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新石器时代

中国工艺美术雕塑器物图解词典 作者:王其钧 著


第一章 新石器时代

红陶双耳三足壶

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陶塑。1987年河南新郑裴李岗村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裴李岗陶器以红陶为主,多采用泥条盘筑法,手工制作,因此器壁多薄厚不均。壶体腹部呈球状,小口,两耳,壶底有三足支地,为古代的盛贮器。壶表面磨光,表皮多有剥落,壶口处带有裂痕。

红陶双耳三足壶

白陶鬶(guī)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陶塑。1959年山东泰安出土,高14.8厘米,海外收藏。鬶是一种三足的煮器,有柄有流,可以在温热食物或酒水后直接端上桌使用,陶体表面和胎骨均为白色,呈现出光洁的外观形象。鬶腰部有编织纹柄,颈圆润挺直,敞口上有流,向外有细卷边装饰,造型独特。

白陶

陶兽形壶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陶塑。1959年山东泰安出土,山东博物馆藏。高21.6厘米,兽体形肥胖,腿短、粗而壮,头向上仰,耳鼻塑出造型,眼和口都穿孔洞而成,尤其是口部被塑造为流口。背上有拱圆提梁,最后部有上翘的短尾,在提梁与尾部之间塑圆柱筒,可向内注水,前面张口的嘴是水倒出的地方。整件器具经过打磨抛光,并在表面涂施朱红色,外观形象及整体造型都显得活泼生动。

陶兽形壶

猪纹黑陶钵

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陶塑。口边长21.7厘米,宽17.5厘米,高11.7厘米,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夹炭黑陶,手工制作,钵壁较厚,胎质较粗,制作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钵体上的猪采用双线刻和草叶纹表现,向人们展示了古代猪的形象。

猪纹黑陶钵

莪沟陶塑人头像

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陶塑。1978年河南莪沟北岗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残像高4厘米,陶质灰色。头像脸呈方形,鼻子大而臃肿,额头宽平,两眼紧闭,其整体形象是一位眉头紧锁的老人。整件雕塑雕技稚拙,反映了我国早期雕塑的古朴风格。这件作品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圆雕人头像,也是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陶塑佳作。

莪沟陶塑人头像

洛南人首形口陶壶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陶塑。1953年陕西洛南出土,西安半坡博物馆藏。陶壶通高23厘米,为泥质红陶。由下部鼓腹壶身和圆雕人头组成,造型别致。壶下部形体圆润,颈部有褶皱,向后塑有圆筒形口;向上接圆雕人头,为雕塑的重点。头像眼口作镂空,鼻梁挺直,头上凹凸不平雕出头发形象。人物表情淳朴、生动。将实用器具与人物形象雕塑结合,是我国早期雕塑艺术手法的一种,反映了当时人们艺术创作表现对象的倾向。

洛南人首形口陶壶

牙雕凤鸟匕形器

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象牙雕。1977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长15.8厘米,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早期匕形器多作为取食器,其作用类似于匙,但这件将前端雕刻成鸟形的象牙匕显然不是实用器,而是一种按照实用器制作的礼器,因为鸟身上有打孔以供串绳。匕形器以带弯尖喙的鸟头为柄,鸟身刻有双翅收束,鸟尾被夸大为扁圆的匕身部分。同墓出土有多件鸟形纹饰的其他用具,显然带有早期自然图腾崇拜的印记。

牙雕凤鸟匕形器

姜西村陶塑人面像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陶塑。1959年陕西扶风姜西村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这是一件陶盆口沿下的浮雕装饰残片,所余陶盆残片使作品呈现怪异而奇特的造型。作品为夹砂红陶质,表面粗糙。依盆沿口向下的人面中间鼻梁突出并向下微勾,眼和嘴是简单的划线纹,面部形象充满动感,作品以粗糙的表面形象向人们展示了生动的人面形象。

