物引起人产生美感的原因和机理上。

我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研究美学,当时正是传统美学的弊端开始暴露,现代美学研究思路开始形成的时候。所以,我从一开始,我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审美现象发生的机理上。经过20多年的探索,2011年9月,我完成了对审美现象发生机理和基本规律的研究,成果收录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专著《现代美学:审美机理与规律》里。

科学研究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研究两大类型,前者是后者研究的前提条件。任何学科领域,只有基础理论问题解决了,实践应用才能得到快速的发展。牛顿力学对于古典物理学的发展,爱因斯坦相对论对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是这方面最为典型的例子。所以,一个国家科技的发展,一门学科研究的发展,都必须依靠基础理论研究的突破。忽视基础理论研究,发展就缺乏后劲,现实中的很多问题就无法得到透彻的解释。

在美学研究中,基础理论研究主要研究审美现象的发生机理和基本规律,应用研究主要研究具体门类中审美现象的发生和变化规律。审美现象的发生机理和基本规律的研究,是具体门类审美现象研究的前提条件。

在完成审美现象发生机理的研究之后,我就开始研究男女相爱这种审美现象。男女相爱,美丑是前提。不要说那些一见钟情的情侣,就是再重视内在因素的人,也是以一定的相貌条件为前提的。

在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之仙履奇缘》中,美女紫霞被人用移魂大法与猪八戒调换了身体,周星驰扮演的至尊宝虽然深爱紫霞,也知道猪八戒的形体下是紫霞的灵魂,但在与“紫霞”接吻时却忍不住呕吐起来。这个情节是艺术虚构,但在观众眼中却非常真实,因为它符合人们真实的感受:爱是以一定相貌条件为前提的。

所以,男女相爱的问题首先是一个审美问题,男女相爱的现象首先是一种审美现象。由此可知,审美中的神秘性,也就是爱情中的神秘性。审美中的困惑,同样表现为爱情中的困惑。研究发现,如同审美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一样,人们在相爱中也大多处于自发盲目的状态。由于缺乏自觉的反思和相关研究的指导,人们往往不明白彼此相爱的原因,恋爱中由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矛盾,有的甚至造成冲突和悲剧。

作为西方极有名望的哲人,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一个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在爱情中的困惑。

有一次,柏拉图问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说:“你到麦田去,采一株最大最黄的麦穗。只能采一次,不能走回头路。”柏拉图出去很长时间,却空着手回来了。苏格拉底问:“为什么没采到?”柏拉图说:“最大最黄的麦穗倒是看到了,不过当时不知道前边有没有更大更黄的,于是继续往前走。后来再也没有见到超过那株的麦穗,又不能走回头路,结果什么也没有采到。”苏格拉底说:“这就是爱情。”

为什么苏格拉底用采麦穗来比喻爱情呢?因为二者有非常相似的地方:寻找的过程具有盲目性。表面上看,我们寻找的标准是清楚的:在采麦穗中,寻找的是“最大最黄的麦穗”;在爱情中,寻找的是“真爱”。但是,怎样的麦穗才是“最大最黄”的呢?怎样的爱情才是“真爱”呢?缺乏量化的标准,没办法掌握,没办法操作。所以,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基本是盲目的。

如何才能走出这种盲目性呢?方法有两种。

一种方法是比较。但是,如果说在采麦穗中不准走回头路只是一种人为的规定,那么生活中寻找爱情难以走回头路却是无法逆转的现实。一份好的姻缘错过了,往往很难再寻找回来。除非你是权力无上的君王,否则为什么众多的人会等待你比较挑选呢!即使你挑选出来了,也需要经过时间的考验才知道是否是“真爱”,而生命的过程是不能重来的,你怎么知道你拥有的就一定是其中最真的那份爱情呢?

另一种方法是量化标准。如果柏拉图知道以往“最大最黄麦穗”的标准,就像吉尼斯世界纪录那样,是不是可以增加采到“最大最黄麦穗”的概率呢?是不是可以避免空手而归起码获得接近标准的结果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同样的道理,如果人们掌握了“真爱”的标准,知道什么样的爱情属于“真爱”,也就可以提高寻找到“真爱”的概率和速度。

当弄清楚审美现象的发生机理和基本规律之后,我就明白自己已经拿到了解开爱情秘密的钥匙,开始用这种基本理论成果研究爱情美学。

1.5 什么是爱情美学

什么是爱情美学?爱情美学就是从审美的角度研究男女相爱现象的学科,目的是总结爱情发生和变化的规律。

爱情发生和变化的范围很广,涉及生命的整个过程。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爱情发生方面,重点是探讨男女相爱的规律,以及这种规律对爱情发展的影响。

为什么一个小伙子会爱上一个姑娘,一个姑娘会爱上一个小伙子,会爱得天昏地暗,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茶不思、饭不进,为伊消得人憔悴?

为什么在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之中,你偏偏会选中她,她偏偏会选中你?

为什么有人喜欢丰腴的身材,有人却喜欢苗条的身材?有人喜欢深沉的性格,有人却喜欢活泼的性格?

