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解释性报道

2013年度报道与年度记者 作者:薛国林,曹岷,钟之静 编


第二章 解释性报道

拒绝娱乐,回归理性

——评《南方周末》“李某某涉嫌轮奸案”系列报道

曹 丹

核心提示:从互联网首次披露到终审宣判,“李某某涉嫌轮奸案”共持续九个多月。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受众的热情不但没有减退,反而随着媒体报道的增多持续升温。一件普通的刑事案件为何“火”了大半年?搜罗网络报道热点后不难发现,“星二代”“性犯罪”“二进宫”成了传播最广的价值判断,事件每个阶段的进展都被“及时”地贴上了娱乐化标签。媒体在这场娱乐狂欢中赚足了眼球,受众也从中获得足够的消遣。在看似双赢的报道中,到底谁输了?《南方周末》在此案的系列报道中不断地发问。当热点消退,人心沉淀,我们看到,是娱乐输了,理性赢了。

关键词:《南方周末》李某某 娱乐 理性 法治

入选理由:在娱乐化的今天,它坚持有内容的深度报道;在被娱乐化的事件中,它坚持做理性的法治新闻。它不怕被受众抛弃,因为它坚信理性公民的存在,坚信客观、公正的力量,坚持“读懂中国”的理想。

在“李某某”事件中,《南方周末》再一次挺身而出,为良心新闻作了诠释,为娱乐化媒体敲响了警钟。《少年L,L某,L姓男子 现在不管怎么叫,全国人民都知道你说的是谁》和《涉及未成年人性侵害案火了半年 谁导演了“全民连续剧”》首次批判娱乐,提出法治问题;《李某某涉嫌强奸案8小时案情全程还原 夜半酒吧里发生了什么》和《李某某案二审:嫖娼VS强奸再激辩》脱离舆论旋涡,挖掘事件真相;《被害人身份对强奸定罪量刑的影响》和《“坏人”的权利——从李某某案说开去》由专业学者执笔,参与理性大讨论。这一系列报道在娱乐化的浪潮中傲然独立,让我们看到客观、公正的新闻,看到理性的力量,让我们“在这里,读懂中国”。

一、案件梳理

2013年2月22日,实名认证为“香港《南华早报》网站编辑”的网友“王丰-SCMP”爆料称:“海淀公安分局昨天(21日)晚上以涉嫌轮奸刑事拘留了一名叫作‘李冠丰’的年轻男子。虽然名字改了,但还是有人认出来他真正是谁。”“王丰-SCMP”在博文最后,附上了李双江之子李天一的网页链接,暗指涉事男子就是李天一。该微博立刻引来舆论的关注,在一天内被转发了4 000多次。

2月22日下午,北京市海淀公安分局发布通报称,2月19日,海淀分局接到一女事主报警称,2月17日晚,其在海淀区一酒吧内与李某某等人喝酒后,被带至一宾馆内轮奸。接警后,分局立即开展工作,于2月20日将涉案人员李某某等五人控制。2月23日,李某某等五人以涉嫌强奸罪名被刑事拘留。

3月7日,央视官方微博消息称李某某等五人因涉嫌强奸罪,当日被检察机关批捕。

6月27日,北京警方证实,此案已经侦查完结,进入检察机关的审查起诉阶段。

7月8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李某某等人涉嫌强奸一案向海淀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7月9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对被告人李某某等五人涉嫌强奸一案已立案审查完毕,并决定受理该案。

8月28—29日,李某某等五人涉嫌强奸案在北京海淀区法院进行为期两天的审理。法院经审理查明:2013年2月17日5时50分许,五名被告人以殴打、恐吓等方式强行带被害人杨某某到达位于海淀区的湖北大厦的酒店内,杨某某被李某某等人要求脱下衣服,其拒绝后遭李某某、王某等人扇打、踢踹并被强行脱光衣服。李某某、王某、魏某某(兄)、张某某、魏某某(弟)依次强行与杨某某发生性关系。后李某某、魏某某(兄)拿出人民币2 000元给杨某某。7时30分许,五名被告人将杨某某带离湖北大厦,途中将杨某某放下。

9月26日,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对李某某等五人强奸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强奸罪分别判处李某某有期徒刑10年;王某(成年人)有期徒刑12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魏某某(兄)有期徒刑4年;张某某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魏某某(弟)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