姜西村陶塑人面像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新石器时代前期仰韶文化,陶塑。1980年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陶缸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底径20.1厘米,为夹砂红陶质,其外壁绘有站立的鹳鸟口衔鱼的形象,以及一把独立的石斧。此类多见于成人墓葬之中,应是具有特殊含义的象征物,据有关专家推测为鸟族战胜鱼族的象征。斧头采用写实手法表现了石斧头捆绑在木制手柄上的形象,为人们了解和研究当时石制工具的发展情况提供了重要参考。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北首岭陶塑人面像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陶塑。1958年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高7.3厘米,宽9厘米,为器物装饰件。像为平头形象,以镂空雕刻孔洞表现眼睛和嘴,眉毛、鼻梁及嘴巴周围以黑彩描绘出眉须。在人物两耳部都有穿孔,似为固定人像之用。作品以不同的表现手法展示出完整的人面形象特征,是我国早期雕塑与绘画相结合的代表。

北首岭陶塑人面像

高寺头陶人头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陶塑。1964年甘肃礼县高寺头出土,甘肃省博物馆藏。头像高12.5厘米,宽8.5厘米,采用堆塑与锥镂相结合的技法塑造。额头上部用泥条堆塑并压成节状纹,如发辫的形象,鼻子为堆塑突出,眼睛和嘴为镂空,耳垂上有洞孔,面部饱满圆润。作品头部略微向上扬,并侧倾,表现出一位神情悠然的人物形象。头像五官比例及表现出的装饰特征展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和风俗习惯。作品表现细腻,手法写实,但底部残缺,考虑到此时有人头形器皿的做法,因此推测此人头可能为某器皿盖的一部分。

高寺头陶人头

船形彩陶壶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陶塑。1958年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壶高15.6厘米,长24.8厘米。这件两头出尖锥状角的壶被认为是对当时独木舟形象的模仿。壶中间有突出的竖口,两角状突出物上有环可供穿绳提拉,壶腹两面绘斜向网格纹,纹饰两侧又设连续三角形饰边。

船形彩陶壶

大地湾人首形口彩陶瓶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陶塑。1973年甘肃秦安大地湾出土,甘肃省博物馆藏。泥质红陶,高31.8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6.8厘米。器体呈两头尖的梭形,鼓腹。瓶口塑成少女形象,头部有刘海,阴线刻齐耳短发,鼻头隆起,面部轮廓呈三角形,眼、鼻、嘴均为镂孔形式。两耳有穿孔,可穿绳。瓶体硕长,布满树叶形图案装饰,为墨绘。作品整体造型典雅,构思巧妙,是集装饰与实用于一体的原始雕塑精品。

大地湾人首形口彩陶瓶

陶鹰鼎

新石器时代后期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陶塑。1958年陕西华县太平庄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高35.8厘米,口径23.3厘米,通体呈灰黑色。鹰底部双腿与尾部形成三足,其腿部粗而健壮。双目圆瞪,神态专注。尖喙向前弯曲,似在捕捉食物,前胸饱满壮实,突显力量感,器口开在鹰的背部。作品形神兼备,充满动感并具有强烈的生命气息。将动物阔大的腹部作为使用部分,使艺术形象与实用功能充分结合,这与早期一些小型的动物陶塑以及造型简单的实用器都不相同,是技艺水平提升的象征。

陶鹰鼎

蝉形佩

新石器时代末期石家河文化,玉雕。1955~1956年湖北省天门石家河罗家柏岭遗址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石家河文化遗址中出土较多的玉蝉形象,图示长2.9厘米,宽1.8厘米,厚0.6厘米,是同墓出土的多件玉蝉之一,同墓多件玉蝉造型基本相同,只在形状尺度和细部纹饰上有所差异。图示玉蝉总体为一瘦长方形玉片,头部顶端和圆眼略有突出,通过刻饰有卷线纹和凹凸弦纹的颈部与底部带双翅的蝉身相连。蝉翅与身体刻写实性纹路,整体造型逼真。此类玉蝉多在首、尾部有穿孔,应是供穿绳悬挂式佩戴之用。

