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十四诗品导读

二十四诗品导读 作者:郁沅 著


二十四诗品导读

雄浑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

返虚入浑,积健为雄。

具备万物,横绝太空。

荒荒油云,寥寥长风。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持之非强,来之无穷。

[解读]

雄浑,雄壮浑厚,诗歌风格雄健有力而浑然一体。该品文字可分为四个部分来读:

一、“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积健为雄。”这四句讲雄浑诗风的形成,究其根本,在于诗人内在精神气质的修养,诗品离不开人品。雄浑是诗人内在气力充沛的表现,有了养气积力的平素修养,才能表现出雄浑的诗风。清杨廷芝《二十四诗品浅解》解释:“大力无敌为雄,元气未分为浑。”就把外在表现的力与内在积聚的气联结起来了。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上句的“用”与下句的“体”对举。“体”与“用”本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体”为本,是“道”的本体所在;“用”是“道”本体的外在表现和产物。“腓”,本意是小腿胫骨上的肌肉,郭绍虞《诗品集解》引无名氏《诗品注释》释为“变”。胫骨担负着全身的重量,一走路,胫骨上的肌肉就上下变动。上句的意思是:宏大有力的外在变化。下句“真体内充”中的“真体”用的是道家术语,指“气”。《二十四诗品·高古》云:“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清孙联奎《诗品臆说》云:“乘真,谓乘其真气而游。”又如《二十四诗品·劲健》所云“饮真茹强”,“真”也指“真气”。“充”是充满之意。此句是说:体内充满了真气。合起来,这两句的意思是:宏大有力的外在变化是由于体内充满了真气的缘故。

“返虚入浑,积健为雄”——前一句讲如何养气,这就要“返虚”。“虚”即空,空即无,“虚空”是老、庄自然之道的根本特点,“返虚”就是要使自己的精神合乎自然之道,而其心态必须“虚静”。虚静方能养气。《庄子·人间世》云:“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虚静养气要达到什么样的境界呢?这就是“浑”,浑成深厚,浑然一体。这是“道”所外化的“气”的本初状态。《老子》说:“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由道而生的先于天地的“浑成”之“物”,就是“气”,也就是“一”,气分阴阳(一生二),阴气与阳气相互作用又生出了调和之气(二生三),这三种气的交配作用产生天下万物(三生万物)。所以有了浑成深厚之气,才能自然而然地产生各种变化。总之,前一句话强调,要使自己的身心返回自然之道而养成浑厚之气。后一句中,“健”,指强健有力。这句是说,雄浑也须有内在力量的积聚。这种内在的强健之力的积聚,离不开道家的养气。精气充沛,力方强健。

“雄浑”品开头的四句话中,第一句是讲力,讲外在的力的变化;第二句讲气,讲气的内在修养;第三句又讲气,讲如何养气;第四句又讲力,讲“雄”离不开力。这种叙述方式,对某一问题不作连贯的完整的论述,而是跳着讲,具有跳跃性和间隔性,这一特点是我们在阅读和理解《二十四诗品》时所应当注意的。因为《二十四诗品》是优美的诗体论著,诗思本身具有跳跃性,不可能像论文那样作逻辑严密的集中论述,加上诗句必须押韵,有时为了押韵,有时为了形象的描述与抽象的议论相间隔,以增强表达的艺术性,不得不使诗句的意思产生倒换或跳跃。我们在以后的解读中,将会多处遇到这种情况。

二、“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这四句中,第一句是就雄浑中“浑”的特点而言的。前面讲过,由道而生之气,其原初状态是混沌未分的,但世界万物都是由此而生的,所以它是包孕万物、“具备万物”的。因而,雄浑的特点应当是,既雄健有力,又含而不露、浑然一体,达到二者的统一。下面三句便对雄浑的意境风格特点进行形象化的描述,同时说明雄浑的意境风格是多种多样的,或如“横绝太空”的群山,或如苍茫漂浮的云彩,或如辽远空阔的长风。《二十四诗品》对它所标举的每一种风格,不但有理论上的分析和论述,而且用生动优美的意象和境界,使人从感性上体会与领悟各种意境风格的特点。再加上它的诗性特征,真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种创造。

三、“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这两句是对雄浑中浑然一体、含而不露这方面特点的进一步论述。雄浑作为一种意境,不但要有雄浑的形象,而且要有与之相应的意蕴。但是意蕴不能浅露,不能一览无余,而是要到具体的形象描写之外去寻找(“超以象外”)。在什么地方得到它呢?在“环中”。“环中”一词来自庄子,意思是虚空。《庄子·齐物论》说:“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枢”是使门可以转动的立轴,但它必须套在门框上下的两个环中,方能转动,以适应无穷地转动的需要。而“环”本身中间是空的,正因为有了这个虚空,门轴才能得到活动,门才能实现开启或关闭。以此为比喻,说明雄浑的意蕴,要在形象描写之外的虚空之处去寻找它,得到它。也就是说,要在诗中没有写到的地方去补充、想象其情状,从中领悟到雄浑这种意境的旨趣和意蕴。清孙联奎《诗品臆说》以作画为例解释道:“人画山水亭屋,未画山水主人,然知亭屋中之必有主人也,是谓‘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又如古人有作画题为《深山古寺》者,画中但见一条蜿蜒曲折的山径小道通向峻岭后方,有一和尚在山道上担水而行。虽然图中无寺,但可想见山后峡谷之中必有寺也。