一审宣判后,被告人李某某及其法定代理人,被告人王某提出上诉,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10月11日下午决定予以立案受理。

11月27日上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李某某等五人强奸上诉一案进行终审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014年4月25日,新浪微博“凤凰新闻客户端”发布疑似李某某等在金鼎轩斗殴的监控视频,获得大量转发。呼吁司法公正的人们没有停止对事件真相的挖掘……

二、报道过程

2013年2月22日,“李某某涉嫌轮奸案”在网络上燃起星星之火,该事件在传播中迅速被贴上“星二代”和“性犯罪”等娱乐标签。大量媒体在跟进过程中淡化这一事件中的法治要素,将事件进一步娱乐化。在这种背景下,《南方周末》从法治角度推出一系列报道,不仅给公民提供了一个理性思考的空间,也为维护司法公正、传播法治文化作出了贡献。

《南方周末》系列报道始于3月1日,一篇名为“少年L,L某,L姓男子 现在不管怎么叫,全国人民都知道你说的是谁”的文章,立刻抓住了此前案件报道中的硬伤,将法律问题正式提出。此后,《南方周末》不断对案情进行追踪,形成了“李某某案”系列报道,其中,调查报道7篇,综合性报道11篇,编辑部文章2篇,评论性文章2篇。《南方周末》客观地展示了一个事件的起末并加以适当的专业引导,使读者对案件有了全面、理性的认知。

相关报道梳理如下:

《南方周末》“李某某案”系列报道

(续上表)

资料来源:《南方周末》官网,http://www.infzm.com。

三、分析及评价

2013年,在全民竭力挖掘“李某某涉嫌轮奸案”中的每一点娱乐元素时,《南方周末》从舆论与司法的层面推出系列报道,扭转娱乐态势,为全民狂欢注入一丝理性。纵观与案件相关的22篇报道,笔者认为,《南方周末》系列报道的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编辑方针:系列报道,多版齐下

新闻传递信息,引导舆论,不仅可以通过稿件内容来体现,版面安排也是重要手段。郑兴东指出,“在版面编排中,客观的内容与主观的内容是结合在一起的。读者透过版面可以感受到报纸对各类事件的态度和感情,并自觉不自觉地受这种态度和感情的牵引,这是报纸影响读者、引导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

《南方周末》的版面主要分为头版、新闻版、评论版、文化版和经济版。新闻版又分为时政、纵深、天下、社会、专题、特别报道、法治版等。在“李某某案”的案件报道中,新闻版刊登《少年L,L某,L姓男子 现在不管怎么叫,全国人民都知道你说的是谁》《涉及未成年人性侵害案火了半年 谁导演了“全民连续剧”》《李某某涉嫌强奸案8小时案情全程还原 夜半酒吧里发生了什么》等一系列深度报道,体现了《南方周末》一贯的报道风格,使读者迅速形成认同感。在评论版中配发《被害人身份对强奸定罪量刑的影响》和《“坏人”的权利——从李某某案说开去》两篇专业人士的评论,体现了客观中立态度。另外,《南方周末》在数月内以综合报道的形式对案件的最新进展一一记录,实现了案情发展的实时传递。

《南方周末》在这一编辑策略中,用理性的视角发掘新闻的法治因素并将其突出呈现,利用周报的深度报道将公众引入法治化思考中;在评论中展现本报观点,提高媒介公信力;在法治版中刊载法学专家学者的专业意见,为公众呈现法理盛宴。通过这种多版齐下、相互配合的编辑方针,展现了事件的全貌及其背后深刻的法理。

(二)报道立场:客观公正,还原案情

在李某某案中,民众对“性犯罪”的猎奇,对“星二代”的调侃成为舆论的主流。大量媒体一味迎合受众心理,用社会赋予的宝贵的公共资源尽情狂欢,听信网络上不利于李某某的谣言,展现事件的各种娱乐元素。律师的反复陈词、李母的“悲情形象”都为民意狂欢不断加料。在事件不断被民意裹挟之时,《南方周末》用客观、公正给理性一个思考的空间,呈现法治新闻本身的面目。