蝉形佩

玉凤

新石器时代末期石家河文化,玉雕。1955~1956年湖北省天门石家河罗家柏岭遗址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同墓出土一龙一凤,共两件玉环,凤形环最大径4.9厘米,厚0.6~0.7厘米。凤首与凤尾端相交成环,双面雕,但今仅一面图案清晰。凤鸟的眼、冠和羽毛均为浅浮雕形式,有长短二尾相套,身体尾部外沿有一穿孔。

玉凤

杨家圈陶塑人头像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陶塑。1978年山东栖霞杨家圈出土,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像长2.5厘米,宽2厘米,灰陶质。造型简单,形象概括。眼、口均为镂空,鼻梁向上挺起,有鼻孔。嘴呈圆廓状,整个头部形象塑造相当简约,似初加工后还未细雕琢的半成品。

杨家圈陶塑人头像

八角星纹彩陶豆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陶塑。1978年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陶豆高28厘米,口径26厘米,足径14.5厘米。这件陶器是大汶口文化中期的作品,此时彩陶以红、白、黑三色最为普遍,豆体本身为红陶,豆口沿外撇,为白底加黑线饰,豆腹为双竖线以八角星纹间隔,八角星纹中间另有红陶块,豆足为成对的弯月纹饰。豆腹与高足上的图案都为白色以黑线勾边形式,其纹饰简洁,色彩搭配醒目。

八角星纹彩陶豆

陶塑房屋模型

新时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陶塑。1966年江苏邳县大墩子出土,南京博物院藏。高8.3厘米,红陶质。造型精巧,形象写实。上部有三角形屋顶,屋顶下出檐为方形。檐下正面开方门洞,两侧及后部均开窗。模型中的建筑以半穴居地上部分与地下空间相结合的形式,展示了当时人们的住宅形式。

陶塑房屋模型

江豚形灰陶器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陶塑。1960年江苏省吴江县梅堰遗址出土,南京博物院藏。高11.7厘米,长32.4厘米,泥质灰陶。体态肥硕,被认为是模仿长江中的白鳍豚而塑造。头部有圆雕尖嘴,阴刻圆眼中有竖线为睛,造型生动。这件豚形器整体如梭形,只是尾部并不像头部那样呈尖形,而是开有圆形口,并向上翘起,腹部中空,可储水。腹下有三足作支撑。以水生动物为题材的雕塑作品的出现,说明了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有江豚活动。

江豚形灰陶器

镂孔兽形灰陶器

镂孔兽形灰陶器

新石器时代,陶塑。1973年江苏省吴县草鞋山遗址出土,南京博物院藏。高10.5厘米,长21厘米,泥质灰塑。以模仿兽类形象塑造,体形硕长,整器呈圆筒形,一端开圆口,另一端封闭,两端出尖角。器上部略显平整,至尾部略向上翘起,两侧腹部有圆形和三角形镂刻装饰,下有四足支撑。圆口上部有长方形和三角形纹饰,形似鼻子和眼睛,两侧对称有三角形纹饰,象征胡须。作品造型抽象,但形象生动。

猪形陶壶

新石器时代,陶塑。1933年江苏省高邮县龙虬庄遗址出土,南京博物院藏。泥质灰陶,圆形敞口,颈部较短,鼓腹。腹前部捏塑猪的面部形象,眼、鼻、嘴等部分都十分逼真,腹下还设有四足,造型更加活泼。同时出土的七件作品,造型各异。猪在古代是财富的象征,因此猪形器物在古代十分流行。

