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入职《文史知识》一周年记

春华集:2017年度中华书局员工文选 作者:中华书局


入职《文史知识》一周年记

赵晨昕

中华书局《文史知识》杂志,至今已有三十六年的历史。三十六年来,《文史知识》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思想导向,始终坚持以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始终坚持“大专家写小文章”的办刊方针,始终坚持为最广大的读者服务。三十六年时光荏苒,虽然编辑部的人员有所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是中华书局人那种执着、坚守的信念,正如中华书局的局训——“守正出新”。虽然我来到中华书局《文史知识》刚满一年,却如同相识已久,顺利而自然地融入其中,没有坎坷,也没有不适,用南方的方言说,就是“写意”。个中原因,我想是对中华书局的情怀,是对中华书局的信任,是身为中华书局一员的骄傲与自豪,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者的深切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政治方向是一份杂志的生命线

《文史知识》的受众面广,读者层次也很复杂,既有国家干部,也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既有正当盛年的白领,也有退休的老同志。怎样能把大家的“口味”调合起来,是十分棘手的问题,也一直考验着编辑们的各项素质。首当其冲,我觉得是编辑的政治素质。

对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出版的任何一份刊物而言,政治方向都是刊物的生命线,《文史知识》自然也不例外。而且,政治方向理应成为这份杂志的生命线和重要关切点之一,毕竟《文史知识》涉及到传播、推广中国古代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的知识,更加需要对刊文的政治方向严格把关、认真鉴别。

从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什么是优秀,什么是传统文化?这是一个基本问题,不能犯概念上的错误,更不能轻视。今天,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上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能自说自话,肆意妄为,尤其不能把自己的错误认识和一知半解作为理解党中央的“新解读”而付诸“实践”,这就要犯原则性的错误。进一步说,就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有充分正确理解“有所不为”,才能更好地“有所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西方宪政思潮等错误思潮,是要坚决抵制的,要引起党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历史虚无主义,近年来虚无党史、国史(尤其是近现代史)的文章屡屡见诸个别刊物和杂志,混乱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对社会舆论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与此相伴的,一些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奇谈怪论也开始滋生。

针对这些错误思潮,作为一名《文史知识》编辑,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以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做好编辑工作。总结起来,有以下三点需要特别注意:一是要“苦练内功”。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思想认识,坚决与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西方宪政思潮等错误思潮作斗争,认清宣传出版领域的形势。这其中,尤以历史虚无主义容易渗透入《文史知识》。比如一些关于近、现代史的敏感问题:一些历史人物如李鸿章、慈禧太后等的评价问题,以及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如辛亥革命、戊戌维新等的历史地位问题,就要以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相关历史决议为准绳,以学术界的主流意见为参照,不能自由发挥,尤其不能站在党和人民的对立面上议论、“探讨”这些问题,在审稿时要自觉关注这些问题,提高自己的政治意识。二是要提高日常审稿的警惕性。对于一些老同志的回忆文章,要特别注意特殊历史时期、特殊历史事件的表述和称谓,如果违反了中央宣传的相关规定,就要及时指出,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否则会给《文史知识》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三是认真对待一些细节,提高政治敏感性。尤其涉及到当代政治表述,更要小心谨慎。要密切关注党中央和国务院相关部门出台的各项决议规定,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作为中华书局《文史知识》的一名合格编辑,政治方向这一点要常抓不懈,也是编辑提高自身修养的重要环节。

以读者需求为风向标

《文史知识》这份杂志,走过了风风雨雨三十六年,在中华书局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形成现在颇具影响力的局面。这是历代编辑部同仁共同协作、呕心沥血的硕果。我作为一名新人,既享受到了这份“硕果”带给自己的喜悦,又深感责任重大,一定要和同事们一起把《文史知识》办得更好。2017年,《文史知识》的销量稳中有升,在纸媒销量普遍下滑的现在,实属不易。这一良好形势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因素,既有传统文化复兴的大环境影响,也有杂志自身定位的原因;既有读者的热爱与力捧,也有作者和编辑之间亲密无间的配合;三十六年风雨兼程,广大读者和编辑、作者一起开创了现在《文史知识》的良好局面。

当然,《文史知识》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并不太大,更不是“致命伤”,但是,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也作为一个新人,面对着自己热爱的一份杂志,一份有着三十六年传统的杂志,我想结合日常工作实践,讲一讲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希冀能够为《文史知识》锦上添花。