嫖娼或强奸一直是本案辩论的焦点。在网络上,也不乏大量媒体不问证据,在将事件直接定性为“官二代”强奸弱势女子的前提下展开娱乐式调侃和所谓的“内幕挖掘”。《南方周末》则在强调未成年人权利、呼吁公民理性的同时,竭力还原事件的真相。它在相关人物的报道中剔除“明星”“星二代”“悲情”“性”的标签,将他们置于“人”的立场上,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它明确无端界定强弱的危害,因此,既不对所谓的“弱者”无限声援,又不对所谓“强者”无限讨伐。从对事件一层层证据的挖掘中,为受众提供客观的报道。

在《南方周末》对这一案件的系列报道中,著名调查记者柴会群独立完成了《李某某涉嫌强奸案8小时案情全程还原 夜半酒吧里发生了什么》《李某某案二审:嫖娼VS强奸再激辩》《宣判前李某某曾预感“年前回不了家了”该案二审维持原判》三篇重要稿件,为事实真相提供了大量证据。根据柴会群记者掌握的证据,他认为:“媒体对李家‘批倒批臭’的势头,颇让人有‘文革’再现之感;而对所谓受害人所滥施的同情,更是到了罔顾事实的地步。从这个角度上讲,李某某案的审判结果,不仅是李家之败,法治之殇,更是媒体和媒体人之耻。”

关于这一事件强大的舆论场的形成,柴会群认为,它与媒体和媒体人直接相关。“简单说,就是部分媒体和媒体人放弃了守护公平正义的责任,一味地迎合所谓弱者,歪曲甚至妖魔化李某某及其家庭。”

柴会群还谈到,“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句话不适用于网络信息时代。因此,媒体提供的信息对民众的舆论判断十分重要。他认为,错误的舆论反过来会进一步影响媒体,进而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影响司法。

这些独白深刻地体现了《南方周末》记者在报道案件时自觉担当的社会责任。柴会群通过对零散信息和表面现象的整合,满足了受众迅速了解事件全貌、避免遗漏的获知心理。

(三)新闻视角:法理意识,法治文化

1.法治思想的启蒙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法律思想史上最早论述法治的人之一,在他看来,法治应是“善法良治”。《牛津法律大辞典》对其含义作出进一步解释,指出了法治的目的和主体——“对个人至高无上的价值观念和尊严的尊重”。

《南方周末》关于“李某某案”的系列报道,从第一篇起,就将严肃的法治问题设为案件报道的骨骼。在《少年L,L某,L姓男子 现在不管怎么叫,全国人民都知道你说的是谁》中以严肃、温和的手法指出公众、媒体在关注这一案件时法理意识的淡薄。

报道写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八条,是七年前修改法律时最显著的进步。《南方周末》记者询问了三位从事未成年人审判的基层法官,两位表示不知道有这条规定,另一位说:“这就是条软法,没什么实际效力。”媒体从业者,很多人也是这次才恍然:哦,原来还有这么一条规定!

未成年犯罪案件的庭审照片,只出背影是常用的处理方式(东方IC/图)

“如果是马英九的未成年子女犯法了,一样要给他打马赛克,遮住眼或脸。”《南方周末》将事件报道聚焦于法治问题,使法治不仅仅停留于外在、强制手段的层面,而是内化在人们的思想中、行动上。它在努力使法治在观念上被接受、在行为中被认可、在生活中生根。

2.法治文化的传承

《南方周末》全年关于此案的一系列法治报道,固然有信息传播、舆论监督、预警引导、咨询服务和视听娱乐等功能,但是,维护司法公正、传播现代法治文化更是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正如郭光东曾经所言:“我们做法治报道,其实是有企图,或者说是有野心和抱负的。”

这是一起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子,媒体的关注度丝毫不亚于任何贪官大案。未成年人保护、个人隐私保护,在强大的“知情权”和“公共利益”的口号下,法律写得再明白也显得苍白无力(CFP/图)

在《涉及未成年人性侵害案火了半年 谁导演了“全民连续剧”》一文中,编者按提道:

一起涉及未成年人的强奸案,全民足足围观了半年之久,时时出热点,天天有新闻。庭外的舆论战,夹杂了当下中国社会最为复杂的情绪:未成年人保护与个人隐私,知情权与公共利益,孰轻孰重?司法机关只有在嘈杂中保持清醒,独立作出公正裁判,我们才能说,法治赢了。