猪形陶壶

邓家湾陶塑人像

新石器时代青龙泉三期文化(也称石家河文化),陶塑。1976年湖北天门邓家湾出土,荆州博物馆藏。陶塑人像,其中一件高9.5厘米,另一件高8.7厘米,均为泥质红陶。人像制作较为粗糙,造型简洁,虽然人像的五官与身体的比例明显失衡,但却通过捏塑,使作品整体表现出了人的形象,具有特殊的情趣。这组人像是现今保存较为完整的原始社会时期圆雕人物全身像。

邓家湾陶塑人像

陶象

新石器时代青龙泉三期文化,陶塑。1976年湖北邓家湾出土,荆州博物馆藏。象高约7厘米,长9.5厘米,泥质红陶。大象的形象塑造抽象而生动,头部着重表现长牙和鼻子,身体也被简化而着重表现四肢。象前足粗壮,后足显弱,身体呈向前倾的趋势,头部是塑造的重点。作品形象完整、统一,造型简洁、概括。

陶象

陶鸟

新石器时代后期屈家岭文化,陶塑。1976年湖北邓家湾出土,荆州博物馆藏。高3.4~4.8厘米,长度约6.8厘米,都是泥质红陶。作品均以立鸟为形象进行塑造,身体和尾部的比例为1∶1。尾部造型夸张,呈“V”字形略向上翘。屈家岭文化以种植和养殖为主,因此在墓葬中出土大量此类陶鸟、陶鸡和陶狗形象的陶器小品。

陶鸟

陶塑裸体女像

新石器时代后期红山文化,陶塑。1982年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东山嘴出土,辽宁省博物馆藏。像为泥质红陶,陶质坚硬,表面呈棕红色,头部、手臂、足部均残缺。腹部圆大,臀部宽厚,身体残高7.8厘米。雕塑对孕妇形象的塑造,具有极高的写实性。这一形象的孕妇雕塑同时出土多件,由于其出土地点是一处被认为是原始宗教建筑的基址,因此也不排除这些小型雕像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内涵,可能是祈求丰产的纪念物。

陶塑裸体女像

牛河梁泥塑女神头像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晚期,陶塑。1983年辽宁凌源、建平交界处牛河梁出土,辽宁省博物馆藏。像高22.5厘米,宽16.5厘米。像接近真人头部尺度,是采用草禾粗泥为里,细泥罩面的方式雕塑而成,作品表面饰红彩。头像面部轮廓呈方圆形,额部宽而平,五官比例适中,眼睛凹陷,眼眶大而明显,眼角上扬,以青色扁圆状玉片镶嵌作眼珠,面部表情更加生动逼真。像鼻梁残缺,嘴巴咧开,唇部造型逼真。作品写实性强,是对当时人头部结构及形象特征的成功塑造。

牛河梁泥塑女神头像

筒形彩陶瓶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陶塑。1975年四川省巫山县大溪遗址114号墓出土,四川博物院藏。高17.7厘米,口径6.2厘米,底径8.3厘米。陶瓶为泥质红陶,筒形,陶体细腻,上细下粗,腰微束,底部呈喇叭形外撇,平底。瓶表面打磨光滑,施红陶衣,在中上部绘以黑色的平行纹和弯曲的波浪纹作为装饰。彩陶瓶造型简洁概括,风格素朴且不失艺术趣味。

筒形彩陶瓶

彩陶碗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陶塑。1975年四川省巫山县大溪遗址出土,四川博物院藏。高9.9厘米,口径13.5厘米,足径8.2厘米。泥质红陶。碗为直口,不卷边,弧腹体形饱满,碗底为覆口的喇叭形足。碗壁很薄,表面施有褐色彩绘。腹部圈饰平行纹,在平行纹间还饰有三种不同形状的几何纹样,分别呈菱形、方格形和箭头形。在大溪遗址的出土物中,多为素面的红陶器,这种满饰彩纹的陶器极为少见。