首先,《文史知识》的宗旨是“大专家写小文章”,就是要通过权威学者、研究人员为大家传递正确的中国古代文化(含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等各方面)的知识和常识,提高广大读者的传统文化修养,这一目标,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度契合的。回眸过去,改革开放之初,因为传统文化市场供远远小于求,文化出版物相对较少,出版物内容相对单一,《文史知识》填补了文化市场的资源稀缺,树立了品牌,成功占领了中国传统文化通俗出版物市场的大半壁江山。而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拓宽,文化市场进入了竞争激烈的衰退期,大量相似甚至雷同的刊物不断涌现,开始挤占《文史知识》的市场,而随着互联网大发展,自媒体的信息大轰炸更加剧了《文史知识》面临的市场萎缩问题,面对这样的大环境,编辑确实要有忧患意识。

其次,《文史知识》的读者群和作者队伍,相对三十六年前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读者的年龄层次、学历层次等等因素导致他们的阅读方向和兴趣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相应的,作者队伍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年龄层次、性别和写作风格也在改变;随之而来的,《文史知识》的办刊风格和内容也在不断微调和变化。

针对大环境,要使读者更加喜欢并购买《文史知识》,根本在于了解读者,认知读者,读懂读者。可以通过广泛的摸底和调查进一步了解读者,扩大市场:如通过各种活动调查广大读者的年龄、性别、学历分布,由此进一步开展市场细分,了解他们的喜好和阅读习惯。举个很有趣的例子:食客到了一间餐厅,点餐要鱼香肉丝,餐厅说只有焦圈豆汁,您爱吃不吃。这其实就是没有充分了解客户需求,是一意孤行,完全不了解市场的短视行为。作为《文史知识》的编辑,手中拥有大量的作者资源,持有合适的选题,却不知道怎么发挥,不知道给读者“上什么菜”,更不知道读者“爱吃什么菜”,这对一个以市场为风向标的杂志而言,确实有些“自行其是”。要找到读者(市场)和作者的共同兴趣点,是这份杂志“守正出新”的关键,也是以市场为风向标的具体体现。当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做大量准备工作,而且即使读者选择了风向,也要看这一“风向”是否符合中央的精神,以及是否符合出版法规。

现在《文史知识》的作者队伍,其实还值得进一步挖掘,许多作者仍然是十年、二十年前的老作者。这些老作者是当初创办刊物的有功之臣,当然重要,但培育新作者也是《文史知识》可持续、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培养、培育作者,就是要建立《文史知识》富有层次和特色的年轻作者队伍,说得更通俗一些,就是培养属于《文史知识》自己的“明星作者”。随便翻开一本二十年前的《文史知识》,其中的大部分作者,不说在今天如雷贯耳,也是赫赫有名。实际上,《文史知识》不仅善于发掘人才,更善于培养人才,这些作者最终成为新时期学术界的领军人物。培育新作者,应该坚持下去。这其实也是继承了《文史知识》的老传统,并且遵循了中华书局“守正出新”的局训。

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

随着自媒体的快速发展,无论从传播力,还是从消费能力而言,出版业,尤其是期刊出版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优秀文章通过自媒体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这些文章短小精悍,富有活力,适合于读者的碎片化阅读需要,对纸媒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信息爆炸、信息高速传播、互联网大发展的今天,读者(终端)想要的信息、知识和资料基本都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得到(付费和免费是形式,略去不谈)。今天世界上各种知识和消息的获取能力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伴随这种快速发展,出版业不进则退,《时代周刊》纸媒的消亡,早早地敲响了纸媒时代结束的警钟。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期刊出版业就要有新的应对措施以继续生存,如一博两微(博客、微博、微信)。这些传播手段的更新,在促进信息传播、知识普及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让纸媒焕发新的青春活力。举例来说:《文史知识》微信公众号,从2016年底到2017年6月,读者增加了40%,微信读者数量月均增长3%—4%,让我看到了“微传播”和自媒体的重要性。更令我惊讶的是,《文史知识》的纸质刊物也增加了销量。这正充分说明自媒体的强大,也说明微传播对纸媒的促进。下面,我以《文史知识》微信公众号为例,谈一谈自己对微信和纸媒互相促进发展的想法和见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