评论版的学者杨俊锋对法治文化根基的理解更是一语中的:

如果民众都不信仰、坚持法治,又如何要求掌权者与强势者?这反而给掌权者和强势者不遵守法治、不尊重人权包括钳制言论,提供了便利的口实。

《南方周末》在报道中不止步于法理思想的启蒙,它用每一次传达思想的机会构建我们的法治文化。这是其法治新闻的突破,也是其最宝贵之处。

四、总结

从娱乐化报道到法治新闻,《南方周末》“李某某涉嫌轮奸案”系列报道呈现了新闻报道应有的态度。它放弃省力、叫卖又叫座的猎奇手法,选择最平实的角度来呈现事件。它可能相信,在娱乐化的今天,理性的公民有很多,所以自己用良心做出的新闻可以赢得受众;它也可能相信,在娱乐化的今天,理性的公民太少,所以自己要站出来营造一片理性的空间。

在这起案件中,司法给了舆论一个交代,却没能给自己一个交代。但任何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看到,《南方周末》这样的媒体正在作出努力,它试图给高昂的舆论注入一丝理性。当激情退去,《南方周末》终能赢来自己的硕果,理性终能战胜娱乐。

记者感言:

去年我写过两个面临争议的报道,一个是“唐慧案”报道,一个是“李某某案”报道。关于这两个报道的看法,在南方周末报社内部也有很大的分歧。不过,在我看来,这种分歧主要不是技术层面的,而是价值观层面的。反对者认为,报道违背了《南方周末》的价值观。

《南方周末》的价值观一直是与“弱者”分不开的。“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像一束光簇拥另一束光”(来自《南方周末》经典的“新年献词”),都体现了一种关怀弱者的情怀。事实上,并非《南方周末》一家如此。近十几年来,在中国的深度报道领域,从“孙志刚案”报道开始,“弱者至上、为弱者代言”已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价值观。应该说,在中国社会转型期,秉持这一价值观的国内媒体,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赢得了市场。

然而,近年来,一种值得警惕的现象开始浮现:媒体的弱者立场,有时会压倒对真相的追求。记者在同情弱者的时候,会忘记真相才是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

我做的“唐慧案”报道引发争议,某种程度上正是上述价值观极度膨胀、扭曲的产物。对我个人的抨击以及对唐慧所作所为的辩护,几乎都可以归结为一点:她是一个弱者。而当唐慧被贴上一个“对抗公权力”的标签后,这一形象就更加鲜明。

弱者至上、对抗公权力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从事深度报道的中国媒体人的职业道路。就我个人而言,十几年来基本上也是在这条路上践行这一价值观。

我至今仍不认为这个价值观有错。但是,我也越来越认为,在各种矛盾交织、社会变得纷繁复杂的当今中国,它的局限性也日益突显。其中最需要警惕的,就是简单化和标签化。

比如,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分不清谁是弱者,谁又代表“公权力”。

关于前者,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明白,强弱其实是相对的,也是会变化的。有些表面看起来挺弱的人其实很强,而表面看起来挺强的人其实很弱。比如,“唐慧案”中,一开始,外界多只看到她是一个母亲,她为了自己的孩子上访下跪,但没有看到或者忽略了另一些事实:她有一个当过法院副院长的姨父,有至少三个政法系统的官员在她女儿的案子上作过有利于她的批示;到了后期,当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力挺她,有一帮“死磕”派律师免费为她打官司,省委书记也站在了她这边时,唐慧不仅不是弱者,而且还成了整个事件中最强大的一个角色。

至于李某某,他的父母被认为是强者。但真的是这样吗?李某某的一审律师陈枢曾经说过,李双江如果真的是个军长,而不是个军级“戏子”的话,这个案子很可能根本就不会存在。实际上,自从李某某当年摊上打架那事之后,他和他的家庭就几乎成了过街老鼠,毫无还手之力。我们常常埋怨中国媒体的力量还很弱,但其实当它被用来对付某个个体的时候,是强大无比的。

关于公权力,我有时在想,究竟谁代表公权力?最容易被贴上“公权力”标签的人是警察。可是,在“唐慧案”中,我看到既有秉公办案却因唐慧诬告而受打压的警察,也有明知案子有问题却仍顺从领导意志办案的警察,他们中到底谁代表公权力呢?