彩陶碗

乳钉纹红陶鼎

新石器时期裴李岗文化,陶塑。河南新郑县裴李岗遗址出土,河南博物院藏。陶鼎是裴李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陶器之一,用作炊具。裴李岗的乳钉纹陶鼎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中国最古老的鼎。鼎高22厘米,口径23厘米,足高6厘米,为侈口,深腹圆底,底下有三条扁足,足尖稍向外撇,器腹设三圈扁圆乳钉纹饰。制作过程中,在陶胎中还有意加入许多粗砂,使其在高温下不易出现崩裂。鼎造型概括简洁,器形简单,器身无纹饰,这也是裴李岗文化陶器的特征之一。

乳钉纹红陶鼎

彩陶背壶

新石器时期大汶口文化,陶塑。1959年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墓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高16.9厘米,口径7厘米,底径6厘米。陶壶圆口,漏斗形长颈,阔肩,深腹,平底,腹两侧各有一环耳,方便穿绳使用。壶体表面敷红色陶衣,并以黑白彩绘装饰。颈部绘黑白彩等距同心圆,肩部饰有黑底白彩涡纹,腹部为黑彩白边上下交错的三角纹饰,腹底部及足部绘以黑底白色连珠纹。背壶是大汶口文化中的一种具有特色的盛水器,其腹部一面圆鼓,一面扁平,以便于人们背水。

彩陶背壶

鲵鱼纹彩陶瓶

新石器时期,陶塑。1958年甘肃甘谷西坪出土,甘肃省博物馆藏。高38.4厘米,口径7厘米,底径12厘米。瓶口较小,短颈,腹部为柱形,上部两侧有两耳。瓶身通体呈黄褐色,腹部有彩绘的鲵鱼纹,头似人面,颔下有须,身体似蛇,以斜格纹饰。这种拟人化的鱼纹形象被认为是华夏文明始祖伏羲氏的雏形。作品整体造型简洁,彩绘纹样简练,线条自然,风格质朴。

鲵鱼纹彩陶瓶

鸳鸯池石雕人面像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陶塑。1973年甘肃永昌鸳鸯池出土,甘肃省博物馆藏。像高3.8厘米,宽2.5厘米,白云石质。人面像椭圆形,头顶部开洞作穿孔,两眼、鼻孔及嘴部均凹陷,并用黑色胶质物填充,以环状白色骨珠镶嵌。这种采用镶嵌技法使雕塑形象更生动、更夸张的做法,在原始社会时期各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同类面具饰中并不多见。

鸳鸯池石雕人面像

彩陶双耳壶

新石器时代辛店文化,陶塑。甘肃临洮辛店遗址出土,台北历史博物馆藏。高62.5厘米。壶为圆柱形长径,侈口,肩部饰有两环形耳,腹部圆鼓,向下渐渐收成平底。器体外磨光,施红色陶衣为底,其上用墨线勾勒纹饰。口沿处饰一段黑带纹,颈部饰连续的变体回纹及日纹、鸟纹,壶肩部饰以单线双勾纹和太阳纹。壶造型简洁,轮廓粗犷,风格质朴。

彩陶双耳壶

武安石雕人头

新石器时代早期磁山文化,石刻。河北武安出土,邯郸市博物馆藏。人面部及头部轮廓呈不规则状,面部五官夸张却能表现出真实的面部形态。两段凸弧形连在一起形成的双眉细而长,眉下眼窝凹陷,却又以两个凸起的圆球突出眼睛的形象。鼻子被忽略,嘴巴扁而宽,两端长到耳际,嘴中斜刻短纹,像是外突的牙齿。作品形象憨厚,表现手法夸张。其头顶中央穿孔,显然为穿绳佩戴或悬挂之用,因此人头像也为具有特征意义的象征物。

武安石雕人头

石锛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石制工具。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选用好石料,打制成石器的雏形,再进行磨制、打孔,制成复合工具,是早期劳动人民为提高劳动效率制作工具的步骤。同一地点出土的除石锛外,还有石斧、石锄等农用工具,其形象与现代民间使用的斧头、锄头形制相似。

