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国外英语语言文学研究前沿(2016) 作者:张旭春


《国外英语语言文学研究前沿(2016)》共分为“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认知语言学研究”“翻译学研究”和“二语习得研究”四个板块。其中“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收录6篇文章、“认知语言学研究”收录3篇文章、“翻译学研究”收录3篇文章、“二语习得研究”收录3篇文章,总计15篇文章。这些文章的述评对象主要选自近三年内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上所发表的代表性前沿成果。这些刊物包括Comparative Literature, ELH, Studies in Romanticism, The Translator, Twentieth Century Literature, Cognitive Linguistics, Language Teaching:Surveys and Studies, Language Learn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Translator, Target等。

“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包括6篇文章。其中《再谈“世界文学”》一文对达姆罗什关于世界文学的本质内涵进行了详细的梳理。文章指出,面对翻译学对比较文学学科身份的挑战,达姆罗什依然承认翻译在世界文学建构中的重要作用,但也勾勒出一个无法替代的世界文学研究领域。在达姆罗什的阐释中,世界文学不只是通过翻译而获得了新颖性或进入跨文化流通的作品,而是由世界文学系统的诸要素构成其存在。达姆罗什用多个案例展示了世界文学的本体属性和阅读方法,这些具备异域生存潜势的作品在新的文化空间中生长并具备了“世界性”,经过翻译或者读者的多重阅读体验,其内在的超越性本质在超然解读中获得了意义归属。世界文学在达姆罗什的再定义中呈现出一种本体论与方法论的融合,它是稳定的世界性和动态的生成性之间的对立统一。文章尤其指出,达姆罗什重视世界文学与翻译学、后殖民主义与国别文学研究的差异性和合作空间、强调了文学本体研究与世界视野的结合——这对于我们把握当今国际比较文学发展的新动向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符号如何示意——〈符号学的创造力〉一文述评》不仅沿着原文作者的思路,清晰地梳理了符号学家艾柯的名著《玫瑰之名》中所涉及的欧洲中世纪符号学理论诸问题,如“符号与事物的关联”“思维符号与心智语言”“心智外普遍项”“自然符号与意向符号”“推理关联”“直觉认知与认定原理”等,述评作者还就此出发对中世纪符号分类问题、符号作为事物与意义之中介问题以及符号示意的根本属性——无限衍义——等问题进行了独特的探究。《奥菲莉亚的孤独》作者阿米莉亚·沃斯利首先指出了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哈姆雷特》中奥菲莉亚的孤独的特点,与传统的孤独区别,对于理解男主角哈姆雷特的重要作用以及与观众的关系。在主体部分,她回顾了关于奥菲莉亚孤独的评论,指出不能把奥菲莉亚的孤独仅仅解释为外貌的描绘或者是她纯真或内疚的昭示。接着从奥菲莉亚阅读的书本和阅读方式分析了对读者解读的影响。又揭示了奥菲莉亚孤独的宗教改革及天主教的背景。再通过历史背景的回顾来审视告白的思想意蕴。并分析了哈姆雷特孤独的特征和本质。最后从奥菲莉亚的孤独升华到了现代人的困境和悲剧的本质。《婴幼时代心灵探源》一文述评了华兹华斯《永生颂》的最新研究成果。关于《永生颂》,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是婴儿感知和成人情感经验之间的关系问题:诗人到底是想说纯粹、直接的婴儿感知比成人情感更加可贵呢,还是成熟、稳定的成人情感是一种成长进步?亚历山大·弗里尔的论文《华兹华斯和情感的婴儿期》摆脱了“非此即彼”的传统范式,运用他所谓的“矛盾诠释法”,从分析作为人类情感基础的“自我”认知机制入手,着力探寻婴儿期情感的心理渊源及其在成年生活中的失落和转变。弗里尔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诗歌中婴儿感知与成人情感之间对立-转换的关系进行了全新的诠释,揭示出《永生颂》既表达了无法避免的失落感,又保留了随着时间推移产生的一种实实在在的延续感。《以静物叙事》述评了卡拉·刘易斯《以静观动:伍尔夫〈到灯塔去〉中寓意死亡的静物》一文对《到灯塔去》中的“静物叙事功能”。刘易斯重新审视了艺术理论中认为静物画不具叙事性的观点,并指出,静物画能够叙述事件,暗含寓意和抒发情感。她进而分析了静物在小说重要的晚宴场景中的叙事功能:餐桌上贝壳形果盘中的水果组成的静物将宾客聚集在一起,其后静物的解体促成了晚宴的结束。刘易斯认为,静物不仅能够驱动叙事,也能够传递情感。在小说第一章中出现了静物画中常见的死亡象征骷髅头:它隐喻主人公对生活的焦虑和恐惧,而用披巾将头骨包裹则寓意母性的保护和慰藉,但这种保护是无法长久持续的。在小说第二章中,被防尘罩布盖着的家具作为静物提供了死亡主题的一个变形,它们预示着岁月的流逝和死亡的必然,书中人物灾难性的命运恰恰是静物中死亡预言的实现。刘易斯研究的独到之处在于,她将静物看做小说中的叙事因素。文学批评中通常将视觉与语言的结合理解为语言对画面的临摹,却忽略了视觉画面在小说中的叙事潜能。刘易斯力图以她文中的分析证明,静物以视觉艺术扩展了伍尔夫小说的叙事视野,推动了叙事,也加深了我们对叙事的理解。《社会责任,还是美学实验》述评了克里斯汀·埃文斯《“改革生活方式”:论20世纪30年代左翼女作家的通俗小说》一文对于先锋作家伍尔夫与左翼女作家霍尔特比和詹姆士的比较研究,从而揭示了左翼女性作家在捍卫自身写作传统基础上如何借助通俗小说表达其政治立场和自身社会责任,以求影响读者生活方式的改变的愿望。