作为媒体人,关怀弱者的价值观当然可以有,但我认为它应该深藏于内心而不是用来标榜。它是力量的源泉,却并非指路的明灯。当把它当作战斗武器的时候,就很可能已经走向反面。

作为媒体人,我认为更应该坚守另一种价值观:真相至上。它应当是所有价值观的基础,真相至上的意思是,当其他价值观与之发生冲突时,必须让位于真相。

(柴会群)

资料来源:

[1]《李双江之子等5人涉嫌轮奸被刑拘(组图)》,http://news.163.com/13/0223/02/8OC8P9RJ00014AED.html,2013年2月23日。

[2]《李天一被判刑10年 法院认定其犯强奸罪》,http://money.163.com/api/13/0926/10/99MMBFUC00254U80.html,2013年9月26日。

[3]周长秀:《〈南方周末〉法治传播理念研究》,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4]《〈人民日报〉评李双江之子涉案:媒体别跟着传闻瞎转悠》,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3/02-28/4602090.shtml,2013年2月28日。

[5]陈力丹:《庭审报道不要被律师的庭外言行左右》,《新闻界》2013年第16期。

[6]刘作翔:《实现法治:我们的理想与追求》,《政治与法律》1996年第5期。

[7]郑兴东:《报纸编辑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郭光东:《一份报纸和中国法律报道的成长——以〈南方周末〉为例》,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146402,2011年10月14日。

[9]柴会群:《李某某案中的媒体责任》,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b3cb2c0101nmsk.html?tj=2,2013年10月9日。

[10]赵蕾、袁幼林:《少年L,L某,L姓男子 现在不管怎么叫,全国人民都知道你说的是谁》,http://www.infzm.com/content/88390,2013年3月1日。

[11]鞠靖、杨宝璐、陈乐意:《涉及未成年人性侵害案火了半年 谁导演了“全民连续剧”》,http://www.infzm.com/content/93760,2013年8月29日。

[12]杨俊锋:《“坏人”的权利——从李某某案说开去》,http://www.infzm.com/content/93760,2013年9月6日。

如何最大限度发挥专访的价值

——对《南方日报》专访《“长和系”永远不会离开香港》的思考

李 源

核心提示:2013年11月28日,《南方日报》刊载了对李嘉诚先生的专访报道《“长和系”永远不会离开香港》,针对撤资传言,李嘉诚的经营理念、人生态度、家庭情况等进行了一次全方位报道。报道刊登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美国《华尔街日报》、新加坡《联合早报》以及国内众多媒体纷纷转载。本文将从该次专访所涉及的新闻背景、采写流程、写作特点等方面入手,分析此次专访报道获得成功的原因。

关键词:李嘉诚“长和系”撤资风波 专访

入选理由:

由于通信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时空因素对发掘新闻资源的限制力减弱,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导致各家媒体的消息源日益趋同。因此,新闻同质化问题日益明显,独家新闻成为稀缺资源。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各家媒体都极力寻求独家新闻,从而更好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打造自身品牌。

2013年11月22日,李嘉诚先生接受了《南方日报》的专访,亲自回应并澄清了“撤资”一事。《南方日报》记者根据专访内容撰写了《“长和系”永远不会离开香港》一文。香港记者闾丘露薇说:“从香港回归到现在,李嘉诚不接受香港媒体专访,除了港台‘杰出华人系列’,外媒也就是2006年《福布斯》。”

从传播价值来看,李嘉诚作为亚洲首富,“长和系”的掌舵人,他对中国香港、中国大陆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他的一举一动极具新闻价值,普通百姓、投资人、政府等都想要了解他的动态,此次《南方日报》的报道一经刊登便引发海内外的广泛关注。人民网、中新网等国内多家知名媒体纷纷转载。香港及海外多家媒体也大篇幅转载这篇专访,甚至专访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被港媒猜测式放大。美国《华尔街日报》、新加坡《联合早报》等都对《南方日报》专访李嘉诚等相关内容进行了报道。