石锛

大溪石雕人面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石刻。1959年四川省巫山县大溪遗址64号墓出土,四川博物院藏。高6厘米,宽3.6厘米,中间厚约1厘米。通体由漆黑色火山灰岩雕刻而成。平面为椭圆形,正反两面的中心位置采用阳刻的手法雕出人面的造型,双眼镂雕圆洞状,鼻梁高挺,口呈“O”形。背面的装饰与前面大致相同。顶部边缘左右各有一椭圆形穿孔,作穿绳佩挂用。石雕人面从一个儿童墓出土,鉴于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墓中多有此类小型玉片式人面出土,推测为巫文化的一种表现,可能为死者佩戴以求神灵庇护之意。

大溪石雕人面

六合玉雕人头像

新石器时代石家河文化,玉雕。1981年湖北钟祥六合出土,荆州博物馆藏。高3.7厘米,整体造型为一个类面具式人面纹。正面刻出五官,鼻部突出,其余部分以线刻为主。头两侧有角,耳下有双环。人面下有蹄状的足,使整个形象极具神话色彩。作品表面光滑,显示出娴熟的技艺水平,是新石器时代不可多得的玉雕作品。

六合玉雕人头像

大型玉龙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雕。1971年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内蒙古博物院藏。高26厘米,体形卷曲呈“C”形,通体磨光,中部有孔,应作串绳用。这件“C”形器为

猪首蛇身形式,下颌有线刻的胡须,头顶有形如马尾的长鬃向后自然弯曲并呈扬起状。作品雕刻简洁明快,富有内在的气势和动力,是我国古代龙形象的早期范本。而且此龙背部穿孔提绳之后,龙头与龙尾恰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显示出较高的技术水平。

大型玉龙

玉琮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雕。1982年江苏省武进寺墩出土,南京博物院藏。高4.1厘米,上端外环直径为7.4~7.5厘米,内环直径约为6.7厘米;下端外环直径7.2~7.3厘米,内环直径约6.6厘米。环外壁均刻四个凸起块,被凸块分隔的四个区域又自在中部和上部设置凹凸的直棱,并加雕兽面,分上下两节。上节较简洁,为横纹冠,下节较复杂,形象夸张,为亦人亦兽的面形纹。作品纹饰细腻而结构讲究,外观精美,造型雅致。

玉琮

兽面纹玉琮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雕。1977年江苏省吴县张陵山出土,南京博物院藏。高3.5厘米,直径10.2厘米,孔径8.2厘米。这件玉琮为圆筒形,沿圆孔边沿刻一圈台阶纹,外圈玉璧以阴线刻画出四个对称的兽面,兽面纹理清晰,造型抽象。尤其是兽面眉部的刻画十分特别。作品玉质透明,质地较好,应是当时社会一件极为珍贵的装饰物品。

兽面纹玉琮

黄玉凤形佩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雕。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长15.4厘米,宽9.6厘米。这是在红山文化的考古中发掘的第一块玉凤。玉凤造型概括简洁,轮廓清晰,在较薄的玉片上先打磨出凹槽,再施线刻纹。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一些抽象的玉佩,学界对其纹饰的解读还存在一些分歧,主要有云气纹和动物纹两种观点。

黄玉凤形佩

青玉双鸟形佩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雕。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高5.4厘米,宽16.5厘米。这件佩饰造型抽象、形象概括,且十分精巧,玉佩为两卷曲的鸟相背而立构成的,玉佩两侧面为鸟头,鸟冠、喙和喙下垂饰明显,身体则采用镂雕和线刻纹形成对称的旋涡状纹饰。玉佩上端为锯齿状,下端正中有一小孔,可穿绳系挂。玉质呈青绿色,略有褐色沁斑。这种具有抽象性造型的玉佩,为红山文化考古发掘中的珍品。