四、“持之非强,来之无穷”是说,雄浑这种境界风格的持有,不是勉强可以得到的,有待于平时的养气修身。有了内在的浑厚之气,创作时自然勃发有力,雄浑的种种意象,自然而然地生成,即所谓“来之无穷”。这两句话,按其思想内容的论述逻辑,应该放在开首四句之后,即“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积健为雄。持之非强,来之无穷”,方为思理畅达,一气贯通。但由于诗思表达不受理论逻辑的束缚,我们上面讲到,它具有间隔性与跳跃性,所以这两句话就被间隔到最后,作为此品的结束语,以与开头相呼应。

[例释]

雄浑这一意境风格的标举,是《二十四诗品》的独创。在此之前的风格理论中,刘勰提出“八体”(《文心雕龙·体性》),雄浑接近于“八体”之中的“壮丽”,刘勰的解释是:“壮丽者,高论宏裁,卓烁异采者也。”《文心雕龙》的风格论是包括诗歌在内,也包括论说文在内的各种文体创作的风格论,“壮丽”是指气势雄壮、文采美丽的创作风格。刘勰之后,中唐的皎然在《诗式》中提出“辨体有一十九字”,把诗歌的风格区分为十九类,雄浑与《诗式》中所说的“力”相近,皎然的解释是:“体裁劲健曰力。”雄浑既有雄壮的方面,又有劲健的方面。雄壮也好,劲健也好,都是有力的表现,而雄浑也包含有巨大的力量在内,所谓“积健为雄”是也。但是,雄浑又不同于雄壮和雄健,其关键在于力的表现方式不同。雄浑之力是内含的,浑然一体的;雄壮与雄健之力是外露的,具体个别的。我们试以诗例解释之。

从军行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塞下曲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王昌龄的《从军行》可谓雄壮,卢纶的《塞下曲》可谓劲健。这两首诗都充满着英雄气概和强劲的力量,但它们的力量是具体的、个别的、外露的。前一首表现为行军的快速之力和迅捷取胜的战斗力;后一首则表现出将军能拉强弓的臂力和强弓的穿透之力。雄浑却不同,它虽“雄”,但这个“雄”所表现出来的力量有异于上述二诗。试看下例: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在今山西永济县(唐时为河中府)西南的黄河边高处。这是一首写登楼所见景色的抒情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第一、二句用短短十个字,高度概括了进入作者视野的辽阔景色。远处是连绵起伏的群山,一轮落日慢慢地隐没在群山之后;脚下是奔腾咆哮的黄河水,一直流向大海。两句诗中,作者的视线和视角是变化的:向西(落日、群山)眺望之后,便俯视脚下的河水,又随河水流去的方向,向东而望,直至大海。随着视线西——下——东的移动,景色也经历了远——近——远的变化。两句诗便把诗人所见的上下、东西、远近的景色,容纳到画面之中,显得十分阔大辽远,颇有司空图所说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的雄浑气概。诗笔至此,似已写尽眼前景色,但笔锋一转,由景生意,却向读者展示了更为阔大的视野,把读者引向更高的境界。因为前面诗句所写,只是身处楼的低层所见。诗人胸中充满着一种似乎要俯视整个宇宙的气概,要让目光笼罩千里之外,因而感到脚下的立足点还不够高,便要登上楼的最高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看似平铺直叙地写了登楼的过程,但“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其中包含着深远的、耐人寻味的含意,一种对更高目标的追求,一种向上不止的进取精神,一种高瞻远瞩的胸襟,一种登高方能望远的哲理。至于“更上一层楼”之后,眼前所见千里之外又是一番何等景色,那又是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所说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了。在诗中已有的景象描写(第一个“象”字与第一个“景”字的含义)之外,也就是在诗的虚空之处,由读者凭借自己的想象去领会、补充、创造(第二个“象”字与第二个“景”字的含义)了。

王之涣《登鹳雀楼》的意境风格无疑具有“雄”的因素,但它之所以是雄浑而不是雄壮或雄健,就是因为其“雄”所表现的“力”,具有“浑”的特点:含而不露,混沌不分,浑然一体。“白日依山尽”,太阳与群山,本都是蕴涵有巨大能量与力量的自然界实体,而现在这“白日”正在向群山沉去,这下沉之力(这只是一种视觉感受,其实太阳是不动的,只是地球在转而已)又是何等的巨大。黄河入海,一泻千里,冲破一切阻碍,其力量又是何等的巨大。但这种巨大的力量只是蕴涵在眼前的景象中而已,使你可以感觉到,却丝毫没有刻意地表露。雄阔的景象是浑然一体的,巨大的力量与雄阔的景象是浑融在一起的,这就构成了一种“雄浑”的气象。这样的诗篇我们还可以举出杜甫的《望岳》、王维的《终南山》等,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