从新闻价值的角度来看,文章就广大市场投资者与人民群众关心的撤资事件给予了全面、客观的报道,澄清了“长和系”撤资传言,稳定了市场信心,体现了新闻媒体这一社会公器的价值所在。无论是在时效性、客观性,还是在显著程度与阅读趣味上,这篇专访都可圈可点,值得称赞。

此外,精心策划的选题与当时的社会舆论紧密结合,贴近实际。报道文风简洁有力,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无论是选题策划,还是具体采写,都充分考虑了新闻报道的社会效应与新闻价值。

一、新闻背景介绍

李嘉诚,汉族,原籍广东潮州潮安,祖籍福建莆田,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局主席。生于广东潮州,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全家逃难到香港。1958年开始投资房地产。1979年购入老牌英商行“和记黄埔”,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自从1999年被《福布斯》杂志评为全球华人首富以来,连续15年蝉联华人首富宝座。2014年《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全球富豪排名中,李嘉诚以净资产总值高达310亿美元,蝉联亚洲首富,全球排行第20位。

李嘉诚有两个事业:一个是拼命赚钱的事业;另一个是不断花钱的事业,他的投入足以让他成为亚洲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公益慈善家。“一个人有了衣食住行这个条件之后,应该对社会多一点关怀。”李嘉诚一直在追求内心的富贵。贵为天子,未必是贵;贱如匹夫,不为贱也。在领悟了中国古代哲学家早就悟透的道理之后,李嘉诚又自创了内心的财富,这就是真正的财富。

“长和系”企业集团架构图

(一)“长和系”概况

“长和系”是李嘉诚旗下上市公司所构建的企业集团的总称,集团核心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在“长和系”的架构中,长江实业位于最上层,其持有的和记黄埔股权比例接近50%。而多元化经营的和记黄埔,总资产逾8 000亿港元,直接控股“长和系”的众多上市公司,是“长和系”当之无愧的旗舰。

(二)撤资风波缘起何方

2013年“长和系”出售在中国的资产及海外并购情况

2013年4月,香港货柜码头的工人因不满高工作量和低薪酬待遇,开始长达一个多月的罢工,工人的诉求和矛头直指码头的拥有者李嘉诚。在长达数十日的罢工和游行中,工人以及之后加入的社会团体,手举各种标语、横幅和漫画包围了中环的“长江集团中心”,在这些标语和横幅中,曾经的香港“超人”被称为“万恶资本家”“吸血鬼”“地产垄断”。罢工最终以加薪结束,然而风波并未止息。

2013年7月,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香港富商李嘉诚拥有的和记黄埔公司有意出售旗下的百佳超级市场。一些香港媒体臆测这是李嘉诚准备从香港撤资的信号。一时间舆论哗然。有细心者整理发现,自2010年以来,“长和系”总共在香港和内地以外的地区完成了11笔收购,涉及金额约1 900亿港元。其中,欧洲地区占比高达94%。相比之下,李嘉诚近期多次出售其在中国的资产,于是,李嘉诚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撤离香港”和“脱华入欧”的舆论漩涡。

(三)采编过程

2013年下半年,关于李嘉诚从中国“撤资”和“做空中国”的传言便沸沸扬扬,而真相却扑朔迷离。这种舆论对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不利,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传递的积极信号也产生一定的抵消作用。因此,求证并澄清撤资传闻,公布事件的来龙去脉迫在眉睫。

《南方日报》记者与李嘉诚基金会早有联系,并通过该基金会建议李嘉诚先生出面回应传闻,得到对方的重视。该基金会认为南方报业有公信力,《南方日报》值得信任。于是李嘉诚欣然接受《南方日报》的专访,并委托《南方日报》记者代为联系其他南方报业旗下的媒体记者一同参加专访。

2013年11月28日,《南方日报》刊发了对李嘉诚的专访,就“撤资”言论以及李嘉诚对中国的信心和感情等关键问题作澄清式报道。南方报业以《南方日报》为主导,充分调动集团相关媒体从各自的角度展开报道,形成了“南方大合唱”,报道成果显著,影响深远。正如外媒所评论的,李嘉诚先生通过行动对中国、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国梦”投下了信心票。