“认知语言学研究”板块共有三篇文章。《认知语言学与生成语言学焦点之争》述评了Remi van Trijp的《认知和生成构式语法:压制和论元结构》一文。文章指出,认知语言学与生成语言学焦点之争在于论元结构(argument structure),而Remi van Trijp则提出,构式语法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其论元结构和构式压制的方法:相同的词法结构可与多个论元结构自由关联,而无需在词典中设立众多不同的动词意义。不仅如此,Remi van Trijp的文章还通过构式语法的压制性和论元结构的计算化操作来证实认知构式语法在此问题上的合理性。《视角决定发现》述评了《动名词如何概念化事件:一项历时研究》一文。文章指出《动名词如何概念化事件:一项历时研究》一文超越了对动名词仅限于形式研究的层面,从而有新的发现,如名词性动名词倾向于指称现实空间,而动词性动名词所指在现实空间、虚拟空间均衡分布。然而,该研究最为重要的意义则是表明了语言研究必须纳入语义与认知这一维度;而且语义与认知的主观性又必须和形式主义的客观性紧密结合。《双域概念整合与语言和文化的起源》述评了Glebkin《概念整合是解开人类进化和认知之谜的钥匙吗?》一文的最新研究成果。文章指出,Fauconnier和Turner新近提出,概念整合是解开人类进化和认知之谜的钥匙。Glebkin则在总结前人批评的基础上,重点对这个事关人类语言和文化起源的论断提出了一系列批评之批评。Glebkin的“批评之批评”包括对前人在该领域内的研究中考古学-人类学数据和材料的缺乏、心理语言学和神经语言学的实验验证的缺失、对文化历史心理学维度的忽略、研究成果的不可证伪性以及心理空间的定义含混等问题。

“翻译学研究”板块包括三篇文章。《字里行间,画里话外》述评了路易莎·德斯拉《读懂字里行间,看懂画里画外:电影对白隐涵跨文化理解实证研究》一文如何将影视翻译、实验性认知语用学和电影研究结合,从而为研究观影观众对作品的接受提供了新方法。该文以英国系列浪漫电影《BJ单身日记》1和2(Bridget Jones’s Diary[2001],Bridget Jones:The Edge of Reason[2004])字幕翻译为例,研究了英语观众和希腊语观众对于电影对白中隐涵的理解。研究发现,希腊语观众很难理解需要特定的英国文化背景知识才能理解的隐涵。实验数据分析表明,源语观众与目的语观众并不会完全按照电影制作者设计的方向理解电影对白中的隐涵所承载的信息。该发现也表明观众接受具有主观性和创新性的特点,也证实了对真实观众反应进行实证研究的重要性。《多变的互文概念》梳理了希腊学者萨科拉洛的论文《互文概念在翻译理论中的运用》对不同互文概念梳理,以及互文概念对翻译理论中对等、译者等基本概念的影响,从而指出,互文概念反映的是差异性哲学,而对等概念则是同一性哲学的体现。《翻译的语篇分析路径新探》一文梳理了《语篇内外的机构权力——以澳门非典公告及其翻译为例》的立足点(批评性话语分析)、分析框架(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言语角色和功能、情态类型和取向为概念工具)以及该框架引导下的案例分析成果——三家政府机构发布的澳门非典公告及其英译版中反映出的话语秩序和权力关系进行了梳理总结;并由此推及翻译研究的语篇分析新路径。

“二语习得研究”板块收录了三篇文章。《二语听力学习者因素研究的新视野》述评了Larry Vandergrift和Susan Baker《二语听力理解中的学习者变量:一项探索性的路径分析》一文中有关母语听力理解、二语词汇知识、母语词汇知识、元认知、工作记忆及听觉辨别能力等六种变量的分析,从而提出了二语听力理解的初级模型,描绘了各变量影响二语听力理解的具体路径。该研究成果对二语听力理解中学习者因素之于解决二语学习者所面临的困难有很大帮助。《语法研究与教学的未来》述评了Diane Larsen-Freeman《从研究走向实践:语法学习与教学》一文。原文对海外学者从1967年至2014年近五十年对语法研究与语法教学之间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发现,在过去五十年里,语法研究对语法教学基本上是两张皮,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语法并对语法进行语用研究,当然这需要研究人员与教师通力合作才能够以研促教,实现研究与实践的融合。《语言教学中文化维度的发展》述评了《实践研究:文化意识和文化间性意识》一文对于文化意识和文化间性意识教育理论的内涵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等问题。

《国外英语语言文学研究前沿(2016)》述评文章作者大多为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一线教师。我们日常教学工作和个人科研任务都十分繁重,加之所评文章均为当代国际前沿最新成果,要充分吃透这些成果的精髓并对其进行清晰地梳理和批评性评价,对我们每一位撰稿人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因此,每篇文章都可能存在着各种疏漏,甚至讹误。对此,我们敬请国内英语语言文学教学和研究界的同仁们对我们给予批评指正,以便我们办得更好。

张旭春

2017年10月7日于歌乐山下

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