我们试图对诸如此类的问题给予科学的解释,从不同的角度揭示男女相爱的规律,为人们选择恋爱对象和维护爱情提供科学的思考路径。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我们的研究主要采取了如下步骤和方法。

第一,收集爱情案例特别是典型案例,对案例进行分类。什么是爱情典型案例呢?就是能够反映某一方面爱情规律的案例。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情故事,每个爱情故事都蕴含着爱情的规律。不过,在大多数爱情故事中,爱情规律表现得不太明显,不便于人们认识。爱情典型案例则如同电影电视中的特写镜头一样,能够把某一方面的规律凸显出来,使人们清晰地认识和感受到这种规律。普通爱情故事大家都不熟悉,也没办法查对,这就缺乏可信性。典型案例要求有一定的知名度,这样就能通过名人效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案例收集起来以后,需要根据它们体现的规律特点进行归纳分类,作为下一步研究的基础。

第二,运用美学基本原理进行分析,研究各种类型爱情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往关于爱情的研究,许多停留在对现象总结的层面,不能帮助人们认识其中的规律。科学研究需要揭示现象背后的规律,给人们的行动提供指南。所以,爱情美学研究的第二步,就是运用美学基础研究的成果,通过具体地分析各种典型案例,揭示各种类型的爱情现象产生的原因。

第三,对各种类型爱情现象的特点和产生原因进行科学总结,揭示其中的规律性并作出规范性的表述。什么是规律?规律是一种因果关系。研究男女相爱的规律,就是要揭示男女相爱中的因果关系。一个人具备某种特点,就会爱上某种类型的异性,这是一种因果关系,是一种规律。明白了这种规律,也就明白了其中的因果关系。从因可以推断出果,从他的特点可以判断他会喜欢什么类型的异性;从果也可以推断出因,从他喜爱的异性可以推论出他的特点。原因弄明白了,规律总结出来了,需要进行规范的表述,这样才有利于人们理解和掌握。

第四,按照各种规律的逻辑关系,建构基本的理论体系。建构理论体系,就是处理好各种研究结果的组合关系。这就如同盖房子一样,用不同的材料组合成不同架构的房子,这样就便于人们认识和掌握。建构理论体系是西方文化的产物,中国传统文化一般不重视这一点。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事物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之中,如果将认识体系化,就容易形成僵化。所以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讲道理多用故事,不追求体系性。这样做虽然可以避免僵化,但不利于传承,所以现代学科都非常重视体系化。

第五,选择表述方式。如何表述研究成果,中西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传统。大致而言,中国文化多采用生动的形式,如《论语》采用对话的形式,《庄子》《孟子》类似于散文,充满各种真实的或虚构的生动故事。西方文化多采用抽象的形式,如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康德的《判断力批判》、黑格尔的《美学》等,从语言形式到叙述方式都很抽象,读起来非常困难。如何看待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历来存在争议。黑格尔认为中国没有真正的哲学,是按西方的学术形式评判中国哲学。近代以来,西学东渐,国人学习西方,也多采用抽象直白的表述形式,甚至有非此既非学术的看法。

客观地看,中西两种表述形式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中国传统的表述形式,生动直观,引人入胜,有利于传播。西方传统的表述形式,直白准确,不产生歧义,容易建立理论体系。然而学术研究的最终目的,不仅仅在于揭示真理,还在于运用真理服务和改造社会。特别是像爱情美学这种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研究,研究成果更应该便于人们的了解。为此,在研究成果的表述上,我们试图结合中西文化各自的优点,在注重规律表述规范化和体系化的同时,追求表述形式的生动化。

具体到操作层面,一是用典型案例主人公的名字命名规律,用典型的案例说明规律,增加叙述的生动性;二是用直白准确的语言定义规律,从整体的角度把握各个规律之间的关系,增加理论的规范性和体系性。

《现代汉语词典》在对“规律”的解释中称,规律“也叫法则”;对“法则”的第一个解释,就是“规律”。在实践中,人们经常把二者混用。规律与法则有没有区别呢?实际上是有区别的。区别就在于,规律是从客体的角度而言,法则是从主体的角度而言。我们讲自然活动的因果关系就是规律,如果把这种规律用于指导人的行为就成为法则。当然,如果把自然界作为主体,从自然界的角度看问题,那么自然规律也就成为自然界运行的法则。

研究爱情美学,目的在于寻找男女相爱的规律,帮助人们寻找真爱。男女相爱的规律是一种客观现象,用这种规律指导人们的行为就成为法则。为了便于人们理解和掌握,我们将爱情美学中男女相爱的规律同时采用“法则”和“规律”两种称谓。

科学研究的成果是否正确,实践是检验的标准。对于规律而言,检验的方法就在于实践中这种因果关系是否成立,是否能够从因推出果,从果推出因,推出的结果是否与现实相符。

有次朋友聚会,一位女士说:“我的两个嫂子都很像我,很多人把我们当成亲姐妹。”我说:“你母亲一定很受你们兄妹尊敬。”“是啊!”她随声附和。我又说:“你哥哥一定很疼媳妇。”“你怎么知道的?”她瞪大眼睛,满脸的惊讶,因为我俩第一次认识。我开玩笑地说我会算卦,其实是用男女相爱的规律进行推导。本书总结的七条男女相爱法则,在现实生活中都可以作类似的推导。

  1. 参考消息[N].2004-09-18。
  2. [保]基·瓦西列夫.情爱论[M].赵永穆,范国恩,陈行慧,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354.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