二、专访部分

以真实性安身立命,凭表现力枝繁叶茂

真实性永远是新闻的生命线。李嘉诚“撤资”的传言,在一定程度上不但影响了李嘉诚的“长和系”在内地的正常运作,还制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消极气氛。通过本次报道,读者对撤资事件有了准确、清晰的认识。报道体现了新闻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与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新闻报道如何呈现,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是记者在每次报道中都必须考虑的问题,也是新闻采写的重要一环。经过复杂加工的报道并不必然能产生最佳的效果,简洁、明快的文章也绝不缺乏写作价值。事实上,记者要根据其所报道的具体内容,结合实际的采写情况,进而确定写作体裁与叙述风格,最终实现内容与形式“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在该篇报道中,记者通过对访谈内容的整合,以问答的形式将报道内容呈现给读者。之所以采取问答的形式,是因为其符合新闻主题的形式要求,事关李嘉诚撤资的真相,李嘉诚的亲口回应才最为真实,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记者的主观影响,报道直接引用李嘉诚的回答,让受众自己作出判断。因此,以问答形式呈现李嘉诚的本意,符合求证并澄清“撤资”传言的实际需要,有助于实现传播价值的最大化。

首先,专访在新闻标题中以“李嘉诚接受南方报业旗下媒体专访”、“‘长和系’永远不会离开香港”点题,将最为重要的两个关键点由“李嘉诚亲自回应撤资系传言”抛到读者面前,回答了读者最想了解的信息。报道开篇就引用李嘉诚的原话“你们可以提出任何问题”,表现出李嘉诚对社会舆论积极回应的基本态度,同时也隐隐勾起读者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使读者去了解记者都问了怎样的问题,大大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与趣味性。

其次,古人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篇好的报道首先是因为记者占有了丰富的优质信息。记者的提问首先瞄准了读者最为关心的撤资问题,李嘉诚的回答用数据与实例这类最通俗易懂的方法证明了“长和系”近期的商业买卖均是正常的商业行为,符合商业规律。

李嘉诚:回答这个问题的确最为重要。我想用数字说话:“长和系”去年毛收入约4 300亿港元,而本年度投资海外(新西兰和荷兰)两个基建项目动用的资金只有80亿,所占比例不足2%;而我们在香港货柜码头项目的投资已经有40亿港元。这怎么能说是“长和系”撤资?真是天方夜谭,是一个大笑话!

记者并未局限在“撤资”这一个新闻热点上,而是通过19个问题,将访谈内容分为“撤资传言”“公益慈善”“人生家庭”三个部分。七分采访三分写作,记者充分利用这难得的采访机会,深挖新闻资源,以发散的思维,从撤资问题延伸到李嘉诚的商业活动、家庭生活、精神面貌、未来计划等话题,其丰富全面的提问为实现对李嘉诚及其“长和系”的立体化报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笔者:您觉得一个理想的人生是什么样的?

李嘉诚:站得牢,挺得腰,走正路,有理想。我不认为自己是百分百的完人,但希望自己对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成为一个有价值、值得人们尊重的国民。

笔者:将公司业务交给下一代,您有信心吗?

李嘉诚:我相信Victor(指其长子李泽钜)随时可以接棒。Victor大学毕业后,跟着我工作快30年了。他对整个集团非常了解,细微之处比我更甚。而且,很多同事跟随我工作很多年,我相信他与同事会好好地继续经营。而每间公司各自均设有董事会、管理架构、会计制度,足以起到监察与制衡的作用。

该报道注重对故事的挖掘,无论是公益慈善事业还是李嘉诚的人生与家庭,无疑都是容易引起话题的内容。加上报道是以对话形式进行的,许多信息都是李嘉诚亲口表达的,内容令人信服,报道的权威性也在无形中增强。

李嘉诚:一个很冷的冬天,我一位朋友患癌症,住在私家医院。我去探望他,他看见我非常高兴,拉着我坐在他床边。他后来睡着了,也没有放开我的手。我心想:这个朋友很富有,得到一流的医疗照顾,但到这个时候仍然痛苦不已。而内地贫穷的病人没钱接受治疗,又怎样度过呢?于是想到要去开展“宁养服务”。