青玉双鸟形佩

青玉鹰攫人面佩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玉雕。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高6.9厘米,宽4.7厘米。玉佩造型怪异,上部有一展翅欲飞的鹰,两爪下抓一人首,人首下为一兽首。整个玉佩采用镂雕手法表现纹饰,使玉佩通体有玲珑剔透的美感。考古发现与史籍记载验证,龙山文化有崇拜鸟类的信仰,因此鹰形纹饰的出现也是这种原始崇拜的一种表现。玉佩通体由青玉雕琢而成,造型抽象,风格朴拙,镂雕技艺成熟,是龙山文化玉器中的精品。

青玉鹰攫人面佩

带齿兽面纹玉饰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雕。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高6.9厘米,长19.1厘米,厚0.2~0.3厘米,重62.51克。玉饰为半透明状,呈青绿色,局部带白沁斑。眼睛、眉为镂空雕刻,并以浅浮雕雕出五官及面部轮廓,两端似角,并雕有鬃毛形象,正反面图案相同。下端以镂空雕出一排齿纹,整体造型突出别致。红山文化中有较多动物形象的玉佩,但多是真实的动物形象,而像图示这种抽象的纹饰则不多见。

带齿兽面纹玉饰

玉龟

新石器时代,玉雕。辽宁省阜新县胡头沟墓出土,辽宁省博物馆藏。长4.8厘米,宽2.8厘米,厚0.5厘米(右);长3.9厘米,宽3.6厘米,厚0.6厘米(左)。这组玉龟为两件,左边的玉质呈青绿色,体型近似六角形,头部及四肢雕刻细致,甚至龟爪都清晰可见。右侧的玉龟呈淡绿色,体形瘦长。两玉龟造型简练,均无精雕细琢,形体一大一小,被发现于墓主人手部,被认为是长寿的象征物。

玉龟

马蹄形玉箍

新石器时代,玉雕。辽宁省牛河梁红山文化墓出土,辽宁省博物馆藏。高18.7厘米。玉箍为筒形,扁圆体,一端平口,两侧壁有孔,另一端斜口无打孔。玉呈青绿色,箍外壁平滑无饰,内壁有斜道琢痕,表明是采用管钻法制作而成。关于此器用途尚无定论,因其发现于墓主人头部,因此有专家推测其为束发箍。

马蹄形玉箍

勾云纹玉佩

新石器时代,玉雕。辽宁省凌源县三官甸子出土,辽宁省博物馆藏。勾云纹玉佩目前只有红山文化遗址中较大型的墓中出土,造型多为长方形或方圆形的板状,两面雕饰,也有的只在正面雕饰。这件勾云纹玉佩呈井字形,正中镂孔作勾云状,四周刻出与纹样相对应的浅凹槽纹,背面则钻四鼻孔。线条圆润流畅,风格质朴自然。

勾云纹玉佩

玉猪龙

新石器时代,玉雕。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辽宁省博物馆藏。玉雕的造型为蜷曲状,头尾相连成圆形,头部用线刻出五官形象。玉雕通体无饰,背部有一个圆形小孔,可穿绳系挂作装饰。中国龙的形象即源于红山文化中的猪首蛇身神兽形象,此饰物成对设置在墓主人胸前,是其生前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玉猪龙

玉蛙

早期良渚文化,玉雕。1977年江苏省吴县张陵山出土,南京博物院藏。长4.2厘米,宽3.2厘米。玉蛙采用圆雕与线刻相结合的手法,由整块玉精雕细琢而成,色黄,有沁斑。头部呈三角形,上面两个较大的圆孔代表双眼,前端两个小凹点代表鼻,前尖后宽,前薄后厚。蛙身正面以凸出的形状和刻线勾勒出四肢的轮廓,形象较为概略。制作蛙形象征物的做法从新石器时期即有,这种玉片蛙的形式以良渚文化为最早。