新闻敏感是记者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如果仅是一个普通的事件和人物,那么无论作者的写作能力再怎么高超,写出的内容也多半是平淡无奇的。反之,记者注重挖掘事件的新闻价值,事件本身也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那么他写出的新闻报道多半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正是因为记者充分的准备、合适的题材、适宜的表现形式、厚重的内容素材、报道的独家性等众多因素的融合,才造就了这样一篇信息量大、涉及面广、可读性强的专访佳作。

三、记者手记

(一)有理有情,言所未言

报道最后的记者手记也是一大亮点。记者手记又称为记者札记,是指记者在完成新闻稿件后对新闻事件或者新闻当事人的一些思考和看法,主要体现记者的所思所想。

一篇好的新闻报道,离不开记者细致入微的观察。但鉴于该篇报道的第一要义是澄清传言,恢复市场秩序,诸如记者的观察与感受这类主观元素并不适合掺杂其中,这也是采用对话形式表现内容的原因之一。但在呈现客观的对话内容之后,记者对在访问过程中观察到的细节与内心的感受进行了总结,以手记的形式呈现给读者。这既降低了记者的主观感受对专访内容的干扰,又将有价值的细节自然地叙述出来,达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

(二)以小见大,以理取胜

一篇好的记者手记,不但要有情,更要有理,这“理”是记者对新闻事件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是记者真实的思想表达,是新闻的点睛之笔,其目的是让受众有所感悟和有所得。只有情理交融,才可使记者手记与新闻报道相映生辉。

记者手记部分谈到了李嘉诚佩戴的3 000元的高科技手表;简洁的办公环境;反映做人道理的对联;6部办公电话中,家庭电话是一号;市值跌幅逾91%的股票影印件等种种细节。虽然文中没有直接提到李嘉诚的性格、价值观、经营理念等,但通过这些具体的细节,读者自己可以作出思考与判断。

记者感言:

首先感谢暨南大学、本书编委会收录我们的专访报道,并对这篇专访的策划背景、文本风格、社会效果等进行深入分析,给予了中肯的评价。

采访华人首富李嘉诚的经历,我一生难忘。2013年11月22日下午,我们走进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和记黄埔有限公司的董事局主席李嘉诚先生在香港中环长江集团中心的办公室。相比内地许多领导干部和企业老板,他的办公室非常简洁。能够显示他非比寻常的身份的只有窗外壮丽的维多利亚港风景,以及一幅张大千先生的画。窗前,悬挂着一副对联:“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在专访开始之前,《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的记者们经过互相商量,确定了提问的顺序。《南方日报》记者坐在李嘉诚先生的右手边,紧挨着他坐。他微笑着跟我们握手、递名片,像一位普通的老人家。

从当天下午2时30分开始,我们对李嘉诚的专访持续了两个半小时。李嘉诚先生多次向我们强调说:“你们可以提出任何问题。”

我们在提问中设置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国梦”以及回应“撤资”传言等议程。李嘉诚先生以坚定的语气和具体的数据,郑重地对“撤资”传言作出反驳。同时,他还从慈善公益、人生家庭等多个角度与南方报业进行详谈,他希望通过报道,让社会公众更多地了解他。

2013年11月28日,《南方日报》推出李嘉诚专访报道,引发海内外广泛关注。该专访报道维护了南方报业在传媒业界的领军地位,巩固了核心竞争力,提升了品牌价值。

另外,过去人们觉得“李超人”颇为神秘,我们通过观察和采访,揭示出他的个性,让“李超人”从神坛走向凡间,为读者呈现了李嘉诚平凡又超脱的一面。当时,这位85岁高龄的老人,思维和口才都相当敏捷。在拍照时间,他任由摄影记者指挥,或站,或坐,不厌不倦,像一位和蔼而幽默的老先生。

还有一个细节能体现出“李超人”的不一般。李嘉诚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张股票影印件,上面用中文写着:“以此为鉴,可惕未来。这曾经是全世界最大的保险公司AIG,在2007年5月11日每股为72.97美元,总市值为1 895.76亿美元;2008年9月16日两者分别为1.23美元和167.78亿美元,市值跌幅逾91%。”李嘉诚的助手说,他是想以此来告诫后辈。

(李 强、林亚茗)

资料来源:

[1]百度百科,“李嘉诚”条,http://baike.baidu.com/subview/2141/5052724.htm。

[2]何村:《如何写“记者手记”》,《新闻与写作》2013年第2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