玉蛙

玉锥形器

大汶口文化,玉雕。1987年江苏省新沂县花厅遗址出土,南京博物院藏。通长35.5厘米,宽1.2~1.5厘米,厚1.1~1.3厘米。此锥形器一端呈立体锥尖形,另一端为圆柱形榫状。此器玉色呈湖绿色,圆柱形的榫端套有一长形玉管,管壁径0.4~0.8厘米,壁厚仅0.2~0.3厘米,可见当时制作者高超的技艺。锥体上部用阴线刻画装饰有8节神人兽面纹,每节都有纵横双向的短棱构成。

玉锥形器

玉鹰攫人首佩

玉雕。故宫博物院藏。长9.1厘米,最宽5.2厘米,厚2.9厘米。此玉器为青黄色,局部有褐色沁斑,两面图案纹样相同。作品以镂雕和剔地阳纹手法刻一鹰抓两个人头。鹰位于上部,鹰头侧向一边,勾嘴,圆目,双翅和双腿都横向展开,双爪下垂各抓一人头部。两个人头背向设置,头部的形式、大小相同,蓄短发,闭口、长胡须。此佩图案较复杂,纹饰用了较多的镂雕手法。

玉鹰攫人首佩

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玉雕。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外径约23厘米,孔径4.1~4.5厘米,厚约1.3厘米,重1643.8克。玉璧是一种祭祀用品,为圆形片状物,中有一孔。此璧为墨绿夹赭色玉,中间有一圆孔,边缘为内凹状。这种自两边打孔的做法是良渚玉壁的特征之一。良渚玉璧以素面璧为多,带有纹饰的玉璧数量不多。

玉人头

新石器时代,玉雕。1976年陕西神木县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此玉器为我国古代最早的玉雕作品之一。玉呈青白色,通体打磨光滑,造型为扁平的侧面人头像,眼、鼻、耳、嘴、发髻,一样不差,栩栩如生。这件玉人头眼部和嘴部均为线刻,在脸的下方还有一圆孔,可能为镶嵌在另一件物品上的饰物。此器造型概略,刻画风格简洁,表情温和,装饰性较强。

玉人头

何家湾骨雕人头像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骨雕。1982年陕西西乡何家湾出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是目前我国发现年代最早的骨雕。残高2.5厘米,用兽骨雕制而成。人头像下端较窄,上端较宽,正好符合人的面部结构。头像正面雕出五官形象,眉横平,眼睛圆突,鼻梁隆起,嘴部较为平缓,五官位置对应适当。雕刻手法概括。

何家湾骨雕人头像

双鸟朝阳纹牙雕

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牙雕。1977年至1978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浙江省博物馆藏。长16.6厘米,残宽6.3厘米,厚1.2厘米。以阴线雕刻出两只小鸟围绕太阳的图案,图案正中心刻出一轮太阳,太阳内线刻多圈同心圆,太阳周边还以短斜线刻出太阳的光芒和火焰纹,两侧小鸟回首相望。此象牙雕刻已断,略呈长方形的器身在两长边缘有孔,上四、下二,应作穿绳佩饰之用。整件作品雕刻手法简练,刀法娴熟、生动。

双鸟朝阳纹牙雕

人头形柄铜匕

青铜器时期齐家文化,铜铸。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出土,甘肃省博物馆藏。长14.6厘米。铜匕柄端饰有一圆形人面纹,高鼻,圆眼、厚唇,形象概括简洁,表情怪异,极具神秘色彩。作品风格粗犷,手法古拙、早期铜匕因使用功能不同而分为多种形式,因大多数铜匕为食器,因此造型多样,并多在柄上有饰纹。

人头形柄铜匕

铜镜

新石器时代晚期齐家文化,铜铸。1977年青海贵南尕马台出土,为铜石并用时代齐家文化遗物,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直径9厘米,厚0.3厘米。铜镜绕中心钮和外边缘各设一圈凸弦纹,在两圈弦纹之间设置斜道纹和留白的多角星纹。以简单的几何形图案构图,使整个画面产生规律的节奏感。

铜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